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清晨,紫禁城,老司機宮。


    形勢越發混亂,張皇後直接如期如開大朝會。隻是,百官剛一上朝,就有一個尚書、五個侍郎、八個禦史,其它林林各各的官員二三十個,跪下來集體“陛辭”,要求“告老還鄉”。


    看著這些一看形勢不好,就打算暫時跑路,等以後形勢好了,又想複起再當官的豬隊友們。


    張皇後感到,深深的絕望!


    朝中殘存不多的東林黨人,以及其它各黨官,依然一門心思地給溫體仁拆台。就算中間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特意醒來了一次,號令天下,他們也隻是表麵上裝做聽話的樣子。


    內閣頒布的絕大多數命令,都被六部消極拖延,很少能夠得到執行到位。


    在此期間,李自成到處殺人放火,搶錢搶女人搶糧食。整個永平府和大半個順天府,還有河間府、保定府,等諸多府地和相當多的縣城相繼陷落。


    盧象升的天雄軍和曹文詔的東路軍,到處救火的同時,還吃不飽飯,而且拚命還拿不到多少工資。


    國家的錢一出戶部,給官員暗中先扣20%當迴扣,再轉幾道手,隻殘存50%到了士兵的手上,還tm分期付款。


    皇後終於受不了,開始下罪一些官員,直接殺頭了。


    然而,朝廷裏的東林黨人,和其它各黨官員,接下來的第一反應,依然不是如何精誠團結、力挽狂瀾、共渡困難。


    而是,想盡快從北京朝廷這條破船上,先暫時跳出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抱上錢跑路,等以後安全了再迴來——比如眼下這些乞求,告老還鄉的家夥們……


    看著眼前的這些人,皇後的臉色變幻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才遏止住心裏,想下令,把他們這幾十個官員全部推出午門斬首的衝動。


    最終,點頭,讓他們走人了。(不過,腹黑的皇後,讓錦衣衛在半路等他們了,打算裝成土匪,搶劫他們。哼!可千萬別以為,張皇後的節操還是滿的。


    唯小人和女子,最難養也!


    做完這些,張皇後看著變得稀落了不少的朝堂。以及,那些剩下的官員,心裏又是一陣歎息:-----那些逃走了的家夥,或許確實是節操為負數。


    但這,眼前些選擇留下的官員,恐怕也未必有多麽忠心。到底有多少,還想繼續在黨爭裏裏當腦殘,隻有天才知道。


    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啊!


    此時此刻,張皇後無比懷念,在前線的幾位有真本事的大臣,以及朱子龍同誌。


    說好的“臨危一死報君王”,這朝中的百官,有幾人可以做到?


    甚至於,根據錦衣衛來報,他們還懷疑朝中有些官員。可能和李自成,以及清國那邊有聯絡,可能是雙麵間諜。隻是沒有明顯的證據,以及名單,不好下手。


    就在此時,突然。


    首輔溫體仁上前說道:“……皇後娘娘,太子殿下,恕臣直言。我大明國戰聯軍,隻所以不敢輕易迴師,就是怕京師誠不可保。臣有一提議,皇上皇後應以天下宗廟為重,棄守京師,速移陪都南京……”


    “此一計,可使聯軍再無後顧之憂……願陛下和娘娘,不以一城一地得失為要,務必保重龍體和國本。速率忠臣宮眷和京營,與天雄軍等匯合突圍!來日,必能勵精圖治、光複河山!”


    遷都?溫體仁的建議,競然是遷都?


    滿朝文武,立時全愣住了。


    張皇後也不是一個不懂變通之人,何況她一個婦道人家,也沒有男人那麽多這擔心,那擔心的。當下,心裏有些意動!


    她一個女人,和原來曆史上的那位,有政治潔癖的崇禎皇帝,有本質上的區別。


    崇禎最為在意自己在曆史上的名聲,明明有很多機會逃奔南方。最少可以保得江南半壁,卻是屢次放棄機會,最後隻能是上吊自殺。


    張皇後可沒有那麽死要麵子,活受罪……


    不過,就在皇後有些心動,想同意溫體仁的這個計劃之時。突然,百官裏出來一個言官,大手一揮罵道:


    “娘娘……萬萬不可聽溫賊的妖言惑眾!我大明素來以天子守國門,不怕蠻族而名鎮四海。如果天子不敢守戰,便讓城而走。試問,前方將士和守土官員又將如何去想?”


    “況且,多年來,不管是流賊,還是遼東建奴,皆是已經數次兵臨京師城下。又有哪一次不是受挫而迴?溫賊這是想陷皇上和娘娘,一世不仁之罵名。是故,臣請誅溫體仁,以謝天下!”


    不得不說,言官就是一個攪屎棍,他這一席話說的慷慨激昂,真是打臉無數。


    隨著這言官的說話,後麵越來越多的言官和東林官人,以及其它作死官員,都出來各有說法,總的意思,就是不同意遷都跑路。


    “帝王,國之本,軍中氣……於今之勢,首在振作人心和前線士氣,如若皇上棄京師出奔。天下人和眾軍士,內心勢必一發而不可收拾。到時,天下人將何以看吾皇?”


