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


    嗯,這地方非要介紹的話,這就是一個軍事重鎮。


    北抵突厥,西克匈奴,南抵蜀州,這是一個要害地方,乃徹徹底底的軍事重鎮。


    再往東南方向走一些距離,便可到達千朝古都長安了。


    說實話,並州雖然位處大康的邊境,但其實這裏並不荒涼,反倒像是個塞外江南般風景秀麗。


    曆代大康帝王,曆代大康戍卒,曆代華夏兒女,都在經營著。


    不光是軍事,在經濟層麵也是。


    這裏,大抵就是小說中描繪的那種邊塞重鎮了吧。


    這地方自然是重要的。


    元康帝將自己的大兒子封到這裏,不是不重視,而是重視這個兒子。


    畢竟自己曾經傾盡全力培育他,怎可能說放棄就放棄?


    當皇帝這事兒他是不可能了,想都別想。但是做一個實權親王,統領幾州土地還是沒問題的。


    他自認對得起這個大兒子了。誰叫你生了這麽一個難以啟齒的病?


    既然你不能延嗣了,那就別想這個位置了。


    這為了大康的社稷,也是為了蕭家的王朝。


    但現在,好像是小子不理解老子的良苦用心了。


    他造反了。


    沒有掩飾,也沒有借口。


    他就這麽堂而皇之的對全天下的人說:老子,反了!


    元康帝終於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大兒子徹底失望了。


    那個曾經在禦花園裏與元康帝虔誠耕種地太子殿下,已經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皇,一個不被承認的新皇。


    在這個事兒上,周飛鴻沒有什麽話語權,他隻負責奉命行事。


    戰事,一觸即發。


    周飛鴻得到命令:殲滅叛軍,盡可能俘虜大皇子,若是不成,皇帝陛下允許他直接擊斃大皇子,帶迴他的人頭即可。


    得到命令的周飛鴻即刻整軍,三日後,浩浩蕩蕩地朝著並州進發。


    一路上,他們並未收到太多的抵抗。沿途的村鎮幾乎是十室九空,一片蒼涼的景象。


    周飛鴻百思不得其解,更重要的是,先鋒斥候也沒給出什麽所以然的迴複來。


    “大...大帥,屬下上次來,這裏一切正常啊!”他滿臉懵逼。


    這事兒,隻大不小。


    畢竟為全軍帶迴情報的是你,周飛鴻完全信任你,你就是這麽對他,對全軍的?


    斥候人也麻了,上次他摸進並州城的時候一切非常正常,農人耕地,商賈經商,師者傳道,衙役維持。


    一切的一切都非常的正常。


    斥候根本沒費多少力氣,直接摸進了並州城裏,將情報打探得七七八八。


    可短短一個月不到,這裏怎麽就變成這副境地了呢?


    周飛鴻深吸一口氣。


    “此處詭異,定是有詐!著本帥令,諸將沿途需多加小心,若是因為輕敵導致大事難成,軍法從事!”周飛鴻想想後,決定還是穩妥一點行事。


    大軍即刻變換隊形,更多的斥候被撒了出去。


    雖然行走在大康的土地上,但周飛鴻還是覺得非常的不自在。


    特麽的,勞資在匈奴的地界兒七進七出都沒有那麽的緊張。


    不過,事情在大軍抵達了並州城郊外的時候就得到了答案。


    並州城還是那個並州城,古樸的城牆彰顯了其曆史底蘊,這是一座古城,百年古城。


    但這都不重要,令人懵逼的是,周圍密密麻麻的簡陋民房。


    是的,看樣子大皇子將並州的大部分人都強製遷移到了並州城附近,將城池圍得密密麻麻,一眼掃過去,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周飛鴻無奈地看了麵前這幅景象一眼,歎了口氣:“狗東西,夠毒的。”


    他的副將們也是一副憤恨,無奈,惱怒的情緒外加一個無語循環交織的表情。


    這家夥,居然將平民遷移到並州城的附近,讓周飛鴻的大軍投鼠忌器,不敢大肆進攻。


    而且,此舉令周飛鴻不敢用投石機大肆攻城,也不敢派大軍強襲並州。


    “夠毒的,也夠聰明的,也不知是誰想的計策,難道是孫德海那老登?”周飛鴻皺眉苦笑。


    他說了一句:“本帥敢賭,敵酋應該會在四周的民房裏駐紮有軍隊,而且,也有會軍隊裝扮成貧民混跡在人群中,就等我們進去,然後給我等製造混亂。”


    一名副將迴答:“這不是顯而易見地麽?換成某家某家大抵也會這樣子做。”


    周飛鴻點頭,開玩笑道:“既然是你給大皇子出的計策,那麽,此計如何破除?”


    副將苦笑擺手:“大帥莫要調理末將了,末將隻會上陣斬敵,哪會這軍師之計啊?”


    要解決這事兒也簡單,將他們全部殺光就是了。


    但,這些人是大康人,是他們的同胞。


    給周飛鴻百八十個水缸那麽大的膽子,他還不敢對他們下手。


    但若是進入這些建築群,問題就大了。


    自古以來,巷戰,都不是什麽好解決的事兒。


    別的不說,就說近一點的。


    ew戰爭。


    遠一點的,摩加迪沙。


    誰人不是在此處栽了個大跟頭?


    周飛鴻吸了一口涼氣,無奈道:“布告全軍,誰人能想出應對之策,升任百夫長,賞錢三千!”


    他身後的副將麵麵相覷,還是那個顯眼包站了出來:“大帥...久聞二公子聰慧,想必此局勢他定有破解之道,何不修書詢問二公子一番?”


    反正元康帝也不急於一時,他們還有十餘日整軍。


    這段時間,信鴿都夠飛兩輪了。


    周飛鴻眼睛一亮:“有理,本帥即刻修書便是。然,剛才的條件不變,依然布告全軍尋求計策。”


    當日,一隻信鴿便騰空而起。


    而另一邊的幽州,情況卻很不一樣。


    比起周飛鴻的糾結,這裏的大康軍隊勢如破竹,在短短的半個月內便收複了幽州,兵鋒直抵兩國邊界。


    期間,他們也遇到了高句麗人的抵抗。


    在兩軍交接的時候,戰場態勢著實是令大康主帥嚇了一跳。


    比起印象中人員羸弱,武器簡陋的高句麗人,現在的他們戰鬥力明顯上升了一個檔次。


    人員的素質狠了不少,兵刃也有了一些威脅。


    但,仍不是大康虎卒的一合之敵。


    在經過初期的訝異後,大康主帥即刻變換戰陣,采取主軍穩紮穩打,偏師側翼奇襲的經典策略。


    這個戰法經典得不得在經典了。


    但,就在高句麗人之間取得了奇效,無他,實力碾壓罷了。


    而他們手中為何能出現大康製式的武器,就非常好理解了。


    無他,無非就是大皇子的人幹的好事兒。


    可惜,高句麗物產貧瘠,冶煉技術哪怕傳到了高句麗,他們造出來的兵甲武器也都不如大康人的。


    雖然給大康人造成了一些麻煩,但問題不大,很快他們就將高句麗人趕出了幽州。


    現在,擺在元康帝麵前的是一個尖銳的問題。


    怎麽調理高句麗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老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老肥並收藏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