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天氣有些陰沉,好像是一場春雨即將來臨。


    李浩神色有些沮喪,他從書房中走出來。外星文字的翻譯工作進入到瓶頸。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經很久沒有找到帶有插圖的書籍。


    有插圖的圖書在圖書館中圖書總數的占比很少。沒有圖片上的資料作為參考。翻譯工作進展的很緩慢,需要運用大數據手段,對一個文字進行反複對比。


    他已經找到一個先進的虛擬成像顯示技術,比現在的ar技術先進好幾代。卻因為這個技術核心資料文字無法翻譯。整項技術的翻譯工作都陷入了停滯。


    周雲笙看到李浩愁眉苦臉的從書房中走出,向他詢問道:“你現在為什麽事情發愁,我們公司的幾項業務都穩步前進。


    前兩天已經正式和亦莊管委會達成協議,我們購買1500畝的工業用地,用於建設我們自己的智能工廠。


    現在已經和中建集團簽訂協議,他們等到智能工廠的設計圖紙完成,就開始用預製件模式構建我們的智能工廠。隻需要一兩個月時間就會建設好工廠。”


    李浩聽到周雲笙講述這幾天的工作,他內心也高興起來,走路都輕快許多。


    李浩怕她擔心,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道:“我這不是擔心我們的軍工企業,要知道工廠建設好之後,軍方就會來審核。考核合格後,才會發放軍工四證。


    質量管理等軟硬件設施我都不擔心,但軍工企業的政審很嚴。就怕招聘的員工不合格,導致我們無法通過審核。


    真出現這種事情就太鬧心了。我們公司又不可能深入調查每一個人,對他的情況都了如指掌。萬一出現一個政審不合格的人,那就前功盡棄了。”


    周雲笙聽到後,臉上浮現出兩個小酒窩。笑著說道:“浩子,你怎麽鑽牛角尖了。我們找不到合格的員工,但某些地方可有許多絕對合格的員工。


    如果說他們的技能水平,我不敢保證,但政審一定是合格。”


    周雲笙看著李浩一臉愣住的表情,她一語道破天機:“咱們可以去其他軍工企業挖人。


    某些國有軍工企業的待遇很低,就是有的人因為高尚情操,不想離開國企,想要為國家奉獻。


    但在山區軍工企業的工人,總有想向往大城市生活的人。我們揮舞著人民幣,總能挖到足夠的工人。


    現在工廠都是你設計的機器人智能製造,需要的普通工人不多。我們多招聘技術人才,就是錢花的多一些,我們也不吃虧。你怎麽會被麽簡單的事情難住。”


    李浩其實也想到這種方法,隻是想到沒有周雲笙這麽全麵。他剛才為了找個理由搪塞過去。現在隻裝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誇讚周雲笙的想法。


    李浩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快要到上班的時間。他們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去上班。


    他開車沒有直接去公司的總部,而是來到生物公司所在地。


    昨天王桐就匯報生物公司的智能生產線已經建設完成。仿生晶體的培養罐也已經正式投產。


    他們已經成功進行試生產,角膜、人工晶體、隱形眼鏡和美瞳,產品完美的達到設計要求。


    李浩和周雲笙準備去生物公司查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數。盡快的把產品投入到市場中迴籠資金。


    同時還要根據產品的具體功能,啟動宣傳計劃,最重要的是盡快展開臨床實驗,驗證它的具體效果。


    李浩也想從這個材料的表現,觀察器官製造項目能否完成自我造血工作,盡力達到消耗和產出的平衡。


    隻有讓資金循環起來,公司總部的資金壓力減輕。有了自我造血能力,這個項目才有可能長久地循環下去。要不然他會拖慢整個公司的發展,李浩會力保重要的項目,但說不得要砍一些非核心項目。


    李浩開車來到生物工廠,生物工廠門口的攝像頭直接就識別坐在車中的李浩。鸚鵡遠程控製,電動大門緩緩打開。


    他停好車和周雲笙兩人直接向生物工廠內部走去。這個生物工廠離生物實驗室不遠。他們在同一片區域。


    他們還沒有走進廠房裏,王桐就出來迎接。


    王桐走進李浩身邊,知道李浩現在關心什麽。他直接說道:“李總,周總。我們進行試生產非常成功。


    這個智能生產線隻需要改變幾個參數。就可以生產完全不同的產品生產。它的效率一點也不比正常工廠慢。”


    李浩看著前方,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工廠內走去,同時說道:“我們進入工廠看一下,產品要是符合要求。產品就早些投入到市場中,同時我們會盡快展開角膜等醫療產品的審批和實驗工作。”


    他們來到工廠中,剛要進入工廠,李浩停下腳步向王桐問道:“進入工廠之前,我們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嗎?還要像進生物實驗室一樣,穿上特製的防護服。”


    王桐恭敬的迴答道:“李總,我們的生產線完全密閉,它根本不和外界接觸。進入工廠不需要提前消毒。”


    周雲笙也在旁邊笑著說道:“浩哥,我不是給你看過智能工廠的效果圖,加工設備全是密閉。無法密閉的生產線傳送帶也用玻璃罩隔開。就是要保證它的潔淨,防止被細菌汙染。”


    “我這不是重點關注加工方式,沒關注那些細節。沒想到你們連這個細節都考慮到。”李浩讚歎道。


    他們準備進入工廠,不進行消毒也要進行一些其他的措施。


    他們就戴上口罩、鞋套和手套,保持廠房內的潔淨。


    李浩最關心仿生晶體的生產,這種物質的生產效率直接關係到這個工廠的產量和成本。


    無論是角膜還是隱型眼鏡等產品都是以它為材料。他們這些產品也不含有高科技,全是普通的加工工藝。有良好的特性全靠仿生晶體材料的特點來支撐它。


    李浩直接對王桐說道:“帶我去參觀一下仿生晶體的製造。”


    “好的李總,我這就帶你參觀仿生晶體的生產工廠。”


    王桐說完後,直接帶著李浩他們,向仿生晶體的工廠走去。


    他們來到這個工廠,李浩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十多個透明的大玻璃罐子。


    這裏麵是類似牛奶的液體,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李浩看到仿生晶體的生產方法與計劃中的技術完全不同。它怎麽會用這種奇怪的方式生產?


    他還和杜先宇教授了解過仿生晶體生產方式,它是用分子聚合法製造。


    這種大罐子生產的手段很像是微生物發酵的方式。這個和他翻譯出的分子聚合法完全不同。


    他內心很奇怪,杜教授到底通過什麽手段改進了仿生晶體的生產方式。


    他就向身邊的王桐問道:“你們改變了生產工藝,這是用什麽辦法生產。”


    王桐看著大罐子,激動地說道:“這是癌細胞工廠,它運用基因工程技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翻譯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科技翻譯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