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可知道,在在這座姑蘇城中,誰的勢力最大?”
“官府衙門?”
“不是。”
“什麽江湖門派?”
“對了一半吧。”
“您就別賣關子了,這種事情,我可不熟練啊!”
元空急忙是說道,不想老人再繼續提問,自己一向不喜歡這些權力啊勢力的事兒,怪無聊的,這些都是那個讀書沒讀好腦子卻讀壞了的孔生愛幹的事兒。
“嗬哈哈哈,倒是難住你啦!姑蘇城裏麵,最為沒有話語權的,反而才是那座官府衙門,說實話,就是個笑料罷了。明麵上似乎掌管一切,律法、稅收,但其實呢,背地裏根本就是煙雨樓和那座道清觀的傀儡罷了。煙雨樓可不一般,就像是花間閣一樣,表麵上是做生意的地方,但其實本質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門派。背後養的家眷、高手數不勝數,擺在明麵上的都是些出賣肉體的女子,可是在幕後,他們可是有著不少精心培養的女子,用來與一些大家族甚至高官權貴和親,手伸得很長,遠遠不是姑蘇官府能夠承受的。”
“至於那座道清關,自從之前的天子上位、將道教視作國教以來,各處各地的道觀就成為了絕對的權力機構,哪裏還有什麽真心修道的道士?不過都是些什麽各國各地的公子小姐罷了,去那裏所謂的修道養性,不過就是自家的宅子玩兒的膩了,換個地方而已。倒是佛門,雖然被打壓的厲害,逐漸在舉國上下找不到落腳之地,卻是也清除了許多的假和尚、假寺廟,變得純粹許多。”
元空不禁在兜帽之下苦笑一下,奶奶的,我可不就是被清除出去的那一批嘛。
“所以啊,在姑蘇城,寧可跟官府對著幹,都不能違抗、惹惱那些道士。可是直到,那些道士圍住了村子,我才知道,那一批女人,是運往何處。正是給煙雨樓的妓女,更關鍵的,那一批女子,是官府衙門指定了的‘貨物’,是煙雨樓和衙門特意為了賄賂那座道清觀的道士而準備的。而後來聽人講,那一批女子,送入道清觀可不隻是道士,更是因為那裏去了一位皇室成員!他們讓我們交出私藏的女子,村民們哪裏知道我的妻子就是他們要找的人?全村子的人,無一幸免。那日我算是運氣好,又或者說運氣糟糕到了極致,正好又是下山去接那些船員,那日因為是清晨到達的,故而他們拉著我在船上喝酒聊天,直到中午快吃飯了,我才說帶他們上家裏嚐嚐嫂子的手藝,也看看我家胖小子。”
“可我一出船,就傻眼了,一整條順流而下的小溪,全是猩紅的血色和漂浮的殘肢斷臂,男人的頭顱、手臂,女子屍體倒是完整,卻全是一絲不掛,滿是勒痕。而等我迴到村子,更是房屋盡毀,滿是灰燼,甚至這件事兒,都是事後那些船員打聽來告訴我的。我的家園,我的孩子,我的愛人,我的生活,都毀了。他們跟我道歉,說不該那麽隨意的就讓我挑選女子,說願意帶我上船,反正我水性好,跟著他們,也合適。但我不願意,我也不怪他們,他們給我送來了人生中最大的禮物,怎麽能夠怪罪他們呢...”
“這些道士,就這般的為非作歹無法無天?”
元空忍不住怒道。
“又能怎樣呢?他們背後是強大的勢力,是官府衙門,官府不管,我們私底下跟他們對抗對不贏,官府插手那更是幫著他們欺壓百姓,誰能做些什麽呢?”
“沒有人想過辦法?”
“想辦法?想什麽辦法?如今世道,江湖有江湖的亂子,廟堂更是全是亂子,能有什麽辦法?”
“這幫混蛋。”
元空咬牙切齒,內心決定一定要去會會那道清觀,道家聖地是吧,清淨之處是吧,貧僧就一定要看看你們有什麽道法自然!受欺壓的人沒有反抗的能力,不受欺壓的人沒有反抗的意願,那麽就由我來,正這人間道!
