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藏抬頭哭訴:“感謝師父指點迷津,甘藏從今跟隨師父,斬斷一切凡念,安心修煉,苦度成佛。”


    師父:“話雖此講,談何容易?你的一切因緣,皆在為師掐算之中,但又全在你的作為之內。”


    甘藏迷惑地問師父:“我的因緣?”


    師父閉上眼睛,默念出聲:“前緣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隻是,因無果,緣無份,徒勞無功。如你自認為六根已盡,就代為師去外雲遊吧,也許,為師低估了你。”


    大師說罷,抽出一段白絹。


    大師對甘藏說:“要記住一條,無論成功與否,一定要再迴衡山,為師賜你偈頌一幅,切記,切記。”


    白絹上雲:“去得普陀,到得南海,見得恆河,難迴南嶽。”


    聖樂響起。甘藏虔誠地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朗朗的鍾聲傳來,在空曠曠的山野中悠遠,亮徹。


    甘藏身背包裹,不舍地離開衡山去做一個雲遊的苦行僧。


    他一雙草鞋,一頂鬥笠,一隻瓦缽,一條禪杖,光著頭,虔誠地雙膝跪地,告別廣德大師和眾僧。


    廣德大師:草鞋雖小,將千裏長路穿在腳下。鬥笠不大,把萬裏藍天戴在頭上。瓦缽雖淺,足能裝九州食淘九江水。禪杖在收,可勘驗天下叢林風雲。


    崇山峻嶺中,甘藏一個人不知疲倦地向前邁進。


    掏出一把小米,不停地咀嚼。


    趴在溪水裏,貪婪地喝水。


    山下幾縷炊煙,甘藏駐足觀看。


    茫茫林海中,送春柱著拐棍,在兩個尼姑攙扶下,慢慢前行……


    前麵一塊草地,送春累得癱倒在地,半天不願起來。


    小尼姑細妹從後麵追來,手裏捧著一包齋飯。


    細妹:“送春姐姐,你吃點東西吧!”


    送春搖搖頭,“你們先吃吧!”


    細妹:“姐姐,你不吃,我們也……”


    送春爬起來:“讓你們吃就吃吧,別管我!”


    一尼姑:“我們跟隨姐姐就是要讓姐姐過得好一點,你不吃,我們過意不去!”


    送春:“姐妹們,我們都是一樣的人,怎能這樣呢?來,我先吃!”


    送春抓起一把齋飯,放進嘴裏。


    三尼姑猶豫一會,開始扒飯吃。


    送春:“姐妹們,以後不能這樣,大家應該同甘共苦,萬萬不能把我當做聖人,這樣會折殺我的!”


    眾尼姑一齊雙手合十:“姐姐言重了,你是佛門聖人,阿彌陀佛。”


    一條河流攔在甘藏前麵,河水激流。甘藏卷起褲腿,拄著拐杖,艱難過河。


    突然,又累又餓的甘藏一個趔趄,栽倒在水中。


    激流立即把他卷走。


    廣德大師:眾生茫茫都是我親朋,萬物紛紛皆為我法侶。


    樹林中,送春雙手合十,沉浸在冥冥幻境中。前世的情景在腦海閃現:黑衣王子撲向虎籠。


    紅衣公主跳河。


    阿春難產死去。


    小藏抱著阿春走向恆河。


    拾寶、來珠從河中救起。


    七寶和七珠雙雙飛入懸崖。


    高高飛起的衣裙化為白絹,像旗幟飄揚。


    窗格中的那雙眼睛。


    河岸一舍,甘藏在夢中飛翔。夢中,他看到了送春的雙眼。一如前生來世的那種感覺。那雙眼懾人奪魄。那雙眼睛睜開,出神地凝視著。


    甘藏突然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原來自己被人救到了漁舍。


    一姑娘叫了一聲:“媽,醒了,他醒了!”


    甘藏發現自己全身光裸,忙縮入被窩。


    門外進來一身泥點的大娘,笑眯眯地對甘藏點了點頭。


    大娘:“你昨天失足落河,衝到我們家門口,是我們把你撈上岸的。”


    甘藏忙向大娘點頭:“謝大娘救命之恩,貧僧甘藏此廂有禮了!”


    大娘:“別動,你高燒剛退,秀兒,快拿薑湯水來。”


    秀兒遞上瓷碗,那碗是紅色的,連水都變成了紅色。


    大娘:“喝吧,你喝完了這碗水,就可以吃東西了!”


    大娘從鍋內盛出一碗鮮魚,香噴噴的魚味布滿一屋。


    甘藏喝完薑糖水,食欲猛增。聞到魚香味,咽著口水。


    秀兒把幹淨衣服遞上:“這是我爸穿過的衣服,你先換上吧!”


    待秀兒走出門,甘藏趕緊換上衣物。想到自己曾經赤身裸體躺在一個陌生姑娘床上,甘藏苦苦地搖頭……


    秀兒從門縫中看到,甘藏已端坐在地上閉目雙手合十默念經文,便推門進來,掩嘴好笑。


    秀兒:“你這和尚不知辛苦,這裏不是大廟,幹嘛那麽認真?”


    甘藏嘴上依然念經,可眼睛卻睜開了。


    待念完經文,甘藏向秀兒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有所不知,佛門弟子無論身在何處,都應心有佛祖,口念佛號……”


    正說著,大娘走來:“心有佛祖,口念佛號是對的,但吃飯也是對的,我們趕緊吃飯吧!”


