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貴從士卒口中得知:曾濤之前已經到了,可是看到烏桓和黃立貴在交戰,就故意放慢速度,讓他們相互廝殺。


    黃立貴不是沒有想過告訴嶽父,可是想到剛剛同意和解,如今又說曾濤的壞話,會讓人覺得自己小肚雞腸,於是選擇了放棄。


    黃立貴此時損失慘重,不適合跟曾濤爭鬥,他選擇忍辱負重,在曾濤麵前畢恭畢敬,不敢有一絲忤逆。


    看到往日的對手在自己麵前點頭哈腰,曾濤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此時曾濤大權在握,想要取耶律靖而代之。


    曾濤來到了王帳,對耶律靖道:“父王,我想要求你一件事。”


    耶律靖道:“你有話直說,咱們又不是外人,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幹什麽啊?”


    曾濤道:“我想要請父王退位讓賢。”


    耶律靖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曾濤道:“我當然知道,我希望父王能夠主動退位讓賢,不要讓我難做。”


    耶律靖道:“好好好,是我養了一條白眼狼,我這就退位,你不要傷害我的家人。”


    曾濤道:“既然父王如此懂事,我當然不會傷害他們,畢竟是我的妻子的娘家,我也不想讓她傷心。”


    耶律靖道:“如果你不想讓她傷心,你就不應該這麽做,收起你假惺惺的麵孔,真是讓人惡心。”


    曾濤道:“那我就不打擾父王休息了。”說著得意洋洋的離開王帳。


    來到外麵的時候,道:“不要忘記寫退位詔書啊。”


    耶律靖道:“我知道了,不用你提醒我。”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來到了王帳,此時曾濤站在眾人的前麵,顯得神清氣爽。


    耶律靖顯得萎靡不振,走路歪歪扭扭,好像隨時都可能摔倒一樣,好不容易坐在王位上。


    曾濤帶著眾人對耶律靖道:“大王年老體衰已經不能處理政事,如今應該退位讓賢,曾將軍戰功卓著,救契丹族於危難之際,合該當契丹族的大王,現在舉手表決,同意曾將軍當大王的舉手。”


    黃立貴道:“曾將軍當大王是眾望所歸,我願意讓投曾將軍一票。”


    誰都沒想到黃立貴第一個支持曾濤,哪怕耶律靖也沒有想到,耶律靖覺得黃立貴和曾濤勢如水火,不說反對,但是也肯定不會同意的,哪裏會想到這個局麵。


    可是他從未想過黃立貴所麵臨的困境,自從耶律靖將幾萬大軍從他那裏抽走,又不準他擴充兵力。


    麵對烏桓的進攻,又是他拚死一戰,他哪裏還有力量對抗曾濤,他現在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不被曾濤殺了,就已經謝天謝地,哪裏還會主動挑起事端,那不是找死不成嗎?


    看到黃立貴這個昔日的仇敵搶了先,眾人不甘示弱,紛紛推舉曾濤做大王,沒有黃立貴的阻撓,所有人都同意了曾濤做大王。


    曾濤如願以償坐上大王之位,就在眾人以為要封賞自己的時候,曾濤道:“我覺得現在的部落聯盟太過鬆散,我覺得將所有的人登記在冊,然後抽調青壯年當兵,婦女則負擔帶孩子的任務,雙方各司其職,才能更加強盛。”


    眾人從之前的部落首領,一下子成為了曾濤的小卒,心中充滿了憤怒,但是曾濤實力最強,他們害怕自己反對,會被曾濤殺雞儆猴,紛紛表示同意。


    曾濤依舊將幾千士卒當做自己的親衛軍,保護自己的安全,至於其他人則當做士卒。


    曾濤將那些部落首領任命為將軍,讓他們指揮作戰,但是帶兵打仗,需要征取曾濤的同意,不能像之前一樣肆意妄為了。


    曾濤的一係列改革,讓契丹族的實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引起了草原霸主——鮮卑族的警覺。


    鮮卑族族長讓使者轉告曾濤,讓他臣服自己,否則就大兵壓境。


    曾濤此時意氣風發,根本不把草原霸主鮮卑族放在眼裏,將使者殺了,屍體送到鮮卑族的地盤。


    鮮卑族族長拓跋濤看到死去的使者,氣的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命令大軍即刻出發,將契丹一舉消滅。


    眾人齊唿:“契丹族殺害使者不講道義,這樣罪大惡極的民族一定要將其消滅。”


    拓跋濤讓他的女婿掛帥,帶著三十萬大軍攻打契丹族,李國喜從九原城出發,來到了契丹族的駐地。


    李國喜向他們發動了進攻,麵對鮮卑族的大軍進攻,契丹族舉全部力量與其一戰。


    契丹族和烏桓的戰鬥,導致契丹族兵力隻剩下不到十萬人,哪怕他們拚死抵抗,戰局依舊沒有改變戰局。


    看到契丹族落入下風,黃立貴道:“我願意投降,請不要殺我們。”


    李國喜聽到黃立貴的話,讓他帶他到自己麵前,看到黃立貴的樣子,李國喜道:“你不是草原人吧”


    黃立貴道:“我是逃難到草原的。”


    李國喜聽到黃立貴也是逃難過來的,心中湧起惺惺相惜的感覺,道:“我也是這樣的。”


    兩個漂泊在外的遊子在草原相聚,李國喜道:“既然是自己人,那我就放過你了。”


    黃立貴道:“我能不能厚顏無恥的求你一件事?”


