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十二月初五。


    防守晉城的盤古軍已經非常困難了。


    兵力補充暫時不成問題,老兵的數量也還能支撐,各類守城物資卻已經要消耗殆盡了。


    消耗最大的箭矢,庫存早已告罄,現在隻能撿拾敵人射過來的進行簡單修理。


    火油除了留在最後時刻使用的那一小點,能用的已經一罐都不剩了。


    同樣情況的還有火藥。


    甚至連那種適合單人搬起砸下的石頭都已經快找不到了,總不能讓守城士兵往下扔碎石和磚頭吧?


    從前一天開始,守城將士就隻能和敵人肉搏了,主動放敵上城頭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到下午的時候,城外胡族聯軍也看出了對手的窘迫,立即就加強了攻勢。雖然打到天黑成功守住了,可盤古軍的傷亡卻比之前要大很多。


    晚上的軍議氣氛很沉悶,大家討論的興致都不是很高。任憑唐笠變著法的鼓勁兒,終究現實情況就擺在那裏。


    軍議散後,隻有李傳那老頭留在帳中陪著唐笠,幾次張嘴最終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眾人離開後,身上的氣勢仿佛一下子變了的唐笠沉默良久,突然說了一句:“一定能守住!”


    聲音不大,李傳卻聽出了其中的堅定。


    說完這句話,唐笠直接走出了大帳。


    小半個時辰後,聚將鼓聲再次響起,匆匆趕來的諸將突然發現主帥身上的氣勢變了。


    之前雖然也絲毫沒有氣餒,但和此時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我剛剛去城中問了幾個家在晉城的百姓,問他們這裏冬天什麽時候下雪,下雪後城中的水塘會不會結冰。”


    話說到這,有幾個腦子快的已經想到了什麽,神情也跟著興奮了起來。


    “他們告訴我,晉城這地方,往年通常這個時候就該下雪了。即便是晚上一些也不會超過初十。


    而一旦下雪,城中除了水井以外,其他地方的水都會結冰!


    所以我們隻要堅持到今年下雪,然後在城頭城牆上澆水,一夜上凍之後,胡人再想攻城可就難如登天了!”


    在他說話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參與軍議的人想明白了。閻一民最先,李程緊隨其後。


    原本已經明顯低落的士氣經唐笠這麽一說,立即煥然一新。所有人守住晉城的信心,一下子就起來了。


    沒錯,就算今年雪下的晚些,也沒幾天了!而且看天氣,今年並不是個暖冬,說不定明天就能下雪!


    解決了信心和士氣問題,唐笠立即開始了諸般布置。


    首先是安排人手提前取水。


    要澆滿整個城牆,需要的水量無疑是巨大的。真等下了雪再去取水,不但時間上很可能來不及,取水的人也遭罪啊!


    這個問題被大家七嘴八舌的一番商議,輕易解決了。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組織人手在靠近四麵城牆的地方分別開挖一個大坑,提前將城中水源引入備用。


    其次是提前準備城內軍民的防寒事宜。


    如今城內已經沒有多少完好的房屋了,帳篷的禦寒效果可是要差很多的,就連可供燃燒的木頭,城中都已經所剩不多了。


    這個問題不太好解決,或者說根本沒法徹底解決。


    最後大家夥也隻能想出一些應急的法子。


    比如將城內百姓的住處,再向城牆方向遷移,直接緊緊靠著城牆,這樣至少能夠更好的避風。隻要留出足夠上下城牆的位置就行。


    再比如將之前的小帳篷盡量合成大帳篷,人多聚在一起可以更好的抱團取暖。


    然後就是從現在起開始搜集並統一分配城中可供燃燒的木頭等物,能不能熬過整個冬天就靠這個了。而為了節省燃料,即刻起開始集中做飯,這樣會比之前的分散開火能節省很多。


    老天也很給麵子,足足過了兩天才下下雪來,給了城內軍民足夠的準備時間。而且一下就是鵝毛大雪,好像憋了很久集中爆發一樣。


    而在這兩天裏,城外的遼魏聯軍顯然也想到了下雪的問題,攻勢非常猛烈。這讓唐笠感覺他們也是急著在下雪之前打下晉城一般。


    當時唐笠就在心裏感歎,自己雖然來到這個夢中世界快兩年了,而且一直都在打仗。可若論戰場經驗,還是要比城外那些自小就在軍營中打滾的胡人差得多了。


    閻一民那個在自己眼中懂得不少戰場知識的家夥也沒強到哪去,畢竟他肚子裏的東西大多都是來自書本,實踐經驗還不如自己呢!


