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民放在一個最高的位子,其實這不是民為主,隻能說是民為本,是以民眾為基礎,而以君主製度,作為實施民本精神的政治機構。儒家把社會階層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而且特別強調士的作用,士為民做主,而不是人民自己當家做主。“五胡亂華的時候,北方的民眾為什麽像羊群一般被胡人屠戮?就是因為沒有團結起來,沒有擰成一股繩,勁朝一處使,因為沒有人去做這份工作。北方有些人結成塢堡、山寨,主要還是為了自保,沒有人去有意識去做紮紮實實的群眾工作,去宣傳、發動、武裝群眾。


    如果人民真得被發動起來,組織起來,那個力量是誰也擋不住的。這是掩埋在厚厚地殼下的岩漿,湧動著,積蓄著能量,當它噴出地麵的時候,就會毀掉一切。發動群眾,就是把這股地火聚集起來,引導起來,讓它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流去。發動起來的農民,拿起刀槍,匯成一股滔滔洪流,堆積著、咆哮著,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邊疆、滌蕩一切汙泥濁水,淹沒一切牛鬼蛇神。


    我們過去太狹窄了,眼睛隻盯著這些部落首領、國王大臣、土司,沒有看到在底層生活的被壓迫的勞苦大眾。比如頡利被俘時,降唐的突厥群眾多達10餘萬人。太宗皇帝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投唐的突厥酋長,都被授予將軍或中郎將之職,五品以上官員多達百餘人,幾乎占朝中同級官員總數的一半。


    大家想一想,為什麽要任命東突厥的這些投降的首領為都督,讓他們統禦突厥部眾?為什麽不把這些人押到京城,像豬一樣圈養起來,讓他們脫離自己的部眾?或者把這些部落的貴族全部拿下,讓牧民們把以前他們做過的壞事全部揭發出來,血債血償,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我們大唐軍隊給他們做主,讓這些奴隸們把奴隸主踩在地上,翻身做主人。然後讓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分配草場,那會是什麽情形?他們都會擁護我們大唐的軍隊,因為我們的軍隊是解放者,解救他們於苦難之中,他們會載歌載舞歡迎我們的到來。


    接下來我們就要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公社,讓他們推舉出能人自己管理自己,再選拔其中的青壯者加入我們的軍隊,保衛牧民和草場,抵禦外族侵略。這個時候他們能不感恩戴德嗎?能不維護大唐的統治嗎?能不和我們一起齊心協力對抗外族的侵略嗎?肯定會的,因為大唐和他們的利益是聯係在一起的,如果我們走了,他們的草場就會被外族霸占,他們的家人又會變成奴隸,他們又要吃二茬苦,受二茬罪,是決不答應的。


    如果我們這樣做,草原牧民才會真正把我們當親人,才會真正依附我們,因為我們不是去壓迫他們,而是去解放他們。如果我們再興辦毛紡織廠、煉鋼廠,讓他們富起來了,不再挨餓受凍,他們就會載歌載舞歌頌我們的大唐皇帝天可汗。就這樣……”


    唐誌說到這裏,伸出雙手,做出草原牧民的歌唱姿勢,邊跳舞邊唱起來:


    “從草原來到長安城大街,高舉金杯把讚歌唱


    感謝偉大的大唐軍,祝福天可汗萬壽無疆


    英雄的大唐屹立在東方,像初生的太陽光芒萬丈


    各民族兄弟歡聚在一堂,祝賀我們的翻身解放


    ……”


    學生們被唐誌的一番鼓動弄得心潮彭拜,沒想到他又唱起歌來,大家都跟著唱了起來。古爾別麗幾個人幹脆跑到唐誌身邊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起草原舞來,帶動其他人也載歌載舞。因為人數太多施展不開,古爾別麗拉著唐誌來到前院,大家圍著唐誌跳舞樂嗬,笑成一團。