“不過啊,咱們村的人,都是英雄,都死的不委屈,都是站著死的。”
老人看元空不再說話,知道這樣的外鄉人就算因為自己這樣的可憐人的經曆,一時動怒又能怎樣呢?不過就是過幾天忘了罷了,人和事,都是相互的過客,那麽自己也就不需要動太多的期待了。但對方能夠有著一份義憤填膺,有這一份與自己共情,甚至願意聽自己嘮叨這些破事兒,就已經很好了啊。那自己就當交了個朋友,聊聊天,不好嗎?這些話,說出來,舒服得多啊!
“後來,我還打聽到,其實那天,我妻子站出來了,她說她就是那個被偷走的女人,說自己跟他們迴去,就不要為難村民了。可是那些道士哪裏管這些,說什麽當初丟的是一個妙齡的少女,怎麽就成了個黃臉婆子?還生了孩子這樣的女人還要著作什麽?而且說哪裏隻被偷走了一個女人,明顯這村子就是隨便找了個黃臉婆出來掩蓋真相,說不說實話的話,就要屠村。我妻子哭著對村民們道歉,對道士們解釋,可道士們不聽,也不信,村民們反而是沒有怪她,最後更是將她擁護在中間,說你們這些臭道士要殺要剮就直接動手,咱們村子裏的,都是自己人,沒有外人。結局呢,就是全村老少,無一幸免。”
“當然了我同樣也不打算上船,都說船上的人是沒有根的,可是我有啊。我想就在這裏,就在這個曾經生活著我的一切的地方,渡人,他們是被我害死的,那就最好我把他們都渡過去!最好,也能死在這裏,跟他們一起,很好的。那間破茅草屋子,就是當初,我家所在。”
老人說到這裏,又露出了笑容,苦澀卻又帶著釋然。
“這麽多年過去,其實也都還好了,沒什麽過不去的坎兒,沒什麽治不好的傷,隻有願不願意罷了...”
“阿彌陀佛!老人家,你在這條溪上渡了那麽多人,夠了。”
很少見的,元空說出了“阿彌陀佛”,也同樣是很少見的,元空向著來時路看去,漆黑的夜色中什麽都看不見,卻又似乎什麽都看見了。
“不過啊,年輕人,這麽年紀輕輕的,怎麽就出家了呢?出家的話,可是會錯過很多的樂趣呢!”
過了一會兒,老人似乎已經從悲傷中走了出來,畢竟這麽多年過去,以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提及此事就會淚流滿麵、泣不成聲的年輕人了啊!
“嘿嘿,老人家,你要是說這事兒可就有意思了,咱家總有個家夥喜歡說我是假和尚,其實不是!貧僧喝的是般若湯、吃的是水中梭,再怎麽都算是穿腸過,佛祖自在心中留嘛!”
“小子,老夫可還有壺好酒沒喝!”
“那就與老人家您,飲上一壺!”
扁舟江上,鶴發無發,共飲一壺,且將那恩怨糾紛,付與江水滔滔,東流盡! 酒醉酣時,最是人間迷離。
隱約之中,元空坐在竹筏尾端,忽地就看見遠方江水之上,飄來冉冉火焰!不禁是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欸?這江麵之上,怎麽就點起火了!”
“嗬哈哈哈哈,年輕人,這就不知道了吧,今日可是上元節啊,那城裏的家家戶戶,尤其是女孩子家的,都穿著最好看的衣服,上街市,猜燈謎呢!就連那煙雨閣的姑娘,也能夠在前半夜,先是參加燈市,後半夜才開始花天酒地、不眠不休。那河上漂的燈,就是用來祈福,或者許願的。山下的人家,就愛信這個。”
老人也是喝了些酒,行在江上那時有些醉醺醺飄飄然,一時間意氣風發重迴舊時。
“這樣啊哈哈啊哈!”
元空笑了笑,很有興趣似的看向那些飄來的蓮燈,突然又開口說道,“就先停在這兒吧,咱們可不能把人家的蓮燈碰到水裏去了才好啊!”
“行嘞!”
