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手遊都是撈一波錢就跑路的。而隻有那些真的是開發成本,遊戲風格,都是獨樹一幟的遊戲,才能夠經得住考驗,可是這樣需要的時間和製作周期,實在是太長了。


    想要製作一款好的遊戲,投入肯定會大,製作周期就會很長。那麽得到的收益,卻是一個未知數。


    因為喜好這方麵來說,沒有人能夠說的好。這也是不穩定的東西。


    還記得在木逸大學期間,曾經比較流行頁遊。


    也就是網頁上的網遊。


    比起需要下載龐大的客戶端,占用大量的遊戲內存,頁遊反而更加方便,打開網頁也是可以玩的,而且掛機的時間,氪金度也是比較高的。


    更多的比起實力來說,氪金和戰鬥力就是掛鉤的,之前有一個頁遊,三個人的小製作團隊的成果,投入的研發資金僅僅在二十萬。


    可是他們的月流水都是以千萬來計算的。


    大賺一筆之後,就直接離開了。


    但是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現在人手一部手機,甚至是多部手機。


    手機的使用從很多方麵,已經無形中替代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比如mp3,相機,書本,現在甚至還能夠替代大量的掌機。


    掌機快速的在市場上被淘汰,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手機市場的衝擊。


    所以木逸也是在做過了很多的調研之後,得出的結論。


    這也是他們現在發展的方向。也算是比較快的。但是真的在走上了這條路之後,卻發現,自己思考的東西還是太少了,自以為是的想法還是太多了。


    雖然離開了dq戰隊,但是在dq戰隊的那段時間,應該是最自由,最快樂的時間。


    即便是現在,木逸也會在抽時間去看dq戰隊的比賽,冬季賽的海選,必然是木逸去關注的。


    但是自己都是不上遊戲,隻是去看直播的狀態。


    而且平台也是直接注冊了小號,取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名字。


    之前的名字是和dq戰隊相關的名字,畢竟自己是以dq戰隊mu1的id給郭佳送過禮物的,自己現在可不想太吸引別的人注意力。


    所以直接用剛剛注冊的小號,取了一個亂七八糟的id,就隨隨便便的去看dq戰隊的比賽直播去了。


    dq戰隊雖然中間輸了一局,木逸也是感覺到可惜,可是也是從另外一個方麵感覺到了,這三個新來的人,導致dq戰隊的水平,的確稍微低了那麽一點點。


    但是也是比較驚險的進入到了預選賽。可是到了預選賽的話,遇到的對手都是和rw戰隊一樣實力的,甚至是更加強的戰隊,那麽這樣看的話,dq戰隊現在的實力,真的是連進入到正賽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


    即便木逸已經不再比賽了,可是看到dq戰隊輸比賽,也是比較揪心的。


    但是第三局用相同的陣容打對麵的話,這個行動就已經表明了一點,那就是dq戰隊迴來了!


    而且相同的陣容,完美發揮,這才是dq戰隊。


    看到後麵,木逸也是有些手癢的。


    但是在這個時候,辦公室有人敲門,木逸聽見了聲音,直接摘下了耳機,然後讓他進來。


    這個人是後來應聘來的一個程序員。但是比較奇怪的是,他並不是應屆的大學生,而是往屆的,而且還是沒有工作經驗的。


    這一點很奇怪,可是因為他的個人的水平真的是非常高,木逸自己也是學計算機編程的,可是自己的水平應該是中等水平,在工作的時候,自己也會幫忙。


    但是相比眼前的這個人來說,自己差的還很遠。


    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高手,木逸都自歎不如。


    “有什麽事情嗎?小戴。”這個人叫戴慶,但是別人都叫他小戴。木逸雖然比他小,但是職位卻比他高,順嘴叫小戴也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也不反對。


    甚至可以說,這樣更好。


    現在的主力就是這個小戴,編程到數據演算,感覺一個人都是萬能的。


    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學校教出來的樣子。文質彬彬的樣子,倒是有著些許的老成。根本看不出來是從學校畢業的。


    可能在這畢業後的一段時間裏麵,經驗磨煉出來的感覺。


    “關於美工的問題,還需要記性拍板。”小戴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些文件,“還有現在關於手機型號的適配問題。”


    一邊說著,小戴往斜前方稍微走了一步,然後把資料遞給木逸,同時身體往前傾斜了很大的一個角度。而且刻意的扭了一下頭,看了一下屏幕。


    “老板,你也玩刀塔?”


