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年迴到府裏的時候,身上的衣裳已經被雨打濕了大半,他氣急敗壞的衝進院子,還沒進屋就吩咐奴才備水,還要多準備一些香澡豆,他要沐浴。
與此同時,普真大師在屋子裏伸展開了僵硬的雙腿,撈了個枕頭,雙手抱著後腦,舒服的躺在席上,蹺起了二郎腿。
他在腦子裏琢磨著,要怎麽通知謝延名冊的事情,沒想到第二日雨一停,謝延和顧硯初就一起來了。
徐順年早就被人盯上了,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
清早起來,普真本打算用點清粥小菜,簡單將就一頓,再想辦法下山去通風報信。
這次他學聰明了,吃完飯就立刻去茅房蹲了半晌,解決幹淨以後,腿已經麻了。
普真扶著牆,抬起一條腿,快速的甩了起來,右腿好了一些,又換左腿,正在他甩的起勁的時候,一個小和尚從遠處小跑著過來。
看到他的動作,他張著大嘴愣了一下,心道:“住持大師難道是在茅房裏踩到什麽東西了?”
普真瞧見小和尚的表情,心裏暗罵了聲晦氣,放下腿,故做淡定道:“智空,你不在前殿念經,跑到後麵做甚?”
叫智空的小和尚趕快施了一禮,雙掌合十說道:“迴稟住持,前麵來了兩個年輕公子,其中一個姓謝,說是您的舊識。他們還讓護衛把廟門封了,不許旁人進來。”
姓謝?難道是謝延?普真的內心歡快不已,麵上卻不顯半分,他拂了拂雪白的胡子,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激動:“頭前帶路。”
智空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心裏想:“你是不認識路還是怎麽,你在這裏住的年頭比我歲數都大,還叫我頭前帶路。”
朱三江斜倚在樹上,嘴裏叼了根草,紮秋抱著雙臂站在離謝延約五步遠的地方。
顧硯初與謝延正站在樹下小聲交談,如今的二人再也不是當初那兩個進京趕考的舉子了。
身居上位者,身上帶了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一看就心生畏懼。
普真穩了穩心神,為了讓自看起來更加的仙氣飄飄,他挺直脊背,行走中使用短步快走,這樣可以更加靈活的調整身體的平衡。
可是這種行走姿勢,隻適合給在近處的人看,就好像是神仙在眼前“嗖嗖嗖”的飄過。
顧硯初與謝延站得老遠,二人瞧著,普真膝蓋以上保持不動,膝蓋以下的小腿和兩隻腳卻在不停的倒騰。
顧硯初不忍再看,直接把臉轉向了別處,謝延摸了摸鼻子,心中暗罵蠢驢。
普真洋洋自得的誦了聲佛號:“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老衲這廂有禮了。”
謝延不願與他廢話,直接問道:“昨天徐順年是不是來過?”
普真四下看了看,伸出兩隻手,在嘴邊做出喇叭的形狀,小聲道:“徐大人昨日不但來了,還把那本名冊藏在了後山。我這就帶兩位去把它挖出來。”
昨天剛剛下過雨,山路泥濘很不好走,五個人一起上了後山,普真仔細的辨別了一下方位,在一棵兩人合抱那麽粗的樹下站定:“就從這裏挖。”
等了半天,見沒有動靜,他抬起頭,看見朱三江站在一邊,雙手揣在胸口,愣是不動。
再去看紮秋,也叉著腰站在那裏,絲毫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顧硯初和謝延站的更遠,沒辦法,普真隻好在樹下找了根粗一些的樹枝,親自動手。
樹下的土鬆軟潮濕,沒摳幾下子,地上就被摳出了一個洞,普真用樹枝在土裏攪了攪,覺得下麵好像沒有東西,因為那感覺就像是在和稀泥。
他疑惑的將樹枝從土裏拔出來,瞬間聞到了一股怪味,就好像,好像昨天自己把徐順年嗆到的那種味道。
普真暗叫不好,如同踩了狗尾巴一般,迅速將手中的樹枝“嗖”的一聲扔出去老遠。
手還在身上袈裟上麵使勁的擦了擦。
朱三江湊到紮秋跟前,歪著頭說道:“這老和尚,怎麽好像是挖到屎了似的。”
紮秋白了他一眼:“什麽好像,我都聞到了。”
普真一邊尋找第二處藏書的地方,一邊在心裏罵徐順年不地道,明明他昨天一個人偷偷跑山上屙了個夠,迴頭還嫌棄自己,真不是個東西。
怪不得他挖完了坑,就蹲在那裏東張西望,哪裏是在藏書,分明是在。。。
找到第二棵古樹時,他學聰明了,沒有直接用樹枝摳,而是圍著樹左轉了三圈,又右轉了三圈,鼻翼煽動,不停的嗅著,最後搖了搖頭沒有動手。
他又接著找到第三個地方,獨自研究了半天,終於,他狠了狠心,咬著牙在第三棵樹下,奮力的挖了起來。
顧硯初嫌棄的看著普真,偏過頭對謝延說道:“你舅舅識人的眼光,還真是別具一格。”
謝延此時正用帕子捂著嘴,一副馬上就要吐出來的表情。
緩了好幾口氣,才說道:“普真雖然人有些憨,但還是能辦幾件事的。”
顧硯初讚同道:“的確是個憨貨。”
話音剛落,普真就興奮的舉著一個被羊皮卷著的東西跑了過來。
“名冊找到了!”他將羊皮卷遞到二人的麵前,顧硯初和謝延連連後退,誰也沒有伸手去接。
還是紮秋,在地上撿了幾片樹葉,將羊皮卷包了起來。
幾人下山到了廟門處,普真跟在後麵,眼巴巴的瞧著他們兩人上了同一輛馬車,忍不住叫道:“謝大人,您,您這就走了?”