姑蘇城外,江麵之上,孤舟一葉,蓮燈環繞。蓮燈之上,祈福之語,化作了另外一條江,流淌不息。元空看著那些話語、那些蓮燈,仿佛能夠看到有一個個的陌生人,跪在那裏雙手緊緊合十祈禱著。
這就是孔二愣子說的讀書的樂趣吧,看到文字,卻好像看到了人,見字如麵。
“能不能保我生個大胖小子?白白胖胖的那種!”
“我想變漂亮啊,真的好難看,嘴巴邊上還長顆痣,哪有人要啊。”
“今年冷天氣可要多一些啊,燒了那麽多碳,還沒賣出去呢。”
“快點暖和起來吧,凍死人了每天,我家丈夫還得出工幹活呢!”
“今年一定要少下雨啊,不然咱家的貨物可賣不出去。”
“多雨多雨,咱家的紙傘可都堆成山了。”
“保佑我家孩子平安。”
“願父母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能不能今年讓我嫁個好人家?太羨慕有丈夫的姑娘了啊。”
“今年能不能讓他悔過啊!不要再喝酒賭博了,至少,別打我和孩子...”
“能不能來個有錢公子哥,把我贖迴家,我還會拖地洗衣服嘞!”
“請一定保佑他從邊關迴來,跟我成親啊。”
“希望那邊沒有戰爭,希望他在那邊,能夠過得好。”
“希望今年能夠停止戰爭啊,讓我家兒子迴家。”
“驛站一定要撐住啊,至少把我家孩子的冬衣給他送去!還要冷好久呢。”
“兒子啊,娘沒用,沒能給你多湊些錢,沒給你買個好屋子,保佑你在那邊,能過得舒坦些。”
“兒子啊,娘想你了...再等等,娘去看你!”
“爹在床上躺了快一年了,咱家真的撐不住了,真的就隻有我們家苦嗎?能不能,就給個痛快?”
“我想讀書,可我是女孩子啊。”
“請問,你能把我爹爹帶迴來嗎?就說,他閨女長大了,長可大了,都能幫娘親挑水了,就是對他的想念,也長大了啊。”
“白菜別再漲價了,咱們家孩子還再長身體啊!”
“希望有人,能夠帶我,脫離這片苦海啊...”
...
一句句祈福,一句句話語,元空看得眼睛有些迷離。原來,這世間人,真的會將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身上嗎?他抬頭看了看夜空,佛祖啊,你看得見嗎,真的看得見嗎?
這人間,似乎並不如自己想的那般自在快活呢,小時候,方丈說山下皆苦,我總覺得就是為了騙自己讓自己不下山,山下好玩兒的可多咧,肯定比那啥都沒有的山上強。後來師父來了,把自己接到了花間閣,更覺得老方丈是個老騙子了,這山下的日子,可舒坦啊!每天有燒雞,有美酒,哪裏苦了?
如今再看這蓮燈一排排,看那老人背影,好像人間真的還是蠻苦的,那我呢,是還沒到我苦的時候嘛,還是我真的命好呢?元空浮想聯翩之時,一道鍾聲響徹,傳遍整條大江,也似乎傳遍天地之間,在元空的耳中,更是如雷貫耳!
“老人家,這姑蘇城裏,還有寺廟敲鍾?”
元空被那一聲鍾鳴震得清醒過來,問道。
“可不是嘛!就在那邊那座小山上,叫什麽,寒山寺吧!被道清觀欺負的不行,幾乎就收不到什麽香火錢,聽說啊,前陣子還有好些個和尚,都跑去當道士了呢!”
“寒山寺?過去遠嗎?”
元空繼續問道。
“怎麽?大師您要去?您這一身酒味,可不興入寺啊!”
“去不去,是我的選擇,讓不讓進,是他們的事兒!”
元空笑道,他可並不是為了什麽佛家歸宿感才要去的,而是那個不要臉的讀書人,對他說過:這一路,凡所遇之寺廟,皆需到訪才是。
“不遠不遠,您要是去,我送您到山下,到時候您再去姑蘇城,也方便得很啊。”
“那就先謝過您老!”
鍾聲不斷,連敲十二響!迴蕩人間,似乎是在迴應那一朵朵祈福的蓮燈,又似乎是在迴應元空的疑問,人間皆苦、三界相同,佛祖什麽都知道,佛祖什麽都能看到。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官府衙門?”