    李國喜道:“你先說吧,看我能不能答應。”


    黃立貴道:“我希望你能夠放過他們。”


    李國喜道:“為什麽?”


    黃立貴道:“他們在我落魄的時候幫過我,我不能見死不救,希望你能夠理解。”


    李國喜道:“我可以幫助你,但是罪魁禍首——曾濤,我不能放過他,畢竟他殺了使者,不殺他我不好交差。”


    黃立貴道:“我對他沒有什麽好感,反而對他恨之入骨,他害死我幾萬大軍,我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


    李國喜道:“那就太好了,為了讓我手底下的人相信,你願意親手殺死曾濤嗎?”


    黃立貴斬釘截鐵道:“我願意。”然後來到了曾濤麵前。


    曾濤看到黃立貴道:“兄弟,你可是我的好兄弟,你一定會放過我的對不對?”


    黃立貴一臉淡然的對曾濤道:“你猜錯了,我不是來救你的,我是送你去黃泉路的。”


    曾濤開始劇烈的掙紮,對李國喜道:“將軍,我願意投降,請不要殺我們……”還沒等曾濤說完,一把匕首刺入曾濤喉嚨,曾濤再也說不出話來。


    李國喜走到黃立貴麵前,拍了拍黃立貴的肩膀,道:“你做的很好,以後契丹族就交給你了,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黃立貴道:“李將軍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李國喜帶著三十萬大軍離開了契丹族的駐地,當然每人騎著一匹馬,牽著一匹馬,不能讓李國喜白跑一趟不是嗎?


    黃立貴道:“曾濤狂妄自大招惹強敵,為了保全契丹族,我送了三十萬匹馬,你們對我可有怨言?”


    契丹族士卒道:“我知道黃將軍是為了我們忍辱負重,我們不怪你,隻怪自己技不如人。”


    黃立貴道:“你們願意跟著我重建契丹族嗎?”


    契丹族士卒道:“黃將軍不拋棄我們,對我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我們當然願意重建我們的家園。”


    黃立貴帶著剩下的契丹人開始重建家園,他們收容那些小部落的人,並沒有征伐其他的部落。


    對於鮮卑族黃立貴於是年年送禮,歲歲納貢,不敢有一點兒懈怠,害怕被鮮卑族借故討伐,那就得不償失了。


    看到契丹族在黃立貴手中,變得溫順起來,拓跋濤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


    為了交好李國喜,黃立貴也是給他送禮,哪怕李國喜推辭,黃立貴也沒有放棄,畢竟禮多人不怪。


    李國喜也投桃報李,在拓跋濤那裏說了不少的好話,讓拓跋濤不再針對契丹族,讓契丹族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期,這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鮮卑族的放鬆,黃立貴鬆了一口氣,他就怕鮮卑族一個不高興,將他們趕盡殺絕,好在沒有發生,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李國喜在鮮卑族的支持下,將注意力集中到趙地,準備幫助李國喜奪迴趙國,放鬆了對草原的監管力度,給了黃立貴喘息之機。


    黃立貴時刻關注著鮮卑族的動向,隻要鮮卑族和趙地纏鬥,他就會吞並周圍的幾個部落,這樣就能壯大自己了。


    隨著鮮卑族不斷的向趙地用兵,黃立貴開始了兼並小部落的戰鬥。


    黃立貴從幾百人的小部落到幾千人的中等部落,人數達到了七八萬,雖然沒有恢複到鼎盛之時,但是也算恢複了元氣,不像之前半死不活。


    黃立貴向一個幾萬人的部落發起進攻,這個部落名叫柔然,是個不可小覷的部落。


    柔然看到契丹族攻打自己,並沒有投降,而是與之交戰,雙方交戰在一起,打的不相上下。


    為了避免被柔然消滅,黃立貴身先士卒殺入大軍之中,將擋在他前麵的士卒殺死,來到了柔然族首領麵前。


    首領拿起長刀向黃立貴砍去,黃立貴舉起長槊,就像一條條長蛇向首領襲來,首領被長槊打的鮮血直流,看起來慘不忍睹。


    黃立貴將首領打飛出去,首領脖頸被打斷,自此命喪黃泉,柔然的士卒四散而逃。


    黃立貴緊追不舍,眾人看到無法逃脫,又打不過契丹族,紛紛選擇放下武器,向黃立貴投降。


    黃立貴經此一戰名聲大噪,實力獲得了巨大的提升,他將柔然並入契丹族中,人口擴大到十萬人。


    成為草原上不可忽視的大族,自從鮮卑族將重心放在趙地,草原上就開始了群雄逐鹿的局麵。


    他們都想成為草原的霸主,號令其他的部落,獲得肥沃的草原,而不是待在荒涼之地了卻殘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武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東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東人家並收藏陳武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