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丈量土地開始,唐誌帶著學生們觀看,這是難得的社會實踐課。宋明仁帶著幾個胥吏拿著一把“步規”指揮莊稼人丈量土地,這種“規”,有的地方叫“叉尺”,有的地方叫“五尺杆子”。它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為五尺,也就是一“步”。古代的一“步”是我們現在的兩步,我們現在邁出一步古代叫“跬步”。《荀子·勸學》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使用步規的時候兩腳輪流著地,轉動起來很快。民間有諺語雲:“長16(叉尺),寬15(叉尺),不多不少正一畝”,這是因為一畝等於二百四十平方步的緣故。直到解放前,丈量土地時還是用“步規”


    算麵積的時候,就是把不規則的田地分成幾塊方整的,計算後加一起。巧雲拿著一把精巧的算盤,這把算盤是唐誌吩咐珠寶店用象牙特製的,巧雲喜歡得不行。現在唐誌的珠寶店開始生產檀香木的折扇,念珠,為此唐誌弄了一家木工車床給他們,木料加工起來又快又好。現在珠寶店派了四個學徒跟著唐誌學習製造鍾表,這四個人都是有賣身契的,將來鍾表廠還需要他們發揚光大。


    巧雲很快就算出整體麵積,這讓宋明仁和一起來的幾個胥吏驚疑不定,這就算好了?可不要糊弄我。雖然咱們可以給你放點水,但是這吃相不要太難看啊。上麵還會複查,出了問題咱們可兜不住。


    李貴心裏也沒譜,舊的田地有多少咱知道,新開墾的幾畝地咱可不清楚,這樣算出來的到底準不準?他看見宋長官一臉便秘的模樣,便開口道,“東家,您這新算法咱們可吃不準,要不讓我們幾個複核一遍?”


    唐誌沒想到大家對新生事物有疑慮,他倒無所謂,“行吧,你們用老辦法複查一遍,看看我這新方法準不準。”


    宋老吏趕緊堆笑道:“九郎,您歇息去,咱幾個對一遍,讓府衙那些人沒話說。”


    唐誌點點頭帶著學生離開,劉旭倒是對他有信心,一起走了。巧雲留下來監督他們,怕他們哪一步操作錯了,因為隻有她把平麵幾何和珠算全部學完了。《九章算術》對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麵積計算和平麵幾何差不多,但是問題是計算太難,尤其是長度不是整數的情況下就要采取四舍五入的辦法,而且那個算籌太笨拙,一根一根地湊,真為難人。看到巧雲拿著算盤珠子劃拉幾下就出結果了,宋老吏是絕對不信。


    大家在田埂上折騰半天,結果跟巧雲算得差不多,誤差在允許的範圍內,這讓宋明仁大吃一驚,趕緊向巧雲請教。其他人也是一副討教的模樣,這讓巧雲大為受用。


    “這些都是從英格蘭漂洋過海傳過來的。英格蘭知道嗎?那都是極西之地,有一個大海,海上有一個大陸,英格蘭就在這個大陸上。這些都是小兒科了,你要想學一時半會學不會的,看見那幫學生嗎?那都是跟我家郎君學算術的。學會了就沒你們什麽事了。”巧雲恨他們不相信唐誌,嚇唬他們。


    眾人一聽心裏咯噔一下,用算盤珠子劃拉幾下就出來了,確實沒自己什麽事了。


    “巧雲娘子,能不能教教咱們?”


    “憑什麽教你們呀?這可是漂洋過海來的,得來不容易。”


    “要不讓我那小孫子來學?”


