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美食狂歡進行的很順利(其實就是幾頭大肥豬而已)!


    不過,朱子龍隻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大家一起狂歡了幾下,很快他就有其它事情進了莊內。


    在處理完一些莊內事項後,他接過馬小三等人送過來的三眼銃等樣品,沉思了會。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


    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


    號稱三板斧火器,意思就是幾乎同時開火三次後,你就的拿它當鐵錘和敵人近距離肉搏了。


    所以,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但是三眼銃在民間卻留存至今,百姓使用隻裝火藥不裝鑄鐵球的三眼銃當做驅魔嚇驅除邪物的工具,類似鞭炮的作用。


    現在21世紀的新中國,在中國南方一些客家地區,依然可以看到三眼銃和這類活動。


    朱子龍根據曆史記載,知道這種它在三四十步的距離時,還是有相當的威力和足夠的射擊精度的。


    明代的一步大概是一米多點點,也就是它最佳開火殺傷距離是在30-50米之間。


    美國娛樂yy節目《致命武士》對三眼銃武器的實測評價(隻供參考,別當真)步下用三眼銃能夠在25碼(22.785米)的距離上進行精確的射擊。並能夠擊穿騎士的鎖子甲!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人類百米衝刺隻要十幾秒,強悍者或運動員能在10秒內跑完。如果是騎馬衝刺,更是可以縮短nn秒!


    何況,這玩意得在30-40米才威力漸顯,估計人家敵人秒秒鍾,這麽短的距離,早就衝到你麵前了。


    幸好,朱子龍自己從現代那邊帶了無縫鋼管過來。


    用無縫鋼管做的鳥銃,再加上自己改良一下黑火藥配合比例等,想來比不上真步槍,但是比現在手上的強駑總是要威力強幾分的。


    遠程兵器上朱子龍決定拋棄了弓箭等,改而選用火銃,不是因為弓箭等不夠犀利。


    而是製造購買成本太過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難練,沒有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朱子龍可沒有這樣的時間。畢竟,以後槍等才是主流!


    當然了,也不是說箭等就落伍了。


    想想成吉思汗的蒙古騎軍,是依靠什麽征服大半個世界國家的?還有秦朝統一六國時,有名的箭陣?


    它們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箭!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歐亞大陸上最具特色的兩種弓箭是:英國長弓和中國清弓。而防禦它們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鎧甲,歐洲鎖子甲和中國鐵劄甲,一個攻一個防,結果會怎樣呢?


    有現代科學家後來複製過這畫麵,得出數據。


    英國長弓的最高箭速:126英尺/秒,約等於38米/秒(相當於6級台風)。清弓的最高箭速:144英尺/秒,43.9米/秒。在箭速上,短小的清弓更勝一籌!


    兩把弓箭都射穿了鎖子甲,尤其是中國清弓,穿透力更大,雙麵都貫穿了!


    這也是,清軍能夠戰勝大明步兵。以及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在工業革命百年後,已經大量使用火炮、戰船之際。清朝人卻仍以使用弓箭為主的原因!


    因為隻要培訓過硬,箭手能力出眾,它的威力不比槍支弱幾分,甚至於在特殊條件下,比槍還牛比!


    隻是,還是那句話。


    培養一個合格的箭手,要的時間和成本太高了。遠比不上給你一把槍,哪怕是一個女人,練習十幾天後,也能勉強上戰場了。


    第二天!


    朱子龍將那一百多名匠戶裏,據說有十幾人會打造火品的叫了過來。


    這十幾人無不是粗手粗腳,滿麵風霜,身上的棉襖破破爛爛。朱子龍為拉攏人心,當場就將自己府裏的一些新衣服,給他們換上。又招待他們先食用一頓地主級的美食過後,這才開始聊天說話!


    朱子龍問他們:“聽說你們精於打造火器?”


    匠頭叫李大炮,年在三十五、六,身材甚是粗壯,站起來向朱子龍迴答道:“迴大人的話,不是小的誇口,當年小的在衛城軍器局中,論起打製兵器火銃,那也是數一數二的。現如今沒了坐班,到了這裏,我們這手上的技藝也沒有落下。”


    朱子龍看他臉上似在迴憶,神情又是驕傲又是痛恨,似是不假。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順口問了他些製造鳥銃的知識。


    李大炮迴答的頭頭是道,堪是讓朱子龍滿意,到最後更是給朱子龍一個成本合算。意思是說,一根合格而炸膛少的鳥銃成本在五到十兩左右,所需不是一筆小數目。


    五到十兩左右,這可以當的一般明朝百姓家庭幾個月的生活費了,確實是不便宜。


    這恐怕也是明朝軍中,火器少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吧?


    畢竟軍餉都發不起,層層官員克扣了,還有錢給士兵們裝備上極品火器?


    沒錢萬事休也!


    然而,朱子龍同誌現在窮的隻有錢了,衝李大炮點了點頭。


    他更關心鳥銃的質量問題,曆史上很多明軍使用的鳥銃會炸膛,造成軍士對使用鳥銃有一種畏懼。不過,因為他從現代帶了一批無縫鋼管過來,想來這個最難點的問題也能輕鬆解決掉。


    於是,他拿出了一根無縫現代鋼管,給李大炮看,問他用此物打造火器如何?


    啪!


    無縫鋼管始一出來,李大炮等人眼睛就亮了,等到送到他們手中仔細觀察時。更是雙手都有些發抖!


    “大,大……大人,你這是百煉精鋼?”李大炮等人說話時,嘴唇都在哆嗦。


    也難怪李大炮等人會失態,在古代,“兵者,國之大事”。


    “武器孰精”是影響軍事戰鬥力強弱的“大事”,也是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


    鋼是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生鐵製鋼技術的出現,使得鐵質兵器形製和性能不斷改進,這極大地提高了軍隊作戰能力。


    從戰國時期就開始取代青銅兵器,成為戰場上的“國之利器”。


    中國較早出現的技術是炒鋼,它是中國古代由生鐵變成鋼或熟鐵的主要方法,但是比起現代的鋼,差距不是一點兩點,而是很多點。


    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古代煉鋼的成功率很低。比如炒鋼,很容易就會炒成熟鐵。


    所以鋼少見,而百煉鋼就更少見了,一但出現百煉鋼,基本上可以算是用來打造寶刀名劍了。


    隻於百煉鋼之上的,百煉精鋼。也就是李大炮說的,朱子龍現在交給他的無縫鋼管樣品,不好意思。整個大明朝都找不出來幾根!


    那能讓人不失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