謝延這才像想起了什麽似的,對顧硯初說道:“顧大人不給西瑤寺添些香油錢嗎?”
顧硯初瞥了他一眼:“家裏夫人管家,在下囊中羞澀,身無分文。”
聽到他大言不慚的裝窮,謝延臉上的肌肉不受控製的抖動了一下,無奈隻得吩咐紮秋:“紮秋,給寺裏添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
馬車一路疾馳,奔向淮清胡同,兩人直接去了顧硯初的書房。
喝了會茶,紮秋就將已經擦拭幹淨的名冊呈了上去。
用了足足兩個時辰,終於理清了上麵所有的人物關係,顧硯初道:“不多,才四十五人,可殺十二人,可罰二十六人,可留七人。”
謝延道:“待明日呈上去,請聖上定奪。顧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還請賜教。”
顧硯初挑眉示意他問,於是謝延問道:“你不是讓霍汀派人盯著了嗎。怎麽會連徐順年把名冊藏在哪棵樹下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又如何?你能去挖嗎?”
謝延心裏暗罵,這個顧硯初黑透了,真能坑人。
與此同時,普真大師在屋子裏伸展開了僵硬的雙腿,撈了個枕頭,雙手抱著後腦,舒服的躺在席上,蹺起了二郎腿。
他在腦子裏琢磨著,要怎麽通知謝延名冊的事情,沒想到第二日雨一停,謝延和顧硯初就一起來了。
徐順年早就被人盯上了,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
清早起來,普真本打算用點清粥小菜,簡單將就一頓,再想辦法下山去通風報信。
這次他學聰明了,吃完飯就立刻去茅房蹲了半晌,解決幹淨以後,腿已經麻了。
普真扶著牆,抬起一條腿,快速的甩了起來,右腿好了一些,又換左腿,正在他甩的起勁的時候,一個小和尚從遠處小跑著過來。
看到他的動作,他張著大嘴愣了一下,心道:“住持大師難道是在茅房裏踩到什麽東西了?”
普真瞧見小和尚的表情,心裏暗罵了聲晦氣,放下腿,故做淡定道:“智空,你不在前殿念經,跑到後麵做甚?”
叫智空的小和尚趕快施了一禮,雙掌合十說道:“迴稟住持,前麵來了兩個年輕公子,其中一個姓謝,說是您的舊識。他們還讓護衛把廟門封了,不許旁人進來。”
姓謝?難道是謝延?普真的內心歡快不已,麵上卻不顯半分,他拂了拂雪白的胡子,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激動:“頭前帶路。”
智空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心裏想:“你是不認識路還是怎麽,你在這裏住的年頭比我歲數都大,還叫我頭前帶路。”
朱三江斜倚在樹上,嘴裏叼了根草,紮秋抱著雙臂站在離謝延約五步遠的地方。
顧硯初與謝延正站在樹下小聲交談,如今的二人再也不是當初那兩個進京趕考的舉子了。
身居上位者,身上帶了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一看就心生畏懼。
普真穩了穩心神,為了讓自看起來更加的仙氣飄飄,他挺直脊背,行走中使用短步快走,這樣可以更加靈活的調整身體的平衡。
可是這種行走姿勢,隻適合給在近處的人看,就好像是神仙在眼前“嗖嗖嗖”的飄過。
顧硯初與謝延站得老遠,二人瞧著,普真膝蓋以上保持不動,膝蓋以下的小腿和兩隻腳卻在不停的倒騰。
顧硯初不忍再看,直接把臉轉向了別處,謝延摸了摸鼻子,心中暗罵蠢驢。
普真洋洋自得的誦了聲佛號:“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老衲這廂有禮了。”
謝延不願與他廢話,直接問道:“昨天徐順年是不是來過?”
