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戰事傳來好消息,南平將軍安邦雄首戰告捷,聖上龍心大悅。
恰逢蘇賢妃有孕,因年紀大了,胎氣不穩,需要真龍陪伴在身邊才行,聖上便口諭暫停上朝十日。
左右無事,夫妻兩個便陪著喬氏,一起去白雲觀住上幾日,散散心。
相傳永樂山原來隻是一座並不太高的小山峰,山下還有一片湖泊,有一道士常年在此修煉。
一日,道士正在修煉時,聽見山下吵鬧,開始他並未理會,豈料吵鬧聲越來越大,隻好下山查看。
隻見幾個人正圍在一隻巨大的老龜跟前,為了如何分吃而爭吵。
道士見那老龜身形巨大,看來是已經活了有些年頭了,他並不想管閑事,打算離去,忽然耳邊就傳來說話的聲音。
道士仔細聽了一會,竟然是那隻老烏在向他求救,它說自己已經三千多歲了,隻因吃了太上老君荷花池裏的蓮葉,才被貶下界,求道士能救它一命。
道士聽了,驚訝不已,再去看那老龜,已然流出兩行眼淚。
他上前勸說幾人不要吃龜,並將身上所有的銀子全都掏了出來,誰知那幾人聽了他的話以後,忽然就憑空消失不見,再看那老龜也是足跡全無。
沒過多久,道士就飛升成仙,這座永樂山也在一夜之間就高出了數百丈。山上的白雲觀也成了各地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
永樂山中樹木茂盛,風景如畫,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中隱藏著十幾處瀑布,清澈的激流從數十丈高的崖頂跌落下來。
最值得一觀的是雨後,雲霧環繞在各個山頭,早起的話就能看到極美的雲海和日出。
行到半山腰,馬車就上不去了,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台階。
半山腰處,有專供香客存放馬車的地方,想要去山頂上的白雲觀隻能步行上去。
曼舟和顧硯初還好,喬氏爬了這麽長的台階,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不過病了一場痊愈以後,能出這麽多汗,身上著實爽快不少。
幾人一進大門,就有小道長迎了出來,喬氏行了拱手禮:“道長慈悲。”
小道士還禮,引著幾人去了三清殿,喬氏和曼舟走在前麵,顧硯初隻在後麵不遠不近的跟著。
上完了香,曼舟扶著喬氏先去廂房休息,顧硯初給了豐厚的香火錢,幾人才得以單獨住了一個院子。
喬氏帶著周嬤嬤每日晨起聽經誦經,午後清靜時又與道長學習修煉的拳法,強身健體,修身養性。
曼舟和顧硯初早上與喬氏一起聽經,之後兩人就尋了僻靜之處,通常都是在崖邊,墊了蒲團相對而坐,一邊欣賞變幻莫測的雲海,一邊說話。
如此過了幾日,喬氏覺得身心舒暢,人也精神了不少,就計劃著明日下山迴家。
還不等走,謝延就找了過來,因為太上皇失蹤了。
顧硯初驚訝,不相信一個大活人會無緣無故失蹤,說不定是偷偷溜出宮的。
顧硯初與謝延在後山尋了一處樹木繁盛的地方,兩人就站在樹下說話。
謝延一路爬山上來,到現在也沒喘過氣來,聲音有氣無力:“聖上本來是召你進宮,可是你府中的人說你去了白雲觀,於是又將我召進宮中。”
“不像是失蹤,有可能是出宮了,怎麽能不打招唿就出宮呢,這是要微服私訪?”
謝延扶著樹搖頭:“我也覺得是出宮了,他身邊的李公公也跟著一起不見了,你說他一個老頭子,能跑到哪裏去?”
