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第一次同外人說起自己的遭遇,李婆婆幾次哽咽難當。那些苦難原以為已經過去,今日提起那些絕望悲憤曆曆在目。
她沒有忘記,隻是埋在了心裏。
他人的故事或許隻有寥寥數語,但其中艱辛便是沒有身在其中也能窺知一二。世道對女子而言更是艱難,李婆婆能一路逃過追殺必是九死一生曆盡磨難。
樂安伯府的事晏玉樓有所耳聞,不過現在宣京已無樂安伯府。樂安伯去世後,伯府降爵不能再稱伯府。
這位李家的大姑奶奶,她曾在自家老娘口中聽到過。
「原來是李家姨姨,我娘曾念叨過你。說你向來性情溫婉知書達禮,定是被人所害。」
李婆子心一動,仔細打量她,依稀能看到故人的影子。當下有些激動,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公子母親名諱?」
「我娘姓杜,出身常山伯府。」
「你是杜姐姐的兒子?」
當年李蓉娘和杜氏同為伯府嫡出大姑娘,兩人出身相同社交圈子差不多,曾是閨中好友。沒想到一別經年,還能在此處見到故人之子。
遙想當年恍然如夢,李婆婆流淚不止。
「杜姐姐如今可好?……瞧我問得是什麽糊塗話,杜姐姐人長得美心地又好,有你這般出色的兒子,她定然是好的。」
「我娘很好,他日你若歸京便可見到她。」
李婆婆抹著眼淚神情發怔,歸京嗎?她還能再迴去嗎?
「我……」
「你先別急著迴答,你的事情我會放在心上,待迴到京中定會替你查個清楚明白。你若是想通了,可去榮昌侯府尋我。」
李婆婆又驚又喜,吃驚於晏玉樓的身份,又替故友歡喜。她離京時尚在閨中,那時杜姐姐也未定親,不想竟是嫁進侯府。
「好,好。」
王老漢也很高興,雖然他不清楚什麽伯啊侯的,但是一聽都是很厲害的人。要真有貴人相助,老婆子的冤屈便能洗清,他們一家也能堂堂正正的做人。
這些年他們生活在山裏,雖說是清靜到底還是有許多不便。眼看著他年紀漸大,已無法打獵維持生計。獨子在山外謀生一家人分隔兩地,哪裏不想和兒子一起過日子。再者兒子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他們在山裏也不認識什麽人,說到親事兩眼一抹黑就怕耽擱兒子。
得了晏玉樓的準話,兩口子像吃了定心丸。李婆婆到底是宣京來的,多少看出一些門道。雖說另一個公子沒有表露身份,但看氣派應該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有他們二人從中幫襯,或許有生之年她還能堂堂正正的歸京,在母親的墳前燒上一柱香。
下山時,王老漢堅持送他們出山,他們問清出山的路婉拒他的好意。老兩口把他們送了又送,最後依依不舍地留步。
在看不到人時,姬桑重新背起晏玉樓。晏玉樓趴在他的背上,心情略有些沉重。世家大戶大多都有見不得光的東西,那些痼疾除之不盡。
「京裏的那些世家這些年做了多少陰損之事,沒想到你我遠離宣京身陷此地都能聽到。湖陽公主事情不用多說,世人都知道她是什麽德行。我聽說前些日子年近古稀的錦寧侯才納了第二十六房小妾,那小妾年方十六,和他最小的孫女一般大,是一名七品小官孝敬的庶女。上個月感恩伯府的兩位公子為了一名花樓女子與人大打出手,還鬧到順天府。便是清貴如謝家雖說沒有納妾之事,我那大姐夫卻有兩名通房丫頭日日紅袖添香。更別提我的二姐夫,光姨娘就有三位。我二姐性子潑辣,灌了姨娘避子湯,這才不用受庶子庶女的苦。我的姐夫們之所以沒有弄出庶出子女來,都是因為我的姐姐們有我這個弟弟。你說,我能怎麽辦?」
