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就要過年了,朱三江覺得自己這些日子瘦的厲害 ,想要去城裏多采買一些東西迴來,好好的補一補,謝延也吩咐紮秋帶著下人與他同去。
自從那日被她整治了以後,朱三江便發誓與紮秋勢不兩立,木澤笑著勸他,男人要大度,不要與女子計較。
朱三江瞪圓了眼睛:“她也能算是個女人?我絕不與她講和,就是吃屎,也絕不吃同一堆。”
說完帶著兩個仆人怒氣衝衝的出了仙浴溝,直奔京城而去。
紮秋卻不在意,相反,這些日子她的心情極好,破鑼一樣的嗓子,時不時還能哼上兩句小曲兒。
她拿著曼舟書寫的單子和謝延給他畫的地圖,一個人趕著馬車,晃晃悠悠的也進了城。
朱大同自為官以來,斂財無數,家資豐厚,這次朱三江跟著顧硯初一起出來,也帶足了銀子。
他帶著兩個下人,在京城裏大肆采買,雞鴨魚肉,青菜果子,買了滿滿一馬車。
想著這麽一大車的東西,足夠美美的吃上好些日子的時候,他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迴到了仙浴溝,就在他招唿人,想要將馬車上的東西搬下來的時候,紮秋也從後麵趕著馬車迴來了。
謝家富裕,她跟隨在謝延身邊見識不少,不但肉、蛋和菜買了許多,更是將京城裏有名的糕餅點心,果脯肉幹,樣樣數數都買了迴來。
北方人年節的時候都喜歡吃餃子,但謝延自小卻是在南方長大,曼舟與顧硯初商量後,便決定過年就不要講究那麽些了。
隻是大家在一處尋個熱鬧便罷了,無所謂非要吃什麽。
年夜這日,一大早阿香和劉婆子就忙著燉肉,炸魚炸丸子,曼舟也將前些日子在林子裏采的蘑菇拿出來,讓她們燉雞湯。
在仙浴溝裏住了這麽久,她不但將這周圍的珍稀草藥采了個遍,還采了許多蘑菇曬幹,用大布袋裝好了,全部放在馬車裏。
她和顧硯初都喜歡喝湯,這些蘑菇正好留著以後燉湯。
晚上,木易搭好了篝火,所有人不分主仆,全都聚在一處,喝酒吃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謝延率先向朱三江舉杯賠禮,希望他與紮秋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不提還好,一提此事,朱三江更覺得難堪,再一抬眼卻見紮秋坐在那裏一臉怪笑。
氣的朱三江沒理謝延,把臉轉向了一邊。
曼舟用胳膊碰了碰顧硯初,示意他也幫著說和說和。
顧硯初與朱三江小聲的說了幾句,勸他見好就收,誰叫他是先挑起是非的那個人呢。
而且紮秋是謝延的待年媳,日後他們是要同朝為官的,怎好因為一點小事不合,以後要如何常來常往。
紮秋與曼舟都說了,若不是朱三江整天對著她一臉猥瑣的表情,還吐了她一頭一臉的羊肉,她哪裏會真的與他計較,隻不過是給他點苦頭吃吃。
朱三江小聲咕噥:“我好歹也是同知府的公子,怎麽能拿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
曼舟笑道:“紮秋姑娘那怎麽是冷屁股呢。”
朱三江極不情願的說道:“她就是熱屁股我也不願意貼。”
那邊謝延不知道和紮秋說了什麽,她竟端著酒碗朝朱三江走了過來,一改往日的囂張跋扈,神情極為謙卑恭敬:“朱公子,我向你賠罪,我不該戲耍你,還望你不計前嫌喝了這碗酒。”
平時五大三粗的母夜叉,突然學著大家閨秀一樣捏著嗓子說話,朱三江被她驚的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木易在旁邊推了他一把:“朱公子,紮姑娘與你賠禮呢。”
朱三江見她肯放下姿態,突然就不好意思起來,趕緊與她碰了酒碗,有些扭扭捏捏的說道:“江湖兒女,不拘小節,咱們都別像個娘們似的斤斤計較。”
一說完,他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紮秋雖然長的粗糙,但好歹也是個女子,自己怎麽就說了那樣的渾話。
見她麵上有微微的變色,朱三江可不想聽她再提起那天在樹林子裏的事情。趕忙又補了一句:“也是我不好,紮秋姑娘你大人大量,肚子裏能撐船,別與我計較。”
說罷,一口飲盡了碗中的酒,紮秋忽然就高興起來,她抓起地上的酒壇子,又給二人滿上,要與他再喝一碗。
她瞧見朱三江喝的心不甘情不願的,便激他道:“你堂堂一個男子,不會還喝不過我一個小女子吧。”
朱三江聽到她稱自己是小女子,身上立時就起了雞皮疙瘩,心中暗道:“你算哪門子的小女子,真是馬不知臉長。”
心裏這樣想,嘴上卻不敢說出來,隻得使勁扯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來。
就這樣,紮秋和朱三江左一碗右一碗,將整整一壇子的酒喝的精光。
兩個人稱兄道弟,坐的東倒西歪,已經都有了醉意,在火光的映襯下,紮秋虎背熊腰,顯的十分壯碩,朱三江靠在她身邊倒顯的十分嬌小。
劉婆子在遠處看了,心下有些別扭,悄悄來到二人中間坐下,賠笑道:“男女授受不親,老奴在這陪著也算是合乎規矩,紮姑娘萬不可再灌我家少爺酒了,我家少爺身子不好,一喝多了就愛鬧肚子。”
朱三江聽到劉婆子的話,鼻子差點沒給氣歪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說什麽不行,偏要說他愛鬧肚子。
他一把將劉婆子推到一邊,不耐煩的說道:“你胡說八道什麽呢,我與二弟隻有兄弟之誼,並無男女之情,你還不給我快快退下。”
曼舟窩在顧硯初的懷裏捂嘴偷笑,小聲問他:“謝延真的會娶紮秋姑娘嗎?”
