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笑?”伊麗莎白有點怒了:“我看把她抓起來算了!”
三百多年前,法國醫生拉美特立寫了一本書叫作《人是機器》,書中說,“鍾表要走,就要開發條,人要活動,就要吃飯。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在思考生命是什麽。從最早的靈魂說到後來的機器說,再到現代生物學興起,引發關於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的種種討論,生命到底是什麽,我們好像已經懂了,又好像一無所知。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人類對於生命的認識一直和科技的進步存在密切關聯。每一次科技的飛躍都必定提出一係列關於生命本質的深刻問題。
今天,我們有了人工智能、轉基因工程,甚至有了換頭手術。在贏得驚歎和歡唿之餘,所有這些技術也無一例外地牽扯著文明世界最脆弱的神經,它們讓我們一次次陷入冥思苦想——機器人有沒有人權問題?轉基因工程是否破壞了生命密碼的深奧和諧?頭換了身體,身體換了頭,換完頭的人究竟是誰?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人類對生命的困『惑』,甚至是人類對於生命和非生命界限的困『惑』,對於自我的困『惑』。
21世紀繼續向前,生命又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劇烈碰撞,這個碰撞叫作奇點。
“對!別聽她廢話了!”邵悠平也說:“她是在拖延時間!”
2045——這是一個不太遙遠的未來,但是任何一個對科技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敢對2045年妄下結論。從17世紀到現在,科技發展一直在提速。17世紀的科技進步就已經超過了在此之前所有年代的總和。而量子物理、集成電路、基因技術、納米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等驚為天人的成就居然統統誕生於20世紀。這就是說,塑造了當今人類的科學技術成就,都不過是一百年間的產物。
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唐明兩朝相隔幾個世紀,一樣騎驢騎馬,一樣人力耕織,一個唐朝人未必猜不出明朝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可是30年前的人卻根本無法想象能上網、拍照、錄像的智能手機。就算保持同樣的科技發展速度,30年後發生的事也應該大大超乎我們現在的想象。
正因如此,當雷-庫茲維爾提出2045年人類將有機會戰勝死亡時,我在懷疑之餘,還是打算看一看他的《奇點臨近》。
盡管離奇,庫茲維爾的預言卻不是空中樓閣。庫茲維爾有三條基本觀點:第一,科技進步是一個呈指數增長的過程,到了增速的拐點,人類社會將麵臨前所未有的科技爆炸,那個拐點就是奇點(即2045年左右);第二,在奇點到來之時,發展成熟的人工智能、納米技術和基因技術將達成真正的滲透式結合;第三,生命科學和非生命科學的通力合作將使人們有能力以綜合手段彌補生命體的不足。
用庫茲維爾自己的話說,我們現在的人體1.0版本將升級為人體2.0乃至3.0版本。到那時,人類可以讓納米機器人進入體內控製消化係統,可以對血『液』進行編程,可以重新設計大腦,甚至有可能讓微型燃料電池代替心髒。而所有這些改進的目的,都是讓人類擁有功能更強的身體器官,讓壽命接近永恆。
《奇點臨近》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言。庫茲維爾為他所支持的這種趨勢提出了很多佐證。這中間包括了對複雜度的剖析。以往,談及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試圖模仿甚至改進生命的科技,反對者的觀點基本可以總結為一條,那就是生命體的複雜程度遠遠高於人造裝備。然而,科學家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解讀和生命有關的所有複雜度。以1990年工程啟動時的速度,破譯整個人類基因組至少需要100年,但這項偉大工程實際隻用了十幾年。更重要的是,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任何複雜的生命活動(包括思考、學習和創作的生物學基礎活動)都是由極為簡單的活動構成的,而最最先進的計算機,其硬件基礎也不過是一大堆在0和1之間切換的小開關。這種相通本身就蘊含了無限可能。
另外,目前的醫療技術也已經彰顯了以人工修補生命的趨勢。比如我們已經可以通過腦部植入芯片治療帕金斯,比如我們正在研究如何為殘疾人製作真正的假肢——不是徒有其表,而是真的可以由大腦『操』縱著行動,和肉體功能相仿的假肢。目前,除了***和保養品以外,科技對人體的修補大多集中在彌補殘障缺憾上。庫茲維爾說出的是一個顯而易見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的真相——類似的科技手段也可以用在沒有殘障的人身上,滿足我們在純自然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比如力大無窮、過目不忘、延長青春等等。其實***和保養品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先行者。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服用納米機器人,甚至可以給大腦裝個接口,跟電腦接通,讓信息直達記憶的溝迴。
然而,這個奇幻未來的『逼』近不見得令人欣慰,反倒可能引起某種恐慌,因為科技正在讓人越來越不像人。我們也許可以改造脆弱的人體,讓納米機器人精準提取我們需要的營養,拋棄毒素和多餘脂肪,讓微米級人工血小板實現比生物血小板快1000倍地止血,讓集成電路和無線網絡介入神經元的工作。但是這樣一個血『液』裏流動著機器,腦子裏長著芯片的人,我們還能稱他為人嗎?好吧,那些科技都不過是工具,這個人會更加健康、長壽、聰明,僅此而已。那麽如果有朝一日庫茲維爾最大膽的預言實現,人類有望因科技而永生,事情還會這樣簡單嗎?