    調皮的秀兒拉起甘藏,把他推到桌前。


    甘藏看到桌上的飯菜,特別是那條香噴噴的魚,立即低頭走開,雙手合十默念起來。


    秀兒好笑起來:“你這和尚哪有那多規矩,快吃飯吧,這香噴噴的魚湯,還是我媽用燒煉瓷器的絕功為你精心熬製……”


    大娘止住女兒:“秀兒……,出家人自有出家人的規矩,不過這次死裏逃生,補一下身子,就當魚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甘藏聞言向大娘揖手:“謝謝施主,甘藏就此請求齋飯化緣,阿彌陀佛!”說罷,拿出自己的瓦缽恭恭敬敬地伸出。


    秀兒開始慘著臉,斜視著這個頑固的年輕和尚,心有不快。


    大娘撞了一下女兒:“還不快去。”


    一個果園,鮮果垂枝,青翠欲滴。


    陽光似火,天氣炎熱。


    送春和三個姐妹,風塵仆仆地走到果園旁,望著累累鮮果,垂涎欲滴。一扇大門緊鎖著,似乎要阻斷這些雲遊化緣者。


    送春望了一會就收迴目光,隻有細妹,終於忍耐不住了。


    細妹:“送春姐姐,我去那邊化緣,你們先歇著!”


    送春叫住細妹:“迴來!眼下正逢大旱,眼前卻有這一片淨土,可能是佛祖給我們的恩賜。但,我們不能為了自身的饑渴而吞食佛的恩賜。阿彌陀佛……”


    細妹聽著送春的教誨,退到一旁不作聲了。


    此時,門開了,一條高大狼犬竄出,向送春等人狂吠起來。


    細妹向狼犬扔出一石,狼犬不做聲了。


    一白淨書生模樣的人走出,手托一盤鮮果,走到送春等人麵前。


    書生:“四位師父辛苦了,莊主吩咐小人為各位洗塵!”


    送春向來人雙手合十:“謝謝施主,阿彌陀佛!”


    細妹看著供盤裏的水果,口水直吞,幾次將手伸向供盤,又知趣而退。


    書生:“好吧,各位請用,小人告退。”


    來人剛走,細妹忍不住了,伸手拈起水果,連皮都不剝,囫圇而吞。


    細妹:“好吃,好吃!”


    送春將水果分發給眾人:“吃吧,小饞鬼!”


    四個人大口大口,把一盤水果吃了個精光。


    眾人剛要離開,那扇門又開了,走出一個更白淨的俊逸小生。


    小生:“各位留步,天色已晚,是否去我莊上吃點齋飯?”


    瓷房內,甘藏站在瓷機前,看秀兒母女倆做瓷泥。


    大娘:“我家世代燒瓷,在這帶有點小名氣,有一年,皇上令我家瓷廠燒出貢瓷禦品,可是,期限過後,卻一直沒有皇命。皇上把我丈夫抓走,我生下秀兒後,他也沒有迴來。”


    瓷機飛快地卷著,一隻瓷瓶成形了,造型高雅,古色古香。


    甘藏驚奇地看著這對看似平凡的母女,驚訝她們的手藝渾然天成。


    甘藏:“可是,你們這麽好的手藝,為什麽燒不出貢品呢?這貢品又是什麽呢?”


    望著甘藏的憨相,大娘笑了笑:“孩子,你來自佛門,自然不懂世事。這貢品就是皇帝的禦用品,既講究色澤,又倚重質地。我們這兒的瓷泥是天下第一,水是高山雪水,火功更是祖傳秘方配備,不偏不重,恰到好處。關鍵是,我們世代沒有傳過男孩,用行話說是沒有借用外力修行,燒出的瓷自然淬火不足,剛力不夠。如果,你能放棄你的佛門,來我們這兒,可能……”


    說到此,大娘打住話頭,靜觀甘藏臉色。


    甘藏:“可我也並不懂這工藝。”


    大娘:“這瓷分青瓷和白瓷。青瓷的美感、質感、光澤程度都在青瓷之上。白瓷講究的是潔白如玉,色澤勝雪,因為中國人有好玉之閑情,玉就是白璧無瑕,清潔不染,清涼無為。”


    甘藏:“可見大娘也是燒瓷高手。”


    大娘:“我們燒製的瓷品,講究飽滿和諧,色調上要以冷色調,清雅而不浮誇,從而反應儒道中的清靜,與世無爭,不驕不躁的人文之風。在品行上也講究大氣圓和。”


    甘藏:“既然大娘也這般手藝,為何不再開啟瓷窯來,這可是傳世稀有的手藝,荒廢不得。”


    大娘:“朝廷抓走我丈夫之後,就宣旨封了我的窯門。我這隻是偶爾作坊,不敢造瓷。”


    甘藏:“可這手藝真要有傳人呀。”


    大娘:“這手藝除了燒製,還有秘色也十分重要。秘色瓷不僅色澤如冰,還端莊典雅,所製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樂器,幾乎是造型多樣,有‘南青北白’之分。”


    甘藏:“我也真想學得這燒瓷的法寶,以示後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觀世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就是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就是梅人並收藏唐朝觀世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