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勁的河風吹飛他們的衣裳。


    兩個赤身裸體的生靈衝破水麵旋渦,撲入大河。


    黑衣方丈和店主,目瞪口呆。


    方丈使勁地咳嗽保持鎮靜,向眾人一揮手:“撤壇!”


    店主愣著沒動,望著飄在壇上的拾寶經常披著的那條白絲絹出神。


    驛站外,白絲絹高高地飛翔,薄如蟬翼,遮在策馬飛奔的店主身上。


    店主驚慌,左衝右躲,前後迴避,發出心膽俱裂的嚎叫。


    白絲絹毫不理會,繼續準準地將陰影罩住店主。


    白絲絹緩緩降落,不偏不倚地飄在店主頭上,將他裹得嚴嚴密密。


    店主最後狂喊一聲,手中緊握的韁繩抖落。馬匹失去駕馭,根本來不及控製飛奔的蹄子,全力向著萬丈懸崖箭一般衝去。


    滔滔大河,一輪夕陽沉入河底,萬物染盡血色,河麵風平浪靜。


    盤旋覓食的蒼鷹盤旋在天際,夜幕籠罩大地。


    河水中五條紅鯉魚遊到拾寶、來珠身邊。紅鯉魚吐出無數泡泡,把氧氣送給拾寶和來珠。


    兩個尼姑在河水中尋找拾寶和來珠。


    五條紅鯉魚引路,把拾寶和來珠帶到尼姑身邊。


    河中,一葉扁舟在河中搖晃。


    拾寶和來珠臉色蒼白,躺在船艙裏,瞪眼望著艙內忙碌的尼姑們。


    兩具躺在另一艙角年輕尼姑的屍身在同行們的超度下安祥升入極樂世界。


    兩尼姑從岸邊悄悄下水,潛入河底,托起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的拾寶和來珠。


    托著拾寶和來珠,浮出水麵。


    拾寶的目光隨著渺茫的燭光變得迷離難測。


    兩名尼姑緊閉的雙目使他發出撕心的哀鳴:“大河……”


    大河岸邊,旭日東升,鳥語花香。


    尼姑太師從小尼姑手裏接過聖水,為跪在草地紅花中的拾寶和來珠舉行灌頂儀禮。


    大雄寶殿香煙飄渺,燭光高照。


    一班尼僧撞鍾擊鼓,朗聲念佛。


    太師:“各殿點齊清香名燭,待香煙飄起,燭光明亮,便為拾寶與來珠剃度。”


    眾尼紛紛忙碌,魚貫在寶殿中。


    羅漢堂、迦藍閣,香火旺盛。


    拾寶和來珠各自站立在上首,手中捧著玉盤,盤中放著閃著光亮的金刀。


    兩尼姑站在下首,各自手裏捧著一個缽盂,盂中盛著半盆清水。


    兩個尼姑分立兩旁,各自手中捧著黃色袈裟,僧鞋僧帽。


    觀象官上殿:“良辰已到!”


    太師來到殿中,其他眾尼分立兩旁。


    一班尼僧開始撞鍾擊鼓,朗聲念佛。


    太師:“拾寶、來珠。你等普為眾生,但等過後,即入佛門,是否心甘情願?”


    拾寶:“拾寶已遁入空門,願剃度為僧,一心為善。”


    來珠:“來珠已淨身出家,願削發為尼,一生為善。”


    太師:“爾等出家心決,乃佛門之幸。願修得正果,肉身成佛,更廣布佛法,救渡眾人。爾等且到佛祖前發願,然後本師替你們剃度。”


    拾寶前行七步,到了佛祖前三拜。默默通誠祝告,發誓許願,然後跪到太師跟前。


    來珠前進七步,到佛祖前三拜,發誓許願,然後跪到太師跟前。


    太師在玉盆中取過金刀,一麵將各自的頭發向四下分開,露出頂門,然後從頂門上剃下三刀。


    尼姑接過大師的金刀,開始“蘇蘇”地剃。瞬間,拾寶和來珠已經成了光頭。


    師太從盆中沾上清水,在光頭上擦拭一周,給各自披上袈裟,賜鞋帽。


    剃度過的拾寶、來珠換上嶄新的袈裟和鞋帽,雙手合十向師太躬首靜默,虔誠聖潔的榮譽感掠過他們的全部身心。


    太師:“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普渡眾生!從今天起你們正式成了佛門弟子,也成了代替我東上中原古國送經的使者!”


    大尼姑說罷將一個錦什交給拾寶,叮囑萬千:“這是大河的萬年聖土,你一定把它帶迴來,連同中原古國的神土一起撒入神聖大河!”


    拾寶:“阿彌陀佛,唯佛是命,唯佛是生!”