生命總是有生有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會老化,機能會減退,直至日益虛弱,無法繼續生存,個體在自然界中的一個輪迴就結束了。但是,如果器官真的可以不斷更新,而不產生強烈副作用,如果納米機器人真的成為人體的一部分,時刻排查所有於人體不利的因素……如果我們根本不需要以自然方式獲取能量,隻要電池不要心跳,那麽我們就有可能不死,但是我們真的還是活人嗎?
恐怕不是了。這就是庫茲維爾所說的永生,它的代價就是放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通過以高科技置換自然器官,讓人一點一點變成機器人。
“讓她把話說完!”一直袖手旁觀的唐麗青說:“讓貞姐說說她的理由再做決定吧!”
弦論是科學嗎?過去十年來,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如今,這個社群開始向哲學尋求幫助。
2015年12月初,為了控訴理論物理的部分分支與實驗科學脫節的現象,一群吵得不可開交的物理學家找到科學哲學家,一起舉辦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研討會。按照會議組織者的說法,科學方法的完備『性』以及科學在大眾中的形象正處在危急關頭。
一年前,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 ellis)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瑟夫·西爾克(joseph silk)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表達對物理學的擔憂,稱理論物理正遭遇“一個令人擔憂的轉折”(g. ellis and j. silk?nature?516, 321–323; 2014)。而這次(2015年12月7日至9日)在慕尼黑大學舉行的研討會,就是為了討論這個問題。
“一旦遇到難以應用到可觀測的宇宙的基礎理論,”他們寫到,一些科學家就會爭辯說,“如果一個理論足夠優雅並且解釋清晰,那它就不需要實驗檢驗”。
“還有必要嗎?”伊麗莎白說:“她想犯上作『亂』,還有什麽可說的?”
其他人圍繞“使用貝葉斯統計來支持弦論”提出了其他看法。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紮比內·霍森費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說,弦論的流行或許讓人們以為這是唯一方法。社會學因素或許幫助弦論積攢了人氣,她說:“舉個例子,年輕的研究人員可能會轉向弦論,因為相比其他知名度低的領域,從事弦論可能有更好的工作前景。”
“聽吧!”張靜怡思忖了一會兒,說:“貞姐是舒上校最老的朋友了,她為什麽要扣押上校,得搞清楚,否則怎麽對舒上校說!”
人世天劫
三百多年前,法國醫生拉美特立寫了一本書叫作《人是機器》,書中說,“鍾表要走,就要開發條,人要活動,就要吃飯。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在思考生命是什麽。從最早的靈魂說到後來的機器說,再到現代生物學興起,引發關於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的種種討論,生命到底是什麽,我們好像已經懂了,又好像一無所知。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人類對於生命的認識一直和科技的進步存在密切關聯。每一次科技的飛躍都必定提出一係列關於生命本質的深刻問題。
今天,我們有了人工智能、轉基因工程,甚至有了換頭手術。在贏得驚歎和歡唿之餘,所有這些技術也無一例外地牽扯著文明世界最脆弱的神經,它們讓我們一次次陷入冥思苦想——機器人有沒有人權問題?轉基因工程是否破壞了生命密碼的深奧和諧?頭換了身體,身體換了頭,換完頭的人究竟是誰?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人類對生命的困『惑』,甚至是人類對於生命和非生命界限的困『惑』,對於自我的困『惑』。
21世紀繼續向前,生命又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劇烈碰撞,這個碰撞叫作奇點。
“對!別聽她廢話了!”邵悠平也說:“她是在拖延時間!”
