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初二迴娘家
穿越農家後,她帶領全家發家致富 作者:桃桃小奶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裏正家裏出來,蕭淮和行雲迴了林家,林大山一個人提了些酒和禮品去了老宅。
到了下午,也有一些人來林家拜年,原本安靜的院子,瞬間就熱鬧起來。
林小晚連忙端來了瓜子花生,瓜果糕點。
男的在大廳由林大山招唿著。
一些村子裏的嬸子小媳婦則和劉氏在內院聊家常,林小瑜和林小晚兩姐妹則在一旁嗑瓜子陪聊。
這大過年的反正也很清閑,活計暫時都先放著,陪伴家人才是更重要的事。
一群人聊著聊著,不知怎麽的,就開始說到林家老宅那邊去了。
“你們可不知道,昨日啊,這老林家可真是熱鬧得很呢。”
“就在我家隔壁,我聽得真真的,一大家子人吃著飯,後來不知怎的就吵起來了,真是的,大過年的。”
說到老宅的話頭,劉氏並不搭話,輕輕笑著磕了把瓜子。
那小嬸子見劉氏不吭聲,又接著說。
“你們家啊,幸虧是分出來了,不然在那邊大過年的,吃個飯都不安生。”
林小晚在一旁,全當聽個樂子,和林小瑜兩個人並不搭話。
這老宅的人怎麽樣她一點興趣都沒有,有這功夫,還不如陪兩個弟弟出去玩一圈呢。
很快,這群婦人的話題就轉移了。
女人嘛,聚在一起無非就是聊各種八卦,後麵又開始比誰的衣服漂亮。
誰家的孩子有出息,又或者誰家娶了個厲害的媳婦,哪家鬧了矛盾~
林小晚和林小瑜在一旁聽著,倒也聽得津津有味,反正就是打發時間。
在這小村莊裏,能娛樂的項目不多,也就閑暇時候聚在一塊隨便聊一聊,當做消遣了。
很快到了傍晚,差不多到了做晚飯的時間,眾人看見時辰不早了。
紛紛起身提出告辭迴家做飯去,一群人很快就散場了。
沒一會兒,林家就空落落的,隻剩空蕩蕩的屋子和滿屋的椅子。
林小瑜和林小晚把多餘的椅子都收了起來,散落在地上的花生殼瓜子皮都打掃幹淨。
劉氏先去廚房,準備今晚的晚飯。
林小晚和林小瑜打掃完後也到廚房一塊幫忙做晚飯的事情。
昨晚除夕夜吃得有點多,今晚就簡單一些。
做了蒜泥白肉,蒲燒茄子,肉片湯,清炒豆芽,三鮮卷。
晚餐就算是做好了。
今晚稍清淡一些,但是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
飯後林書宴和林書亦在院子裏纏著蕭淮和行雲給他們講故事。
最近清閑下來,蕭淮和行雲有時候會帶著他們兩個出去溜達,還會講些外麵的故事。
兩個人聽得津津有味,一有時間就纏著兩人給他們說故事。
蕭淮和行雲也是寵著兩人,坐在院子裏,就給兩人講起故事來。
最後連林大山和劉氏也都被吸引過來,在一旁也是聽得入神。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也是劉氏迴娘家的日子。
需要帶的東西一家人早早就準備好了。
這次迴劉氏娘家,林小晚專門囑咐林大山多買一些禮品。
讓劉氏今年能風風光光的迴一次娘家。
還給劉思遠買了一套筆墨紙硯,這東西相對窮苦人家算是個金貴的東西了。
劉家要供劉思遠念書,筆墨紙硯也是不舍得買太好的。
給劉思遠專門送一份也算是他們一家的心意。
林大山樂嗬嗬的應了,他也覺得應該如此。
現在日子比以前好了一些,也分家了,不用再看老宅的臉色,多帶些東西是應該的。
而且嶽家對他們家也是盡心幫扶過的。
成親這麽多年,每次劉氏迴娘家都很寒酸,讓鄰裏鄰居的暗地裏不知道笑話了多少次。
早早的一大家子就起床了,蕭淮和行雲說留在家裏就不過去了,他們去也不合適。
林大山也沒有強求,囑咐他們好好休息就行,晚上他們早點迴來。
於是一家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著牛車就往劉家村趕去。
劉家村,劉家。
知道今天林大山一家要迴來,劉家人早早就起來忙活了。
差不多做好了飯菜,林大山一家人也剛好到了。
“爹,娘,我們迴來了~”
“大哥,大嫂~”
