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帶著三萬大軍來到了饒陽縣,李休對城內的人說道:“城內的人給我聽著,如果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之前百姓還以為是說說而已,但是有了安平縣的前車之鑒,他們不敢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守將饒信道:“你們可說話算數嗎?”
李休道:“當然算數。”
饒信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們願意投降。”然後命令手下打開城門。
大門緩緩打開,李休帶著三萬大軍來到了城門口,饒信對待李休顯得不冷不淡,畢竟誰會親近一個屠夫。
饒信讓開一條路,讓李休進入城內,此時城內的百姓看著李休,不敢說一句話,生怕被李休發現,然後被拉出來處斬。
此時街道上雖然人潮洶湧,但是卻寂靜無聲,沒有往日裏的熱鬧。
一個小孩說了一句話,被他的母親捂住嘴巴,然後慌張的看著李休,為了自己的孩子,她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對李休道:“將軍,你不要殺我的兒子,如果你想殺,你就殺了我吧。”
說完伸出纖細的脖子,一副任由李休宰割的模樣,此時額頭上滿是血跡,女子卻毫不在意,她現在隻求她的孩子能夠活著。
李休道:“放心吧,我不會殺你的兒子的。”
女子連忙對李休磕起頭來,一邊磕頭,一邊說:“謝謝,將軍不殺之恩。”
李休看到百姓視他如洪水猛獸,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悲涼。
可是如今的世道,如果自己不殺別人,別人就會殺自己,哪怕再有一次機會,他也會毫不猶豫下令屠城。
這是對自己的兄弟負責,他不能坐視自己的兄弟被敵人殺死。
李休將城內的糧食、武器和鎧甲全部拿走以後,就離開了饒陽縣。
李休跨過滹沱河,然後來到了肅寧縣,李休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然後對城內的人說道:“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肅寧縣守將看到李休,他聽說了李休屠城的消息,他不能與李休交鋒,說道:“將軍,如果我開城投降,你當真不會殺我嗎?”
李休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難道我還會誆騙你嗎?”
蘇林道:“我當然希望將軍是個至誠君子,希望你能夠言而有信吧,否則我愧對城內的十萬大軍。”
蘇林命令手下打開城門,李休帶著三萬餘人來到城門口,然後慢慢的進入城內。
李休進入城內後,第一件事就是募兵,因為在安平縣的攻城中,李休可謂損失慘重。
雖然在饒陽縣招募了幾千人,但是距離五萬人還是相差很遠。
雖然對於李休在城內募兵感到不滿,但是蘇林不敢反對,生怕他一個不高興,就將整個城池屠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休將各個城池搜刮的財寶放在高台上,對下麵的百姓道:“這些財寶你們想要嗎?”
所有百姓異口同聲道:“想要。”
李休道:“看見了台上的士卒沒有?”
所有百姓再次說道:“看見了。”
李休道:“你們和他打的不相上下,就能獲得十兩銀子,如果你們打敗他,你們就能夠獲得一百兩銀子,如果在一個時辰時間內打敗他,你們就能夠獲得一百兩銀子,半個時辰打敗士卒的,能夠得到二百兩銀子,一刻鍾打敗他們的,能夠獲得五百兩銀子。”
聽到李休的話,眾人都紅了眼眶,一個個摩拳擦掌想要與台上的士卒一戰。
燕趙之地自古出勇士,他們對士卒並不害怕,很快一個大漢就來到士卒麵前,對士卒道:“我來了,咱們開始吧。”
李休點了點頭,士卒來到大漢麵前,大漢想要先下手為強,一拳就向士卒轟來。
雖然大漢勢大力沉,士卒在軍中訓練許久,知道怎麽卸力,將大漢的力道卸到一邊,大漢的力氣毫無用武之地。
雖然是這樣的,但是大漢的進攻還是很有威懾力的,如果被他砸中,但是會很疼的。
大漢畢竟混跡於市井之中,很快看出端倪,他沒有選擇進攻,而是停了下來。
城內百姓道:“你不行就下來吧,讓我們上吧。”
