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這東西,能使女子頂上半邊天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幾日的辛苦後,周牧楓終於搞定了麵前這一堆設備的調試。
主要是專業對口,不然換個什麽金融啊,音樂啊那種專業的穿越者來,指定抓瞎。
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套木質機械,看起來很像是織女紡紗的機器。
嬌養了幾日氣色變好很多的萬嘉公主好奇地上前。
“這不是二郎進獻給陛下的那一種紡織機麽?”
說完,她自己就搖搖頭,自言自語道:“看起來像,看上去又不像。”
周牧楓含笑搖頭:“是紡織機的一種。”
他迴過身,望著身後的鶯鶯燕燕,語氣嚴肅:“此物,能使女子頂上半邊天!”
柳如煙歪頭:“夫君,此物竟有如此能力?”
周牧楓點頭,問了眾人一個問題:“先前,紡一匹絲綢要多少時日?”
在匈奴地界待了很多年的萬嘉非常有發言權。
當時她要自己繅絲紡紗貼補家用以養活自己和真珠。
那段時間,她非常的辛苦,但是換來的錢是值得的。
絲綢的價值,在原產地華夏大地都是很昂貴的,更不虞漠北匈奴的地界了。
萬嘉語氣肯定:“至少十日。”
本身蠶絲產量就不高,繅絲、紡織這一套下來,十日都是熟練老手女人才能做到的,生手或是老婦的話,那得更久。
周牧楓又問了第二個問題:“刨去美觀,此物可能保暖?”
這話一出,所有女眷一起搖頭:“此物怎能保暖,比貢紙還薄。”
絲綢漂亮歸漂亮,但是太單薄了,不能保暖,一到冬季,富人以皮草庇身,窮人隻能靠著麻布和一身正氣覆體了。
但不管怎麽說,不管是麻布也好,皮草也好,絲綢也好,其實都不是很理想的衣物材料。
周牧楓再問:“麻布,絲綢,皮草附體可舒適?”
說到這兒,眾女垮起個批臉。
是真不舒服啊。
麻布太硌人,絲綢易吸潮氣,而且吧,這東西極易起靜電,穿起來不算很舒適。
獸皮雖能保暖,但是這東西實在是不透氣,而且皮草說白了也有一股味道,哪怕硝製得很好,那也有一股子味道。
周牧楓嗬嗬點頭:“此物,能夠使那白疊花...哦,我稱為棉花的東西飛速紡紗,然後這台機器就厲害了,它能夠日產三匹以上的棉布,產量取決於紡錘...”
是的,周牧楓掏出來的是大名鼎鼎的【珍妮紡織機】。
當然,是手動擋。
珍妮紡織機這東西厲害,是標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剛開始是手動擋,當蒸汽機出來之後,這東西就變成半自動了。產量大量提高,也解放了密集型勞動產業的工人。
而現在,周牧楓沒有蒸汽機,但問題不大。
這東西的生產速度不是現代的人們可以想象的。
珍妮紡織機是每一個搞機械的人都知道的東西,屬實是太經典了。
周牧楓前世是機電專業,又搞機又搞電,這東西教科書上都研究爛了。
事實勝於雄辯,周牧楓二話沒說,直接指揮下人們開搞。
首先,是紡紗。
要將棉花紡成棉紗。
以前,是人工紡紗。人力轉動紗輪,咕嚕咕嚕的紡線,紡出棉線後拿去織布機織布。
有的小說裏描寫織布像舂米似的,往前麵一倒棉花,一陣叮叮當當後後麵就能出棉布,這純屬扯淡。
(大家可以去搜印度國父、天下第一聖人的聖慫甘地,他有一張經典的照片,歪坐在地上轉動紡紗機的那張。那個就是將棉花紡成棉紗的人力機器。)
關於紡織業,周牧楓知之甚少,知道的基本上都是從古至今各朝各代從簡陋到精密、從粗糙到複雜的各式機械。
但有一點隻要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
紡織業,一開始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為什麽大英能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
是珍妮紡織機和蒸汽機有機結合的應用?
是水力紡紗機的改良還是蒸汽機車的使用?
而是大英帝國的另一個名稱——日不落帝國。
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在殖民地傾銷,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使得殖民地成為他們工業的下遊供給商。
發展工業讓資本家得到了巨大的甜頭,當然就有動力繼續發展工業了。
當然,這些器械隻是推手而已。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就在於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這些人能夠去從事一些別的工作。
扯遠了。
周牧楓看著麵前眾女滿是崇拜的眼神,感覺非常的受用。
他輕咳兩聲,繼續人前顯聖:“說多諸位都不信,珠兒,你去,為夫曾經教過你的。”
真珠應了一聲,她三兩步走到紡紗機前。
她隨手抓出很多棉花,開始了許多人兒時記憶裏的工序——彈棉花。
棉花從匈州運抵臨安,路途遙遠,這些東西雖然經過晾曬,已經曬幹了,但是也板結得厲害。
說人話就是,硬的不行!
