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你若找死,無人能醫!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句麗...
怎麽說呢。這事情吧,說來很簡單。
就好比說,你去街頭隨便問問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一個問題。
若是能打下小日本,你會怎麽調理他們?
這問題特麽的純屬送分題啊。
所以,同樣的問題擺在了元康帝的麵前。
怎麽收拾這幫不聽話的棒子。
到此為止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但高句麗就像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周牧楓曾說過,隻有長白山有一些東西值得人們去探索,其他地區情況非常的惡劣,根本不適合耕種、不適合人們生存。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這地方就不是個水草豐美的好地方。
荒涼,才是這裏的主旋律。
但是,槍都掏出來了,你說今天來姨媽了?
這必不可能啊!
正麵走不通他就走另一麵。
要不,將這裏犁庭掃穴算了?
不行不行,收益太低了,劃不來。
不管是被大康滅掉的國家,比如匈奴、吐蕃等,它們都有自身的價值。
但高句麗不一樣,這就是一個荒蕪的地方。
人煙稀少,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大雪封山,很難有什麽發展的機會。
事實便是如此,哪怕在現代,這地方也不是什麽資源豐富的地方。
種地種不成,資源資源也沒有。純純的旱地。
但就此停手也不可能,底下一堆將領等著軍功呢。
總不能讓周飛鴻一個人全吃了吧?
所以元康帝派他去平叛。
這活兒沒有好處反倒是無盡的麻煩。
但周飛鴻不怕麻煩,怕的話他早就被元康帝哢嚓了。
說白了,他就是元康帝的黑手套。
思索再三,元康帝歎了口氣。
左相王謙退了,右相孫德海反了。自己身邊已經無人可用了。
至於這個位置的人選,他還在觀察。
群臣多次進諫,想要讓他再選丞相,但他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畢竟他可不是唐太宗,身邊文臣武將多如牛毛,選都選不完。
這個人忠心是有,但是才能不夠,那個人驚才絕豔,但他忠誠於世家。
這就很是糾結。
納相又不是選妃,看著漂亮就能脫褲子上了。
事關國運社稷,可不能馬虎。
元康帝揉了揉眉心,他決定還是上!
沒有男人能夠拒絕開疆拓土,也沒有帝王能夠拒絕一個頂好的廟號。
“祖”它是想都別想了,除非他是朱棣,死了幾百年還能被安一個成祖的廟號。
幹!
於是乎,一道指令從中書省下達。
沒有人反對。
你反對開疆拓土?找死啊你,那些武將半夜不打你悶棍都算你祖宗保佑。
所以,幽州軍得到補給後,直直的朝著高句麗進軍了。
此時正值夏季,若不趕緊動手,等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神仙也收拾不了他們。
是,冬季的蘇維埃是吧。
強如德軍,在這種酷寒的地方也隻能铩羽而歸,丟下幾十萬具屍體倉皇後退。
得到皇帝陛下傳信的幽州軍沒有多廢話,他們早就整裝等待出擊了——皇帝陛下不可能停手的。
於是乎,被擴充到10萬大軍的大康遠征軍即刻跨越邊境,直插高句麗腹地。
但是,他們一進去,就遭到了高句麗人的猛烈阻擊。
作為一個三麵環海的彈丸小國,他們也許沒什麽戰力可言,也許沒什麽資源可掠奪,但是,這個環境能夠為一件事兒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就是對人民洗腦。
隻需要三言兩語下去,這些愚民就會被煽動起情緒,他們會在大康人經過的時候朝他們發起偷襲,擊殺一兩個人、三五個人後立刻撤退。
大康人若是要追擊則要付出十倍於他們的人力。
雖然前進的腳步堅定,但是所在這裏耗費的時間很多。
這是一場爛仗。
