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春耕
穿越農家後,她帶領全家發家致富 作者:桃桃小奶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大山微微笑著,拍了拍劉思遠的肩膀,說了幾句激勵的話。
這劉思遠是個有才學的,隻要好好堅持,肯定能考上秀才的。
劉思遠鄭重的點點頭,滿心歡喜的對著禮物摸了摸。
陳氏心裏也非常的感激。
自己的兒子她還是了解的,劉思遠也知道家裏供他讀書不容易。
除了一些必要的東西,能不買的東西一概都不會開口。
原來他的那套筆墨已經很舊了,也一直在用著。
閑暇的時候,還會去幫人家抄書,賺點銀子給自己買些紙筆。
林家人在劉家村一直待到傍晚時分,才依依不舍的告別劉家人,趕迴了白雲村。
連著幾日,大家都在家中,安安心心的過了個舒心的新年。
到了初七這天,這日是作坊正式開工的日子。
前一天林大山就準備好了開工紅包,早早的就發給來上工的五人。
這個新年假期就算正式結束了。
忙忙碌碌種過了半個月,村子裏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起了田裏春耕的事。
林家也不例外。
之前買的那十畝水田,林小晚有些頭疼,說多也不算多,說少也不少。
但是家裏能下地幹活的也沒幾個人,還要忙作坊的事情。
林大山想著自己勤快一些,累點就累點,加把勁就給幹完了。
林小晚堅決不同意,這十畝地呢,得幹到什麽時候,不僅費時間還可能耽誤耕種。
“爹,要不咱們還是請人吧,多請幾個,兩三天就能幹完了。”
“而且咱們家有牛,自己犁田也方便。”
林小晚知道林大山心疼銀子,自己苦慣了,不舍得花這個錢。
“是啊林叔,這犁田咱們可以自己來,但是耕種的時候還是請幾個人來,早點幹完也不耽誤作坊的事嘛。”
蕭淮也在一旁勸著。
“是啊,就聽孩子們的吧,那麽多地咱們得忙到什麽時候。”
劉氏也同意請人,雖然說要花些銀子,但是這樣更高效。
早點忙完田裏的事情也能早點安心。
最終林大山點點頭,也同意了請人的說法。
趁著前幾天剛下過雨,田裏雨水充足,林大山領著蕭淮和行雲,牽著自家的牛。
三個人輪流著,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十畝田都犁好了。
看著三人滿身疲憊的迴家的樣子,林小晚慶幸之前說通了林大山,要請人幫忙的事情。
不然這樣下去身子怎麽受的了。
這個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春耕,林家剛犁完田第二天就開始有人家過來借牛了。
想要借牛的不在少數,這村裏,除了牛叔家和裏正家,就隻有林大山家有牛。
不過林大山並沒有全部都答應借,隻是借給了幾戶關係比較親近的人家。
比如杏花嬸子,還有劉氏的娘家也過來說了需要借林家的牛。
至於其他八竿子打不著的,林大山都找了借口婉拒了。
隻是沒想到第二日,林大江就找上門來,說要用林大山家的牛。
林小晚一聽這林大江理所應當的口氣,根本就不想搭理。
這老宅的人真的是,有點事了就想起他們家來了。
畢竟分家了,也不需要再對林大江忍讓,但是林老頭和孫老太畢竟是林大山的父母。
他們現在是跟著林大江生活,關於借牛的事情,想要拒絕也要掂量掂量的。
這事要是被他們胡亂說出去,對林大山影響也不好。
畢竟是長輩,也不好不搭理。
想來想去,便對林大江好言好語的解釋道:
“大伯,這幾天有不少鄉親們過來借牛,這不,牛已經借出去了,到時候我大舅舅家還需要用兩天,之後才能借給你們呢。”
林大江一聽就氣的指著林小晚的鼻子吼了起來,
“憑什麽劉氏的娘家用完才能給我,我是你爹的親大哥!”
“不行,得給我們先用,我們用完了再借給劉家。”
看著這林大江一臉不講理的樣子,林小晚根本不想搭理他。
林大山看到林大江這嘴臉,冷著臉走了過來,
“大哥,這本就是之前已經答應了人家的事情,你難道讓我做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嗎?”
