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來到了曲阜城外,對守城士卒道:“我是陶安,找你們將軍有事情,你們快快打開城門,放我進去。”


    守城士卒看到陶安,知道陶安是自家將軍的好友,也沒有阻攔,打開了城門,陶安進入城內。


    陶安來到了守將的縣衙,守將名叫曲奇,曲奇道:“兄弟,你怎麽到我這裏來了?”


    陶安道:“沒事情,就不能來你這裏嗎?既然你這麽嫌棄我,那我走。”


    曲奇攔住了陶安,道:“我不在這個意思,你有什麽事情就直說吧。”


    陶安道:“那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已經投靠了漢軍,我希望你也能棄暗投明,他們是不可戰勝的,不要枉送了性命。”


    曲奇道:“我也想投降,可是我怕手下不同意。”


    陶安道:“你可以以商議事務的名義,將他們召集起來,然後在房間外埋伏刀斧手,如果他們同意,那就皆大歡喜,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就命令刀斧手將他們殺死,你看怎麽樣啊?”


    曲奇道:“好兄弟,你給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這一次多謝你了,既然事情解決了,我願意投降漢軍。”


    陶安道:“咱們兄弟又可以在一起了。”


    曲奇按照陶安的主意,召集了城內的將軍和校尉,他們對此攻打十分好奇,對曲奇道:“將軍,你找我們有什麽事情嗎?”


    曲奇道:“我想要投靠漢軍,你們怎麽看啊?”


    將軍胡俊道:“我們身為齊國人,怎麽能夠投靠敵軍呢?這件事我不同意,你們怎麽看啊?”


    曲府包括曲奇有三十六人,其中十二表示同意歸順漢軍,二十人表達強烈反對,四人意見含糊不清,搖擺不定。


    曲奇道:“既然你們不願意投降,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他將手中的酒杯扔在地上,從外麵走出一群士卒。


    曲奇道:“不願意投降的人都給我殺了。”


    這些士卒手中拿著斧頭,向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將軍殺去,因為是赴宴,所以並沒有拿武器,麵對手拿利刃的士卒,這些將軍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一一被殺。


    那四個將軍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對曲奇道:“我們誓死追隨將軍,你讓我們往東,我們絕不往西,你放我們一條生路吧。”


    看到這幾個將軍投降,曲奇道:“既然你們願意投降,我可以放過你們,但是如果你們心有異誌,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曲奇道:“既然如此那就起來吧。”


    幾個將軍道:“多謝將軍。”


    曲奇和這些將軍一起來到了軍營,對手下的士卒道:“你們的將軍已經死了,如果你們不想和他的共赴黃泉幾個將軍道:“我們一定對將軍唯命是從,不敢有一絲忤逆。”,那就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


    聽到曲奇的話,看著他們身邊並沒有自己的將軍,他們知道曲奇說的是真的,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向曲奇投降。


    曲奇對陶安道:“我們一起去見沙萬軍將軍吧。”


    陶安道:“你可真是太好了。”


    兩人來到了沙萬軍麵前,對沙萬軍道:“將軍,我們來了。”


    沙萬軍:“曲將軍深明大義,我心中十分高興,從今以後咱們就是好兄弟了。”


    曲奇道:“沙將軍年輕有為,他日必定節節高升。”


    沙萬軍道:“多謝你的誇獎,咱們進城好好敘敘舊。”


    曲奇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曲奇跟在沙萬軍身後,被沙萬軍拉著手,一起進入了城內。


    收服了曲奇的七萬大軍,沙萬軍的兵力達到了二十餘萬人。


    沙萬軍在曲阜城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帶著大軍來到了費縣。


    曲奇對沙萬軍道:“沙將軍,齊王在琅琊城布置了十萬大軍,而且琅琊城高大宏偉,如果我們的二十萬大軍攻打城池,必定損失慘重,不如將他們引出來,你看怎麽樣啊?”


    沙萬軍想了想,覺得曲奇的話有道理,但是誰做誘餌呢?


    曲奇看出沙萬軍對誰當誘餌拿不定主意,於是自告奮勇道:“沙將軍,我願意將齊軍引出來,希望將軍能夠成全我。”


    沙萬軍想了想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同意了曲奇的請求,曲奇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七萬人,向琅琊城而去。


    曲奇來到了琅琊城,對守將道:“你們給我聽著,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琅琊城守將道:“曲奇,你竟然敢造反,我要拿你的腦袋向大王領賞。”


    看到曲奇隻有七萬大軍,守將郎義覺得可以消滅他們,留下三萬大軍守城,然後帶著七萬大軍出城。


    看到郎義帶著大軍出城,曲奇帶著大軍準備逃跑,看到曲奇逃跑,郎義命令手下加快速度,他不想到嘴的肥肉飛了。


    曲奇在麵前瘋狂的奔跑,郎義在後麵緊追不舍,追了數十裏,來到了費縣,曲奇停下了腳步。


    郎義氣喘籲籲道:“跑啊,怎麽不跑了,我還有力氣追了。”