    這首歌唱了兩遍,大家意猶未盡,還要師父再唱。唐誌道:“現在我們大唐軍開到吐蕃,在吐蕃生活的都是農奴,他們也會唱著歌兒歡迎大唐軍,就這樣


    太陽啊霞光萬丈


    雄鷹啊展翅飛翔


    高原春光無限好


    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無限好


    叫我怎能不歌唱……”


    “咱們的隊伍來到雲貴高原,他們是這樣歡迎大唐軍的: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瓦唱新歌


    天可汗光輝照邊疆,山笑水笑人歡樂


    民族團結緊嘿架起幸福橋,哎


    哎,道路越走越寬闊哎越寬闊哎江上播……”


    還別說,唐誌借屍還魂的這個身體底子很不錯,肺活量很大,唱男高音沒有問題。這些歌曲的感染力很大,帶動大家都激動起來。


    大家鬧騰了一下午,這個課沒法上了,大家都迴屋休息。唐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唱著這些翻身得解放的老歌,他突然明白當年的老百姓為什麽熱愛太祖和解放軍了,他們是真正讓四萬萬中國人民獲得了解放啊!翻身農奴把歌唱,這種心情不是我們這些後輩所不能理解的。


    唐誌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想一想為什麽太祖他們這些熱血青年,能夠赤手空拳把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掀翻,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太祖的建軍思想、人民戰爭、根據地建設……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隻是被我們這些後人輕視了、忽略了、遺忘了。


    去宣傳、發動、武裝群眾,這時候唐誌忽然發現自己似乎觸摸到了這個時代的脈搏,體會到了時代的力量。這個感受讓唐誌為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我們的戰爭是群眾的戰爭,隻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隻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唐誌似乎有點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層意義。他迴憶太祖的一些豪言壯語: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革命家拚命,無往而不勝!”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當然是紙老虎,隻要和人民站在一起,你就立於不敗之地,就能進行持久的戰爭,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會被拖垮,削弱,最後滅亡,唐誌這才發現,其實太祖根本沒有說大話,這都是實話。


    是不是寫一本書《論人民戰爭》,把人民戰爭的精髓寫出來交給學生們?在大唐不能搞土地革命,難道在蒙古、西南、青藏高原和天竺、中亞也不能搞嗎?太祖的這一套東西對於新開發和占領的地區是再實用不過了。


    在後世改革開放的初期,有一個觀點流傳甚廣就是說中國人不團結,喜歡窩裏鬥。這個觀點是日本人傳過來的。中國人不團結嗎?是不團結,但那是在民國初年。


    《苦難輝煌》在敘述到“九.一八”事變時有這樣一段描述:板垣征四郎在該師團大隊長以上幹部集會上,講了一段我們中國人今天也應該牢牢記住的話:“從中國民眾的心理上來說,安居樂業是其理想,至於政治和軍事,隻不過是統治階級的一種職業。在政治和軍事上與民眾有聯係的,隻是租稅和維持治安。……因此,它是一個同近代國家的情況大不相同的國家,歸根到底,它不過是在這樣一個擁有自治部落的地區上加上了國家這一名稱而已。所以,從一般民眾的真正的民族發展曆史上來說,國家意識無疑是很淡薄的。無論是誰掌握政權,誰掌握軍權,負責維持治安,這都無礙大局。”


    應該承認,此人對中國研究極深,對長期以來中國一盤散沙的現狀了解極深,對中國政治人物和民眾的心理把握極深。這即是這些倭寇侵略者敢於乘虛而入的最大資本。而抗倭戰爭之初我方一敗再敗,也決不僅僅敗在軍事力量上。


    那麽是誰讓一盤散沙的自治部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共同對抗侵略者?是太祖!用的方法就是人民戰爭。這套方法是如此有效,以至於80多年之後,中國人民用同樣的方法抗擊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很多人對於這句話一掠而過,作等閑看。其實這才是中國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這場勝利的根本原因,而且還是在沒有出動軍隊的基礎上。這是在人民戰爭中建立起來的政治體製的勝利,而國外西方國家恰恰缺少的是這個,所以中國的經驗很難複製,除非他們出動軍隊,全麵實行軍管。