大漢沒有說什麽,可是在腦海中仔細迴想士卒的動作,希望能夠找出士卒的破綻。
就在士卒對大漢發動進攻的時候,被大漢抓住機會,一拳打中胸口,喘不上氣了,失去了還手之力。
大漢道:“得罪了。”
士卒也知道這是自己技不如人,也沒說有什麽,默默的下去了。
眾人齊唿:“彩。”大漢也享受眾人的鼓掌,一臉得意的樣子。
李休看出大漢一個猛將,這是沒有經過訓練,不然的話三兩招就能取得勝利。
李休道:“給他五百兩銀子。”
手下將五百兩銀票送到漢子麵前,漢子道:“多謝將軍賞賜。”
李休道:“這是你應得的,你不必謝我,你還想不想繼續挑戰。”
漢子道:“既然將軍邀請我,我又怎麽會讓將軍失望了,隻是不知道這五百兩銀子能不能帶走。”
李休道:“這你放心不管結果如何,這五百兩銀子都是你的,你願意參戰那就參加,如果不願意,又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漢子道:“我願意。”
李休對身邊的士卒道:“你去叫一個都尉來和他打。”
士卒道:“是。”
都尉來到漢子麵前道:“開始吧。”
漢子道:“你先動手吧。”
都尉道:“那我就不客氣了。”他雙腿攤開,然後雙手交替不斷前行,手呈現虎爪的模樣,腳下踩的是靈蛇步。
都尉一個虎爪抓到漢子的胸膛,被抓出五道血痕,衣服也被撕裂了,看起來十分狼狽。
漢子知道這個人不是普通士卒,可能是士卒中當官的,不然的話不可能比剛才的士卒強那麽多。
漢子收斂心神,仔細的看著都尉的動作,希望能夠找出他的破綻,就在都尉靠近的時候,漢子猛的抓住都尉的手,然後向後反轉,都尉想要掙脫,可是無能為力。
李休看出都尉的窘境,說道:“好了,你打不贏他的,直接認輸吧,別為了意氣之爭傷了身體,這是不值得的。”
都尉聽到李休的話後,放棄了掙紮,對漢子道:“我認輸,你放了我吧。”
聽到都尉的話,漢子沒有多說什麽,放下了抓住都尉的手。
都尉活動了一下手腕,然後垂頭喪氣的離開了,他本來準備在李休麵前表現自己的,可是沒想到被一個市井之徒打敗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李休看向漢子的目光越來越亮,說道:“你貴姓啊?”
漢子道:“不敢稱貴,我姓竇,名叫竇軍。”
李休道:“竇軍,你可願意繼續比武,當然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竇軍道:“小人,願意一試。”
李休對身邊的人耳語了幾句,大概的意思就是叫一個校尉來。
校尉來到了台上,竇軍相隔很遠就感到一種猛虎下山的意境,他覺得這個人不好對付。
竇軍道:“不知將軍尊姓大名?”
男子道:“我不是什麽將軍,隻是區區一個校尉不足掛齒,你可以叫我袁慶。”
竇軍覺得全力以赴應對袁慶的進攻,雙方交戰在一起,經過數十迴合的戰鬥,兩人不分勝負,可是此時兩人已經精疲力盡。
李休道:“此戰是平局,你們可認同。”
兩人異口同聲道:“這個判決我們沒有異議。”
李休道:“這是一千兩銀票,從今以後你就是我們的人了,如今你寸功未立,我不好將你任命為校尉,等你立功以後,我一定會大大提拔你的,你就放心吧。”
竇軍道:“多謝將軍,我一定不負眾望。”
剩下的人就沒有如同竇軍這般強悍的人物了,雖然有些本事,但是與竇軍相比卻遠遠不如。
李休看了一陣後,就失去了興趣,讓自己的校尉袁慶來主持,然後自顧自的離開了。
看到李休離開之後,眾人壓抑的情緒,頓時放鬆了下來,雖然竇軍長的五大三粗,但是並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他來到袁慶麵前,說道:“大人,咱們以後就是同僚,以後多多關照。”
袁慶道:“都是自己人,我當然不會區別對待,你就放心好了,我不是那麽小氣的人。”
竇軍道:“校尉氣量宏大,我感到十分佩服,我們能夠互相交流武藝嗎?”
袁慶道:“你到了軍中,我們自然會教你的,當然你想要和我交流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竇軍道:“謝謝大人。”
袁慶擺了擺手,沒有再多說什麽,竇軍也就識趣的離開了。
在袁慶的主持下,城內大約有幾千人被選拔出來,袁慶將他們編入軍中,準備訓練他們。
袁慶道:“竇軍,你被將軍任命為都尉,你是從之前的士卒中選拔幾百人,還是從這些人中選拔幾百人?”
