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蓮、小尼姑拚命前跑。


    永蓮:“師父不知如何,落在這群惡鬼手中,兇多吉少,定會遭殃。”


    小尼姑:“我倆還是轉過身去,尋找師傅才能安心。”


    永蓮:“就憑我倆,就算找到師傅,也毫無辦法,不如往前行到塞氏堡,求得善人幫忙。”


    野人窩,若幹身上沒有衣服,全身竟是一兩寸長的黑毛,臉上毛相對稍短一些。除了兩隻眼睛以外,全被毛發遮掩著的人。


    送春被捆綁著。


    周圍的毛人都輪流欣賞。


    送春喃喃自語:“阿彌陀佛。”


    塞氏堡內,永蓮對堡主傾訴:“我們三人經過樹林,一陣黑風吹過,閃出幾個夜叉,掠走我師傅。現不知死活,懇求善人相救。阿彌陀佛。”


    堡主:“好險好險。你二位不知有什麽菩薩保佑,還幸有性命逃到這裏。”


    永蓮,小尼姑隨堡主進堡。


    堡主做得齋飯,可永蓮和小尼姑不動碗筷,心中想著師傅。


    永蓮:“堡主,請您發發慈悲,去救救師傅。這比修橋補路的功德要大得多。”


    堡主:“這班毛人,實屬野性。茹毛飲血,凡是誤入山裏的人,都會被他們活剝生吞,無一生還。”


    永蓮嚇的掉下眼淚:“怎生是好?師傅一心修善,怎得如此下場。”


    堡主:“大師也大可不必傷心。這也可能是你師傅的劫數。但願吉人自有天相。”


    永蓮與尼姑合計:“我們救不出師傅,前去東行也毫無意義,不如迴轉身去,就是被吃了,也死到一塊去,才見得我們是一德一心。”


    永蓮、小尼姑,沒聽勸阻,又返迴金輪山。


    永蓮望著茫茫林海掉著眼淚:“師傅,你一向心誌專一,美聲你不動耳,奇香你不動鼻,美味你不開口,可你而今卻被美景所害,招來災禍,實在叫人可惜。”


    正說話間,小尼姑大喊:“你看那山上走出一白象,馱著的人像是送春大師。”


    永蓮擦幹眼淚。定眼一看,果然是師父。


    大象來到麵前。


    送春翻身下馬。


    三人擁抱大哭。


    送春:“我被那幫毛人捉去山洞。他們便搶走我的包袱。男女之別,隻是男的鼻子上穿著銅環,女的耳朵上穿著銅環。下身用一片樹皮遮住,其他全是裸露,赤腳在亂石雜刺中奔跑。”


    永蓮:“師傅,我們還是快到塞氏堡去,此地不可久留。”


    三個人牽著白象。轉身往塞氏堡走去。


    堡主見三人走來,驚喜萬分。


    堡主:“請女尼把如何逃得出來,敘述一遍。”


    送春把逃離的場景全數說給堡主。


    原來是這樣:眾毛人打開包袱,發現有麻布草鞋,覺得稀奇。看送春腳上穿著,他們也開始效仿。毛人穿上後走來走去,覺得很好,便開始瘋搶。兩百多人搶一百零八雙草鞋。有的搶了一雙,有的搶了一隻。在哄搶中,把麻草鞋搶得稀爛。


    佛祖: “此時不逃,還待何時?”


    送春赤腳向叢草中逃走。一片荊棘,送春腳上、腿上鮮血直流。


    一個岔路口,送春停止腳步,不知所失。一頭大象緩緩走來。送春即刻轉身正想逃走時,可大象的鼻子已經攔腰勾住了她的腰身。送春不得亂動。大象卷著她徑直走出樹林。寬廣的地方,大象把送春放下。


    送春雙手合十,麵向大象:“阿彌陀佛,今幸得大象相救。來生定當報答。”大象再次卷起送春,放在背上,馱著送春走來。


    東行路上,三人與大象在一片黃沙漠中進行,遠遠望去,茫無邊際。


    永蓮:“前路茫茫,不知路途多遠,又無棲身之地,將何處借宿?”


    送春:“有的前頭自會有,無的你求終究無。等天黑時再作打算。”


    紅日西下,送春在象背上,望得遠處有了山林村落。


    拉家族部落,遊牧為生的牧民。


    送春合什:“請問施主,我等來自興林國,東行去須彌山。想在此借宿。不知施主可否方便。”


    牧民:“大師來自興林國,本是同鄉。即使安頓緊蹙也得留住。”


    一會兒來了很多牧民都圍坐在一起,聽送春禪道。


    牧民端上牛肉、牛奶,請三人享用。


    送春:“貧尼不可食葷”。


    牧民:“那實在沒有可供養的食物,如何是好?”


    送春:“有個安睡的地方就行了。我們喝點清水,即可熬過一夜。”


    第二天,送春與永蓮、小尼姑繼續去往須彌山的路上。


    山林中,一高大門戶人家顯現眼前。


    送春:“永蓮,你等稍作停頓,待我去打探虛實,化點齋飯,去去就來。”


    高大門戶的門口坐著一位老者,年約七十歲,麵帶憂傷。兩眼直盯地下,眼珠呆木。


    送春:“老人家打擾了,貧尼這廂有禮了。”


    老人一驚,睜開雙眼:“何方比丘尼,到此何幹?”