勝利就在前方,但仿佛遙不可及。
高句麗人的想法也很簡單。
一個字,拖。
拖到冬季來了,這裏就是他們的主場。
大雪,會幫他們收拾這些大康人的。
而在這些進入高句麗土地的人陷入苦戰的時候,周飛鴻也收到了周牧楓的來信。
信件裏,明確寫出了對應之策。
他召來自己的副將、軍師們開了一個會。
討論周牧楓所獻之策的可行性。
周牧楓的計策很簡單。
首先,以皇帝陛下之命宣布大皇子的建國非法無效,宣布剝奪他皇室成員的身份,然後將其打為反賊。
這一步就是剝奪了他的身份,讓他所作所為都沒有了合法性。
既然非法,那他的行為就沒有依據,周飛鴻就可以宣布皇帝陛下所下之命:令這些被大皇子當成人肉盾牌的平民進入周飛鴻所設營地。
營地裏包吃包住,條件絕佳,這些黎民百姓不用出力就能吃肉喝酒。
相比真香定律會大規模出現在這裏。
你說你不願去,要為大皇子奉獻一切。
那不好意思,那你將會被皇帝陛下打為反賊了。
“拒不遷移者,負隅頑抗者,死性不改者,皆為賊也。”
不能將他們打迴原籍,因為混在人群裏的人會伺機造反——陳蒼可是在玉門關呢,可沒人給他擦屁股穩定後方。
隻有將他們暫時遷移到營地裏,嚴加看管起來,才能夠杜絕後院起火。
然後怎麽打,就不是周牧楓操心的了。
人,都是怕死的。
這一計策,可以說非常粗糙但是一錘定音。
你走不走,不走我連你一塊兒殺。
也別擔心住進營地裏會餓死,他們的待遇堪比地主老爺。
唯一的變數就是周飛鴻了。
這家夥需要強襲並州城,快速結束戰鬥,不然後勤夠嗆。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狗皇帝同不同意?
事實上,元康帝看的很清楚,他的迴複裏隻有一句話:
周景和!你又去找你家老二取策了吧?你這個腦子能想出這法子?
朕批了!
怎麽說呢。這事情吧,說來很簡單。
就好比說,你去街頭隨便問問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一個問題。
若是能打下小日本,你會怎麽調理他們?
這問題特麽的純屬送分題啊。
所以,同樣的問題擺在了元康帝的麵前。
怎麽收拾這幫不聽話的棒子。
到此為止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但高句麗就像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周牧楓曾說過,隻有長白山有一些東西值得人們去探索,其他地區情況非常的惡劣,根本不適合耕種、不適合人們生存。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這地方就不是個水草豐美的好地方。
荒涼,才是這裏的主旋律。
但是,槍都掏出來了,你說今天來姨媽了?
這必不可能啊!
正麵走不通他就走另一麵。
要不,將這裏犁庭掃穴算了?
不行不行,收益太低了,劃不來。
不管是被大康滅掉的國家,比如匈奴、吐蕃等,它們都有自身的價值。
但高句麗不一樣,這就是一個荒蕪的地方。
人煙稀少,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大雪封山,很難有什麽發展的機會。
事實便是如此,哪怕在現代,這地方也不是什麽資源豐富的地方。
種地種不成,資源資源也沒有。純純的旱地。
但就此停手也不可能,底下一堆將領等著軍功呢。
總不能讓周飛鴻一個人全吃了吧?
所以元康帝派他去平叛。
這活兒沒有好處反倒是無盡的麻煩。
但周飛鴻不怕麻煩,怕的話他早就被元康帝哢嚓了。
說白了,他就是元康帝的黑手套。
思索再三,元康帝歎了口氣。
左相王謙退了,右相孫德海反了。自己身邊已經無人可用了。
至於這個位置的人選,他還在觀察。
群臣多次進諫,想要讓他再選丞相,但他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畢竟他可不是唐太宗,身邊文臣武將多如牛毛,選都選不完。
這個人忠心是有,但是才能不夠,那個人驚才絕豔,但他忠誠於世家。
這就很是糾結。
納相又不是選妃,看著漂亮就能脫褲子上了。
事關國運社稷,可不能馬虎。
元康帝揉了揉眉心,他決定還是上!
