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和顏悅色道:“你是叫什麽名字啊?”


    親兵道:“我叫錢二。”


    蒙武道:“錢二是吧,你殺了段彭偉,我獎賞你一千兩銀票。”蒙武讓手下給了錢二一千兩銀票。


    錢二激動的對蒙武連連磕頭,道:“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蒙武擺了擺手道:“這都是你應得的。”


    蒙武割下段彭偉的腦袋,舉過頭頂,道:“你們的將軍已經死了,你們還不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否則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看到段彭偉腦袋的那一刻,眾人心如死灰,他們知道大勢已去。


    聽到蒙武勸降的話,他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向蒙武投降,蒙武的兵力達到了近二十萬人。


    燕地對於段彭偉的剝削壓迫痛恨已久,哪怕發動起義,依然沒有撼動段彭偉的根基,反而被他大肆屠戮。


    對於段彭偉的死,燕地的百姓彈冠相慶,慶祝著這個好消息,對於殺死段彭偉的漢軍將士,也充滿了感激,熱情的款待了一番。


    燕地的百姓紛紛加入漢軍,兵力得到了極大擴充,兵力達到了三十萬人。


    趙地的百姓聽到蒙武消滅了段彭偉,知道不可能反抗蒙武了,為了能夠立功受賞,紛紛加入漢軍,兵力再度暴漲,達到了四十萬大軍。


    蒙武從武城縣出發,帶著四十萬大軍來到了齊河縣。


    蒙武道:“裏麵的人給我聽著,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守將看到城外的烏壓壓的一片,知道大概有幾十萬大軍,嚇得摔倒在地上。


    守將對蒙武道:“將軍,我們願意投降,請不要攻城,我們是無辜的。”


    守將命令手下打開城門,隻見城門緩緩打開,蒙武帶著大軍進入城內。


    在段彭偉拿下齊國的時候,齊王就一直想要複國,給段彭偉的士卒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就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


    聽到段彭偉死了的消息,齊王欣喜若狂,在宮殿手舞足蹈,表達自己的高興。


    齊王拚盡全力在齊國招募了三十萬大軍,齊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對於招募三十萬大軍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有了之前孔立的前車之鑒,齊王並沒有將士卒聚集在一起,以免敵軍偷襲都城,他在曆城布置三萬大軍,在臨淄城布置十萬大軍,在琅琊城布置十萬大軍,在曲阜布置七萬大軍。


    哪怕蒙武拿下曆城,也不足以滅亡齊國,齊王在其他的城池也能東山再起。


    蒙武在齊河縣高處看著曆城縣,想著怎麽拿下這個城池。


    蒙武沒有想出一個主意,但是想到有四十萬大軍,齊國不足為慮。


    蒙武開始發起渡河作戰,防守曆城的將軍名叫李奇,他命令一群弓箭手在黃河岸邊,如果有敵軍進攻,就搭弓射箭,讓敵軍無路可逃。


    蒙武的士卒在進攻中,被箭矢射成刺蝟,跌落在河水中,不見了身影,在損失了近萬大軍後,蒙武選擇了放棄。


    蒙武對沙萬軍道:“沙萬軍,你可願意帶著二十萬大軍攻打齊國曲阜城?”


    沙萬軍鏗鏘有力道:“我願意。”


    蒙武道:“那就交給你了,希望你一切順利。”蒙武將二十萬大軍交到沙萬軍的手裏,希望他能夠打開局麵。


    沙萬軍從齊河縣出發,帶著二十萬大軍向曲阜城而去,他來到了東昌城。


    沙萬軍道:“裏麵的人給我聽著,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東昌城守將名叫常昆,脾氣十分火爆,對於上官不屑一顧,不像其他人阿諛奉承,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日子過得滿麵春風。


    常昆不給任何人麵子,看到老百姓受欺負,就伸張正義,讓那些為富不仁商販和貪贓枉法的貪官恨的牙癢癢,如果不是齊國缺少將軍,早就被亂刀砍死了。


    東昌城有幾千士卒,聽說敵軍進攻東昌城,紛紛來到了城樓上,對常昆道:“常將軍,我們願意和城池共存亡。”