    送春:“貧尼興林國人氏,立誌去須彌山,途經寶地。請求借宿一晚,供些齋飯。”


    老人把頭搖得幾下:“你等來的真不是時辰,不說住一晚,就是進屋歇息歇息都有不便。”


    送春驚訝,永蓮和小尼姑過來。


    老人:“我家員外姓盧,本是個行善之人。可婚後膝下無子。直到去年才天降小官兒。可近期染上怪病,不可斷藥。大夫說隻有一種藥方可醫治,三合糯米煎汁服下,方能痊愈。”


    送春:“那大夫可曾說起,此三合糯米,產自何方?如何求得?”


    老人:“產自南方,須翻過天馬峰,渡過碧溪河,到那琉璃城。可近期,天馬蜂來了四隻花虎,占據山頭。吞食人畜,把去琉璃城的路與世隔絕。無人膽敢冒死去尋。”


    送春雙手合什:“善哉善哉。老官人,此說真是巧遇。貧尼出門就帶有南方琉璃城出產的三合糯米。若能救小官兒的性命,也算是出家人的福德。”


    老人欣喜:“員外!員外!好了,好了,上天降福於小官兒,小官兒有救了。”


    盧員外家,炭爐上,瓦罐直冒熱氣。盧員外及夫人死盯著瓦罐。


    盧員外盛了滿滿一盞,用嘴吹冷,端到小官兒麵前。


    小官兒不省人事,隻能一滴一滴滴入小官兒口中。


    小官兒吞得少許米粥,便開始動彈。隻是渾身冒出冷汗。嚇壞了盧員外及夫人。


    一老中醫把脈小官兒,驚喜:“小官兒性命無憂。這正是藥效突發。神氣內斂。一覺醒來,大病痊愈。”


    盧莊園家,送春準備上路。盧員外及夫人再三挽留。


    送春:“多謝施主好意,本尼立誌去須彌山,不敢貪戀享受。”


    盧員外吩咐家人:“多給恩人一些食物,以備荒山野嶺受用。”


    送春再次叩謝盧員外:“盧員外是施善之人,才幸得菩薩點化,救得小官兒性命。現貧尼手中還有幾顆稻種,留與員外,你好生種植,可彌了這好田好地的缺失。”


    盧員外喜之不勝,當即叩拜:“菩薩顯靈,比丘尼好生平安。”


    送春正要動身,盧員外又攔住去路。


    盧員外:“你等此去,兇多吉少。還是暫住我家再好結伴而行。實在不放心你們三個弱小,進入那餓虎之地。”


    送春:“多謝施主提醒,餓虎乃佛祖的巡山夜叉,諒也不會傷害我們。如果耽擱,又恐失了采摘雪蓮的時間了。”


    眾人送別數裏,目中充滿感激。


    一路樹木蔥鬱,鳥兒歡歌。陽光送暖。


    送春三人,相伴而行。白象被小尼姑牽著。送春跟在其後。


    一道石梁。四周亂世縱橫。雜草遍地。


    土地爺:“留心前行,那兇猛畜牲就在路邊。”


    永蓮:“師傅,你還是坐到大象上去,也好有個照應。”


    送春上了大象。


    大象在前麵開路。


    大象緩步前行。


    一聲吼叫,一隻猛虎從樹林中竄跳出來,直接撲向永蓮和小尼姑。


    送春大叫一聲:“苦也。”同時驚落馬下。


    老虎見永蓮與尼姑倒地,便張開血盆大口,正要下口,大象伸出長鼻,將老虎攔腰卷起,使勁往旁邊甩去。


    那虎跌落在岩石上,發出一聲慘叫,已經無法動彈。


    另兩隻老虎橫衝直闖而來。


    送春、永蓮與小尼姑,還沒安定神來,那兩隻猛虎已站到前麵。


    大象又是卷鼻,把上前的一隻卷起,摔出數丈。


    另一隻老虎大怒,飛身撲到大象背上撕咬大象。


    大象一抖,前腿往上一抬,一個直立。


    老虎從大象身上滾落下來。


    大象把鼻子一橫鉤,卷住老虎一使勁。


    老虎脊椎骨哢嚓一聲,以成兩節,口鼻噴出鮮血而亡。


    三隻老虎各自躺在草叢中,死去。


    一隻公虎瞪著大眼,盯著大象和三個人。


    公虎前腿把地上都刨起了一個大坑。


    送春:“畜牲,你不好生養活,專幹傷人害命的勾當。若不悔改,定於他們三隻同一下場。”


    老虎把頭伏在地上,一根鐵尾搖擺不停。


    土地公公:“菩薩饒了你這個畜牲,你就去別處另求生存吧。”


    送春:“畜牲,你去吧!”


    須彌山,而今的昆侖山。意思是寶山。也叫妙光山。就在這須彌山腳下。夾道有七重寶牆,七重闌珊,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觀世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就是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就是梅人並收藏唐朝觀世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