顧硯初抬頭看了看那邊,說道:“待年媳就和丫鬟差不多,謝延雖然原本姓陳,但陳家沒落,謝家正值鼎盛,自然不肯讓他迴去支撐門戶,陳家五代單傳,就怕他突然死了沒留下香火,早就給他選好了媳婦,隻是謝家不肯,就用待年媳搪塞。”
曼舟仍舊不解:“那謝家就不怕他真的突然死了嗎?到時候要如何與陳家交待?”
顧硯初的兩道濃眉微微上挑,眼睛裏帶了笑意:“上次在香滿樓,他告訴我,謝家曾為他請易學大師測算過,說他命中自有貴人相助,及冠之前不宜成婚。”
“那你是他的貴人嗎?不如我們來替他相一相。”
篝火的另一頭,謝延的一雙眼睛明亮清透,絲毫沒有白日時的病態之色。
曼舟看了一會說道:“眉寬清長,雙分入鬢,首尾豐盈,高居於額,生平多福而富貴。”
顧硯初接口道:“眼神清朗,含藏而不露,鼻直如削,貴而多壽。”
曼舟還想要仔細再看,顧硯初忽然用手捂住她的眼睛:“不許再看了。”
自從那日被她整治了以後,朱三江便發誓與紮秋勢不兩立,木澤笑著勸他,男人要大度,不要與女子計較。
朱三江瞪圓了眼睛:“她也能算是個女人?我絕不與她講和,就是吃屎,也絕不吃同一堆。”
說完帶著兩個仆人怒氣衝衝的出了仙浴溝,直奔京城而去。
紮秋卻不在意,相反,這些日子她的心情極好,破鑼一樣的嗓子,時不時還能哼上兩句小曲兒。
她拿著曼舟書寫的單子和謝延給他畫的地圖,一個人趕著馬車,晃晃悠悠的也進了城。
朱大同自為官以來,斂財無數,家資豐厚,這次朱三江跟著顧硯初一起出來,也帶足了銀子。
他帶著兩個下人,在京城裏大肆采買,雞鴨魚肉,青菜果子,買了滿滿一馬車。
想著這麽一大車的東西,足夠美美的吃上好些日子的時候,他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迴到了仙浴溝,就在他招唿人,想要將馬車上的東西搬下來的時候,紮秋也從後麵趕著馬車迴來了。
謝家富裕,她跟隨在謝延身邊見識不少,不但肉、蛋和菜買了許多,更是將京城裏有名的糕餅點心,果脯肉幹,樣樣數數都買了迴來。
北方人年節的時候都喜歡吃餃子,但謝延自小卻是在南方長大,曼舟與顧硯初商量後,便決定過年就不要講究那麽些了。
隻是大家在一處尋個熱鬧便罷了,無所謂非要吃什麽。
年夜這日,一大早阿香和劉婆子就忙著燉肉,炸魚炸丸子,曼舟也將前些日子在林子裏采的蘑菇拿出來,讓她們燉雞湯。
在仙浴溝裏住了這麽久,她不但將這周圍的珍稀草藥采了個遍,還采了許多蘑菇曬幹,用大布袋裝好了,全部放在馬車裏。
她和顧硯初都喜歡喝湯,這些蘑菇正好留著以後燉湯。
晚上,木易搭好了篝火,所有人不分主仆,全都聚在一處,喝酒吃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謝延率先向朱三江舉杯賠禮,希望他與紮秋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不提還好,一提此事,朱三江更覺得難堪,再一抬眼卻見紮秋坐在那裏一臉怪笑。
氣的朱三江沒理謝延,把臉轉向了一邊。
曼舟用胳膊碰了碰顧硯初,示意他也幫著說和說和。
顧硯初與朱三江小聲的說了幾句,勸他見好就收,誰叫他是先挑起是非的那個人呢。
而且紮秋是謝延的待年媳,日後他們是要同朝為官的,怎好因為一點小事不合,以後要如何常來常往。
紮秋與曼舟都說了,若不是朱三江整天對著她一臉猥瑣的表情,還吐了她一頭一臉的羊肉,她哪裏會真的與他計較,隻不過是給他點苦頭吃吃。
朱三江小聲咕噥:“我好歹也是同知府的公子,怎麽能拿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
