唐誌道:“剛才聽諸位仁兄高論,小子受教了,隻是心裏有些疑問,特來討教。”眾人一聽,來了,肉戲來了,但聽他有何高論。


    唐誌對瘦子揖禮:“這位仁兄。”


    瘦子迴禮:“某甲姓李,名琦,字山泊,冀州人士。”


    “山泊兄,依你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這技術都不是好東西嘍?”唐誌問道。


    猛將兄心裏哀歎,唐九郎這句話是個大坑啊,在《科技發展簡史》一文中唐九郎早已對於這種論調進行過駁斥,這李琦把這句話說出來,就是給人樹靶子啊。


    “當然。”李琦點點頭,莊子的話,當然錯不了,這也是自己立論的依據。


    “老子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請問山泊兄,你來長安是坐車來還是坐船來?車和船是誰造的?你吃的食物是誰種的?穿的衣服是誰織的?‘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是誰在保衛你的安全?”


    呃……李琦不知如何迴答。


    唐誌道:“上古時期,我們的先民蒙昧無知,和禽獸無異。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神農氏教人刀耕火種、草藥治病,伏羲氏教人織網狩獵、開演八卦,軒轅氏教人作軒冕之服、立華夏之族。按照你剛才說的,這些人都是有機巧之心,都該殺?或者按照你說的,我們都該迴到茹毛飲血的自然狀態,倉頡發明文字也是該死。那麽請問山泊兄,你又為什麽要讀聖賢書呢?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啊!”


    李琦急了,有點語無倫次,“你這是強詞奪理,不可理喻!士農工商,各司其職,士人輔佐君王統禦四民,這是先聖定下來的,怎麽可以把工商抬高?那都是賤民。”


    唐誌板起臉道:“我不可理喻嗎?俗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農民給你糧食,工匠給你造車造船,織女為你織布,商人把財物從遠處給你運來,士兵為你保家衛國。你在享用這些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來之不易?你以為自己是士人,就可以高高在上,理所當然地享用這一切?你不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說人家是賤民。說好聽你這是不知物力維艱,說難聽你這是忘恩負義!”


    唐誌的誅心之語讓李琦臉色通紅,一時間不知如何反駁。猛將兄也是滿頭黑線,這些理論唐誌在書中都說得很清楚,這些人沒有看過,自然吃了苦頭。不過他說工商都是賤民,確實錯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太宗皇帝說得,而唐誌所有理論的歸屬,或者唐誌心中的大道,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了華夏黎民百姓的生存而戰,所以說李琦觸碰唐誌的逆鱗了,難怪他說話這麽難聽。


    既然這人忘恩負義,唐誌一甩袖子,不理他,朝著大嘴厚唇的書生一禮:“這位仁兄請了。”


    大嘴心想臘月的債還得快,現在輪到我了,“某甲姓婁,名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氏。”


    婁師德?武則天時期的宰相,進士出生,這是一條大魚啊,今年這家夥能金榜題名了,看來這裏還有不少潛力股。


    唐誌道:“宗仁兄,剛才你說‘修道而竅自開,竅開而慧自生,慧生而天地之理感而遂通。’這也符合老子所謂‘無為而無不為。’請問宗仁兄,你天地之理學通了沒有?”


    “某甲愚鈍,沒有開竅。”


    “也就是說你隻是人雲亦雲,拾人牙慧了?”


    “是。”


    唐誌正色道:“你既然沒有摸到道,又對術數不屑一顧,請問將來你為政一方,如何造福一方?做官僅僅是不貪不占,不欺壓百姓,這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將為民造福,疾民眾之所苦,解民眾之所難,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才是父母官的本分。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需要農學,興修水利需要工程學,打造農器具需要工學,讓你轄區內的糧食蔬菜水果賣個好價錢需要商學,你要樣樣精通,讓你的子民發家致富,這樣才能受到民眾的愛戴,這才是合格的父母官。讓民眾吃飽飯比你的那些道德文章強一百倍。”


    大家沒想到唐誌竟然說出這樣一番高論,婁師德問:“為民一方不是教化第一嗎?行仁義不就能等到百姓的擁護嗎?”


    “地方上發生饑荒,你說聖賢書能解決問題,還是糧食能解決問題?朝廷賑災是送糧食去還是送聖賢書去?”


    婁師德恭敬道:“小子受教。”


    唐誌走到猛將兄麵前一拱手,猛將答道:“某甲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


    張柬之?又一條大魚,這家夥後來乘著武則天生病,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李顯複位,複辟唐朝,確實是一位猛將。


    “猛將兄,剛才你說自己很迷茫,不知取舍,其實沒有是因為擺正自己的位子。聖人之學好不好呢?當然好。聖人之學應不應當發揚呢?當然應當。那我們在生活中如何擺正道與術的關係呢?道因術而顯,術以道而成。老子、釋迦佛都是證道者、悟道者,他把自己證悟的東西講出來,讓有緣人去修行,這是修道者。


    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修道、證道的,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我們做不到‘無為’,所以也就做不到‘無不為’,所以我們隻能老老實實從術入手,認認真真,實事求是地一步步去檢驗、實踐,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不能希望自己一夜悟道,百竅全開,萬法歸一。聖賢書隻是一盞指路明燈,照耀我們前行,讓我們不為眼前眼花繚亂的時事萬象所迷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指路明燈。


    我們專心工作,供養修道者專心修道,讓佛家、道家的法脈不要中斷,這叫各安其份。將來我們修道機緣成熟了,我們再去出家,別人來供養我們,這樣就擺正了兩者的關係。要不然僧不僧,俗不俗,道不道,術不術,不上不下,不倫不類,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那就成了一個廢物。”


    張柬之豁然大悟,恭敬禮拜曰:“小子受教。隻是為什麽老子要推崇小國寡民的生活呢?”


