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子龍到處撒錢,收賣官員,通過報紙造勢,以及有皇後的支持。


    大事漸定!


    許多和範家等人有關聯的地方官員和商人,漸漸邊緣化,成為一些人的替罪羊。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權衡利弊,已然放棄了他們。


    甚至出於殺人滅口的考慮,還巴不得朱子龍殺了他們。


    大明餘處,各人也是一樣落井下石。這就是時態之風,真是可恨,可憐,可笑也!


    當近2000萬兩銀子送到京城,加上還有上萬輛馬車的物資過來。(朱子龍私藏的更多)內閣閣老,六部大員們,一下子全都眼紅了。


    不僅僅是想貪一點,不少正直的官員也是眼紅,因為他們二三年沒發過工資了。


    沒錯,是真的。


    就像後世的中國,有些老板拖欠工人工資一樣。大明的皇帝,也是拖欠一些官員的工資nnn久了。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古代當官,做到三品大員,卻會窮的叮當響,工資還不夠全家的開銷用度,你一定會覺得荒謬可笑吧。


    但在明朝,這可是真事兒。


    明代的官員,常常“哭窮”,說自己的俸祿,“可謂至薄”。就連清修明史的編纂者,都替明朝官員抱不平,說“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那麽,明朝的官員不算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工資呢?


    明朝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規定了官員的工資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從二品,四十八石;正三品,三十五石;從三品,二十六石。


    正四品,二十四石;從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一十六石;從五品,一十四石;正六品,一十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七石五鬥;從七品,七石;正八品,六石五鬥。


    從八品,六石;正九品,五石五鬥;從九品五石。


    這個規定,用糧食作為俸祿的計量單位。除了糧食以外,也按照品級給官員發一定數量的紙幣——“大明通行寶鈔”!


    如果真按照朱元璋規定的這個標準來計算,明朝官員的俸祿,並不比前代低多少。


    即便是縣官,每月領取七石大米,也是足夠開銷的。


    但是,是的,但是來了。


    坑爹的朱元璋,規定官員的工資不得變動,也就是說一年後是這個標準,十年後還是,百年後仍然是。


    可是,市場的物價會波動呀。


    打個比方,以前一元錢一公斤的豬肉,十年後,漲到了十元錢一公斤,你tm工資還是固定不變。搞毛線啊,不貪汙,任何官員都混不下去。


    天順年間的內閣首輔,李賢(一品官,相當於國家總理)


    就說,自己的俸祿領到手之後,“日用之資不過十日”,一個月的俸祿,隻夠十天的開支。所以,如果要在明朝當個老老實實的官,那日子過的肯定相當清苦。


    想想,一個國家的總理,發到手上的工資,隻能用十天,就是細思極恐。


    所以,十官九貪,也是給朱元璋給逼的。他就一要飯的最後當了皇帝,你真以為,他當皇帝有多大的水平?


    更坑爹的是,後麵的皇帝,還真認真的執行了朱元璋的規則。


    而且,還玩拖欠工資這一手,簡直就是中國曆史上以來,最小氣的皇帝。


    所以,官員們和皇帝是對立的。


    當然了,這自然不是說明朝官員貪汙就是應該的。


    除開老朱家的工資太少外,還有體製原因。


    朱元璋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憤青,口頭嚷嚷沒效果,幹脆參加了革命暴動,一舉奪得江山。因為自幼沒少受貪官汙吏的害,登上皇帝的位子後,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反貪官,也足以看出他對貪官的憤恨。


    剛開始他並未開殺戒,而是找官員們個別談話:“朕行先教後誅,不是不教而誅。爾等若是不聽朕言,執意要貪,則隻有死路一條。”


    但是,到後來。


    他就痛下死手了,貪贓滿銀六十兩者(合人民幣4200元),一律處死。


    還以挑筋、斷指、削膝蓋、斷手等酷刑嚴懲(這些刑法貪2000元就能用到了)。更有甚者(那些貪汙十萬元以上者),推出了“剝皮實草”的酷刑!


    這些措施可謂周密,在當時真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不久,那些官員們就放鬆了人生觀的改造,依舊前腐後繼,酷刑也都不起作用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


    就是因為,封建製度下讀書出來的官,根本就不把百姓當人看,以及讀書的成本過高。


    想想看,他們以“十年苦讀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聞”的人,好不容易當了官,下層官員開始對其吹捧,哄抬,自我欲望膨脹,以“父母官”自詡。


    那麽,我是你的父母,吃你點喝你點理所應當嗎,對不對。


    時間日久,腐敗日盛。隻惹得老朱長歎:“奈何朝殺而暮犯”。


    也就是說,在封建製度下,反腐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因為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貪官汙吏,他貪汙了整個天下,所有人的財產都是他的。


    官員也是以他做為榜樣的,何來公平,公開,公正,清廉可言。那隻是少數官員的做秀罷了!


    不過話說迴來,就算是垃圾官員,好歹工資你當皇帝的,也按時發呀。


    拖欠個二三年,算怎麽迴事?


    此時此刻,近2000萬兩的銀子進京,你說這些官員不眼紅,誰眼紅?


    戶部官員們希望能多繳入進國庫一些,如此,可解庫房的燃眉之急,那些實物,也可折成一部分銀子上繳。畢竟大明現在上下,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其它各部官員也都是,懷著不同的目的,眼巴巴的看著。


    千裏做官隻求財,從古到今,關於這點,絲毫沒有變化。什麽為人民服務,你睡醒了沒有?


    關於抄家財富的搶奪,除了各人的私心分潤,地方該留存多少,應上繳朝中多少?這是各人反複爭奪的焦點。


    一時間,每天早朝,奏折爭辯。每天奏疏來來往往,可忙壞了明朝的郵政人員!


    估計,這次的為錢而忙,大明的官場上,沒個半年或一年時間,是爭不完的了。


    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