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市市立醫院是一所設施完善的三甲醫院,在病房區域,除了供人散步訓練的露天花園,也有一處頂上用玻璃封閉起來的植園休息區。
在這樣的寒冷的天氣裏,身體虛弱的病人出去可能會受風著涼,但如果是在這裏溜達,溫度就相對適宜很多了。
“從病房出來到這裏,你有任何的不適嗎?”
“……還好,我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嗎?這兩天一直躺在床上,後背都開始不舒服了。”
程亦均站定下來,走到旁邊說:“如果你坐直這麽久,也沒有頭暈畏光惡心的症狀,也可以嚐試行走看看,但最好扶著輪椅,以防失去平衡。”
梁森便謹遵醫囑地站了起來,推著輪椅試了幾步。
程亦均推了推眼鏡,觀察著說道:“很好,你的腦血流圖結果已經數值正常了,如果你願意,這兩天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在家中臥床靜養兩周。
期間除了腦後的外傷需要換藥,別的倒也沒什麽注意事項。”
梁森微笑著說:“我如果沒猜錯的話,程醫生是受了邵教授的托付才會關注我的病情,眼下你急著讓我出院,是和他提前商量過嗎?”
程亦均說:“輕度腦震蕩本就沒有必要一直住院觀察,我以為梁先生之所以有警員看護著,住在單獨的病房裏,是因為之前打傷你的人還沒有被抓到。
但是你現在已經沒有人身危險了吧,我聽說嫌疑人昨晚已經落網,還是邵教授親自把他抓到的。
昨天晚上出救護車任務的是我的一位師弟,似乎邵教授為了抓住這個人,身上還受了一些傷呢。”
梁森愣了下,語速不自覺地快了一些問:“他受傷了嗎?我今天上午還看到了他……他傷到什麽地方?也是被偷襲了嗎?”
程亦均沉下目光道:“果然,你似乎格外緊張在意邵教授。”
梁森有一瞬的意外,但他很快就反應道:“程醫生不知道吧?文錫和我是在密歇根認識的老朋友了,他大概不願意看我亂想。
所以我並不知道他抓人受傷的事情,但既然是朋友,聽說了之後又怎麽會毫無反應呢?”
程亦均說:“這是你的解釋嗎?”
“自然,你產生了疑問,我就需要作出解釋,難道不是嗎?”
“那梁先生是不是忘了什麽?”
梁森這次是真的疑惑了,“我忘了什麽?”
程亦均篤定道:“我記得邵教授曾經說過,普通人如果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較強的同理心,其實也可以從問答中窺見一二。
你剛剛似乎很擔心他受了什麽傷,但之後你急於向我解釋和他的交情,就沒有再追問他的傷勢了。”
他們兩個人,原本是並排慢慢地走著,梁森這一會兒卻按住輪椅,站定下來,坐到了旁邊的一條長椅上。
等到他慢吞吞地坐下來了,梁森這才溫聲道:“雖然我不太清楚程醫生為什麽要說一些我聽不大懂的事情。
但文錫的身體怎麽樣,與其問你,我更可以直接聯係他吧。”
程亦均說:“據我所知,邵教授雖然目前的職業並非心理醫生,但也是在這方麵學有所成,且目前是心理學專業的教師。
梁先生說自己和他是朋友,我很難想像他會和一個不算同行的人有太多交流。
何況,如果你不了解心理學,先前,你又是如何控製我的呢?”
梁森禮貌地微笑著說:“很抱歉,我現在,仍然聽不懂程醫生在說些什麽。”
程亦均雙手抱胸,後退兩步靠在了假山上,努力迴憶著說:“我雖然並不是個心理醫生,但神經上的一些問題,有時候也會做出類似於心理障礙的表達。
我原本認為我從前並沒有見過你,可當我這兩次跟你接觸之後,我開始想起了一些事情。
神經元傳遞各種信息,大腦在進行複雜的合作,隻憑技巧是很難讓一個人徹底忘掉一件事的。
所以我開始尋找讓我感覺到問題的答案,我以前見過你,在小區發出警告的一個夜晚。
我還聽到過警員的問話,但很遺憾,我當時似乎沒有誠實地迴答他的問題,這是因為你控製了我,是這樣嗎?”
梁森麵不改色道:“控製一個人是很難的事情。”
“術業有專攻,比如邵教授如果要抓住一個人的弱點威嚇一個人,往往十拿九穩,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梁森輕笑道:“你似乎很了解我的朋友。”
程亦均說:“很了解談不上,隻不過他幫過我一個大忙,保住了我的工作,說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
而因為專業上的通性,我也和他有過另外的一些交流,這是你找上我的理由嗎?你要報複邵教授,還是對他有什麽別的目的呢?”
