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曆史上留下的形象至為冷酷。
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麵前,他卻滿麵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複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
朱重八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製定了中國曆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基本上明朝官員不貪點汙,就不能體麵的活下去。史稱曆史上最苦比的一群公務員!)
但老朱給自己兒孫們製定的俸祿標準,則是一等一的按高級種豬來計劃的。
皇子封為親王後年俸萬石(約合人民幣2000萬左右),是最高一品官員的nnnn倍,還不包括給皇室成員封賞下來的,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價值隻少過數億人民幣以上)。
皇族成員還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高工資享受俸祿!
結婚時國家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等等等等。死後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多子多福,本來是中國人的不二信條。揮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給自己子孫規定的光榮任務。所以,朱氏皇族生得理直氣壯,生得光榮坦蕩,生得痛快淋漓。
然而,對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室生育紀錄的一次次刷新,卻是意味著每一個老百姓負擔的一次次加重。
眾多種豬王爺的增加,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
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例如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大半歸各王府所有。這種例子全國各地,大明上下比比皆是!
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叫苦不迭!
就這樣,種豬皇室子孫們,還不滿足。經常與地方上的巨商相勾結,進行行業壟斷。
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都被其大部分壟斷。所有稀缺的自然資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隻要證明有利可圖,大明皇族成員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搶占到自己手裏。
另外,各地王爺還經常向皇帝哭窮,索要各種特利。
通過種種巧取豪奪,皇族們山積了天下最多的財富。
明朝平均人口是6000-7000萬左右,皇室成員和官員,以及地主等隻占總人口的10%左右。
但是,就是這10%的人口,卻占有了大明朝90%左右的豐富資源。貧富差距已經不能用不平衡來形容了,而是要用吊炸天來形容!
大明朝的滅亡,野豬皮清軍隻是外因,其根本原因是李自成與張獻忠等多股的農民軍。
那麽,農民軍綿綿不斷的兵力,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就是因為天災,和以上這些占了90%資源的人,兼並土地,搞的民不聊生。把小夥伴們硬逼上梁山,隻能造反的幹活了!
事實上中國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隻要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造反!
據史書記載,明後期農民軍起義之初,總督楊鶴計劃招撫,出糧賑濟。農民軍一聽政府和皇上有糧食補助,便立刻偃旗息鼓,招撫受降,不鬧事了。
但是,坑爹的東林黨,這個時候來神補刀了。
層層克扣貪汙,“所救百姓數量,不及十分之一”。最後陝北人民義軍卷土重來,席卷南北,一發不可收拾!
饑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
然後大家一起玩完,全便宜野豬皮同誌了!
這蛋痛的節奏,你說朱子龍這個山寨天啟皇帝,能不感覺到一股淡淡的憂傷嗎?
“隻不過二三個月沒有按時給種豬們發工資,就來給我鬧了?哼,繼續不發!”朱子龍一肚子的氣,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他把這些王爺們要工資的奏折向龍桌上一扔,決定留中不迴。
不過,因為有祖製,最多也就是拖欠種豬王爺們的工資,但是想最終不給工資,卻是很難的。
朱子龍摸了摸太陽穴,有些傷腦筋的想,如何最大努力的讓大明的百姓有一口吃的呢?
隻要哪怕還有一口吃的,百姓們就不會造反的。
嗯,有了。
下一分鍾,朱子龍把所有批好的奏折放好,迴到龍床上,再次暈厥,迴到本體。
此時此刻,在山東家中醒來的本體朱子龍,打開隱匿起來的筆記本電腦,點開文件,朱子龍終於是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有關文件內容。
這是他存貯的大明朝各方麵後世真實的曆史資料之一,這個貼子上記載的是關於花生、玉米、番薯、土豆等美洲高產作物。當年傳入明朝後的前前後後事跡因果!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印第安人培育的作物如番薯、玉米、馬鈴薯、煙草、辣椒等迅速傳遍了全世界,包括中國(明後期快滅亡時,傳入的。)
1588年左右,英國人開始殖民愛爾蘭,把好耕地搶走了,愛爾蘭人隻能在缺水的貧瘠土地上種點東西糊口,經常鬧饑荒。
但是,馬鈴薯改變了這一切。讓英國人統治的愛爾蘭人發現,貧瘠的土地種出的馬鈴薯足夠養活家人和牲畜,而且不費什麽力氣。於是100年間,愛爾蘭人口從300萬猛增到800萬!