“不是。”
“什麽江湖門派?”
“對了一半吧。”
“您就別賣關子了,這種事情,我可不熟練啊!”
元空急忙是說道,不想老人再繼續提問,自己一向不喜歡這些權力啊勢力的事兒,怪無聊的,這些都是那個讀書沒讀好腦子卻讀壞了的孔生愛幹的事兒。
“嗬哈哈哈,倒是難住你啦!姑蘇城裏麵,最為沒有話語權的,反而才是那座官府衙門,說實話,就是個笑料罷了。明麵上似乎掌管一切,律法、稅收,但其實呢,背地裏根本就是煙雨樓和那座道清觀的傀儡罷了。煙雨樓可不一般,就像是花間閣一樣,表麵上是做生意的地方,但其實本質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門派。背後養的家眷、高手數不勝數,擺在明麵上的都是些出賣肉體的女子,可是在幕後,他們可是有著不少精心培養的女子,用來與一些大家族甚至高官權貴和親,手伸得很長,遠遠不是姑蘇官府能夠承受的。”
“至於那座道清關,自從之前的天子上位、將道教視作國教以來,各處各地的道觀就成為了絕對的權力機構,哪裏還有什麽真心修道的道士?不過都是些什麽各國各地的公子小姐罷了,去那裏所謂的修道養性,不過就是自家的宅子玩兒的膩了,換個地方而已。倒是佛門,雖然被打壓的厲害,逐漸在舉國上下找不到落腳之地,卻是也清除了許多的假和尚、假寺廟,變得純粹許多。”
元空不禁在兜帽之下苦笑一下,奶奶的,我可不就是被清除出去的那一批嘛。
“所以啊,在姑蘇城,寧可跟官府對著幹,都不能違抗、惹惱那些道士。可是直到,那些道士圍住了村子,我才知道,那一批女人,是運往何處。正是給煙雨樓的妓女,更關鍵的,那一批女子,是官府衙門指定了的‘貨物’,是煙雨樓和衙門特意為了賄賂那座道清觀的道士而準備的。而後來聽人講,那一批女子,送入道清觀可不隻是道士,更是因為那裏去了一位皇室成員!他們讓我們交出私藏的女子,村民們哪裏知道我的妻子就是他們要找的人?全村子的人,無一幸免。那日我算是運氣好,又或者說運氣糟糕到了極致,正好又是下山去接那些船員,那日因為是清晨到達的,故而他們拉著我在船上喝酒聊天,直到中午快吃飯了,我才說帶他們上家裏嚐嚐嫂子的手藝,也看看我家胖小子。”
“可我一出船,就傻眼了,一整條順流而下的小溪,全是猩紅的血色和漂浮的殘肢斷臂,男人的頭顱、手臂,女子屍體倒是完整,卻全是一絲不掛,滿是勒痕。而等我迴到村子,更是房屋盡毀,滿是灰燼,甚至這件事兒,都是事後那些船員打聽來告訴我的。我的家園,我的孩子,我的愛人,我的生活,都毀了。他們跟我道歉,說不該那麽隨意的就讓我挑選女子,說願意帶我上船,反正我水性好,跟著他們,也合適。但我不願意,我也不怪他們,他們給我送來了人生中最大的禮物,怎麽能夠怪罪他們呢...”
“這些道士,就這般的為非作歹無法無天?”
元空忍不住怒道。
“又能怎樣呢?他們背後是強大的勢力,是官府衙門,官府不管,我們私底下跟他們對抗對不贏,官府插手那更是幫著他們欺壓百姓,誰能做些什麽呢?”
“沒有人想過辦法?”
“想辦法?想什麽辦法?如今世道,江湖有江湖的亂子,廟堂更是全是亂子,能有什麽辦法?”
“這幫混蛋。”
元空咬牙切齒,內心決定一定要去會會那道清觀,道家聖地是吧,清淨之處是吧,貧僧就一定要看看你們有什麽道法自然!受欺壓的人沒有反抗的能力,不受欺壓的人沒有反抗的意願,那麽就由我來,正這人間道!
