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你們好厲害啊!”經紀人忍不住讚歎道。


    他們高麗就有許多文化就是很早從九州傳過來的。在古代的時候,他們高麗也曾是九州的附屬國。


    “那笛子呢?”經紀人催促著。


    女助理見經紀人這樣不給自己麵子臉色很難看!都是這個女人搶走了眾人的目光。


    “笛子,是古老的傳統樂器,也是傳統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九州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九州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笛子常在九州民間音樂、戲曲、九州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九州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九州笛子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曆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代九州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製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製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隻笛,吹孔平麵與按音孔平麵相交約為90度的夾角,這與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極其相似。在時間上,兩者相隔幾百年;在空間上,湖南長沙和湖北隨縣相距數百裏之遙,而吹孔位置幾乎-致,由此可見先秦到漢初橫吹笛或篪的普遍形製。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現代的笛已十分相像。”東方檸喝了一口咖啡看向著女助理不高興的臉,開心起來。隻要她不開心,自己就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月櫻花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晴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晴微並收藏七月櫻花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