沒有男人能夠拒絕開疆拓土,也沒有帝王能夠拒絕一個頂好的廟號。
“祖”它是想都別想了,除非他是朱棣,死了幾百年還能被安一個成祖的廟號。
幹!
於是乎,一道指令從中書省下達。
沒有人反對。
你反對開疆拓土?找死啊你,那些武將半夜不打你悶棍都算你祖宗保佑。
所以,幽州軍得到補給後,直直的朝著高句麗進軍了。
此時正值夏季,若不趕緊動手,等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神仙也收拾不了他們。
是,冬季的蘇維埃是吧。
強如德軍,在這種酷寒的地方也隻能铩羽而歸,丟下幾十萬具屍體倉皇後退。
得到皇帝陛下傳信的幽州軍沒有多廢話,他們早就整裝等待出擊了——皇帝陛下不可能停手的。
於是乎,被擴充到10萬大軍的大康遠征軍即刻跨越邊境,直插高句麗腹地。
但是,他們一進去,就遭到了高句麗人的猛烈阻擊。
作為一個三麵環海的彈丸小國,他們也許沒什麽戰力可言,也許沒什麽資源可掠奪,但是,這個環境能夠為一件事兒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就是對人民洗腦。
隻需要三言兩語下去,這些愚民就會被煽動起情緒,他們會在大康人經過的時候朝他們發起偷襲,擊殺一兩個人、三五個人後立刻撤退。
大康人若是要追擊則要付出十倍於他們的人力。
雖然前進的腳步堅定,但是所在這裏耗費的時間很多。
這是一場爛仗。
勝利就在前方,但仿佛遙不可及。
高句麗人的想法也很簡單。
一個字,拖。
拖到冬季來了,這裏就是他們的主場。
大雪,會幫他們收拾這些大康人的。
而在這些進入高句麗土地的人陷入苦戰的時候,周飛鴻也收到了周牧楓的來信。
信件裏,明確寫出了對應之策。
他召來自己的副將、軍師們開了一個會。
討論周牧楓所獻之策的可行性。
周牧楓的計策很簡單。
首先,以皇帝陛下之命宣布大皇子的建國非法無效,宣布剝奪他皇室成員的身份,然後將其打為反賊。
這一步就是剝奪了他的身份,讓他所作所為都沒有了合法性。
既然非法,那他的行為就沒有依據,周飛鴻就可以宣布皇帝陛下所下之命:令這些被大皇子當成人肉盾牌的平民進入周飛鴻所設營地。
營地裏包吃包住,條件絕佳,這些黎民百姓不用出力就能吃肉喝酒。
相比真香定律會大規模出現在這裏。
你說你不願去,要為大皇子奉獻一切。
那不好意思,那你將會被皇帝陛下打為反賊了。
“拒不遷移者,負隅頑抗者,死性不改者,皆為賊也。”
不能將他們打迴原籍,因為混在人群裏的人會伺機造反——陳蒼可是在玉門關呢,可沒人給他擦屁股穩定後方。
隻有將他們暫時遷移到營地裏,嚴加看管起來,才能夠杜絕後院起火。
然後怎麽打,就不是周牧楓操心的了。
人,都是怕死的。
這一計策,可以說非常粗糙但是一錘定音。
你走不走,不走我連你一塊兒殺。
也別擔心住進營地裏會餓死,他們的待遇堪比地主老爺。
唯一的變數就是周飛鴻了。
這家夥需要強襲並州城,快速結束戰鬥,不然後勤夠嗆。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狗皇帝同不同意?
事實上,元康帝看的很清楚,他的迴複裏隻有一句話:
周景和!你又去找你家老二取策了吧?你這個腦子能想出這法子?
朕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