他將她的身體往上一托,穩穩地踩著王家人踏出來的小路前行。四周青山蔥翠,仿若天地間唯有他們二人。
「古往今來,世間之事不都是如此,何必為這些不值當的事情生氣。」
「你真當我是為那些人置氣,我隻是有時候替我們自己覺得不值。舉國上下汙七八糟的人和事太多,各部官員大到侍郎下至小吏哪個敢說自己手上幹淨。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我懂,我自不會苛求他們兩袖清風分文不取。隻是連災銀的主意都敢打,那就不是一般的貪贓枉法,而是有不臣之心。固縣之事我還未與你細說,你要是親曆過必會覺得震怒。」
接著,她把在固縣夜宿時發生的事情簡略講了一遍。包括有人盤剝災民的銀錢,明搶過往客人的財物等,末了思索一下,順帶提了平兒的事。
「下麵亂成這個樣子,我始料未及。」
「這事我知道。」
他在她身邊安插眼線,當然知道她一路行來發生的事情。她冷哼一聲,擰了一下他。他的肉堅實堅硬,擰得她手都疼。她隻得改成捏他的臉,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我還有賬沒有和你算,你為什麽買通花姑?」
「不是她。」
「不是她還能是誰?」
總不會是她最親近的采翠和晏實吧?這兩個人不可能背叛她,更不可能被他給收買。那麽……她想到一個可能。那時她與古幽蘭同行,還有那個錢三,隔牆有耳被人聽到也是正常。
固縣之事,錢三曾替她解圍。
「錢三是你的人?」
「嗯。」
他倒是好手段,京裏京外的手伸得極遠。若不是現在和她關係匪淺,隻怕以他們之前的狀態她根本鬥不過她。她自以為與他旗鼓相當,卻不知差之甚遠。
她天生算不上是玩弄權謀的高手,之所以能位極人臣,憑的是會投胎。
所以說投胎是門技術活,她要不是出生在榮昌侯府哪裏可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她要不是自小被當成男兒養大,怎麽可能不受這個時代的束縛。
上天的恩待無以為報,她唯有多幫一些人,才對得起老天爺給的第二次生命。
近午時他們眼看著快到山腳,遠遠聽著似乎有人聲。她連忙讓他把自己放下來,心裏略有一些遺憾。
幾天的時間太過短暫,兩人以後再也不可能如此旁若無人地親近。瞄一眼他的神色,似乎也是相同的感覺。
那些人聲越來越近,她聽到熟悉的聲音。
「晏實,我們在這裏。」
「侯爺,是侯爺!」
她沒有忘記,隻是埋在了心裏。
他人的故事或許隻有寥寥數語,但其中艱辛便是沒有身在其中也能窺知一二。世道對女子而言更是艱難,李婆婆能一路逃過追殺必是九死一生曆盡磨難。
樂安伯府的事晏玉樓有所耳聞,不過現在宣京已無樂安伯府。樂安伯去世後,伯府降爵不能再稱伯府。
這位李家的大姑奶奶,她曾在自家老娘口中聽到過。
「原來是李家姨姨,我娘曾念叨過你。說你向來性情溫婉知書達禮,定是被人所害。」
李婆子心一動,仔細打量她,依稀能看到故人的影子。當下有些激動,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公子母親名諱?」
「我娘姓杜,出身常山伯府。」
「你是杜姐姐的兒子?」
當年李蓉娘和杜氏同為伯府嫡出大姑娘,兩人出身相同社交圈子差不多,曾是閨中好友。沒想到一別經年,還能在此處見到故人之子。
遙想當年恍然如夢,李婆婆流淚不止。
「杜姐姐如今可好?……瞧我問得是什麽糊塗話,杜姐姐人長得美心地又好,有你這般出色的兒子,她定然是好的。」
「我娘很好,他日你若歸京便可見到她。」
李婆婆抹著眼淚神情發怔,歸京嗎?她還能再迴去嗎?