    常昆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對這些百姓道:“鄉親們謝謝你們的支持。”有了這些百姓的支持,東昌城的兵力達到了三萬人。


    沙萬軍在每個城門安排了五萬大軍,他們搭起雲梯,架起攻城錘,向城池發動了進攻。


    士卒扛著攻城錘,一次又一次撞擊著城門,發出砰砰砰的聲音,士卒用身體擋住攻城錘的撞擊。


    雲梯上爬滿了士卒,他們頂著箭矢、金汁、石頭和木頭發起了進攻。


    士卒被金汁潑在身上,皮膚立刻紅腫起來,癢的就像千萬隻螞蟻在身上爬似的,他們一遍又一遍抓著,身上出現一道道血痕,看起來格外恐怖。


    箭矢將他們射成刺蝟,跌落在地上,變成了一團團肉泥。


    石頭和木頭將他們砸的頭破血流,發出啊的一聲,掉落在地上。


    沙萬軍被這些士卒抵抗意誌所震驚,他們仿佛是一堵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阻止著沙萬軍的進攻。


    沙萬軍損失了兩萬大軍,依然沒有撼動城池分毫,沙萬軍將剩下的十八萬大軍分成三部分,讓他們攻打三個城門。


    沙萬軍留下了一個城門,城內的士卒失去了拚死一搏的勇氣,他們的抵抗意誌削弱了不少。


    六萬大軍攻打一個城門,攻勢更加淩厲,可是抵抗意誌卻大不如前,十八萬大軍慢慢的來到城頭。


    手下將士勸說常昆道:“將軍,咱們從南城門突圍吧,那裏並沒有大軍駐守,我們還有一條生路,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常昆道:“我說了要和鄉親們同生共死,怎麽能夠言而無信了,我不願意苟且偷生,但是我也不願意牽連無辜,你們想走的話那就走吧。”


    城內的幾千士卒有兩千人離開了城池,向南城門而去,準備投靠曲阜城的守將。”


    可是他們沒有出去多久,就傳出一聲慘叫,常昆知道他們中了敵人的埋伏,心中不由得一聲哀歎,覺得是自己沒有勸說他們,害的他們枉送性命。


    百姓道:“這是他們罪有應得,如果他們不想苟且偷生,怎麽會落到這步田地,請將軍不要為他們傷神。”


    常昆道:“雖然是這樣,但是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我怎麽能夠不傷悲呢?”


    這些士卒的死,不僅沒有嚇到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加團結一心,抵抗的情緒愈發高漲。


    城頭上的士卒剛剛登上城頭,就被常昆率領士卒打了下去。


    沙萬軍看到區區小城久攻不下,覺得是這些士卒敷衍了事,並沒有拚盡全力,沙萬軍道:“日落之前,如果還沒有登上城樓,你們將軍每人打七十大板,校尉每人打五十大板,都尉及以下每人三十大板,現在給我攻城。”


    十幾萬大軍打了一個激靈,後麵加入的士卒從前麵的士卒那裏得知,沙萬軍治軍從嚴,從來不開玩笑。


    他們為了不被打板子,瘋狂的進攻城池,畢竟幾十個板子下去,就沒了半條命,還不如搏一搏,說不定能夠登上城樓了,到時候就能立功受賞了。


    在這些士卒瘋狂進攻下,城池最終被攻破,常昆被押到沙萬軍麵前,沙萬軍道:“我看你是個人才,你可願意投降於我,從今以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常昆道:“我生是齊國的人,死也是齊國的鬼,如今被你生擒,我隻求一死,請你成全我。”


    沙萬軍道:“好,我成全你,拉下去斬了。”士卒來到常昆麵前,準備將他拉下去。


    常昆道:“我會走,你們不用拉著我。”然後乖乖的跟著他們走了,其間並沒有反抗。


    過了一會兒,士卒將一個盒子拿到沙萬軍麵前,道:“將軍,這是常昆的頭顱。”


    沙萬軍打開一看,果然是常昆的腦袋,沙萬軍道:“這是個忠誠的人,你們把他的腦袋和屍體縫在一起,換上一身衣服,買一口棺材,然後埋葬了吧。”