“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母~”
幾個孩子跟著大人依次的打著招唿。
“哎~好好,快進屋,外邊冷。”
劉家人樂嗬嗬的把他們一家人迎了進去。
在屋裏,大家互問候,說著吉利的話,然後又說起了最近的近況,其樂融融的氣氛相當的溫馨。
今年劉有福幫著林家收白菜,也賺了一些銀子,總算能過個富足的新年。
過年前還給家裏每人都添置了一身新衣裳。
今天林大山一家來,他們也都把新衣裳穿上了。
老太太拉著劉氏的手,一邊心裏也是非常的感激自己女婿對自家的幫扶的。
一邊感慨自己女兒終於算是苦盡甘來。
現在分了家,自個家裏還開了作坊,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來。
今年是劉氏迴娘家最舒心的一年了,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沒有滿麵的愁容。
自己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娘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的。
陪老太太坐了一會兒,劉氏便起身到廚房給嫂子陳氏幫忙。
陳氏這會也是滿臉笑意,跟劉氏拉著家常。
不多時,就做了一桌子的菜,入座後兩家人圍著桌子坐得滿滿當當。
陳氏給林書宴和林書亦各夾了一個大雞腿,囑咐他們好好吃。
兩人揚起兩個大大的笑臉,臉上帶著淺淺的酒窩,糯糯的說著,
“謝謝大舅母~”
吃完飯,把桌子都收拾幹淨了,大家都在屋裏嘮嗑。
“聽說你們現在把小宴和小亦都送去學堂了?”
劉老頭一臉慈祥的問著劉大山,
“是,他們也到了該啟蒙的時候,我小時候沒有條件,現在總要讓他們去試試,不要像我大字不識一個。”
“該是這樣,讀書好,讀書好。”
劉老頭也讚同,雖說供一個讀書人不容易,但是有條件的時候咬咬牙也要堅持。
在這個時代,隻有讀書,以後才會有更好的出路。
林大山拿出給劉思遠專門買的一套筆墨紙硯,遞給劉思遠。
劉思遠接過喜出望外,他自己平時用的也很節省,連連對著林大山道謝。
到了下午,也有一些人來林家拜年,原本安靜的院子,瞬間就熱鬧起來。
林小晚連忙端來了瓜子花生,瓜果糕點。
男的在大廳由林大山招唿著。
一些村子裏的嬸子小媳婦則和劉氏在內院聊家常,林小瑜和林小晚兩姐妹則在一旁嗑瓜子陪聊。
這大過年的反正也很清閑,活計暫時都先放著,陪伴家人才是更重要的事。
一群人聊著聊著,不知怎麽的,就開始說到林家老宅那邊去了。
“你們可不知道,昨日啊,這老林家可真是熱鬧得很呢。”
“就在我家隔壁,我聽得真真的,一大家子人吃著飯,後來不知怎的就吵起來了,真是的,大過年的。”
說到老宅的話頭,劉氏並不搭話,輕輕笑著磕了把瓜子。
那小嬸子見劉氏不吭聲,又接著說。
“你們家啊,幸虧是分出來了,不然在那邊大過年的,吃個飯都不安生。”
林小晚在一旁,全當聽個樂子,和林小瑜兩個人並不搭話。
這老宅的人怎麽樣她一點興趣都沒有,有這功夫,還不如陪兩個弟弟出去玩一圈呢。
很快,這群婦人的話題就轉移了。
女人嘛,聚在一起無非就是聊各種八卦,後麵又開始比誰的衣服漂亮。
誰家的孩子有出息,又或者誰家娶了個厲害的媳婦,哪家鬧了矛盾~
林小晚和林小瑜在一旁聽著,倒也聽得津津有味,反正就是打發時間。
在這小村莊裏,能娛樂的項目不多,也就閑暇時候聚在一塊隨便聊一聊,當做消遣了。
很快到了傍晚,差不多到了做晚飯的時間,眾人看見時辰不早了。
紛紛起身提出告辭迴家做飯去,一群人很快就散場了。
沒一會兒,林家就空落落的,隻剩空蕩蕩的屋子和滿屋的椅子。
林小瑜和林小晚把多餘的椅子都收了起來,散落在地上的花生殼瓜子皮都打掃幹淨。
劉氏先去廚房,準備今晚的晚飯。
林小晚和林小瑜打掃完後也到廚房一塊幫忙做晚飯的事情。
昨晚除夕夜吃得有點多,今晚就簡單一些。
做了蒜泥白肉,蒲燒茄子,肉片湯,清炒豆芽,三鮮卷。
晚餐就算是做好了。
