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


    朝堂。


    議事。


    秦王嬴異人高高在上端坐。


    文武百官列於堂下,呂不韋係百官之首,理當站於首位,可王陳與他並列。


    他是秦王二公子,官拜丞相之下最有實權的內吏,王權特許,在關中包括鹹陽在內,司掌行政大權。


    這權力有點大,再加上王陳公子王孫的身份,威勢足以和丞相呂不韋分庭抗禮。


    如果不是因為刺殺一事跟呂不韋達成交易,恐怕呂不韋會極力阻撓,現在卻是不得不認可和支持。


    “父王,兒臣有事上奏。請上書。”


    “準。”


    王陳招來侍從,從殿外搬來一堆共十卷竹簡交予內侍。


    秦王拂須,翻開首卷,越看臉色愈加肅然。


    “你可知上將軍蒙驁正在揮師北上,攻打趙國。”


    秦王沒有表態,反而詢問王陳對國內情況了解多少。


    “兒臣知曉,蒙大將軍已經攻陷37城,正在圍困晉陽,此戰秦軍勝局已定,拿下晉陽指日可待。”王陳迴道。


    “那你應該知道,大秦已沒有餘力再來開發如此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了。”


    秦王疑惑的看向王陳,此時秦軍雖然大勝,可也將秦國很大一部分國力牽扯在戰爭之中,哪裏還有人力和物力再來鋪開一個大工程。


    “父王,正如兒臣在《上父秦王言事書》中所說,打戰打的是國力。”


    王陳侃侃而談,“在戰爭和民生社稷隻能二選一時,應當優先選擇民生社稷。何況戰爭和民生並不衝突,隻要戰略得當,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兒臣認為,我軍雖攻陷了這37城,卻很難快速將之消化成大秦國力,反而會在接下來幾年中,要耗費大量資糧和兵力來盯防。與其如此,不如將所占城池的百姓軍民分而劃之,將部分人遷徙至關中平原,進行勞動改造。這樣既可以保證他們有事可做、有飯可吃,還可以節省出大量的軍需,可謂一舉兩得。”


    “如何分而化之,如何確定留下來的人就是安全可靠的。”呂不韋出言問道。


    “相國大人,我們隻要捉住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主要矛盾?什麽意思?”


    “無論是整個秦國,還是整個天下,都是一個機器複雜多樣的集合體或者說生命體。其中有民與民的關係,民與官的關係,官與官的關係,官與王的關係,王與國的關係,國與國的關係,乃至於人與天的關係等等,這些關係總是處於變化之中,有時候是和諧共生的關係,有時候會變成矛盾的關係。和諧的關係會讓國家富強、萬民幸福,矛盾的關係會導致國家貧弱,生靈塗炭。”


    “然後呢?”


    “矛盾的關係多種多樣,不同的矛盾對事物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比如路上兩個人互相爭吵,這也是矛盾,但並不重要,不需要去理會。但如果兩個人互相砍殺,這就是重要的矛盾,需要官府介入解決。而在林林總總的矛盾中,有一種矛盾會處於支配地位,它就是主要矛盾了。”


    “在那37個秦國新占領的城池,也有許多矛盾。比如大秦和那些趙國老百姓的關係,這就是不重要的矛盾,不會影響到秦國的統治。因為絕大部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平民,不會在乎是誰來收糧、誰來收稅,他們在乎的是自己今年交多了,還是少了,在乎的是家人會不會餓肚子。”


    “而那些地方豪強、貴族官員、軍痞流氓和大秦的關係就是主要矛盾,因為他們原本是當地受益者,大秦占領那裏,就會破壞他們的統治,影響到他們作威作福。因為我大秦的製度不養閑人,也不會允許貴族豪強取代官府。”


    這下子,秦王和百官都明白了王陳話中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隻要把這些地方豪強和貴族遷徙到關中就行了對嗎?”


    秦王麵露驚喜,要是隻遷徙這些貴族豪強,確實工程量不大,而且正如王陳所言,解決了地方政權不穩的問題。


    “對。這些貴族豪強是大地主,土地多、人丁旺,屬於本地的大蛀蟲,我們選擇隻強製遷徙他們的話,就不僅僅是降低損耗,而且還能收獲不少好處。”


    “什麽好處?”


    秦王嬴異人十分滿意自己兒子的出色表現。


    “其一,可以將大量的貴族田地收歸國有,然後分給當地貧民。這便是——均田地、收民心。”


    “其二,貴族世世代代積累的財富,可以強製收迴,充實戰爭虧損的國力。這便是——鬥地主,富國家。”


    “其三,貴族人口繁盛,人人強壯,將他們拉到關中平原建水庫、挖水渠,進行勞動改造,不僅可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還有效地減少了統一天下後,輿論方麵的壓力,因為我們把輿論的製造者提前抓起來改造了。這便是——損貴族,控輿論。”


    王陳這話一說完,整個朝堂寂靜無聲,這裏麵大部分都是貴族,而且不少就是來自關東六國的貴族。


    他們覺得後背有些發涼。


    王陳的這些手段,對他們這些貴族而言,是極其殘酷且致命的。


    王陳才懶得遮掩自己的企圖,就算整個天下的貴族都反對自己又有何妨?


    所謂的貴族本來就是社會發展的毒瘤,卻自以為高人一等,妄圖世世代代都享受特權。


    人道規則之下,貴族隻會越來越富有和強大,而平民百姓隻有越來越困苦,貧富差距隨著時間越來越大之後,就會迎來山崩地裂。


    重新洗牌之後,曾經的屠龍者,就會成為新貴族,開始新一輪的輪迴。


    王陳作為穿越者,才懶得管貴族的死活。


    你可以選擇往貴族方向狂奔,他也可以選擇揮動斬貴的屠刀。


    生而為人,就要有踐行自己思想的自由。


    當天地人三道都不足取的時候,都有其黑暗殘酷的時候,何不試試自己的道。


    最後,王陳的政策還是獲得了批複,準予施行。


    因為這個政策直擊人心,非常有效。


    但政策背後展露的王陳的思想,卻讓當權者們不寒而栗。


    一場不亞於秦一統六國的風暴正在醞釀。


    秦一統六國,由分封製改為郡縣製,是自周公以後,傳統社會最偉大的變革。


    而王陳想要挑起的卻是整個人道的改革。


    人道的第一原則,是“損不足以奉有餘”,是“愈不足者愈獻祭,愈有餘者愈登天”,是森林法則,是動物性的、原始的、赤裸裸的弱肉強食。


    王陳的改革方向,是以人為本,是以人文光輝矯正人性本惡,是法治和德治並駕齊驅,是共同富裕,是天下大同,是人人如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魚並收藏太玄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