    有些人說這是因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是團結的民族,那就貽笑大方了。中華民族除非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把大家組織起來,一般情況下是不團結的,大家心中在意的是自己宗族的存亡。太祖發動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就是為了打破封建宗族的勢力,而地方基層組織——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把被宗族把控的廣大農村解放出來,權利歸於政府機構,再加上婦聯、兒童團、民兵等團體,把一盤散沙的民眾全部團結起來,這是勝利的組織保證。


    在改革開放的時候還說中國人不團結,這就是汙蔑。當然,也許中國人不如日本人那麽團結,這是事實,因為日本島國多災多難,當然要團結,這種極端團結有點變態,像秦始皇時期的秦國,整個國家都成為一座軍營,管得死死的,這不是中國需要的。


    後世某部隊對戰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一項,當迴答最崇拜的軍事家是誰時,結果不少戰士說,崇拜巴頓。這個情況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太祖就是一個最偉大的軍事家,一生指揮過數百次戰役,而巴頓隻是美國一個方麵軍的指揮官,有的戰士卻崇拜他,這是什麽原因呢?


    無獨有偶,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蒙哥馬利在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軍事天賦,足以讓人們感到驚歎。雖然美國軍史上赫赫有名將軍巴頓,他所創造出來的軍事戰績讓全美國人都為之驕傲與瘋狂,然而在蒙哥馬利眼中,卻完全不把他當迴事。他認為巴頓將軍隻是黑暗中一隻螢火蟲,隻能點亮一小部分的光明,卻不能照亮全世界。


    在蒙哥馬利的眼中,巴頓將軍之所以能夠在軍事上那麽成功,有那麽多的豐功偉績,是因為他有最先進的武器和最強壯的士兵,麵對敵方薄弱的士兵力量,成功隻是一場偶然。


    反過來,mao手下既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又沒有足夠的食物供給戰士們,而且手下的士兵很少是有從專業軍事學校出來的軍人,然而恰恰就是這樣一支看起來十分沒有戰鬥力的軍隊,卻在mao的帶領下,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贏來了中國人民的勝利。因此,蒙哥馬利認定,如果mao沒有過人的軍事謀略和聰明才智,是絕對不可能帶領中國打贏勝仗的。所以,在戰爭結束後,蒙哥馬利在第一時間訪問了中國,首先也是為了能夠見見自己心中的偶像。


    那些十八、九歲的年輕戰士,又不了解中國革命的曆史,對太祖了解的也不多。開放了,他們看了一些外國電影,看到巴頓帶兵的樣子,腰間掛一把刀,走起路來哢哢響,打起仗來很神氣,很酷,他們以為將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這也是我們的革命史教育的失敗。


    其實,由於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獲得的偉大勝利及其在世界上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國外對太祖的軍事思想評價是很高的,稱mao為天才的軍事家。這個國外,包括第三世界的國家,也包括西方的發達國家。


    英國的巴特曼說:“mao是掌握打開這個時代軍事奧秘之鎖的全部鑰匙的一個時代人物。”“幾個世紀以來,我們西方國家看到了許多沒有多少政治見解的軍事天才人物,……現在我們有了一位既是最偉大的政治家又是最偉大的軍事家。”


    一位美軍少校說:mao在本世紀20年和30年代初期,“在一係列輝煌的遊擊作戰中,把蔣介石及其國民黨政府弄得苦惱不堪。10年後他的遊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在中國打敗了日本人。40年代後期,他在一係列得心應手的運動戰中征服了中國。最後他的部隊在朝鮮陣地戰中頂住了美國。”他說,“哪個領袖能像他這樣在這麽多的不同類型的衝突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一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說得更加形象,他說:“圖書館的書架都被那些稱頌mao為卓越的遊擊戰權威的書本壓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