竇軍道:“我在城內居住了多年,與他們十分熟悉,如果可以我願意帶著這些鄉親。”
袁慶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從這些人裏麵選出幾百人吧。”
竇軍道:“多謝大人。”
之前百姓還以為是說說而已,但是有了安平縣的前車之鑒,他們不敢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守將饒信道:“你們可說話算數嗎?”
李休道:“當然算數。”
饒信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們願意投降。”然後命令手下打開城門。
大門緩緩打開,李休帶著三萬大軍來到了城門口,饒信對待李休顯得不冷不淡,畢竟誰會親近一個屠夫。
饒信讓開一條路,讓李休進入城內,此時城內的百姓看著李休,不敢說一句話,生怕被李休發現,然後被拉出來處斬。
此時街道上雖然人潮洶湧,但是卻寂靜無聲,沒有往日裏的熱鬧。
一個小孩說了一句話,被他的母親捂住嘴巴,然後慌張的看著李休,為了自己的孩子,她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對李休道:“將軍,你不要殺我的兒子,如果你想殺,你就殺了我吧。”
說完伸出纖細的脖子,一副任由李休宰割的模樣,此時額頭上滿是血跡,女子卻毫不在意,她現在隻求她的孩子能夠活著。
李休道:“放心吧,我不會殺你的兒子的。”
女子連忙對李休磕起頭來,一邊磕頭,一邊說:“謝謝,將軍不殺之恩。”
李休看到百姓視他如洪水猛獸,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悲涼。
可是如今的世道,如果自己不殺別人,別人就會殺自己,哪怕再有一次機會,他也會毫不猶豫下令屠城。
這是對自己的兄弟負責,他不能坐視自己的兄弟被敵人殺死。
李休將城內的糧食、武器和鎧甲全部拿走以後,就離開了饒陽縣。
李休跨過滹沱河,然後來到了肅寧縣,李休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然後對城內的人說道:“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如果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肅寧縣守將看到李休,他聽說了李休屠城的消息,他不能與李休交鋒,說道:“將軍,如果我開城投降,你當真不會殺我嗎?”
李休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難道我還會誆騙你嗎?”
蘇林道:“我當然希望將軍是個至誠君子,希望你能夠言而有信吧,否則我愧對城內的十萬大軍。”
蘇林命令手下打開城門,李休帶著三萬餘人來到城門口,然後慢慢的進入城內。
李休進入城內後,第一件事就是募兵,因為在安平縣的攻城中,李休可謂損失慘重。
雖然在饒陽縣招募了幾千人,但是距離五萬人還是相差很遠。
雖然對於李休在城內募兵感到不滿,但是蘇林不敢反對,生怕他一個不高興,就將整個城池屠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休將各個城池搜刮的財寶放在高台上,對下麵的百姓道:“這些財寶你們想要嗎?”
所有百姓異口同聲道:“想要。”
李休道:“看見了台上的士卒沒有?”
所有百姓再次說道:“看見了。”
李休道:“你們和他打的不相上下,就能獲得十兩銀子,如果你們打敗他,你們就能夠獲得一百兩銀子,如果在一個時辰時間內打敗他,你們就能夠獲得一百兩銀子,半個時辰打敗士卒的,能夠得到二百兩銀子,一刻鍾打敗他們的,能夠獲得五百兩銀子。”
聽到李休的話,眾人都紅了眼眶,一個個摩拳擦掌想要與台上的士卒一戰。
燕趙之地自古出勇士,他們對士卒並不害怕,很快一個大漢就來到士卒麵前,對士卒道:“我來了,咱們開始吧。”
李休點了點頭,士卒來到大漢麵前,大漢想要先下手為強,一拳就向士卒轟來。
雖然大漢勢大力沉,士卒在軍中訓練許久,知道怎麽卸力,將大漢的力道卸到一邊,大漢的力氣毫無用武之地。
雖然是這樣的,但是大漢的進攻還是很有威懾力的,如果被他砸中,但是會很疼的。
大漢畢竟混跡於市井之中,很快看出端倪,他沒有選擇進攻,而是停了下來。
城內百姓道:“你不行就下來吧,讓我們上吧。”
大漢沒有說什麽,可是在腦海中仔細迴想士卒的動作,希望能夠找出士卒的破綻。
