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的真話最難聽,但就因為是真話,如果你還有些自知的話,是無法反駁的。天籟小說.2


    強壓下心中的不舒服感覺,努力讓自己心平氣和的盧象升。感覺自己無法反駁真話,非要反駁就是狡辯了,以盧象升的性格,讓他還不屑於為之。


    沒過一會兒,朱子龍甚至於把其它房間裏關押的前內閣成員們,都給叫到了盧象升這裏。


    估計是懶的一個個去見,幹脆一起來。


    等到這群臉色陰晴不定,糾結複雜的人等都坐定了,朱子龍麵容一整,突然加重了語氣,向他們說道:“揚洲誰指使的刺殺,在我看來已經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們在這個節骨眼上做了什麽,以及以後我想怎麽做。說真的,我真是對你們這些人很失望。如此危機存亡之秋,還在爭權奪利。你們事後把調子定的再高,也很難讓明白人,相信你們那一套鬼話。”


    “更何況,你們tm還失敗了,嗬嗬,嗬嗬,嗬嗬!”


    朱子龍毫不客氣的一番高級嘲諷術,立時讓麵前的一眾前內閣成員們,臉色都脹成了豬肝色。


    “王爺,怎麽能這麽說話呢?我們也是為了朝廷的未來!”一人想了想,還是有些氣不過,小聲辯白一句。(估計是因為小命在朱子龍手裏,沒人膽敢大聲分辨,怕死是人的天性!)


    不過,這種分辨沒有絲毫戰鬥力可言,聽的朱子龍又是一陣冷笑:“是麽?為了朝廷?就你們的所作所為,別跟我說什麽天下是芸芸眾生的屁話,這話你們自己都不信,還指望我信?”


    “怎麽了?都不吭聲了?整個大明,無官不貪,無官不腐,就是最真實的寫照。包括你們在內,戶部的存在的問題你們能不知道?記賬還是老一套,以為我不知道,還不是私心在作祟!”


    朱子龍連續的真話加嘲諷,說的一幹人麵色如血。


    瞧了眼他們,也就盧象升勉強還敢和自己對視,朱子龍不由的更加在冷笑。


    這幫子文官,原以為投靠了他,以及見了後麵的世麵後,會有所變化。結果還是老樣子,一邊湊一起高談闊論,激動處不免有人高唿“為往聖繼絕學!”“大明養士二百年,仗義死節正當其時。”


    轉過身來,該貪汙受賄繼續貪,短視的讓人感覺可怕。


    要不是短短的十幾年,還不足以培養出足夠的替代者新階段成員。以及忠於自己的人,布滿全大明,更別說布滿全世界,朱子龍還真有心,把以前的舊文人,像秦始皇坑殺燒書一樣,全給滅了。


    但是,時間還是不夠呀。


    這些年來殺的夠多了,可是結果大明展的,總是不如自己想的那麽快。


    文盲率還是太高了,大明士紳根本就是繞不過去的東西。把他們都滅了倒是幹淨,可你能靠誰來治理這個國家?


    現在各地學院培訓出來的新學生,最多還是隻占大明文化人中的3o%左右,還有7o%是舊文人。


    這巨大的文化人缺口,才是朱子龍能容忍他們,繼續掌權到現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現在不比以前了。如今的文官們能掌握的權利不足以前的一半,表麵上對朱子龍很聽話,可就算投靠了他的文官,指不定心裏還在咒他早點死。


    不僅僅是文官集團,武勳集團那幫米蟲的問題更大。


    新軍的成立,以及海軍的掌握,甚至於京營的變革,都在觸動他們的利益。


    朱子龍這些年到現在,倡導的軍事改革,等於就是在把傳統武勳的地位掀翻在地。可想而知,這幫沒能力還沒文化的武人,其實比文官更恨朱子龍。


    要不是查清楚了,刺殺一事,是太子一時頭腦暈做的。這時候,說揚洲的刺殺是他們暗中安排人做的,傳出去,別人都不帶懷疑的。百分百相信!


    此時此刻,朱子龍從衣袖裏拿出一份聖旨,扔在桌子上然後揚長而去。


    溫體仁伸出有些抖的手,拿起桌子上的聖旨掃了幾眼。然後就是一陣軟的坐迴椅子上,四肢一抽一抽的。


    邊上的其它人,立刻瞳孔一陣放大。咽喉處湧動了一下,像是猜測到什麽似的。


    一個接一個按次序的拿起了聖旨,看了下。


    等到所有人看完後,每個人的臉部表情上,都略有不同。盧象升是無所謂,因為聖旨上寫的是,罷免他的官職,永世不得錄用。連禍及三代都沒有,這算個屁呀!


    其它內前內閣成員,或上麵寫的是關押天牢,十年,或十五年,或二十年。


    於是,臉上都是一臉的死灰之色。當然了,絕望是沒有的,因為在他們心裏,原以為是可能會沒命的,現在隻是坐牢,盡管以他們的年紀,估計今生今世也出不來了。


    但是,不會禍及家小,也沒阻攔說,不可以家屬來探試,這已經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你要說什麽這不合法,那沒用,因為這是聖旨。


    皇權和軍權最強的聯合之下,他們還能怎麽對抗?


    此時不同以前了!


    唯一一臉絕望的隻有溫體仁,因為對他的處置寫的是,一個死字。


    這位以前投靠朱子龍,現在都做為前內閣老大,還試圖陰主人一把的人,朱子龍自然是怎麽的也不可能,讓他還有活命的機會。


    這就跟,中國人特別恨漢奸一樣,這是從根子上存在的仇恨。


    他溫體仁所作所為,在朱子龍看來,就是最大的漢奸。背叛自己的人,還不殺一儆百,那他的權威還如何得以保證?


    不僅是要殺,還得禍以三代,沒滅九族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


    -


    從關押前內閣成員的地方迴來後,坐在自己的房間裏,朱子龍久久不想休息。


    處置那些人其實也是無奈,全殺了是不行的。那樣會引起天下文人集體反彈,隻殺一個溫體仁,還是借皇帝的名號為手,已經是極限了。


    畢竟,天下文人現在還有利用價值。


    朱子龍最大的無奈就在於明朝的現狀,一個農耕時代艱難的朝著工業時代的轉型過程,根本就不可能一步到位。


    在搞定這個結果前,過程中,就算是他這個開掛者,也必須和一群官僚和舊文人合作,否則他一個人根本就搞不定這麽大一個國家。


    特別是在他開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如果後院起火,更是麻煩的要死。


    當然了,政治的妥協,主動權還是在自己手上。每次加上一次私貨,別人也是阻止不了的。


    就比如說現在,朱子龍就決定,趁刺殺這個事,內閣這個事,進行體製上的變革。


    放一部分人一馬過後,自然也會控製一部分的把柄在手。相互間各讓一步,慢慢的達成朱子龍想要的國家製度。


    就如飯要一口口的吃一般,結果總會有一天達成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