今晚稍清淡一些,但是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
飯後林書宴和林書亦在院子裏纏著蕭淮和行雲給他們講故事。
最近清閑下來,蕭淮和行雲有時候會帶著他們兩個出去溜達,還會講些外麵的故事。
兩個人聽得津津有味,一有時間就纏著兩人給他們說故事。
蕭淮和行雲也是寵著兩人,坐在院子裏,就給兩人講起故事來。
最後連林大山和劉氏也都被吸引過來,在一旁也是聽得入神。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也是劉氏迴娘家的日子。
需要帶的東西一家人早早就準備好了。
這次迴劉氏娘家,林小晚專門囑咐林大山多買一些禮品。
讓劉氏今年能風風光光的迴一次娘家。
還給劉思遠買了一套筆墨紙硯,這東西相對窮苦人家算是個金貴的東西了。
劉家要供劉思遠念書,筆墨紙硯也是不舍得買太好的。
給劉思遠專門送一份也算是他們一家的心意。
林大山樂嗬嗬的應了,他也覺得應該如此。
現在日子比以前好了一些,也分家了,不用再看老宅的臉色,多帶些東西是應該的。
而且嶽家對他們家也是盡心幫扶過的。
成親這麽多年,每次劉氏迴娘家都很寒酸,讓鄰裏鄰居的暗地裏不知道笑話了多少次。
早早的一大家子就起床了,蕭淮和行雲說留在家裏就不過去了,他們去也不合適。
林大山也沒有強求,囑咐他們好好休息就行,晚上他們早點迴來。
於是一家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著牛車就往劉家村趕去。
劉家村,劉家。
知道今天林大山一家要迴來,劉家人早早就起來忙活了。
差不多做好了飯菜,林大山一家人也剛好到了。
“爹,娘,我們迴來了~”
“大哥,大嫂~”
“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母~”
幾個孩子跟著大人依次的打著招唿。
“哎~好好,快進屋,外邊冷。”
劉家人樂嗬嗬的把他們一家人迎了進去。
在屋裏,大家互問候,說著吉利的話,然後又說起了最近的近況,其樂融融的氣氛相當的溫馨。
今年劉有福幫著林家收白菜,也賺了一些銀子,總算能過個富足的新年。
過年前還給家裏每人都添置了一身新衣裳。
今天林大山一家來,他們也都把新衣裳穿上了。
老太太拉著劉氏的手,一邊心裏也是非常的感激自己女婿對自家的幫扶的。
一邊感慨自己女兒終於算是苦盡甘來。
現在分了家,自個家裏還開了作坊,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來。
今年是劉氏迴娘家最舒心的一年了,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沒有滿麵的愁容。
自己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娘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的。
陪老太太坐了一會兒,劉氏便起身到廚房給嫂子陳氏幫忙。
陳氏這會也是滿臉笑意,跟劉氏拉著家常。
不多時,就做了一桌子的菜,入座後兩家人圍著桌子坐得滿滿當當。
陳氏給林書宴和林書亦各夾了一個大雞腿,囑咐他們好好吃。
兩人揚起兩個大大的笑臉,臉上帶著淺淺的酒窩,糯糯的說著,
“謝謝大舅母~”
吃完飯,把桌子都收拾幹淨了,大家都在屋裏嘮嗑。
“聽說你們現在把小宴和小亦都送去學堂了?”
劉老頭一臉慈祥的問著劉大山,
“是,他們也到了該啟蒙的時候,我小時候沒有條件,現在總要讓他們去試試,不要像我大字不識一個。”
“該是這樣,讀書好,讀書好。”
劉老頭也讚同,雖說供一個讀書人不容易,但是有條件的時候咬咬牙也要堅持。
在這個時代,隻有讀書,以後才會有更好的出路。
林大山拿出給劉思遠專門買的一套筆墨紙硯,遞給劉思遠。
劉思遠接過喜出望外,他自己平時用的也很節省,連連對著林大山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