顧硯初瞧了他一眼:“我看你還是得用些藥,這都上山多久了,怎麽還是喘成這樣。”
忽然,謝延朝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往遠處看。
顧硯初不動聲色,眯著眼睛往他所指的方向看過去。
在一棵約有一抱之粗的樹後麵,露出一塊圓溜溜的,用花布包裹著的東西,那東西還時不時的動上兩下。
二人對視一眼,都沒弄明白那是個什麽東西。
顧硯初看看木易的位置,在那個東西的對麵,如果讓他過去,勢必會被那東西發現。
他用胳膊肘碰了碰謝延,又朝紮秋的方向揚了揚下巴。
謝延立刻會意,扶著樹就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果然驚動了倚在樹上閉目的紮秋。
瞧見謝延正對著一棵樹不停的擠眉弄眼,紮秋疑惑的看了過去。
一下子就發現了那個晃動的花布球,她站的地方正在那塊“花布”的正後方。
紮秋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可惜地上到處都是枯樹枝,紮秋又壯實,每走一步都會因為踩斷樹枝而發出聲音。
眼看著就要驚動那塊“花布”,謝延冷不丁的又咳了起來,趁此機會,紮秋飛快的躥到近前,一把將樹後的人拎了出來。
那人被紮秋扔在地上,摔的七葷八素,裹著腦袋的花布也掉了下來。
謝延隻覺得眼前的禿頭油光鋥亮,他俯下身子,仔細去看他的相貌,不由驚訝的叫道:“普真?”
“你怎麽會在這裏?”
普真的禿瓢被磕在地上,迅速腫起一個大包,他哭喪著臉:“謝大人,老衲是追著你來的,有要事要向您稟報,老衲冒了風險下山去你府上,府上下人說你去了白雲觀,我這才追了過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你好好給我說說。”
普真揉了揉禿瓢上麵的大包,疼的直抽氣:“前幾天來了兩個人,說要在寺裏住上幾日,一出手就添了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這本來沒有什麽,老衲每日早晚都要到峰頂,去吸收天地光華和日月靈氣,奇怪的是,每次都會碰到他們。”
顧硯初聽的不耐煩:“你怎麽這麽囉嗦,簡單說。”
普真齜牙咧嘴的接著說道:“最怪異的就是,其中那個老的,說起話來細聲細氣,一根胡子都沒有,一看就不是正經的男人。”
聽到這話,顧硯初和謝延的心頭都是一動,對視一眼,示意普真接著說。
“於是,老衲就半夜裏去偷看他們睡覺,想著如果能聽到二人的對話或者夢話,也好查探一番,畢竟當初能找到徐順年的名冊,老衲是功不可沒。可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猜猜我看到了什麽,那個長胡子的,竟然穿了一條明黃色的褻褲。我以為是自己上了年紀,老眼昏花,於是隔天夜裏又偷偷去看。果然啊,果然真的是明黃色!”
顧硯初心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謝延心道:“看來這禿驢,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恰逢蘇賢妃有孕,因年紀大了,胎氣不穩,需要真龍陪伴在身邊才行,聖上便口諭暫停上朝十日。
左右無事,夫妻兩個便陪著喬氏,一起去白雲觀住上幾日,散散心。
相傳永樂山原來隻是一座並不太高的小山峰,山下還有一片湖泊,有一道士常年在此修煉。
一日,道士正在修煉時,聽見山下吵鬧,開始他並未理會,豈料吵鬧聲越來越大,隻好下山查看。
隻見幾個人正圍在一隻巨大的老龜跟前,為了如何分吃而爭吵。
道士見那老龜身形巨大,看來是已經活了有些年頭了,他並不想管閑事,打算離去,忽然耳邊就傳來說話的聲音。
道士仔細聽了一會,竟然是那隻老烏在向他求救,它說自己已經三千多歲了,隻因吃了太上老君荷花池裏的蓮葉,才被貶下界,求道士能救它一命。
道士聽了,驚訝不已,再去看那老龜,已然流出兩行眼淚。
他上前勸說幾人不要吃龜,並將身上所有的銀子全都掏了出來,誰知那幾人聽了他的話以後,忽然就憑空消失不見,再看那老龜也是足跡全無。
沒過多久,道士就飛升成仙,這座永樂山也在一夜之間就高出了數百丈。山上的白雲觀也成了各地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
永樂山中樹木茂盛,風景如畫,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中隱藏著十幾處瀑布,清澈的激流從數十丈高的崖頂跌落下來。
最值得一觀的是雨後,雲霧環繞在各個山頭,早起的話就能看到極美的雲海和日出。
行到半山腰,馬車就上不去了,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台階。
半山腰處,有專供香客存放馬車的地方,想要去山頂上的白雲觀隻能步行上去。
曼舟和顧硯初還好,喬氏爬了這麽長的台階,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不過病了一場痊愈以後,能出這麽多汗,身上著實爽快不少。
幾人一進大門,就有小道長迎了出來,喬氏行了拱手禮:“道長慈悲。”
小道士還禮,引著幾人去了三清殿,喬氏和曼舟走在前麵,顧硯初隻在後麵不遠不近的跟著。
上完了香,曼舟扶著喬氏先去廂房休息,顧硯初給了豐厚的香火錢,幾人才得以單獨住了一個院子。
喬氏帶著周嬤嬤每日晨起聽經誦經,午後清靜時又與道長學習修煉的拳法,強身健體,修身養性。
曼舟和顧硯初早上與喬氏一起聽經,之後兩人就尋了僻靜之處,通常都是在崖邊,墊了蒲團相對而坐,一邊欣賞變幻莫測的雲海,一邊說話。
如此過了幾日,喬氏覺得身心舒暢,人也精神了不少,就計劃著明日下山迴家。
還不等走,謝延就找了過來,因為太上皇失蹤了。
顧硯初驚訝,不相信一個大活人會無緣無故失蹤,說不定是偷偷溜出宮的。
顧硯初與謝延在後山尋了一處樹木繁盛的地方,兩人就站在樹下說話。
謝延一路爬山上來,到現在也沒喘過氣來,聲音有氣無力:“聖上本來是召你進宮,可是你府中的人說你去了白雲觀,於是又將我召進宮中。”
“不像是失蹤,有可能是出宮了,怎麽能不打招唿就出宮呢,這是要微服私訪?”