“不過啊,咱們村的人,都是英雄,都死的不委屈,都是站著死的。”
老人看元空不再說話,知道這樣的外鄉人就算因為自己這樣的可憐人的經曆,一時動怒又能怎樣呢?不過就是過幾天忘了罷了,人和事,都是相互的過客,那麽自己也就不需要動太多的期待了。但對方能夠有著一份義憤填膺,有這一份與自己共情,甚至願意聽自己嘮叨這些破事兒,就已經很好了啊。那自己就當交了個朋友,聊聊天,不好嗎?這些話,說出來,舒服得多啊!
“後來,我還打聽到,其實那天,我妻子站出來了,她說她就是那個被偷走的女人,說自己跟他們迴去,就不要為難村民了。可是那些道士哪裏管這些,說什麽當初丟的是一個妙齡的少女,怎麽就成了個黃臉婆子?還生了孩子這樣的女人還要著作什麽?而且說哪裏隻被偷走了一個女人,明顯這村子就是隨便找了個黃臉婆出來掩蓋真相,說不說實話的話,就要屠村。我妻子哭著對村民們道歉,對道士們解釋,可道士們不聽,也不信,村民們反而是沒有怪她,最後更是將她擁護在中間,說你們這些臭道士要殺要剮就直接動手,咱們村子裏的,都是自己人,沒有外人。結局呢,就是全村老少,無一幸免。”
“當然了我同樣也不打算上船,都說船上的人是沒有根的,可是我有啊。我想就在這裏,就在這個曾經生活著我的一切的地方,渡人,他們是被我害死的,那就最好我把他們都渡過去!最好,也能死在這裏,跟他們一起,很好的。那間破茅草屋子,就是當初,我家所在。”
老人說到這裏,又露出了笑容,苦澀卻又帶著釋然。
“這麽多年過去,其實也都還好了,沒什麽過不去的坎兒,沒什麽治不好的傷,隻有願不願意罷了...”
“阿彌陀佛!老人家,你在這條溪上渡了那麽多人,夠了。”
很少見的,元空說出了“阿彌陀佛”,也同樣是很少見的,元空向著來時路看去,漆黑的夜色中什麽都看不見,卻又似乎什麽都看見了。
“不過啊,年輕人,這麽年紀輕輕的,怎麽就出家了呢?出家的話,可是會錯過很多的樂趣呢!”
過了一會兒,老人似乎已經從悲傷中走了出來,畢竟這麽多年過去,以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提及此事就會淚流滿麵、泣不成聲的年輕人了啊!
“嘿嘿,老人家,你要是說這事兒可就有意思了,咱家總有個家夥喜歡說我是假和尚,其實不是!貧僧喝的是般若湯、吃的是水中梭,再怎麽都算是穿腸過,佛祖自在心中留嘛!”
“小子,老夫可還有壺好酒沒喝!”
“那就與老人家您,飲上一壺!”
扁舟江上,鶴發無發,共飲一壺,且將那恩怨糾紛,付與江水滔滔,東流盡! 酒醉酣時,最是人間迷離。
隱約之中,元空坐在竹筏尾端,忽地就看見遠方江水之上,飄來冉冉火焰!不禁是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欸?這江麵之上,怎麽就點起火了!”
“嗬哈哈哈哈,年輕人,這就不知道了吧,今日可是上元節啊,那城裏的家家戶戶,尤其是女孩子家的,都穿著最好看的衣服,上街市,猜燈謎呢!就連那煙雨閣的姑娘,也能夠在前半夜,先是參加燈市,後半夜才開始花天酒地、不眠不休。那河上漂的燈,就是用來祈福,或者許願的。山下的人家,就愛信這個。”
老人也是喝了些酒,行在江上那時有些醉醺醺飄飄然,一時間意氣風發重迴舊時。
“這樣啊哈哈啊哈!”
元空笑了笑,很有興趣似的看向那些飄來的蓮燈,突然又開口說道,“就先停在這兒吧,咱們可不能把人家的蓮燈碰到水裏去了才好啊!”
“行嘞!”