普真四下看了看,伸出兩隻手,在嘴邊做出喇叭的形狀,小聲道:“徐大人昨日不但來了,還把那本名冊藏在了後山。我這就帶兩位去把它挖出來。”
昨天剛剛下過雨,山路泥濘很不好走,五個人一起上了後山,普真仔細的辨別了一下方位,在一棵兩人合抱那麽粗的樹下站定:“就從這裏挖。”
等了半天,見沒有動靜,他抬起頭,看見朱三江站在一邊,雙手揣在胸口,愣是不動。
再去看紮秋,也叉著腰站在那裏,絲毫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顧硯初和謝延站的更遠,沒辦法,普真隻好在樹下找了根粗一些的樹枝,親自動手。
樹下的土鬆軟潮濕,沒摳幾下子,地上就被摳出了一個洞,普真用樹枝在土裏攪了攪,覺得下麵好像沒有東西,因為那感覺就像是在和稀泥。
他疑惑的將樹枝從土裏拔出來,瞬間聞到了一股怪味,就好像,好像昨天自己把徐順年嗆到的那種味道。
普真暗叫不好,如同踩了狗尾巴一般,迅速將手中的樹枝“嗖”的一聲扔出去老遠。
手還在身上袈裟上麵使勁的擦了擦。
朱三江湊到紮秋跟前,歪著頭說道:“這老和尚,怎麽好像是挖到屎了似的。”
紮秋白了他一眼:“什麽好像,我都聞到了。”
普真一邊尋找第二處藏書的地方,一邊在心裏罵徐順年不地道,明明他昨天一個人偷偷跑山上屙了個夠,迴頭還嫌棄自己,真不是個東西。
怪不得他挖完了坑,就蹲在那裏東張西望,哪裏是在藏書,分明是在。。。
找到第二棵古樹時,他學聰明了,沒有直接用樹枝摳,而是圍著樹左轉了三圈,又右轉了三圈,鼻翼煽動,不停的嗅著,最後搖了搖頭沒有動手。
他又接著找到第三個地方,獨自研究了半天,終於,他狠了狠心,咬著牙在第三棵樹下,奮力的挖了起來。
顧硯初嫌棄的看著普真,偏過頭對謝延說道:“你舅舅識人的眼光,還真是別具一格。”
謝延此時正用帕子捂著嘴,一副馬上就要吐出來的表情。
緩了好幾口氣,才說道:“普真雖然人有些憨,但還是能辦幾件事的。”
顧硯初讚同道:“的確是個憨貨。”
話音剛落,普真就興奮的舉著一個被羊皮卷著的東西跑了過來。
“名冊找到了!”他將羊皮卷遞到二人的麵前,顧硯初和謝延連連後退,誰也沒有伸手去接。
還是紮秋,在地上撿了幾片樹葉,將羊皮卷包了起來。
幾人下山到了廟門處,普真跟在後麵,眼巴巴的瞧著他們兩人上了同一輛馬車,忍不住叫道:“謝大人,您,您這就走了?”
謝延這才像想起了什麽似的,對顧硯初說道:“顧大人不給西瑤寺添些香油錢嗎?”
顧硯初瞥了他一眼:“家裏夫人管家,在下囊中羞澀,身無分文。”
聽到他大言不慚的裝窮,謝延臉上的肌肉不受控製的抖動了一下,無奈隻得吩咐紮秋:“紮秋,給寺裏添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
馬車一路疾馳,奔向淮清胡同,兩人直接去了顧硯初的書房。
喝了會茶,紮秋就將已經擦拭幹淨的名冊呈了上去。
用了足足兩個時辰,終於理清了上麵所有的人物關係,顧硯初道:“不多,才四十五人,可殺十二人,可罰二十六人,可留七人。”
謝延道:“待明日呈上去,請聖上定奪。顧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還請賜教。”
顧硯初挑眉示意他問,於是謝延問道:“你不是讓霍汀派人盯著了嗎。怎麽會連徐順年把名冊藏在哪棵樹下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又如何?你能去挖嗎?”
謝延心裏暗罵,這個顧硯初黑透了,真能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