    曲奇道:“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你中計了,這裏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郎義看了看四周,發現他被十幾萬大軍包圍,沙萬軍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對郎義道:“將軍,放下武器投降吧,我可以饒你一命。”


    郎義道:“大王大王恩重如山,我怎麽能夠背叛他,要打就打不用多說什麽了。”


    看到郎義你願意投降,沙萬軍命令手下進攻,在沙萬軍進攻的時候,曲奇帶著大軍坐在那裏休息,畢竟跑了一路,已經沒有力氣了。


    郎義知道哪怕曲奇不出手,敵軍兵力在自己兩倍以上,沒有率領大軍突出重圍,要麽斬殺沙萬軍,取得勝利,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郎義不願意不戰而逃,帶著大軍發動了進攻,郎義想要擒賊擒王,直奔沙萬軍而來。


    郎義擋在前麵的士卒斬殺,來到了沙萬軍麵前,向他發動了進攻,沙萬軍也毫不示弱,雙方交戰在一起。


    郎義手中拿著長槍,向沙萬軍胸口刺去,被沙萬軍用長槍撥開,郎義將長槍當做棍子,向沙萬軍抽去。


    沙萬軍被抽了出去,看到沙萬軍落入下風,漢軍紛紛向郎義趕來,沙萬軍看到自己不是對手,放棄了單打獨鬥的打算,準備依靠人數優勢將郎義殺死。


    沙萬軍來到大軍之中,命令士卒向郎義發動進攻,郎義深陷重圍,但是並沒有害怕,頑強的拚殺著。


    有的士卒的胸口被郎義刺穿,有的士卒喉嚨被郎義刺穿,在殺了數十人後,長槍發出劈啪一聲斷成兩截。


    郎義丟掉木頭的那一節,拿著帶著槍頭的那一節,繼續向身邊的士卒殺去,長槍一次次刺入骨頭中,前端已經被磨平。


    郎義丟掉短槍,架起地上的長刀,繼續向身邊的士卒殺去,長刀一次次劈向身邊的士卒,他們的腦袋和身體分離開來。


    又殺了幾十人,刀口出現一個個豁口,仿佛是一把鋸子,又殺了幾十人,長刀壽終正寢——斷成兩截。


    郎義正在這些死去士卒的身上,身上已經被鮮血染紅,看起來十分恐怖,郎義撿起地上的錘子,向身邊的士卒殺去。


    那些士卒輕者被砸的頭破血流,重者腦袋砸入胸腔之中,讓剩下的士卒望而生畏,不敢繼續上前。


    沙萬軍道:“你們膽敢退後一步殺無赦,敢於畏縮不前殺無赦,誰能殺死郎義賞白銀十萬兩。”


    聽到沙萬軍的話,他們明白隻能前進,不能後退,而且沙萬軍的賞賜刺激了他們,他們再度向郎義殺去。


    郎義的鐵錘上沾著士卒的殘肢斷骸,可是這些士卒並沒有害怕,再殺了近千人後,郎義精疲力竭,被士卒圍了上去,將郎義亂刀分屍。


    沙萬軍看到這一幕,將十萬兩銀子分成幾份,交給這些殺了郎義的士卒。


    沙萬軍將郎義的腦袋舉過頭頂,對郎義手下的士卒道:“你們的將軍已經死了,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否則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那些忠於郎義的士卒,拿起手中的武器,放在脖頸之處,然後用力一劃,鮮血噴湧而出,隨郎義共赴黃泉,這些人大概有三千人,這些人都是忠義之士。


    沙萬軍命令手下將郎義的屍體縫合,將這三千士卒的屍體掩埋,讓他們不至於曝屍荒野。


    其他的士卒紛紛放下武器,跪在地上向沙萬軍投降,沙萬軍並沒有殺他們,而是將他們編入軍中,此時沙萬軍的兵力達到了二十萬餘萬人。


    沙萬軍帶著大軍來到了城門口,城內的士卒看到大兵壓境,知道郎義一定死了,不然的話他不會讓敵軍堂而皇之的前來。


    守將知道自己王力反抗,對沙萬軍道:“將軍,我們願意投降,請不要殺我們。”說完命令士卒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


    這一戰過後,沙萬軍看到眾人傷痕累累,讓大夫前來診治,然後讓他們好好休息,畢竟因為傷勢過重而死。


    一個個士卒被包紮成肉粽子,琅琊城是一個大城,積累了很多的金銀珠寶。


    沙萬軍將拿出金銀珠寶,分給手下的士卒,而自己分文不取,取得了所有士卒的愛戴。


    沙萬軍看出陶安的處理政事的能力,讓他治理琅琊城,也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畢竟攻打齊國的都城,順不順利還不好說,如果事情不順利,然後退迴琅琊城。


    陶安道:“將軍放心,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


    沙萬軍留下三萬駐守琅琊城,避免被敵軍攻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武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東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東人家並收藏陳武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