    唐誌道:“他是給修行人說的。上古時期人的道德水平很高,福報也很大,食物充沛,大家都沒有什麽欲望,也就沒有紛爭,‘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後來人的道德敗壞,天災人禍也多了,食物稀少,欲望增加,是非紛起,戰爭不斷。隻是人類迴不去上古時代了,這個時候怎麽辦?修道者可以遠離人群修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要學習這些奇技淫巧,抵禦外侮,富國強兵,要不然突厥人拿著刀劍殺過來,我們用什麽抵擋?用天靈蓋嗎?”


    張柬之讚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前聽說九郎開辦學校,我們都嗤之以鼻,現在看來我們才是井底青蛙啊!將來我倘有請益的時候,請九郎一定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我們互相學習。”


    婁師德問道:“九郎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如何理解?”


    唐誌道:“中學為體,就是以中國先聖的思想為中心,為主導,其中包括釋迦佛祖。老子提倡道德,提倡人和自然和諧共處,釋迦佛說因果報應,眾生平等,提倡五戒,儒家說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標準,說的也是道德,所以人的道德才是根本的。人的道德高,人災人禍就少,所以老百姓說要修善積德。


    西學或者科學,就是術數,術數沒有好壞之分,就像一把寶劍,可以殺人,亦可活人,關鍵就看持刀人。佛家的修行者要發四大宏願,為如父如母的眾生而修行。我們也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而學習,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而奮鬥。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父母,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都是我們的父老鄉親,這是我們一切事業的出發點,也是我們一切事業的歸宿。有了這個宗旨,我們手中的術數才能造福社會,要不然就是動亂之源。”


    唐誌的迴答短小精煉,其實都是後世老生常談的東西,但是在大唐可是震耳發聵、發人深省,一時間這些年輕人都踴躍提問,把自己平時困惑的問題都提出來讓唐誌迴答。剛才張柬之說了,今年的科舉策論可能就是這個,唐誌受到朝廷的重視,那就說明他的觀點也受到朝廷的接納,至少不反對。


    “請問如何擺正‘義和利’、‘德和法’的關係?”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你讓人餓著肚子談禮義,有誰聽你的?除非人人都是聖賢,或者人人都可以被教育成聖賢,但是這怎麽可能呢?有道是‘飽暖思**,饑寒起盜心。’人快要餓死的時候,什麽事都幹得出來。所以為政者首先要做到倉廩實、衣食足,這是前提,這是經濟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建設禮儀,道德,這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民以食為天,這個天比誰都大。”


    “請問工商和西學真的那麽好嗎?隻有農民能生產糧食,其他人都是消耗糧食,怎麽能輕視農業呢?”


    “沒有輕視農業,隻是讓大家不要輕視工商業。工商業真的不能創造財富嗎?當然不是。比如南方的稻子可以種兩季,這樣不就增加了糧食產量?比如南海的水稻可以種三季,商人把瓷器賣到南海,買迴很多的糧食,這不就增加了糧食了。大海中有一種鯨魚,有三丈長,工坊可以造出大海船去深海捕撈,可以增加肉食,這也是食物。如果僅僅是看到眼前這點土地,從土地刨食,如果來個洪水旱災,老百姓都沒飯吃,隻有活活餓死。如果我們的工商發達,可以從南海拉迴稻米,從深海撈會大魚,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這樣我們的百姓就能度過災年,才能安居樂業了,所以我們的眼界要放開,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


    唐誌和他們聊了很久,這些都是年輕人,都是要科舉的,他們的思想轉變可以帶動一群人,所以唐誌非常有耐心跟他們交流。可惜現在印刷廠還沒有辦好,要不然每人發一套書讓他們慢慢鑽研。


    討論會開到很晚,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每家每戶都把燈籠點亮,大家依依惜別。最後婁師德要唐誌給大家一句座右銘,唐誌想了想,道:“我送一句話與眾位兄長共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唐誌跟這些舉子們吹牛打屁,把元珍和高巍看得一愣一愣的,唐誌的這套理論讓他們大開眼界,特別是高巍,覺得自己以前小瞧這個小舅子了,元珍看著舌戰群儒的阿弟,非常奇怪,以前這就是個不懂事的小家夥,哪裏講得出這些微言大義?


    隻有慧君在一旁撇撇嘴,一臉的嫌棄,這家夥就是個二道販子,這些都是爛大街的理論,這家夥一轉手全部都兜售出來了。特別是最後一句,幾乎每個穿越眾都會盜版,慧君當然嗤之以鼻,為萬世開太平,蚊子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不過也難怪慧君不以為然,開萬世太平都是不可能的,再好的製度過百年就會被玩壞,米國佬的三權分立這麽厲害,可以說是開創性的製度,最後敗壞到什麽地步?再說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人的機巧之心也越來越複雜,道德敗壞,遲早會引來大的浩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