    士卒道:“我們知道了,那我就告退了。”然後拿著腦袋離開了。


    沙萬軍拿下東昌城後,在城內休養了幾天後,攻打東昌城讓他身心俱疲,從未有過的失敗感向他襲來。


    他體會到眾誌成城的力量,是那樣的堅不可摧,如果不是憑借十幾萬大軍,根本不可能拿下東昌城。


    沙萬軍休息好了以後,準備攻打曲阜城,可是想到東昌城的情形,還是心有餘悸,最終放棄了直接進攻曲阜城。


    沙萬軍繞到了濮陽城,準備先拿下定陶,以定陶城作為根據地,如果沒有拿下定陶城,一旦在曲阜城戰事不利,會被齊軍前後夾擊,到時候必定全軍覆沒。


    沙萬軍決定采取穩定的策略,先拿下定陶城,他來到了定陶城下,對守將道:“你們給我聽著,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定陶守將名叫陶安,他是個讀書人,得罪了官場的大人,被打發到戰場送死的,對於這些他心知肚明。


    看到沙萬軍來臨,陶安道:“將軍且慢,我們願意開城投降,請將軍不要殺我們。”


    沙萬軍道:“我保證不會殺你們的,你們就放心好了。”


    陶安鬆了一口氣,命令手下打開城門,可是他一個文弱書生,那些赳赳武夫怎麽可能聽他的命令。


    麵對陶安的話他們充耳不聞,根本不當一迴事,陶安氣的麵紅耳赤,恨不得將他們碎屍萬段。


    沙萬軍等了一炷香,看到城門沒有打開,知道城內一定發生了變故,可能守將已經被殺了,他命令大軍進攻。


    沙萬軍派遣士卒攻打三個城門,城內士卒並沒有頑強抵抗的想法,他們想要從那個城門逃跑。


    可是他們沒想過,他們自以為是生路,其實是十死無生的死路,他們來到了城門口,然後向城外跑去。


    沒過多久傳來一陣淒厲的慘叫,沙萬軍知道這些人已經命喪黃泉了,他看到守將陶安呆呆的站在那裏。


    沙萬軍好奇的問道:“你為什麽沒有跑?難道知道有埋伏不成?可是為什麽沒有提醒他們?”


    陶安道:“我和他們不是一路人,我本來準備投降的,可是他們不願意開城投降,反而將我抓了起來,想要置於死地,我怎麽可能幫助他們。”


    沙萬軍道:“原來如此,那你現在願意歸順我嗎?”


    陶安道:“我現在是個一無所有的人,你願意接納我嗎?”


    沙萬軍道:“你願意投降,我是可以接納你的。”


    陶安道:“我在這裏待累了,願意跟著你走,換一個地方可能會不一樣呢?”


    沙萬軍道:“好。”在相處過程中,沙萬軍發現陶安打仗的本事不行,但是處理政事的能力很強,將他的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出謀劃策的本事還可以。


    沙萬軍將陶安帶在身邊,諮詢他的意見,避免自己出錯。


    沙萬軍從定陶城出發,帶著十幾萬大軍來到了曲阜城,沙萬軍道:“你們的人給我聽著,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陶安道:“請將軍暫時不要攻城,我和曲阜的守將乃是多年好友,先讓我試試能不能勸降,實在不行再打也不晚。”


    沙萬軍道:“看在你的麵子上,我就讓你去勸降,你可不要一去不迴啊。”


    陶安道:“我既然已經歸順將軍,那麽必定是誓死不渝的,請將軍放心,如果實在不放心,我可以給你的手下一封信,讓他代為轉達。”


    沙萬軍道:“你把我當成什麽人了,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隻是開個玩笑,你不必當真,你快去快迴,我等著你凱旋歸來。”


    陶安道:“那我可走了,我真的走了。”


    沙萬軍擺了擺手,道:“走吧走吧。”


    陶安看到沙萬軍放自己走,於是向曲阜城走去,他想要勸降曲阜城守將,以免他的好友被沙萬軍殺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武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東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東人家並收藏陳武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