姑蘇城外,江麵之上,孤舟一葉,蓮燈環繞。蓮燈之上,祈福之語,化作了另外一條江,流淌不息。元空看著那些話語、那些蓮燈,仿佛能夠看到有一個個的陌生人,跪在那裏雙手緊緊合十祈禱著。
這就是孔二愣子說的讀書的樂趣吧,看到文字,卻好像看到了人,見字如麵。
“能不能保我生個大胖小子?白白胖胖的那種!”
“我想變漂亮啊,真的好難看,嘴巴邊上還長顆痣,哪有人要啊。”
“今年冷天氣可要多一些啊,燒了那麽多碳,還沒賣出去呢。”
“快點暖和起來吧,凍死人了每天,我家丈夫還得出工幹活呢!”
“今年一定要少下雨啊,不然咱家的貨物可賣不出去。”
“多雨多雨,咱家的紙傘可都堆成山了。”
“保佑我家孩子平安。”
“願父母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能不能今年讓我嫁個好人家?太羨慕有丈夫的姑娘了啊。”
“今年能不能讓他悔過啊!不要再喝酒賭博了,至少,別打我和孩子...”
“能不能來個有錢公子哥,把我贖迴家,我還會拖地洗衣服嘞!”
“請一定保佑他從邊關迴來,跟我成親啊。”
“希望那邊沒有戰爭,希望他在那邊,能夠過得好。”
“希望今年能夠停止戰爭啊,讓我家兒子迴家。”
“驛站一定要撐住啊,至少把我家孩子的冬衣給他送去!還要冷好久呢。”
“兒子啊,娘沒用,沒能給你多湊些錢,沒給你買個好屋子,保佑你在那邊,能過得舒坦些。”
“兒子啊,娘想你了...再等等,娘去看你!”
“爹在床上躺了快一年了,咱家真的撐不住了,真的就隻有我們家苦嗎?能不能,就給個痛快?”
“我想讀書,可我是女孩子啊。”
“請問,你能把我爹爹帶迴來嗎?就說,他閨女長大了,長可大了,都能幫娘親挑水了,就是對他的想念,也長大了啊。”
“白菜別再漲價了,咱們家孩子還再長身體啊!”
“希望有人,能夠帶我,脫離這片苦海啊...”
...
一句句祈福,一句句話語,元空看得眼睛有些迷離。原來,這世間人,真的會將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身上嗎?他抬頭看了看夜空,佛祖啊,你看得見嗎,真的看得見嗎?
這人間,似乎並不如自己想的那般自在快活呢,小時候,方丈說山下皆苦,我總覺得就是為了騙自己讓自己不下山,山下好玩兒的可多咧,肯定比那啥都沒有的山上強。後來師父來了,把自己接到了花間閣,更覺得老方丈是個老騙子了,這山下的日子,可舒坦啊!每天有燒雞,有美酒,哪裏苦了?
如今再看這蓮燈一排排,看那老人背影,好像人間真的還是蠻苦的,那我呢,是還沒到我苦的時候嘛,還是我真的命好呢?元空浮想聯翩之時,一道鍾聲響徹,傳遍整條大江,也似乎傳遍天地之間,在元空的耳中,更是如雷貫耳!
“老人家,這姑蘇城裏,還有寺廟敲鍾?”
元空被那一聲鍾鳴震得清醒過來,問道。
“可不是嘛!就在那邊那座小山上,叫什麽,寒山寺吧!被道清觀欺負的不行,幾乎就收不到什麽香火錢,聽說啊,前陣子還有好些個和尚,都跑去當道士了呢!”
“寒山寺?過去遠嗎?”
元空繼續問道。
“怎麽?大師您要去?您這一身酒味,可不興入寺啊!”
“去不去,是我的選擇,讓不讓進,是他們的事兒!”
元空笑道,他可並不是為了什麽佛家歸宿感才要去的,而是那個不要臉的讀書人,對他說過:這一路,凡所遇之寺廟,皆需到訪才是。
“不遠不遠,您要是去,我送您到山下,到時候您再去姑蘇城,也方便得很啊。”
“那就先謝過您老!”
鍾聲不斷,連敲十二響!迴蕩人間,似乎是在迴應那一朵朵祈福的蓮燈,又似乎是在迴應元空的疑問,人間皆苦、三界相同,佛祖什麽都知道,佛祖什麽都能看到。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