    “現在恐怕不行,你看到那片工地嗎?那就是在建學堂,等過了年會招一批學生,你讓你的孫子來報名吧。不過不一定能進去,要考試呢,太笨的不要。”


    “不笨!不笨!我那小孫子機靈著呢,就是太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放過來給管教管教,正好。再說,這不是還有巧雲娘子嗎?有您看著,這孩子哪有進不來的道理。”


    其他人都要提出請求。自己家裏這麽多孩子,不是人人都有讀書做官的天賦,次一等的送來這裏學一本手藝,將來可以頂自己的班,正好。


    巧雲聽到這話,大為受用。明年學校要招200人,郎君還在為招生發愁呢,我這一咋唿就弄來七八個學生,郎君聽了肯定高興。


    “行吧,到時候我給你們疏通疏通,先說好,不一定能成。”


    “成不成咱都令您這份情,再說了,巧雲娘子出馬,哪有不成的道理!”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宋明仁帶著三個學生到周圍莊園丈量土地,唐誌繼續上課,劉旭在後麵旁聽,拿著巧雲的記錄的課本翻看。說來啦也奇怪,劉旭對於詩詞沒什麽天賦,算術和經濟的智商很高。《富國論》勾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世界上竟然有專門講經濟之道的學問,比聖人之學也毫不遜色啊!還有極西之地的英格蘭竟然發展出大機器,而且分工如此之細?


    在看看其他教材,拚音、算術、啟蒙讀物、音樂、美術、軍事、曆史、地理……加上《富國論》,這些東西除了啟蒙讀物,其他都顛覆了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劉旭似乎看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富國論》可以治國,軍事地理可以安邦,這些功課學完,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這些學生如果進了興業公司,將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個公司將來會成為一個龐然大物啊!看來讓孩子來這裏讀書是絕對英明的決策。


    其實唐誌的軍事和沿革地理這兩門課程隻教自己的這批弟子,不對外開放的,讓劉旭接觸也是把他當自己人。


    唐誌和大家討論東晉和南朝何以能守住江東,和北方強敵長期對峙,劉旭也在後邊旁聽,首先唐誌給大分析江淮的形勢。


    常言道“守江必守淮”,大量曆史證明,凡是丟掉淮河防線的江南王朝,離滅亡不會太遠。在中國古代的南北對峙中,如果北方統一了,南方幾乎沒有北伐成功的可能;而北方統一後拿下南方幾乎是一定的。祖逖北伐的時候也是乘著北方戰亂,石勒周圍還有不少敵人,所以在淮北之地有所作為,甚至一度占領了河洛地區,等到石勒把河北全部拿下之後,祖約隻能讓出淮北,固守壽春。


    在淮南一線有三個支點城市:義陽(信陽古稱)、壽春和淮陰(今淮安),再加上合肥,形成堅固的防禦體係。


    義陽以西有漢水中遊的重鎮襄陽,以南有長江中遊的重鎮鄂州(今湖北武漢)和武昌(今湖北鄂州),以北有黃河中下遊的古都洛陽、開封,又在淮河源頭,往東可至壽春、淮陰。到了南北對峙的時代,信陽正好處在南北邊界點上,又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南朝的中線防禦體係有兩大戰略支點,就是襄陽和武漢,而要守住兩大重鎮,守住義陽和三關是前提。


    南齊的雍州刺史蕭衍反於襄陽,出兵東下,北魏的東豫州刺史田益宗說:“義陽扼淮河之源,又有三關之險,南朝要守淮南,多從義陽沿淮而下,所以我們必須拿下義陽,絕南人之援。”北魏采納了田益宗的計劃,果然拿下信陽,給南朝的中線防禦帶來了巨大威脅。


    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後,信陽為東魏所據。對失去淮南的陳朝來說義陽是重中之重。陳宣帝太建北伐雖然收複了淮南,但陳軍沒有拿下信陽,這給陳朝控製淮南帶來巨大的隱患。信陽扼淮河之源,北軍從信陽沿淮東進的話,陳朝是無力防守的。對於太建北伐的最終失敗,古人評價說:“因不複義陽,北伐卒不能成也。”


    曆代割據江東者,定都多在南京。南宋雖然“定都”杭州,但南京卻是杭州的前哨門戶。這些江東王朝都有一個相同的防禦戰略——守(長)江必先守淮(河)。如果北軍過了淮河,江東王朝會陷入巨大的戰略被動。而要守住淮河,往往要守住淮河中段的重鎮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