曼舟笑道:“紮秋姑娘那怎麽是冷屁股呢。”
朱三江極不情願的說道:“她就是熱屁股我也不願意貼。”
那邊謝延不知道和紮秋說了什麽,她竟端著酒碗朝朱三江走了過來,一改往日的囂張跋扈,神情極為謙卑恭敬:“朱公子,我向你賠罪,我不該戲耍你,還望你不計前嫌喝了這碗酒。”
平時五大三粗的母夜叉,突然學著大家閨秀一樣捏著嗓子說話,朱三江被她驚的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木易在旁邊推了他一把:“朱公子,紮姑娘與你賠禮呢。”
朱三江見她肯放下姿態,突然就不好意思起來,趕緊與她碰了酒碗,有些扭扭捏捏的說道:“江湖兒女,不拘小節,咱們都別像個娘們似的斤斤計較。”
一說完,他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紮秋雖然長的粗糙,但好歹也是個女子,自己怎麽就說了那樣的渾話。
見她麵上有微微的變色,朱三江可不想聽她再提起那天在樹林子裏的事情。趕忙又補了一句:“也是我不好,紮秋姑娘你大人大量,肚子裏能撐船,別與我計較。”
說罷,一口飲盡了碗中的酒,紮秋忽然就高興起來,她抓起地上的酒壇子,又給二人滿上,要與他再喝一碗。
她瞧見朱三江喝的心不甘情不願的,便激他道:“你堂堂一個男子,不會還喝不過我一個小女子吧。”
朱三江聽到她稱自己是小女子,身上立時就起了雞皮疙瘩,心中暗道:“你算哪門子的小女子,真是馬不知臉長。”
心裏這樣想,嘴上卻不敢說出來,隻得使勁扯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來。
就這樣,紮秋和朱三江左一碗右一碗,將整整一壇子的酒喝的精光。
兩個人稱兄道弟,坐的東倒西歪,已經都有了醉意,在火光的映襯下,紮秋虎背熊腰,顯的十分壯碩,朱三江靠在她身邊倒顯的十分嬌小。
劉婆子在遠處看了,心下有些別扭,悄悄來到二人中間坐下,賠笑道:“男女授受不親,老奴在這陪著也算是合乎規矩,紮姑娘萬不可再灌我家少爺酒了,我家少爺身子不好,一喝多了就愛鬧肚子。”
朱三江聽到劉婆子的話,鼻子差點沒給氣歪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說什麽不行,偏要說他愛鬧肚子。
他一把將劉婆子推到一邊,不耐煩的說道:“你胡說八道什麽呢,我與二弟隻有兄弟之誼,並無男女之情,你還不給我快快退下。”
曼舟窩在顧硯初的懷裏捂嘴偷笑,小聲問他:“謝延真的會娶紮秋姑娘嗎?”
顧硯初抬頭看了看那邊,說道:“待年媳就和丫鬟差不多,謝延雖然原本姓陳,但陳家沒落,謝家正值鼎盛,自然不肯讓他迴去支撐門戶,陳家五代單傳,就怕他突然死了沒留下香火,早就給他選好了媳婦,隻是謝家不肯,就用待年媳搪塞。”
曼舟仍舊不解:“那謝家就不怕他真的突然死了嗎?到時候要如何與陳家交待?”
顧硯初的兩道濃眉微微上挑,眼睛裏帶了笑意:“上次在香滿樓,他告訴我,謝家曾為他請易學大師測算過,說他命中自有貴人相助,及冠之前不宜成婚。”
“那你是他的貴人嗎?不如我們來替他相一相。”
篝火的另一頭,謝延的一雙眼睛明亮清透,絲毫沒有白日時的病態之色。
曼舟看了一會說道:“眉寬清長,雙分入鬢,首尾豐盈,高居於額,生平多福而富貴。”
顧硯初接口道:“眼神清朗,含藏而不露,鼻直如削,貴而多壽。”
曼舟還想要仔細再看,顧硯初忽然用手捂住她的眼睛:“不許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