今時不同往日,林大山也不願意在對林大江忍讓。
過去,林大江自認為是家裏的大哥,比不過念書的林澤清,就處處壓著林大山。
地裏的活也是自己經常偷懶,把活都丟給林大山,自己隻會哄著孫老太開心撈功勞。
現在分家了還擺這副樣子,他可不吃這套。
“二弟,我可是你親大哥,家裏的田現在都等著犁呢。”
“也不急於這幾天的大哥,你就再等兩天吧。”
林大山還是不同意。
看到林大山軟硬不吃,林大江氣急也無濟於事,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了。
“爹,你就不怕大伯迴去跟爺奶告狀啊?”
林小晚一點也不氣惱,看著林大江吃癟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
臉上還帶著笑意,輕笑著問林大山。
“你小叔是個讀書人,最看重麵子的,你爺奶他們不敢鬧,而且也就等幾天,沒事的。”
林小晚暗暗給林大山點了個讚,這是越來越看得清老宅的人了。
林大山在村子裏找了幾個家裏有勞動力多的人家。
說好了一天五十文,還包中餐,來林家幫忙。
這個時候正是春耕忙的時節,大部分的人家裏都抽不出人手了。
也就一些青壯年多的人家,為了多賺點銀子,就過來幹活。
林家也開了比平時在鎮上幹活都高出一倍的價格,所以很快就找到了四五個人。
第二日就開始下地了,林大山也跟著一塊忙活,畢竟是自家的地,也要跟著看進度的。
蕭淮和行雲負責這幾日作坊的活計,還要接送林書宴和林書亦每日去私塾的接送。
現在牛借出去了,蕭淮不知道去哪裏弄迴來了一匹馬,正好解了這燃眉之急。
劉氏和林小瑜林小晚三人就負責這幾日的夥食。
除了自家家裏的飯菜,還要準備地裏負責春耕的工人。
每日中午做好了飯菜,用籃筐裝好了,挑到地裏,等工人人吃完再把碗筷挑迴來清洗。
就這樣忙碌了三四日,自家田裏的事情總算是忙完了。
一家人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也太累人了。
這劉思遠是個有才學的,隻要好好堅持,肯定能考上秀才的。
劉思遠鄭重的點點頭,滿心歡喜的對著禮物摸了摸。
陳氏心裏也非常的感激。
自己的兒子她還是了解的,劉思遠也知道家裏供他讀書不容易。
除了一些必要的東西,能不買的東西一概都不會開口。
原來他的那套筆墨已經很舊了,也一直在用著。
閑暇的時候,還會去幫人家抄書,賺點銀子給自己買些紙筆。
林家人在劉家村一直待到傍晚時分,才依依不舍的告別劉家人,趕迴了白雲村。
連著幾日,大家都在家中,安安心心的過了個舒心的新年。
到了初七這天,這日是作坊正式開工的日子。
前一天林大山就準備好了開工紅包,早早的就發給來上工的五人。
這個新年假期就算正式結束了。
忙忙碌碌種過了半個月,村子裏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起了田裏春耕的事。
林家也不例外。
之前買的那十畝水田,林小晚有些頭疼,說多也不算多,說少也不少。
但是家裏能下地幹活的也沒幾個人,還要忙作坊的事情。
林大山想著自己勤快一些,累點就累點,加把勁就給幹完了。
林小晚堅決不同意,這十畝地呢,得幹到什麽時候,不僅費時間還可能耽誤耕種。
“爹,要不咱們還是請人吧,多請幾個,兩三天就能幹完了。”
“而且咱們家有牛,自己犁田也方便。”
林小晚知道林大山心疼銀子,自己苦慣了,不舍得花這個錢。
“是啊林叔,這犁田咱們可以自己來,但是耕種的時候還是請幾個人來,早點幹完也不耽誤作坊的事嘛。”
蕭淮也在一旁勸著。
“是啊,就聽孩子們的吧,那麽多地咱們得忙到什麽時候。”
劉氏也同意請人,雖然說要花些銀子,但是這樣更高效。
早點忙完田裏的事情也能早點安心。
最終林大山點點頭,也同意了請人的說法。
趁著前幾天剛下過雨,田裏雨水充足,林大山領著蕭淮和行雲,牽著自家的牛。
三個人輪流著,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十畝田都犁好了。