那麽,就需要把它彈鬆,不然怎麽紡紗?
彈鬆之後,就可以紡紗了。
當然,現代工業紡紗和古法紡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古法紡紗則是需要用手將棉花搓撚成粗棉線,卷在紡錘上,然後上紡紗輪。
這個工序就是要將亂七八糟強行撚起來的棉花纖維捋順,拉長,使其具備一定的韌性。
多的無需解釋。作者真的對紡織業一知半解,強行解釋反而漏洞百出。
一群經過簡單培訓的侍女們一擁而上,一齊幫忙撚線。
然後,上紗輪,紡紗。
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柳如煙和蕭玲瓏有孕在身,她們站不住,被心疼老婆們的周牧楓趕了迴去。
很快,午膳過後,周牧楓來到了紡織機前。
珍妮紡織機,又叫珍妮機。
是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將大英帝國推向高潮的功臣。
它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個大木架子,上麵橫平豎直有一些木質的篦梳等物,看起來很有美感。
周牧楓站到了珍妮機前,指揮真珠和侍女們將紡好的棉紗放置到珍妮機上,拉好粗棉線。
注意:此時的棉紗非常的粗,根本算不了棉線。
珍妮機的作用就是將這些手撚的棉紗紡成可以織布的棉線。
粗棉線從珍妮機底下穿了上來,經過篦梳,連接在珍妮機的另一頭。
周牧楓輕咳一聲,看了一眼圍過來的眾女,嗯,還有一個男人。
“嗯?爹,你怎麽來了。”
周飛鴻左擁右抱,他瞪大了眼:“聽聞吾兒在此處搞一個好東西,老夫特意來長長見識。”
周牧楓哂笑,一手搖把,一手抓著張力杆。
開搖。
隨著沙沙沙悅耳的聲音響起,粗壯、雜亂生長的棉紗在這台機器的馴服下漸漸地變得纖細、溫順。
由於棉花品種不太好,棉花也未曾經過脫脂,看起來有些一丟丟發黃,但是問題不大。
眾女歎為觀止,萬嘉幹脆湊了上來,眼睛仔細盯著逐漸變樣的棉紗。
周牧楓嘴角含笑,動作從生疏到熟練。
很快,兩排二十四錠棉線被周牧楓從架子上取了下來。
他一一分給在場的人。
“如何?”
......
另一邊,元康帝的政令下到了外出“就藩”的皇子們。
比試結束,返迴臨安。
主要是專業對口,不然換個什麽金融啊,音樂啊那種專業的穿越者來,指定抓瞎。
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套木質機械,看起來很像是織女紡紗的機器。
嬌養了幾日氣色變好很多的萬嘉公主好奇地上前。
“這不是二郎進獻給陛下的那一種紡織機麽?”
說完,她自己就搖搖頭,自言自語道:“看起來像,看上去又不像。”
周牧楓含笑搖頭:“是紡織機的一種。”
他迴過身,望著身後的鶯鶯燕燕,語氣嚴肅:“此物,能使女子頂上半邊天!”
柳如煙歪頭:“夫君,此物竟有如此能力?”
周牧楓點頭,問了眾人一個問題:“先前,紡一匹絲綢要多少時日?”
在匈奴地界待了很多年的萬嘉非常有發言權。
當時她要自己繅絲紡紗貼補家用以養活自己和真珠。
那段時間,她非常的辛苦,但是換來的錢是值得的。
絲綢的價值,在原產地華夏大地都是很昂貴的,更不虞漠北匈奴的地界了。
萬嘉語氣肯定:“至少十日。”
本身蠶絲產量就不高,繅絲、紡織這一套下來,十日都是熟練老手女人才能做到的,生手或是老婦的話,那得更久。
周牧楓又問了第二個問題:“刨去美觀,此物可能保暖?”
這話一出,所有女眷一起搖頭:“此物怎能保暖,比貢紙還薄。”
絲綢漂亮歸漂亮,但是太單薄了,不能保暖,一到冬季,富人以皮草庇身,窮人隻能靠著麻布和一身正氣覆體了。
但不管怎麽說,不管是麻布也好,皮草也好,絲綢也好,其實都不是很理想的衣物材料。
周牧楓再問:“麻布,絲綢,皮草附體可舒適?”
說到這兒,眾女垮起個批臉。
是真不舒服啊。
麻布太硌人,絲綢易吸潮氣,而且吧,這東西極易起靜電,穿起來不算很舒適。
獸皮雖能保暖,但是這東西實在是不透氣,而且皮草說白了也有一股味道,哪怕硝製得很好,那也有一股子味道。
周牧楓嗬嗬點頭:“此物,能夠使那白疊花...哦,我稱為棉花的東西飛速紡紗,然後這台機器就厲害了,它能夠日產三匹以上的棉布,產量取決於紡錘...”