梁森問:“我可以了解一下,你和他是怎麽認識的嗎?
我雖然知道你是和他在同一住宅區裏難得認識的住戶,但除此之外的信息我還並沒有問過他呢。
救命恩人這四個字這麽重,我實在非常好奇。”
程亦均說:“……我似乎明白你要做什麽了。你懂得催眠術對嗎?
很遺憾,我了解催眠的本質,現在我已經知道你的擅長,作為一個了解神經運作的大夫,你恐怕很難再催眠我了。”
梁森抿住嘴角,沉默了一會兒才說:“你推測的這些,有準備說給誰嗎?”
程亦均道:“這個取決於你。”
天色漸暗,玻璃頂上的條框被工作人員打開了燈源的開關,逐漸化作幾何形的燈網。
程亦均在亮起的白色燈網裏繼續道:“梁先生,我不太清楚你對邵教授抱有什麽樣的目的,但不管那些是什麽,你現在脫離了危險,是受到了他的幫助。
盡快辦理出院手續,結案遠離他,這些推測,也許我就可以繼續保守秘密,又或者,你更願意讓那位林警官知道呢?”
* * *
霓虹燈在街道上接二連三的亮了起來。
隨之亮起的,還有邵文錫擺在桌邊的手機屏幕。
邵文錫瞄了一眼,來電人是梁森,他輕飄飄地劃了掛斷,過了一會兒,手機又震了一條,兩條的消息,這迴邵文錫才拿起來看了一眼。
孫婧正在說話,林煜一邊聽著,一邊也忍不住往對方的屏幕上瞄了一眼。
信息沒啥卵用,隻是被掛斷電話之後的梁森又發短信問邵文錫哪裏受了傷,是怎麽迴事,讓他有空記得迴複。
林煜看的氣不打一處來,邵文錫也沒有及時迴對方的信息,而是放下手機專注地繼續聽著孫婧的介紹。
孫婧現在是一名舞蹈培訓班的老師,和自殺的陳安琪確實做過一段時間的好朋友。
但是因為性格的問題,也並非是產生了嚴重的矛盾,隻是無能為力地漸行漸遠了。
“小朱,就是您剛剛說的那位輔導員,差不多就是她說的這樣吧,安琪不太有個性,甚至不太會要反抗。
當時我們排練的舞蹈拿獎之後,我其實勸過她好多次,說她雖然沒有接受科班培訓,在跳舞的實力上比較有限,但在編舞上的天賦她還是有的。
可她做人太平了,家裏的條件也比較讓人窒息,升學之後,她的重心又放迴了畢業,實習,我們追求的不一樣,交流也就少了很多,就隻是這樣而已。”
林煜點點頭,將一張照片推過去問:“認識台上這個人嗎?”
孫婧看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認識,但這個活動場景我有印象,是學校老傳統的心理周的活動吧?”
“你仔細想想,真的不認識嗎?有沒有看到過陳安琪和他有什麽接觸和交流嗎?”
被追著連問了兩遍,孫婧大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比較要緊,但畢竟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孫婧又認真的看了看,但仍然搖頭說:“安琪很靦腆,在社團裏除了化妝上舞台,其餘時候都不往前衝的。不過……不過這個人,我好像有一點兒印象。”
“誰?”
林煜低頭去看,孫婧指的是台上的侯宇側麵坐著的其他的受邀人員中的一個,是一個胖子,桌上倒是擺著名字,但從照片裏看不太清。
“我不記得他叫什麽了,但應該是姓傅。這個雖然是心理學院主辦的活動周,但其實也相當於一個全校的大活動。
他好像是個什麽老總,還有邀請畢業生到他那裏實習的呢。
對對對,他是姓傅,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安琪應該拿過一張表格,她在女生個子裏不矮,又長得很漂亮,我記得還有人調侃了一句呢。”
林煜一一記下,再追問一些孫婧記得的細節。
邵文錫等她答的差不多了,這才轉到下一個方向問:“孫小姐,你跟陳安琪做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對她自殺的事情,你有什麽想法嗎?
或者說,你有沒有看到對她的死亡,感觸或反應很大的人呢?”
孫婧歎了一聲道:“我當時知道她是跳樓的那個人,心裏別提多別扭了,甚至不能相信這件事真的發生了。
可我也覺得,這是她對自己命運的最後一場報複吧,她的家人半點兒不能理解她,支持她。
安琪死去之後,她的母親趕來,在接受了事實後發出的那一聲慘哭,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可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他們如果早點兒對自己的女兒改變一下態度,也許就不會這樣了,如果我能一直和她做朋友,一直拽她一把,也許,也不會是那個結果了。”
在這樣的寒冷的天氣裏,身體虛弱的病人出去可能會受風著涼,但如果是在這裏溜達,溫度就相對適宜很多了。
“從病房出來到這裏,你有任何的不適嗎?”