看著三人滿身疲憊的迴家的樣子,林小晚慶幸之前說通了林大山,要請人幫忙的事情。
不然這樣下去身子怎麽受的了。
這個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春耕,林家剛犁完田第二天就開始有人家過來借牛了。
想要借牛的不在少數,這村裏,除了牛叔家和裏正家,就隻有林大山家有牛。
不過林大山並沒有全部都答應借,隻是借給了幾戶關係比較親近的人家。
比如杏花嬸子,還有劉氏的娘家也過來說了需要借林家的牛。
至於其他八竿子打不著的,林大山都找了借口婉拒了。
隻是沒想到第二日,林大江就找上門來,說要用林大山家的牛。
林小晚一聽這林大江理所應當的口氣,根本就不想搭理。
這老宅的人真的是,有點事了就想起他們家來了。
畢竟分家了,也不需要再對林大江忍讓,但是林老頭和孫老太畢竟是林大山的父母。
他們現在是跟著林大江生活,關於借牛的事情,想要拒絕也要掂量掂量的。
這事要是被他們胡亂說出去,對林大山影響也不好。
畢竟是長輩,也不好不搭理。
想來想去,便對林大江好言好語的解釋道:
“大伯,這幾天有不少鄉親們過來借牛,這不,牛已經借出去了,到時候我大舅舅家還需要用兩天,之後才能借給你們呢。”
林大江一聽就氣的指著林小晚的鼻子吼了起來,
“憑什麽劉氏的娘家用完才能給我,我是你爹的親大哥!”
“不行,得給我們先用,我們用完了再借給劉家。”
看著這林大江一臉不講理的樣子,林小晚根本不想搭理他。
林大山看到林大江這嘴臉,冷著臉走了過來,
“大哥,這本就是之前已經答應了人家的事情,你難道讓我做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嗎?”
今時不同往日,林大山也不願意在對林大江忍讓。
過去,林大江自認為是家裏的大哥,比不過念書的林澤清,就處處壓著林大山。
地裏的活也是自己經常偷懶,把活都丟給林大山,自己隻會哄著孫老太開心撈功勞。
現在分家了還擺這副樣子,他可不吃這套。
“二弟,我可是你親大哥,家裏的田現在都等著犁呢。”
“也不急於這幾天的大哥,你就再等兩天吧。”
林大山還是不同意。
看到林大山軟硬不吃,林大江氣急也無濟於事,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了。
“爹,你就不怕大伯迴去跟爺奶告狀啊?”
林小晚一點也不氣惱,看著林大江吃癟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
臉上還帶著笑意,輕笑著問林大山。
“你小叔是個讀書人,最看重麵子的,你爺奶他們不敢鬧,而且也就等幾天,沒事的。”
林小晚暗暗給林大山點了個讚,這是越來越看得清老宅的人了。
林大山在村子裏找了幾個家裏有勞動力多的人家。
說好了一天五十文,還包中餐,來林家幫忙。
這個時候正是春耕忙的時節,大部分的人家裏都抽不出人手了。
也就一些青壯年多的人家,為了多賺點銀子,就過來幹活。
林家也開了比平時在鎮上幹活都高出一倍的價格,所以很快就找到了四五個人。
第二日就開始下地了,林大山也跟著一塊忙活,畢竟是自家的地,也要跟著看進度的。
蕭淮和行雲負責這幾日作坊的活計,還要接送林書宴和林書亦每日去私塾的接送。
現在牛借出去了,蕭淮不知道去哪裏弄迴來了一匹馬,正好解了這燃眉之急。
劉氏和林小瑜林小晚三人就負責這幾日的夥食。
除了自家家裏的飯菜,還要準備地裏負責春耕的工人。
每日中午做好了飯菜,用籃筐裝好了,挑到地裏,等工人人吃完再把碗筷挑迴來清洗。
就這樣忙碌了三四日,自家田裏的事情總算是忙完了。
一家人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也太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