    拾寶和來珠跪禮灌頂之後,向蒼天發誓:“沒有逾越不過的高山,沒有攀登不上的絕壁,沒有翱翔無邊的草原,沒有跋涉不完的沼澤……”


    在尼姑們的祈福中,二人逐漸遠去。


    雪山大漠,漫天的黃沙吹打著衣衫襤褸的拾寶和來珠,他們精疲力盡,搖搖晃晃相依為命地繼續往東行進。


    尼姑大師的畫外音依然不絕於耳:


    “沒有下不了的火海,沒有上不去的刀山,沒有贖不清的罪孽,沒有佛光照耀不到的地獄。”


    拾寶和來珠堅定地行進。


    尼姑:“你們會倒在黃沙中,你們將葬身白雪,青山處處埋屍骨,天涯方方是歸宿。你們一定要記住並且一定要做到,你們的靈魂一定會迴到大河,迴到生生不息的天堂,迴到佛祖釋迦尼佛的身旁,因為佛永遠永遠地在你們身旁,在你們心中。”


    狂風唿號,雪花飛舞,遍野江山,盡覆白雪。


    拾寶和來珠雙雙被大雪埋住,他們緊緊擁抱著,掙紮著,寒冷使他們打顫。


    他們不動了。


    拾寶說:“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一隊騎者如飛馳近,為首大漢對眾人揮手:


    “救活他們!”


    拉薩布達拉宮,朗朗鍾聲,驅走嚴寒,帶來春意。


    渾厚的念經聲,在香火彌漫的大廳裏震蕩,迴旋。


    拾寶披著絲絹,與來珠盡情地歌舞在丈二高的大菩薩前,環繞他們的是桃紅的祥雲。


    聖曲響起。


    大尼姑帶領尼姑們,排列成一朵大蓮花,載歌載舞地圍住了拾寶和來珠。


    用古印度梵語演唱的歌,節奏明快的舞姿


    大喇嘛藏語大誦經。


    拾寶和來珠如天使般翱翔在蓮花陣內。


    佛曲響起,祥雲化為紅燭。


    拾寶和來珠同一瞬間睜開眼睛,看到了佛祖降臨。


    上百名喇嘛合十躬首,在大喇嘛帶領下,為跪在大菩薩下的異域佛家弟子祝頌偈誦……


    拾寶和來珠跪在黃土地上,眼淚汪汪地聆聽大喇嘛的臨別教誨:“佛即為天,天即為佛,佛無邊,天無邊,佛天永世永生輪迴延綿,佛法無界,佛即是理,理就是佛,佛有理,理有佛,佛理無界,四海之內皆為佛理。”


    小喇嘛奉上潔白的哈達,大喇嘛將哈達賜於拾寶二人。


    “這是中原佛界純潔莊嚴的淨土,你要把他保存好,連同自己一同迴到大河,完成比丘尼大師的神聖使命。”


    大喇嘛將一撮西藏聖土交給拾寶。


    大沙漠外,拾寶和來珠如蟻蟲般蠕動在沙海之中。


    蒼穹廣大,沙漠廣垠,他們渺小。


    累累白骨,遺棄沙漠。


    駱駝骷髏,耗牛白骨,駿馬白骨。


    拾寶拾起一具人骨骷髏,陷入深思。


    拾寶仰望山峰。山峰廟宇排排,瑞氣東升。


    拾寶又望著來珠。來珠黃皂如身,哈達披肩。


    拾寶以手加額,對著茫茫沙漠俯首合十:“阿彌陀佛!”


    拾寶二人踏上茫茫戈壁荒灘。黃沙上留下一串長長的、深深的腳印。


    斷坦殘壁間,又累又餓的拾寶和來珠二人坐在廢墟旁。


    拾寶拿出青稞餅,隻剩下最後一塊了,兩人推讓,來珠一分為二,各自一半。


    半截殘垣下,來珠入睡,拾寶躬首合十,靜望彎月升起,輕念經文。


    一陣風刮來,將來珠的遮體薄紗掀開,露出高聳的酥胸,隻裹一件束胸輕紗,曲線畢露,肌白如凝。


    拾寶念著經文,猛風吹過,他並不迴頭,退步走到來珠身旁,脫下自己的袈裟反手蓋在來珠身上。


    來珠驚醒,望著端坐巍然的拾寶,一陣激動。


    拾寶躬首合十:“我佛三寶,無念,無欲,無色。你我重任在心,實在抱歉,內愧。”


    來珠:“你的雄心壯誌隻有我才明了,也隻有我才理解,可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佛祖慈悲普渡眾生,親情,友情,愛情仍佛門至上三情,與佛門三寶並無衝突。”


    拾寶悉心開導:“無情未必真丈夫。來珠的誠心實是感天動地。隻是,拾寶前程雄關漫道,生死情戀已置度外。”


    來珠與拾寶並肩而坐,合十凝神。他們的身影投射在初升的霞輝中,身心飛迴浩翰的佛界。


    銀染的霜沫在霞輝烘烤下化開,逐漸顯現出粉紅的剃度頭頂,那露珠滴滴流入拾寶的臉部,淌濕全身。


    拾寶的心境內,來珠變成男性,托著太陽,走進了他的世界。境由心造猶然而來。


    來珠伏地細聽,有鐵蹄踏擊在沙礫中發出的聲響,有馬幫疾馳而來!


    來珠迴眸,一黑衣劍客在晨曦中飛快迫近,利刃寒光閃爍。


    來珠忙用手肘撞擊拾寶,輕聲地:“有劍客!”


    拾寶微睜雙目,又閉上,臉上顯現危險,但又鎮定、泰然。


    來珠大叫:“劍客來了!”


    拾寶並不睜眼,平靜地:“生死由命,輪迴在數,注定死在水裏,決不會死在山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觀世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就是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就是梅人並收藏唐朝觀世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