“……還好,我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嗎?這兩天一直躺在床上,後背都開始不舒服了。”
程亦均站定下來,走到旁邊說:“如果你坐直這麽久,也沒有頭暈畏光惡心的症狀,也可以嚐試行走看看,但最好扶著輪椅,以防失去平衡。”
梁森便謹遵醫囑地站了起來,推著輪椅試了幾步。
程亦均推了推眼鏡,觀察著說道:“很好,你的腦血流圖結果已經數值正常了,如果你願意,這兩天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在家中臥床靜養兩周。
期間除了腦後的外傷需要換藥,別的倒也沒什麽注意事項。”
梁森微笑著說:“我如果沒猜錯的話,程醫生是受了邵教授的托付才會關注我的病情,眼下你急著讓我出院,是和他提前商量過嗎?”
程亦均說:“輕度腦震蕩本就沒有必要一直住院觀察,我以為梁先生之所以有警員看護著,住在單獨的病房裏,是因為之前打傷你的人還沒有被抓到。
但是你現在已經沒有人身危險了吧,我聽說嫌疑人昨晚已經落網,還是邵教授親自把他抓到的。
昨天晚上出救護車任務的是我的一位師弟,似乎邵教授為了抓住這個人,身上還受了一些傷呢。”
梁森愣了下,語速不自覺地快了一些問:“他受傷了嗎?我今天上午還看到了他……他傷到什麽地方?也是被偷襲了嗎?”
程亦均沉下目光道:“果然,你似乎格外緊張在意邵教授。”
梁森有一瞬的意外,但他很快就反應道:“程醫生不知道吧?文錫和我是在密歇根認識的老朋友了,他大概不願意看我亂想。
所以我並不知道他抓人受傷的事情,但既然是朋友,聽說了之後又怎麽會毫無反應呢?”
程亦均說:“這是你的解釋嗎?”
“自然,你產生了疑問,我就需要作出解釋,難道不是嗎?”
“那梁先生是不是忘了什麽?”
梁森這次是真的疑惑了,“我忘了什麽?”
程亦均篤定道:“我記得邵教授曾經說過,普通人如果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較強的同理心,其實也可以從問答中窺見一二。
你剛剛似乎很擔心他受了什麽傷,但之後你急於向我解釋和他的交情,就沒有再追問他的傷勢了。”
他們兩個人,原本是並排慢慢地走著,梁森這一會兒卻按住輪椅,站定下來,坐到了旁邊的一條長椅上。
等到他慢吞吞地坐下來了,梁森這才溫聲道:“雖然我不太清楚程醫生為什麽要說一些我聽不大懂的事情。
但文錫的身體怎麽樣,與其問你,我更可以直接聯係他吧。”
程亦均說:“據我所知,邵教授雖然目前的職業並非心理醫生,但也是在這方麵學有所成,且目前是心理學專業的教師。
梁先生說自己和他是朋友,我很難想像他會和一個不算同行的人有太多交流。
何況,如果你不了解心理學,先前,你又是如何控製我的呢?”
梁森禮貌地微笑著說:“很抱歉,我現在,仍然聽不懂程醫生在說些什麽。”
程亦均雙手抱胸,後退兩步靠在了假山上,努力迴憶著說:“我雖然並不是個心理醫生,但神經上的一些問題,有時候也會做出類似於心理障礙的表達。
我原本認為我從前並沒有見過你,可當我這兩次跟你接觸之後,我開始想起了一些事情。
神經元傳遞各種信息,大腦在進行複雜的合作,隻憑技巧是很難讓一個人徹底忘掉一件事的。
所以我開始尋找讓我感覺到問題的答案,我以前見過你,在小區發出警告的一個夜晚。
我還聽到過警員的問話,但很遺憾,我當時似乎沒有誠實地迴答他的問題,這是因為你控製了我,是這樣嗎?”
梁森麵不改色道:“控製一個人是很難的事情。”
“術業有專攻,比如邵教授如果要抓住一個人的弱點威嚇一個人,往往十拿九穩,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梁森輕笑道:“你似乎很了解我的朋友。”
程亦均說:“很了解談不上,隻不過他幫過我一個大忙,保住了我的工作,說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
而因為專業上的通性,我也和他有過另外的一些交流,這是你找上我的理由嗎?你要報複邵教授,還是對他有什麽別的目的呢?”