    壽春城扼守淮河通道,內有護城河、淝河,外有淮河、八公山作為屏障,曆來為南北方勢力必爭之地。如果江東王朝控製壽春,進可北圖中原,退可南守江東。而中原王朝控製壽春的話,則進可南圖江東,退可北守中原,是曆代南北各王朝爭奪的重中之重。比如三國鼎立,曹魏控製著壽春,對東吳構成了巨大的戰略壓力。反之,如果孫權控製壽春,就輪到曹魏皇帝睡不著覺了。東晉割據江東時,壽春又成了江東王朝保命的戰略要塞,著名的秦晉淝水之戰就是發生在這裏。


    還有一個城就是合肥,合肥之城,因水而生,也因水而盛。江淮之間,合肥成為溝通南北之交通中樞,地理位置舉足輕重。兩漢之際,國家一統,加之江南尚未開發,因此合肥尚寂寂無聞。正是漢末三國的開啟,才讓合肥明顯於世。


    袁術敗後,江淮之地久曆戰火、殘破不堪、治安混亂。而孫策坐定江東後,又幾欲北出江淮,這讓曹操甚為頭疼。彼時,曹操在官渡與袁紹對峙,無暇顧及他處,但曹操對江淮的防禦早有布局,委派劉馥擔任揚州刺史,穩定淮南局麵,防禦孫策北上。


    劉馥就任後第一個策略,就是將治所遷至合肥,推行了一係列政策,懷柔割據江淮的地方武裝,使其納貢,安置因戰亂流離的難民,合肥開始有了氣象。


    在城市建設方麵,劉馥眼光也比較長遠,他預估到合肥遲早會有戰事,便將城牆堡壘加高,儲備了很多滾木礌石,編做了草苫數千萬枚,貯藏了魚膏數千斛,以備戰時之需。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與孫權會獵於赤壁,劉馥也在同年病卒。但劉馥經營的合肥,已經大有成果。就在曹操赤壁戰敗北返不久,挾戰勝之威的孫權急於建功,親自率領十萬之眾圍攻合肥城。當時正值雨季,對守城十分不利,土壘的城牆有坍塌之險。好在劉馥生前早有備案,準備了草席覆蓋在城頭,避免了城牆長期浸泡在雨水中。魚膏也發揮了作用,夜晚用它做燃料點燈,將城外敵軍的布防和行為照得清清楚楚。孫權圍城百餘日,沒撈到任何好處,隻得草草退軍。


    由此開始,江淮之間成為曹魏與東吳之間的交火地帶,合肥之戰略地位尤為凸顯。曹操感到沿江防禦對己方非常不利,遂決定戰略收縮,將徐州、揚州江北一帶軍民內遷,城池廢棄,形成一個縱深數百裏的無人地帶,以至於“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如此綿長的無人區使得江東孫氏政權渡江搶占北岸成了無用功,唯一的方案隻有以戰船沿濡須北上,在巢湖登陸,攻克合肥,才能徐圖北進。合肥,成為魏吳之間數十年纏鬥不寧的堡壘。


    淮河是中原與江南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南方王朝死守住淮河,則江南無憂。但是人們往往更關注的是淮河防線最出名的重鎮——壽陽。但是淮河防線還有一個重鎮,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壽陽。這個地方名氣非常響亮,隻是並不以軍事重鎮聞名。它就是淮陰(今淮安),大名鼎鼎的淮陰侯韓信,就來自淮陰。如果把壽春比喻成淮河防線的中極,淮安當之無愧是淮河防線的東極。


    在元朝以前,南北一旦出現分裂,北方王朝定都要麽在洛陽,要麽在長安,或者在開封(金朝後期遷都開封)。南方王朝定都主要在南京,比如東晉、南朝、南唐,南宋則在杭州。北方王朝要進攻南方王朝,必然要打造水軍。而走水路進攻南朝,淮安是必經的水路之一。


    水師的具體進攻路線,一般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彭城(今江蘇徐州)順泗水南下至水陸交匯之地的重鎮下邳(今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再順泗水經下相(今江蘇宿遷,項羽家鄉)南下。而下一站,就是淮陰。


    淮陰是泗水匯入淮河之地,淮陰以南是中瀆水(今京杭大運河蘇中段)。北方水師順著中瀆水南下,就能一水直達長江北岸的江蘇揚州。而揚州的長江南岸,就是京口(江蘇鎮江),京口以西不遠,就是南朝的國都南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