    “嗯,原來玩。”木逸眉頭輕皺,因為感覺到小戴的行為稍微有一點奇怪。


    “我原來也玩,但是玩的不好。”小戴故意引出話題。


    “哦。”木逸並不打算上鉤。


    “之前版本更新了一個rpg係統。”小戴突然話題一轉。木逸有些奇怪,平時他是不會說自己的事情,而且也不說這樣的話題的。這個話題引的的確有些奇怪。


    但是這個rpg的係統也是知道的。


    之前有一次,刀塔直接更新了超過50多g的數據。而那一次的更新,就更新出了rpg地圖的係統,除了可以玩一些rpg地圖之外,也沒有什麽作用了。


    但是因為開發刀塔的rpg地圖的人比較少,比起已經趨向於完備化的war3,他的自製地圖的數量和質量才算的上是上乘。


    但是刀塔裏麵也有一些地圖,比如鉤肥大戰,卡爾大戰,影魔大戰,pom大戰之類的。都是一些基礎地圖。


    然後還有之前的10v10的大戰,omg,imba地圖,也都是rpg地圖。


    裏麵至少有很多刀塔相關的地圖,也是遠war3的地圖,幾乎沒有太大的改動,就直接放進了rpg地圖裏麵。


    剩下war3的一些比較出名的地圖,比如海戰啊,叢林肉搏什麽的,都出現在了rpg的自選地圖裏麵。


    但是太多的地圖就沒有了。


    雖然刀塔是從war3的地圖改過來的一個獨立的客戶端遊戲。


    但是裏麵的東西也是比較好的都拿了出來,可是這裏麵麵有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優化上麵。


    刀塔是做了很大的一個優化。那就是動作優化,這個優化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優化,因為每一個英雄都會有自己的釋放動作,攻擊動作,攻擊前搖,攻擊後搖,移動,轉身等等。


    所有的動作都有自己的模式,當然,這些war3裏麵也有,而且同樣是完備的。


    可是有了這些動作的優化,是好的一點,但是也是不足的一點。


    首先war3的故事模式,就是最早的競技模式,是即時戰略的。


    通過建造建築物,攀科技,兵營造兵,學習技能來打的。而這裏麵的單位,除了英雄之外,都是沒有等級係統的。


    也就是說,能夠提升他們的屬性的話,不能夠通過升級,隻能夠通過升科技,而升科技也不會增加血量上限,而是增加防禦力和攻擊力。


    並且即便是英雄,最高的等級也隻有十級,十級就是滿級,而且一場比賽下來,能夠達到六級的情況,也是極少的。


    所以也就會造就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屬性的上限。


    等級十級,最好的道具才屬性加10。在這些低劣的條件下,對手也是一樣,所以也就無所謂。


    到了刀塔,滿級25級,屬性也是一樣,不會提升太多。因為他有一個限製起。


    那就是他的動作優化。除了幾個極其特殊的英雄,剩下的英雄都無法突破這個限製器,這個就是英雄模型所導致的。


    有的模型很好,但是有的模型卻一般。


    比如煉金術師的大招狂暴形態,就可以突破自己的攻速的限製器,而其他人即便是配齊了攻速裝,也不會和煉金術師一樣快的攻擊速度。


    所以很多英雄都會有這個限製器。


    但是war3就沒有這個限製器,他會隨著你的屬性的提高而提高。攻擊速度可以堆到一秒鍾幾十下,上百下,動作全部簡化。


    就拿劍聖來說,劍聖在普攻的時候,會有幾種攻擊的動作,但是在觸發暴擊的時候,會改變攻擊的動作,從一般攻擊,變成跳劈。


    動作要是在等級低的情況下,就是比較完美的了。


    可是要是把敏捷變成一百萬呢?


    war3的自製地圖就可以的。


    那麽攻速可以無限疊加,攻速一快,暴擊的次數也會無限增加,那麽為了每一個暴擊都會被動跳劈的話。


    那麽這個劍聖就幾乎忽略掉了普攻的動作,全部變成了跳劈。而且刀在頭頂,幾乎不會落下。


    因為war3並沒有這樣的限製器,所以就會出現更多,而且更加變態的自製地圖。


    可是刀塔不行,刀塔因為有了限製器,所以並不能夠如此快速的進行攻擊。


    就拿叢林肉搏來說。


    基於war3平台的肉搏,就是增加屬性,增加攻擊速度,利用攻擊速度來打出被動的技能效果,比如重擊和粉碎。


    那個時候的對坑就真的是麵對麵,拚攻速,拚人品,真的是在拳拳到肉的肉搏了。


    但是叢林肉搏到了刀塔上麵,就完全不一樣了。沒有那種拳拳到肉的感覺,但是也分出了不同的流派。物理流,法係流,控製流。


    因為war3的肉搏,掉落的技能幾乎都是光環,增強自身和隊友的。不同的英雄是不同的模型。


    但是刀塔的肉搏,掉落的則是技能,而且不同的英雄的有不同的天賦。


    區別還是很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流入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流入海並收藏我的青春我的刀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