梁森問:“我可以了解一下,你和他是怎麽認識的嗎?
我雖然知道你是和他在同一住宅區裏難得認識的住戶,但除此之外的信息我還並沒有問過他呢。
救命恩人這四個字這麽重,我實在非常好奇。”
程亦均說:“……我似乎明白你要做什麽了。你懂得催眠術對嗎?
很遺憾,我了解催眠的本質,現在我已經知道你的擅長,作為一個了解神經運作的大夫,你恐怕很難再催眠我了。”
梁森抿住嘴角,沉默了一會兒才說:“你推測的這些,有準備說給誰嗎?”
程亦均道:“這個取決於你。”
天色漸暗,玻璃頂上的條框被工作人員打開了燈源的開關,逐漸化作幾何形的燈網。
程亦均在亮起的白色燈網裏繼續道:“梁先生,我不太清楚你對邵教授抱有什麽樣的目的,但不管那些是什麽,你現在脫離了危險,是受到了他的幫助。
盡快辦理出院手續,結案遠離他,這些推測,也許我就可以繼續保守秘密,又或者,你更願意讓那位林警官知道呢?”
* * *
霓虹燈在街道上接二連三的亮了起來。
隨之亮起的,還有邵文錫擺在桌邊的手機屏幕。
邵文錫瞄了一眼,來電人是梁森,他輕飄飄地劃了掛斷,過了一會兒,手機又震了一條,兩條的消息,這迴邵文錫才拿起來看了一眼。
孫婧正在說話,林煜一邊聽著,一邊也忍不住往對方的屏幕上瞄了一眼。
信息沒啥卵用,隻是被掛斷電話之後的梁森又發短信問邵文錫哪裏受了傷,是怎麽迴事,讓他有空記得迴複。
林煜看的氣不打一處來,邵文錫也沒有及時迴對方的信息,而是放下手機專注地繼續聽著孫婧的介紹。
孫婧現在是一名舞蹈培訓班的老師,和自殺的陳安琪確實做過一段時間的好朋友。
但是因為性格的問題,也並非是產生了嚴重的矛盾,隻是無能為力地漸行漸遠了。
“小朱,就是您剛剛說的那位輔導員,差不多就是她說的這樣吧,安琪不太有個性,甚至不太會要反抗。
當時我們排練的舞蹈拿獎之後,我其實勸過她好多次,說她雖然沒有接受科班培訓,在跳舞的實力上比較有限,但在編舞上的天賦她還是有的。
可她做人太平了,家裏的條件也比較讓人窒息,升學之後,她的重心又放迴了畢業,實習,我們追求的不一樣,交流也就少了很多,就隻是這樣而已。”
林煜點點頭,將一張照片推過去問:“認識台上這個人嗎?”
孫婧看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認識,但這個活動場景我有印象,是學校老傳統的心理周的活動吧?”
“你仔細想想,真的不認識嗎?有沒有看到過陳安琪和他有什麽接觸和交流嗎?”
被追著連問了兩遍,孫婧大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比較要緊,但畢竟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孫婧又認真的看了看,但仍然搖頭說:“安琪很靦腆,在社團裏除了化妝上舞台,其餘時候都不往前衝的。不過……不過這個人,我好像有一點兒印象。”
“誰?”
林煜低頭去看,孫婧指的是台上的侯宇側麵坐著的其他的受邀人員中的一個,是一個胖子,桌上倒是擺著名字,但從照片裏看不太清。
“我不記得他叫什麽了,但應該是姓傅。這個雖然是心理學院主辦的活動周,但其實也相當於一個全校的大活動。
他好像是個什麽老總,還有邀請畢業生到他那裏實習的呢。
對對對,他是姓傅,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安琪應該拿過一張表格,她在女生個子裏不矮,又長得很漂亮,我記得還有人調侃了一句呢。”
林煜一一記下,再追問一些孫婧記得的細節。
邵文錫等她答的差不多了,這才轉到下一個方向問:“孫小姐,你跟陳安琪做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對她自殺的事情,你有什麽想法嗎?
或者說,你有沒有看到對她的死亡,感觸或反應很大的人呢?”
孫婧歎了一聲道:“我當時知道她是跳樓的那個人,心裏別提多別扭了,甚至不能相信這件事真的發生了。
可我也覺得,這是她對自己命運的最後一場報複吧,她的家人半點兒不能理解她,支持她。
安琪死去之後,她的母親趕來,在接受了事實後發出的那一聲慘哭,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可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他們如果早點兒對自己的女兒改變一下態度,也許就不會這樣了,如果我能一直和她做朋友,一直拽她一把,也許,也不會是那個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