謝延扶著樹搖頭:“我也覺得是出宮了,他身邊的李公公也跟著一起不見了,你說他一個老頭子,能跑到哪裏去?”
顧硯初瞧了他一眼:“我看你還是得用些藥,這都上山多久了,怎麽還是喘成這樣。”
忽然,謝延朝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往遠處看。
顧硯初不動聲色,眯著眼睛往他所指的方向看過去。
在一棵約有一抱之粗的樹後麵,露出一塊圓溜溜的,用花布包裹著的東西,那東西還時不時的動上兩下。
二人對視一眼,都沒弄明白那是個什麽東西。
顧硯初看看木易的位置,在那個東西的對麵,如果讓他過去,勢必會被那東西發現。
他用胳膊肘碰了碰謝延,又朝紮秋的方向揚了揚下巴。
謝延立刻會意,扶著樹就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果然驚動了倚在樹上閉目的紮秋。
瞧見謝延正對著一棵樹不停的擠眉弄眼,紮秋疑惑的看了過去。
一下子就發現了那個晃動的花布球,她站的地方正在那塊“花布”的正後方。
紮秋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可惜地上到處都是枯樹枝,紮秋又壯實,每走一步都會因為踩斷樹枝而發出聲音。
眼看著就要驚動那塊“花布”,謝延冷不丁的又咳了起來,趁此機會,紮秋飛快的躥到近前,一把將樹後的人拎了出來。
那人被紮秋扔在地上,摔的七葷八素,裹著腦袋的花布也掉了下來。
謝延隻覺得眼前的禿頭油光鋥亮,他俯下身子,仔細去看他的相貌,不由驚訝的叫道:“普真?”
“你怎麽會在這裏?”
普真的禿瓢被磕在地上,迅速腫起一個大包,他哭喪著臉:“謝大人,老衲是追著你來的,有要事要向您稟報,老衲冒了風險下山去你府上,府上下人說你去了白雲觀,我這才追了過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你好好給我說說。”
普真揉了揉禿瓢上麵的大包,疼的直抽氣:“前幾天來了兩個人,說要在寺裏住上幾日,一出手就添了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這本來沒有什麽,老衲每日早晚都要到峰頂,去吸收天地光華和日月靈氣,奇怪的是,每次都會碰到他們。”
顧硯初聽的不耐煩:“你怎麽這麽囉嗦,簡單說。”
普真齜牙咧嘴的接著說道:“最怪異的就是,其中那個老的,說起話來細聲細氣,一根胡子都沒有,一看就不是正經的男人。”
聽到這話,顧硯初和謝延的心頭都是一動,對視一眼,示意普真接著說。
“於是,老衲就半夜裏去偷看他們睡覺,想著如果能聽到二人的對話或者夢話,也好查探一番,畢竟當初能找到徐順年的名冊,老衲是功不可沒。可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猜猜我看到了什麽,那個長胡子的,竟然穿了一條明黃色的褻褲。我以為是自己上了年紀,老眼昏花,於是隔天夜裏又偷偷去看。果然啊,果然真的是明黃色!”
顧硯初心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謝延心道:“看來這禿驢,倒也不是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