    十二月初八,晨。


    已經知道城內秦人忙活了整整一晚上的耶律古還是有些不死心,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攻擊後,就徹底偃旗息鼓了。


    對手實在太她媽殘暴了!不但在城垛和城牆外側弄出了厚厚的冰層,就連城下十幾步之內都澆滿了水。


    己方士卒別說攀城,就連在城牆下立足都很麻煩,實在是再也沒有攻城的可能了。


    既然破城無望,那就得盡快決定下一步計劃。


    經驗豐富的耶律古知道,數萬大軍人吃馬嚼,每日的耗費可是不小。再加上下雪後道路難行,補給的難度也會增加很多。


    不過就這麽撤軍也不行。


    數萬大軍圍攻了兩個月,損失了上萬人。就這麽灰溜溜的撤走,不但之前的戰果打了水漂,對大軍士氣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而就個人而言,這次絕對稱得上失敗的戰事過後,自己的地位能不能保得住就很難說了。


    要知道,契丹人可是不缺能夠領兵打仗的。更何況,盯著自己這個位置的人也絕對少不了。


    不過有些進退兩難的耶律古也沒耽誤太多時間,當日下午就派出了信使,報告己方所麵臨的形勢,然後就開始了接下來的布置。


    這讓原本還想借機生些事端的突厥人,有些悻悻然的沒什麽話可說。


    北魏軍中的突厥兵將本來就對攻下晉城沒什麽欲望,更何況軍中的秦卒了。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在替契丹人打仗的他們,士氣一直就沒高過。昨夜一場大雪一下,心裏反倒是高興多過苦惱。


    誰都知道雪後不利行軍作戰,就算是更耐苦寒的胡族也是一樣。更何況如今的南下胡族,也早就不像祖先那樣吃苦耐戰了。


    清晨的那一場小小試探性攻擊,北魏軍就打的不情不願,撤下來後更是一心隻想著撤走。


    不過他們不敢直接鬧事,隻能紛紛鼓噪各級將官去拔延那環那裏討說法。


    麵對這種情形,拔延那環雖然心中不悅加憂慮,卻也同樣不想再打下去了。


    兩個月的攻城戰,死傷中己方士卒占了大多數,耶律古本就抱了消耗己方的心思。而且糧草物資大多也是己方提供,遼國通過壺關輸送的數量少得可憐。


    拔延可石擔心再打下去,就算能攻下晉城,殺光城中這股秦人叛匪,大魏國也剩不下幾口氣了。


    於是這位聯軍的副帥,也就順水推舟的去了正帥耶律古那裏詢問打算。然後就從對方的安排中看出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其實站在耶律古的角度,如果拋去個人得失不考慮的話,他也是更傾向於撤軍的。


    和突厥人覺得自己是在替契丹人打仗一樣,契丹人同樣也覺得自己是在替突厥人打仗。


    晉城和大遼並不相鄰,自己要這麽一塊飛地幹什麽?


    不過畢竟是兩國聯軍,撤軍也不是兩位前線統帥能夠直接做主的,必須得得到後方朝廷的命令。於是,幾萬人就又在晉城之外的冰天雪地裏挨了好幾天凍。


    北魏朝廷的決斷倒是很快。一是距離更近;二是拔延思摩也早就不想打了。


    晉城本就不是本國疆土,說實話打不打得下來他並不是很在意。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恢複國力!


    而戰事一天不停,別說恢複國力,本就已經支撐不住的大魏國還得繼續虛弱下去。


    拔延思摩雖然稱不上明主卻也不是昏庸之輩,這點事兒還是能想得明白的。


    之前為議和殺叱利骨,仔細想想也是有些不得已的原因。


    遼國那邊就要慢上許多,不僅因為路途較遠,主要原因是朝堂上對下一步的大戰略產生了分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