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的臉皮,如抽筋般抖動不停。


    朱子龍看在眼中,心裏則痛快無比。李邦華麵紅耳赤,感到有些招架不住,頗為狼狽。


    不過,想到千萬人,吾必從之。


    他咬牙切齒的突然,向那些衝他說三說四的官員喝道:“以眾淩寡,非君子所為。我是為不允之處,但是心照大明,天日可見。有錯必究不假,可否一視同仁?”


    “四海國公不顧高皇帝定下的規矩,然不成他的任何定計,都要淩駕與中樞之上,還得推行天下不成?便是士紳一體納糧之策,以後也會推行天下?”


    李邦華此言很有深意,有禍水引流之嫌。


    但,確實是關係所有官員和大明讀書人的利益,一時間堂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向主位上的朱子龍。


    -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眼睛眯起,李邦華這句話裏頗為險惡,一句話裏麵不知道多少個坑!


    還以為他是個清流,也不知是兔子急了也咬人呢,還是本來就是大忠似奸!


    隨口一句話,便是如此的刁鑽陰狠,難怪是半隻腳能跨進內閣之人。


    當然,內閣中多輩此等之人。


    隻可惜,這些人把心思放在了錯誤的地方。彼此黨爭不停,對朝政的損害是非常大的,明末朝堂為何亂象紛呈?多半原因來源於此!


    明明誅心大半成功,可是此人卻仍然不願意麵對現實。


    朱子龍從龍椅子上緩慢踱下來,背手看著李邦華,輕唿一句斥道:“李公,論年紀,你可以做朕的爺爺那一輩份的人了,可是怎麽還如此不成熟?連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都不知道?你張嘴就來,什麽都敢說,就沒想過後果是什麽?”


    “邦華公啊邦華公,你讓我很失望,你知道嗎?枉你為清流中柱!真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李邦華被朱子龍猛的劈頭蓋臉一陣教訓,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可是,皇帝罵大臣,就算無理也占三分勢,何況這會兒還占著理,他隻能是聽著。


    良久過後,他漲紅了臉,嘶聲叫道:“皇上,臣今日本來隻是一腔碧血……”


    “碧血不碧血的,誰知道?哦不對,是根本就不重要!”


    朱子龍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他的話,重語喝斥道:“天子替天行道,上天罰行不罰心,評判一人種種,不是看他說什麽,而是看他到底做了什麽。你說碧血就碧血了,我怎麽知道你內心在想什麽?俗話說的好,知人知麵不知心。何況,你身為大臣,僅僅有碧血就夠了嗎?”


    “聖人還有言,民為重,君為輕。再說了,是國家社稷重點,還是你個人的清名重要?還是說在你心中,個人名位,其實比國家社稷還重要?”


    朱子龍這話,說的可就有些誅心了。


    一陣暴風驟雨似的喝斥,罵得李邦華腦海中麻亂一片。也讓百官們張口結舌,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


    自始至終,朱子龍都是在用嘴說理,沒用過廷杖。


    倒不是,他是啥正人君子,喜歡動嘴不動手。


    主要是,你殺他吧,沒講清楚的話,鐵定是殺人容易,失理更容易,那自己就白廢功夫了。


    不殺人,用廷杖吧!


    那等於是幫人家增加名望,簡直就是賠本的生意。


    廷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立的不人道、嚴酷的刑罰之一,主要用來對付不聽話的官員。大庭廣眾之下,讓校尉用棍子打屁股,這不僅是對*的傷害,也是對人格的侮辱。


    但事物總在不斷地變化,因為觸怒聖顏而被廷杖的多是耿直之士,往往獲得輿論的同情,有辱斯文的廷杖便演變成一種榮譽性標誌。


    黃仁宇評價道:“有的人卻正好把這危險看成表現自己剛毅正直的大好機會,即使因此而犧牲,也可以博得舍生取義的美名而流芳百世。”


    正德朝的王陽明說得很明白:“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歸一。”


    搞到最後,還有大臣故意衝撞皇帝,直言而上,希望自己把挨打的。因為,每每打完之後,就讓一下子成為天下士大夫仰慕的楷模!


    朱子龍哪能隨他的願?


    你想死,我偏不。你想挨揍,我也偏不,我要誅心,然後是死是活,到時候就和我沒關係了。


    因為,你那到時候叫無臉見人而亡,是一種失敗的體現。


    反過來,是會幫對立方增加強聲望的。


    -


    看到李邦華哆嗦的站在當地不知所措,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


    朱子龍卻是繼續痛打落水狗,喝斥道:“有道是炒房興邦,實業誤國。哦不對,是空談誤國!什麽叫空談誤國?就是你這種!說話不過腦子,張嘴就來。你這種行為叫嚴重的不負責任,又叫沽名釣譽!”


    嘴巴說的太快,朱子龍差點把後世21世紀新中國,房價順口溜拿出來解釋明朝事兒了。


    幸好反映的快,連忙緩過來。


    “是不是今天的事兒,你一早的打算。如果走向不和你心意,你就還要跑到牆那邊去撞柱子示威?然後得到外人幾句誇讚,李公真乃忠臣也,怒斥賊子而亡?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就是你的為臣之道?這還不是空談誤國?”


    隨著朱子龍的聲音越發的高昂起來,邊上原來看熱鬧占大多數的其它官員們,這會兒也是目瞪口呆,若有所思。


    看向皇帝的眼神,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而伴隨朱子龍的最終必殺技,大嘴炮連續會心一擊。


    李邦華隻感覺自己心火沸騰,五髒六腑跟油烹似的抽搐。精氣神完全一散而光,身體一直在那兒顫抖哆嗦個不停。


    想他任官數十載,從未被如此尖銳喝斥過,而今卻是如此慘不忍睹。


    更讓人崩潰的是,說他的還是皇帝。不管從哪方麵來看,都是慘敗無疑!


    風雨暫停之時,數十年的修身養性,終於讓李邦華情緒略略平複。他哆嗦著,艱難迴了一句道:“陛下,臣自認一片丹心,無負皇恩,無愧大明江山社稷,無愧……”


    可惜了,這般忠臣做派放在這會兒,隻會顯得讓人更加看不起。


    朱子龍冷冷道:“我說了,天子替天行道,上天罰行不罰心。你自己說說,你的行為與國有利,還是有害的?你說四海國公與闖賊行事相似,依朕來看,你的行為,更像一位反賊說過的。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劉公飽讀詩書,想來也知道,朕說的那個人是誰吧?”


    轟!


    刹那間,李邦華隻感覺頭上,猶如一道天雷轟下。頭暈欲厥,四肢夫力,精氣崩散!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