同年,德國、俄國和法國也大力種植馬鈴薯,從而結束了歐洲北部的營養不良症和周期性饑荒。
然而,這些東西傳入中國時,是明朝後期最後幾年,還沒來的及全國大麵積種植,明朝就完蛋了。
最後全便宜了野豬皮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最大的謊言。
隻是因為這些高產糧食正式開始在中國推廣起來了,中國人沒有餓死,讓清朝勉強的渡過了早期少數民族統治漢人的最艱難時期,穩固了政權罷了!
如果明朝能多堅持十幾年,哦不,哪怕是多堅持幾年不滅國。
有了這些高產糧食的大麵積推廣應用的話,國內的農民軍就做不大,沒有了內亂,全力對付外敵。再和野豬皮打戰,誰勝誰負,還真就不好說了。
當然,當年明朝滅亡時,其實番薯傳入的比較早,已經有些省份開始中小麵積種植了。
據曆史後人記載,番薯在明朝滅亡的前一年,威能已顯:“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而且一年可種數季!
明代較好的水田也不過畝產720斤左右,平均畝產不過240斤。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土地養活的人口可以增加到好幾倍!多出來的田地改種其他作物,又能養活更多的牛羊豬狗。
就晚了幾年呀,唉!
哪怕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再混蛋,文官再垃圾,百姓再內亂,隻要當年的明朝正統,能多堅持幾年。光依靠這些個高產糧食,還是會有不小的轉機地!
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麵前,他卻滿麵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複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
朱重八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製定了中國曆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基本上明朝官員不貪點汙,就不能體麵的活下去。史稱曆史上最苦比的一群公務員!)
但老朱給自己兒孫們製定的俸祿標準,則是一等一的按高級種豬來計劃的。
皇子封為親王後年俸萬石(約合人民幣2000萬左右),是最高一品官員的nnnn倍,還不包括給皇室成員封賞下來的,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價值隻少過數億人民幣以上)。
皇族成員還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高工資享受俸祿!
結婚時國家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等等等等。死後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多子多福,本來是中國人的不二信條。揮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給自己子孫規定的光榮任務。所以,朱氏皇族生得理直氣壯,生得光榮坦蕩,生得痛快淋漓。
然而,對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室生育紀錄的一次次刷新,卻是意味著每一個老百姓負擔的一次次加重。
眾多種豬王爺的增加,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
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例如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大半歸各王府所有。這種例子全國各地,大明上下比比皆是!
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叫苦不迭!
就這樣,種豬皇室子孫們,還不滿足。經常與地方上的巨商相勾結,進行行業壟斷。
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都被其大部分壟斷。所有稀缺的自然資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隻要證明有利可圖,大明皇族成員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搶占到自己手裏。
另外,各地王爺還經常向皇帝哭窮,索要各種特利。
通過種種巧取豪奪,皇族們山積了天下最多的財富。
明朝平均人口是6000-7000萬左右,皇室成員和官員,以及地主等隻占總人口的10%左右。
但是,就是這10%的人口,卻占有了大明朝90%左右的豐富資源。貧富差距已經不能用不平衡來形容了,而是要用吊炸天來形容!
大明朝的滅亡,野豬皮清軍隻是外因,其根本原因是李自成與張獻忠等多股的農民軍。
那麽,農民軍綿綿不斷的兵力,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就是因為天災,和以上這些占了90%資源的人,兼並土地,搞的民不聊生。把小夥伴們硬逼上梁山,隻能造反的幹活了!