「我……」
「你先別急著迴答,你的事情我會放在心上,待迴到京中定會替你查個清楚明白。你若是想通了,可去榮昌侯府尋我。」
李婆婆又驚又喜,吃驚於晏玉樓的身份,又替故友歡喜。她離京時尚在閨中,那時杜姐姐也未定親,不想竟是嫁進侯府。
「好,好。」
王老漢也很高興,雖然他不清楚什麽伯啊侯的,但是一聽都是很厲害的人。要真有貴人相助,老婆子的冤屈便能洗清,他們一家也能堂堂正正的做人。
這些年他們生活在山裏,雖說是清靜到底還是有許多不便。眼看著他年紀漸大,已無法打獵維持生計。獨子在山外謀生一家人分隔兩地,哪裏不想和兒子一起過日子。再者兒子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他們在山裏也不認識什麽人,說到親事兩眼一抹黑就怕耽擱兒子。
得了晏玉樓的準話,兩口子像吃了定心丸。李婆婆到底是宣京來的,多少看出一些門道。雖說另一個公子沒有表露身份,但看氣派應該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有他們二人從中幫襯,或許有生之年她還能堂堂正正的歸京,在母親的墳前燒上一柱香。
下山時,王老漢堅持送他們出山,他們問清出山的路婉拒他的好意。老兩口把他們送了又送,最後依依不舍地留步。
在看不到人時,姬桑重新背起晏玉樓。晏玉樓趴在他的背上,心情略有些沉重。世家大戶大多都有見不得光的東西,那些痼疾除之不盡。
「京裏的那些世家這些年做了多少陰損之事,沒想到你我遠離宣京身陷此地都能聽到。湖陽公主事情不用多說,世人都知道她是什麽德行。我聽說前些日子年近古稀的錦寧侯才納了第二十六房小妾,那小妾年方十六,和他最小的孫女一般大,是一名七品小官孝敬的庶女。上個月感恩伯府的兩位公子為了一名花樓女子與人大打出手,還鬧到順天府。便是清貴如謝家雖說沒有納妾之事,我那大姐夫卻有兩名通房丫頭日日紅袖添香。更別提我的二姐夫,光姨娘就有三位。我二姐性子潑辣,灌了姨娘避子湯,這才不用受庶子庶女的苦。我的姐夫們之所以沒有弄出庶出子女來,都是因為我的姐姐們有我這個弟弟。你說,我能怎麽辦?」
他將她的身體往上一托,穩穩地踩著王家人踏出來的小路前行。四周青山蔥翠,仿若天地間唯有他們二人。
「古往今來,世間之事不都是如此,何必為這些不值當的事情生氣。」
「你真當我是為那些人置氣,我隻是有時候替我們自己覺得不值。舉國上下汙七八糟的人和事太多,各部官員大到侍郎下至小吏哪個敢說自己手上幹淨。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我懂,我自不會苛求他們兩袖清風分文不取。隻是連災銀的主意都敢打,那就不是一般的貪贓枉法,而是有不臣之心。固縣之事我還未與你細說,你要是親曆過必會覺得震怒。」
接著,她把在固縣夜宿時發生的事情簡略講了一遍。包括有人盤剝災民的銀錢,明搶過往客人的財物等,末了思索一下,順帶提了平兒的事。
「下麵亂成這個樣子,我始料未及。」
「這事我知道。」
他在她身邊安插眼線,當然知道她一路行來發生的事情。她冷哼一聲,擰了一下他。他的肉堅實堅硬,擰得她手都疼。她隻得改成捏他的臉,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我還有賬沒有和你算,你為什麽買通花姑?」
「不是她。」
「不是她還能是誰?」
總不會是她最親近的采翠和晏實吧?這兩個人不可能背叛她,更不可能被他給收買。那麽……她想到一個可能。那時她與古幽蘭同行,還有那個錢三,隔牆有耳被人聽到也是正常。
固縣之事,錢三曾替她解圍。
「錢三是你的人?」
「嗯。」
他倒是好手段,京裏京外的手伸得極遠。若不是現在和她關係匪淺,隻怕以他們之前的狀態她根本鬥不過她。她自以為與他旗鼓相當,卻不知差之甚遠。
她天生算不上是玩弄權謀的高手,之所以能位極人臣,憑的是會投胎。
所以說投胎是門技術活,她要不是出生在榮昌侯府哪裏可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她要不是自小被當成男兒養大,怎麽可能不受這個時代的束縛。
上天的恩待無以為報,她唯有多幫一些人,才對得起老天爺給的第二次生命。
近午時他們眼看著快到山腳,遠遠聽著似乎有人聲。她連忙讓他把自己放下來,心裏略有一些遺憾。
幾天的時間太過短暫,兩人以後再也不可能如此旁若無人地親近。瞄一眼他的神色,似乎也是相同的感覺。
那些人聲越來越近,她聽到熟悉的聲音。
「晏實,我們在這裏。」
「侯爺,是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