就在士卒對大漢發動進攻的時候,被大漢抓住機會,一拳打中胸口,喘不上氣了,失去了還手之力。
大漢道:“得罪了。”
士卒也知道這是自己技不如人,也沒說有什麽,默默的下去了。
眾人齊唿:“彩。”大漢也享受眾人的鼓掌,一臉得意的樣子。
李休看出大漢一個猛將,這是沒有經過訓練,不然的話三兩招就能取得勝利。
李休道:“給他五百兩銀子。”
手下將五百兩銀票送到漢子麵前,漢子道:“多謝將軍賞賜。”
李休道:“這是你應得的,你不必謝我,你還想不想繼續挑戰。”
漢子道:“既然將軍邀請我,我又怎麽會讓將軍失望了,隻是不知道這五百兩銀子能不能帶走。”
李休道:“這你放心不管結果如何,這五百兩銀子都是你的,你願意參戰那就參加,如果不願意,又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漢子道:“我願意。”
李休對身邊的士卒道:“你去叫一個都尉來和他打。”
士卒道:“是。”
都尉來到漢子麵前道:“開始吧。”
漢子道:“你先動手吧。”
都尉道:“那我就不客氣了。”他雙腿攤開,然後雙手交替不斷前行,手呈現虎爪的模樣,腳下踩的是靈蛇步。
都尉一個虎爪抓到漢子的胸膛,被抓出五道血痕,衣服也被撕裂了,看起來十分狼狽。
漢子知道這個人不是普通士卒,可能是士卒中當官的,不然的話不可能比剛才的士卒強那麽多。
漢子收斂心神,仔細的看著都尉的動作,希望能夠找出他的破綻,就在都尉靠近的時候,漢子猛的抓住都尉的手,然後向後反轉,都尉想要掙脫,可是無能為力。
李休看出都尉的窘境,說道:“好了,你打不贏他的,直接認輸吧,別為了意氣之爭傷了身體,這是不值得的。”
都尉聽到李休的話後,放棄了掙紮,對漢子道:“我認輸,你放了我吧。”
聽到都尉的話,漢子沒有多說什麽,放下了抓住都尉的手。
都尉活動了一下手腕,然後垂頭喪氣的離開了,他本來準備在李休麵前表現自己的,可是沒想到被一個市井之徒打敗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李休看向漢子的目光越來越亮,說道:“你貴姓啊?”
漢子道:“不敢稱貴,我姓竇,名叫竇軍。”
李休道:“竇軍,你可願意繼續比武,當然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竇軍道:“小人,願意一試。”
李休對身邊的人耳語了幾句,大概的意思就是叫一個校尉來。
校尉來到了台上,竇軍相隔很遠就感到一種猛虎下山的意境,他覺得這個人不好對付。
竇軍道:“不知將軍尊姓大名?”
男子道:“我不是什麽將軍,隻是區區一個校尉不足掛齒,你可以叫我袁慶。”
竇軍覺得全力以赴應對袁慶的進攻,雙方交戰在一起,經過數十迴合的戰鬥,兩人不分勝負,可是此時兩人已經精疲力盡。
李休道:“此戰是平局,你們可認同。”
兩人異口同聲道:“這個判決我們沒有異議。”
李休道:“這是一千兩銀票,從今以後你就是我們的人了,如今你寸功未立,我不好將你任命為校尉,等你立功以後,我一定會大大提拔你的,你就放心吧。”
竇軍道:“多謝將軍,我一定不負眾望。”
剩下的人就沒有如同竇軍這般強悍的人物了,雖然有些本事,但是與竇軍相比卻遠遠不如。
李休看了一陣後,就失去了興趣,讓自己的校尉袁慶來主持,然後自顧自的離開了。
看到李休離開之後,眾人壓抑的情緒,頓時放鬆了下來,雖然竇軍長的五大三粗,但是並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他來到袁慶麵前,說道:“大人,咱們以後就是同僚,以後多多關照。”
袁慶道:“都是自己人,我當然不會區別對待,你就放心好了,我不是那麽小氣的人。”
竇軍道:“校尉氣量宏大,我感到十分佩服,我們能夠互相交流武藝嗎?”
袁慶道:“你到了軍中,我們自然會教你的,當然你想要和我交流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竇軍道:“謝謝大人。”
袁慶擺了擺手,沒有再多說什麽,竇軍也就識趣的離開了。
在袁慶的主持下,城內大約有幾千人被選拔出來,袁慶將他們編入軍中,準備訓練他們。
袁慶道:“竇軍,你被將軍任命為都尉,你是從之前的士卒中選拔幾百人,還是從這些人中選拔幾百人?”
竇軍道:“我在城內居住了多年,與他們十分熟悉,如果可以我願意帶著這些鄉親。”
袁慶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從這些人裏麵選出幾百人吧。”
竇軍道:“多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