事實上中國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隻要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造反!
據史書記載,明後期農民軍起義之初,總督楊鶴計劃招撫,出糧賑濟。農民軍一聽政府和皇上有糧食補助,便立刻偃旗息鼓,招撫受降,不鬧事了。
但是,坑爹的東林黨,這個時候來神補刀了。
層層克扣貪汙,“所救百姓數量,不及十分之一”。最後陝北人民義軍卷土重來,席卷南北,一發不可收拾!
饑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
然後大家一起玩完,全便宜野豬皮同誌了!
這蛋痛的節奏,你說朱子龍這個山寨天啟皇帝,能不感覺到一股淡淡的憂傷嗎?
“隻不過二三個月沒有按時給種豬們發工資,就來給我鬧了?哼,繼續不發!”朱子龍一肚子的氣,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他把這些王爺們要工資的奏折向龍桌上一扔,決定留中不迴。
不過,因為有祖製,最多也就是拖欠種豬王爺們的工資,但是想最終不給工資,卻是很難的。
朱子龍摸了摸太陽穴,有些傷腦筋的想,如何最大努力的讓大明的百姓有一口吃的呢?
隻要哪怕還有一口吃的,百姓們就不會造反的。
嗯,有了。
下一分鍾,朱子龍把所有批好的奏折放好,迴到龍床上,再次暈厥,迴到本體。
此時此刻,在山東家中醒來的本體朱子龍,打開隱匿起來的筆記本電腦,點開文件,朱子龍終於是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有關文件內容。
這是他存貯的大明朝各方麵後世真實的曆史資料之一,這個貼子上記載的是關於花生、玉米、番薯、土豆等美洲高產作物。當年傳入明朝後的前前後後事跡因果!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印第安人培育的作物如番薯、玉米、馬鈴薯、煙草、辣椒等迅速傳遍了全世界,包括中國(明後期快滅亡時,傳入的。)
1588年左右,英國人開始殖民愛爾蘭,把好耕地搶走了,愛爾蘭人隻能在缺水的貧瘠土地上種點東西糊口,經常鬧饑荒。
但是,馬鈴薯改變了這一切。讓英國人統治的愛爾蘭人發現,貧瘠的土地種出的馬鈴薯足夠養活家人和牲畜,而且不費什麽力氣。於是100年間,愛爾蘭人口從300萬猛增到800萬!
同年,德國、俄國和法國也大力種植馬鈴薯,從而結束了歐洲北部的營養不良症和周期性饑荒。
然而,這些東西傳入中國時,是明朝後期最後幾年,還沒來的及全國大麵積種植,明朝就完蛋了。
最後全便宜了野豬皮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最大的謊言。
隻是因為這些高產糧食正式開始在中國推廣起來了,中國人沒有餓死,讓清朝勉強的渡過了早期少數民族統治漢人的最艱難時期,穩固了政權罷了!
如果明朝能多堅持十幾年,哦不,哪怕是多堅持幾年不滅國。
有了這些高產糧食的大麵積推廣應用的話,國內的農民軍就做不大,沒有了內亂,全力對付外敵。再和野豬皮打戰,誰勝誰負,還真就不好說了。
當然,當年明朝滅亡時,其實番薯傳入的比較早,已經有些省份開始中小麵積種植了。
據曆史後人記載,番薯在明朝滅亡的前一年,威能已顯:“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而且一年可種數季!
明代較好的水田也不過畝產720斤左右,平均畝產不過240斤。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土地養活的人口可以增加到好幾倍!多出來的田地改種其他作物,又能養活更多的牛羊豬狗。
就晚了幾年呀,唉!
哪怕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再混蛋,文官再垃圾,百姓再內亂,隻要當年的明朝正統,能多堅持幾年。光依靠這些個高產糧食,還是會有不小的轉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