是的,周牧楓掏出來的是大名鼎鼎的【珍妮紡織機】。
當然,是手動擋。
珍妮紡織機這東西厲害,是標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剛開始是手動擋,當蒸汽機出來之後,這東西就變成半自動了。產量大量提高,也解放了密集型勞動產業的工人。
而現在,周牧楓沒有蒸汽機,但問題不大。
這東西的生產速度不是現代的人們可以想象的。
珍妮紡織機是每一個搞機械的人都知道的東西,屬實是太經典了。
周牧楓前世是機電專業,又搞機又搞電,這東西教科書上都研究爛了。
事實勝於雄辯,周牧楓二話沒說,直接指揮下人們開搞。
首先,是紡紗。
要將棉花紡成棉紗。
以前,是人工紡紗。人力轉動紗輪,咕嚕咕嚕的紡線,紡出棉線後拿去織布機織布。
有的小說裏描寫織布像舂米似的,往前麵一倒棉花,一陣叮叮當當後後麵就能出棉布,這純屬扯淡。
(大家可以去搜印度國父、天下第一聖人的聖慫甘地,他有一張經典的照片,歪坐在地上轉動紡紗機的那張。那個就是將棉花紡成棉紗的人力機器。)
關於紡織業,周牧楓知之甚少,知道的基本上都是從古至今各朝各代從簡陋到精密、從粗糙到複雜的各式機械。
但有一點隻要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
紡織業,一開始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為什麽大英能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
是珍妮紡織機和蒸汽機有機結合的應用?
是水力紡紗機的改良還是蒸汽機車的使用?
而是大英帝國的另一個名稱——日不落帝國。
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在殖民地傾銷,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使得殖民地成為他們工業的下遊供給商。
發展工業讓資本家得到了巨大的甜頭,當然就有動力繼續發展工業了。
當然,這些器械隻是推手而已。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就在於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這些人能夠去從事一些別的工作。
扯遠了。
周牧楓看著麵前眾女滿是崇拜的眼神,感覺非常的受用。
他輕咳兩聲,繼續人前顯聖:“說多諸位都不信,珠兒,你去,為夫曾經教過你的。”
真珠應了一聲,她三兩步走到紡紗機前。
她隨手抓出很多棉花,開始了許多人兒時記憶裏的工序——彈棉花。
棉花從匈州運抵臨安,路途遙遠,這些東西雖然經過晾曬,已經曬幹了,但是也板結得厲害。
說人話就是,硬的不行!
那麽,就需要把它彈鬆,不然怎麽紡紗?
彈鬆之後,就可以紡紗了。
當然,現代工業紡紗和古法紡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古法紡紗則是需要用手將棉花搓撚成粗棉線,卷在紡錘上,然後上紡紗輪。
這個工序就是要將亂七八糟強行撚起來的棉花纖維捋順,拉長,使其具備一定的韌性。
多的無需解釋。作者真的對紡織業一知半解,強行解釋反而漏洞百出。
一群經過簡單培訓的侍女們一擁而上,一齊幫忙撚線。
然後,上紗輪,紡紗。
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柳如煙和蕭玲瓏有孕在身,她們站不住,被心疼老婆們的周牧楓趕了迴去。
很快,午膳過後,周牧楓來到了紡織機前。
珍妮紡織機,又叫珍妮機。
是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將大英帝國推向高潮的功臣。
它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個大木架子,上麵橫平豎直有一些木質的篦梳等物,看起來很有美感。
周牧楓站到了珍妮機前,指揮真珠和侍女們將紡好的棉紗放置到珍妮機上,拉好粗棉線。
注意:此時的棉紗非常的粗,根本算不了棉線。
珍妮機的作用就是將這些手撚的棉紗紡成可以織布的棉線。
粗棉線從珍妮機底下穿了上來,經過篦梳,連接在珍妮機的另一頭。
周牧楓輕咳一聲,看了一眼圍過來的眾女,嗯,還有一個男人。
“嗯?爹,你怎麽來了。”
周飛鴻左擁右抱,他瞪大了眼:“聽聞吾兒在此處搞一個好東西,老夫特意來長長見識。”
周牧楓哂笑,一手搖把,一手抓著張力杆。
開搖。
隨著沙沙沙悅耳的聲音響起,粗壯、雜亂生長的棉紗在這台機器的馴服下漸漸地變得纖細、溫順。
由於棉花品種不太好,棉花也未曾經過脫脂,看起來有些一丟丟發黃,但是問題不大。
眾女歎為觀止,萬嘉幹脆湊了上來,眼睛仔細盯著逐漸變樣的棉紗。
周牧楓嘴角含笑,動作從生疏到熟練。
很快,兩排二十四錠棉線被周牧楓從架子上取了下來。
他一一分給在場的人。
“如何?”
......
另一邊,元康帝的政令下到了外出“就藩”的皇子們。
比試結束,返迴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