    “皇後仁德,萬不可學武後獨斷……至尊者,天子,至大者,道理。前方浴血廝殺,後方卻在南遷逃走,哪有這樣的道理?當可戰死,也不遷都!”


    好家夥,這些人真是越說越厲害了,就差沒當麵要暗示,罵起皇後來了。


    表麵上這些人說的很有道理,可是細思極恐。


    別看這幫人在殿上,說得如此慷慨激昂、赤膽忠心的模樣。但想想他們暗中所為,皇後知道,真正到了敵兵來犯,並且破城之時,絕對不會有一個現在這些說話的人,站出來護駕為君。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些人立刻掉轉陣營,幫忙李自成或清軍那邊,把明朝皇室貢獻出去當禮物。


    以期能在新朝,換得高官厚位!


    心裏早有打算的皇後,於是,接下來。


    表麵上,耐心地聽著。卻沒有做出任何表態,隻是淡定的退朝。然後轉眼間,就悄悄的把溫體仁和他的心腹們叫進書房。


    “娘娘,吾之忠心可照日月……此輩才真是妖言惑眾!天子守國門確是祖製,但也需看時勢!如今時勢變了,我們在京城隻會是讓前線大軍,投鼠忌器。豈能墨守成規而不變?那才是真正的誤時國戰也!”


    溫體仁一進來,就跪下自我分辨,說的淚流滿麵。


    他原以為,皇後不明白他的意思。卻不成想,皇後連連點頭,然後,扔過來一個奏折。


    打開一看,競然是前線朱子龍送過來的。


    亦然就是一個合理的遷都計劃書!


    溫體仁大吃一驚的同時,也是臉上一喜,沒想到四海國公與自己想到一處去了,看來遷都一事,大事可成!


    “朝中東林官和各黨……此輩皆是應該剝皮實草之人,但如今形勢逼人,已經來不及了。溫卿,你拿上這幾份聖旨,速去各處國庫開倉取糧,征收一切騾馬車輛,能運走多少糧食就運走多少。”


    “不日,會有秘部朱家軍,前來相助遷都一事。等待與宮中車駕會合,護衛宮眷突出京師險地……”


    說話間,張皇後又拿出尚方寶劍交給溫體。


    “事不宜遲……如果有人膽敢抗旨不遵,卿盡可先斬後奏。若有京中官員膽敢阻撓,縱然是大學士、尚書、侍郎之尊,卿亦可斬之。所以後果,皆有國公爺和本宮一力承擔。”


    對於張皇後的這種神轉折,神處理,以及膽大枉為。


    明明提議跑路的是溫體仁,但是這會兒,他和他的小夥伴們,齊齊驚呆了,木然的接過了尚方寶劍。


    半響之後,溫體仁呐呐地道,“娘娘,真要這般急迫麽?或許時局尚有轉機?不如再等等看?”


    “本宮其實早有此意,國公爺也是……不能等了!”誰知,張皇後比溫體仁還果斷的多。


    皇後這麽著急,也是有原因的!


    原來,就在不久前。


    朱子龍加密信,給皇後。信中沒有點名,但明確的說出,百官中有人密謀間接的扣下皇室成員,以圖不軌。


    一個擔心自己的皇帝分身,另一個擔心失落罵名,無顏死後見朱家祖宗,於是一下子就心急的遷都計劃了。


    事實上,朱子龍做為穿越者,這種猜測是有根據和可能性的。


    原來的曆史上,崇禎皇帝看到大勢已去,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坐在宮裏等死或上山上吊自殺。而是,第一時間想到了跑路。


    不料城頭上的大明武將,競然不肯給皇帝開門。後來,他又跑到兵部尚書張縉彥守的朝陽門,試圖混出城去,張縉彥也是選擇了拒不向皇帝開門放人。


    到了這等眾叛親離的地步,崇禎皇帝才徹底灰心絕望。


    隻得,直入煤山,披散了頭發寫下血書,然後找了棵歪脖子樹上吊自殺。並且,在臨死前大罵,天下文官皆可殺的名言!


    曆史上,大明滿朝文武中的不少人,絲毫沒有忠君之心。卻反過來拿,皇帝充當投名狀。


    以此類推,現在皇帝長年醒來的時間少,皇後上位,他們也沒有真正的放在眼中。難保,這種狗咬主人的事情,不會突然發生。


    小心駛的萬年船啊,沒事,還是提前安全點,跑路吧。他們能跑,我們為什麽不能跑?


    京城爛到根子上了,這裏的人大部分死有餘辜。到時候,隻要皇室跑了,四門大開。能跑的自然全是老百姓為首,不想跑的,全都是貪官汙吏和大地主土豪,死了也不可憐。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