2045——這是一個不太遙遠的未來,但是任何一個對科技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敢對2045年妄下結論。從17世紀到現在,科技發展一直在提速。17世紀的科技進步就已經超過了在此之前所有年代的總和。而量子物理、集成電路、基因技術、納米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等驚為天人的成就居然統統誕生於20世紀。這就是說,塑造了當今人類的科學技術成就,都不過是一百年間的產物。
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唐明兩朝相隔幾個世紀,一樣騎驢騎馬,一樣人力耕織,一個唐朝人未必猜不出明朝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可是30年前的人卻根本無法想象能上網、拍照、錄像的智能手機。就算保持同樣的科技發展速度,30年後發生的事也應該大大超乎我們現在的想象。
正因如此,當雷-庫茲維爾提出2045年人類將有機會戰勝死亡時,我在懷疑之餘,還是打算看一看他的《奇點臨近》。
盡管離奇,庫茲維爾的預言卻不是空中樓閣。庫茲維爾有三條基本觀點:第一,科技進步是一個呈指數增長的過程,到了增速的拐點,人類社會將麵臨前所未有的科技爆炸,那個拐點就是奇點(即2045年左右);第二,在奇點到來之時,發展成熟的人工智能、納米技術和基因技術將達成真正的滲透式結合;第三,生命科學和非生命科學的通力合作將使人們有能力以綜合手段彌補生命體的不足。
用庫茲維爾自己的話說,我們現在的人體1.0版本將升級為人體2.0乃至3.0版本。到那時,人類可以讓納米機器人進入體內控製消化係統,可以對血『液』進行編程,可以重新設計大腦,甚至有可能讓微型燃料電池代替心髒。而所有這些改進的目的,都是讓人類擁有功能更強的身體器官,讓壽命接近永恆。
《奇點臨近》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言。庫茲維爾為他所支持的這種趨勢提出了很多佐證。這中間包括了對複雜度的剖析。以往,談及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試圖模仿甚至改進生命的科技,反對者的觀點基本可以總結為一條,那就是生命體的複雜程度遠遠高於人造裝備。然而,科學家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解讀和生命有關的所有複雜度。以1990年工程啟動時的速度,破譯整個人類基因組至少需要100年,但這項偉大工程實際隻用了十幾年。更重要的是,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任何複雜的生命活動(包括思考、學習和創作的生物學基礎活動)都是由極為簡單的活動構成的,而最最先進的計算機,其硬件基礎也不過是一大堆在0和1之間切換的小開關。這種相通本身就蘊含了無限可能。
另外,目前的醫療技術也已經彰顯了以人工修補生命的趨勢。比如我們已經可以通過腦部植入芯片治療帕金斯,比如我們正在研究如何為殘疾人製作真正的假肢——不是徒有其表,而是真的可以由大腦『操』縱著行動,和肉體功能相仿的假肢。目前,除了***和保養品以外,科技對人體的修補大多集中在彌補殘障缺憾上。庫茲維爾說出的是一個顯而易見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的真相——類似的科技手段也可以用在沒有殘障的人身上,滿足我們在純自然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比如力大無窮、過目不忘、延長青春等等。其實***和保養品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先行者。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服用納米機器人,甚至可以給大腦裝個接口,跟電腦接通,讓信息直達記憶的溝迴。
然而,這個奇幻未來的『逼』近不見得令人欣慰,反倒可能引起某種恐慌,因為科技正在讓人越來越不像人。我們也許可以改造脆弱的人體,讓納米機器人精準提取我們需要的營養,拋棄毒素和多餘脂肪,讓微米級人工血小板實現比生物血小板快1000倍地止血,讓集成電路和無線網絡介入神經元的工作。但是這樣一個血『液』裏流動著機器,腦子裏長著芯片的人,我們還能稱他為人嗎?好吧,那些科技都不過是工具,這個人會更加健康、長壽、聰明,僅此而已。那麽如果有朝一日庫茲維爾最大膽的預言實現,人類有望因科技而永生,事情還會這樣簡單嗎?
生命總是有生有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會老化,機能會減退,直至日益虛弱,無法繼續生存,個體在自然界中的一個輪迴就結束了。但是,如果器官真的可以不斷更新,而不產生強烈副作用,如果納米機器人真的成為人體的一部分,時刻排查所有於人體不利的因素……如果我們根本不需要以自然方式獲取能量,隻要電池不要心跳,那麽我們就有可能不死,但是我們真的還是活人嗎?
恐怕不是了。這就是庫茲維爾所說的永生,它的代價就是放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通過以高科技置換自然器官,讓人一點一點變成機器人。
“讓她把話說完!”一直袖手旁觀的唐麗青說:“讓貞姐說說她的理由再做決定吧!”
弦論是科學嗎?過去十年來,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如今,這個社群開始向哲學尋求幫助。
2015年12月初,為了控訴理論物理的部分分支與實驗科學脫節的現象,一群吵得不可開交的物理學家找到科學哲學家,一起舉辦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研討會。按照會議組織者的說法,科學方法的完備『性』以及科學在大眾中的形象正處在危急關頭。
一年前,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 ellis)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瑟夫·西爾克(joseph silk)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表達對物理學的擔憂,稱理論物理正遭遇“一個令人擔憂的轉折”(g. ellis and j. silk?nature?516, 321–323; 2014)。而這次(2015年12月7日至9日)在慕尼黑大學舉行的研討會,就是為了討論這個問題。
“一旦遇到難以應用到可觀測的宇宙的基礎理論,”他們寫到,一些科學家就會爭辯說,“如果一個理論足夠優雅並且解釋清晰,那它就不需要實驗檢驗”。
“還有必要嗎?”伊麗莎白說:“她想犯上作『亂』,還有什麽可說的?”
其他人圍繞“使用貝葉斯統計來支持弦論”提出了其他看法。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紮比內·霍森費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說,弦論的流行或許讓人們以為這是唯一方法。社會學因素或許幫助弦論積攢了人氣,她說:“舉個例子,年輕的研究人員可能會轉向弦論,因為相比其他知名度低的領域,從事弦論可能有更好的工作前景。”
“聽吧!”張靜怡思忖了一會兒,說:“貞姐是舒上校最老的朋友了,她為什麽要扣押上校,得搞清楚,否則怎麽對舒上校說!”
人世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