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七歲,在長安殺人後,出逃投軍,李業也算有六七年的軍旅生涯了。


    稱不上身經百戰,但大小數十戰肯定是有的


    不過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運動戰,野戰,殲滅戰。


    如眼前這種攻城戰,還真很少打過,或者說如岐州這種大城,李業還是第一次率軍攻打。


    不過沒吃過豬肉,總是見過豬跑的,軍事戰術發展到了唐代,基本上也就那點套路,尤其是後來的五代十國,攻堅拔寨,更是有了固定流程。


    在城外駐土台,起炮,砸城,然後蟻附攻城


    但對於岐州,李業卻另有想法


    李昌符的鳳翔軍和自己淵源不小,當年還同為鄭相公麾下效命,此前也打過仗,給對方留下了深刻教訓。


    所以李業沒有選擇築土台砸城,而是直接準備攻城,同時派人大量射勸降文書入內。


    都不用些其他的東西,直接上書自己的大名“天水郡王李業率王師十萬平亂,降者免死”,便足以動搖軍心。


    人的名,樹的影,僅是李業二字,對於關中和西北藩鎮而言,就已經足以動搖人心。


    十月初二,興元唐軍攻城


    李業命王建率部登城


    王建其人出身草莽,素來勇悍,個子雖不高,卻是百夫難敵的猛將。


    李業從全軍抽調五百精銳甲士,身披雙重鐵甲,又命全部強弩,千餘具,在城下掩護。


    不過一個時辰的光景,竟是就讓王建口銜橫刀,攀上城樓,李昌符親信死守城牆,卻被唐軍屢屢擊退。


    待其親信作戰難見效用,城中士氣頓時崩塌。


    當天下午,就有曾經在鄭畋麾下時,認識李業,並與其有過交集的將佐倒戈投降。


    畢竟,李家兄弟其實掌握鳳翔鎮也不到三年,鳳翔此前一直是鄭畋所領,李業作為鄭畋一手提拔的親信,當初和鳳翔軍走得很近,還是有不少香火情的。


    城中軍隊,也因此放心,不用擔憂投降後的待遇問題。


    不過半日之間,戰鬥的天平就迅速朝著李業的討逆軍這一邊傾斜


    當天傍晚,城中,除了李昌符以外的鳳翔軍二號人物,隴州刺史薛知籌,率本部千餘人倒戈,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薛知籌雖然名義上屬於李昌符下屬,但以晚唐軍閥“層層分封”的尿性,節度使是軍閥,節度使手下的刺史也是軍閥,刺史手下的軍使、都將也是小軍閥。


    所以薛知籌的部屬,李昌符根本難以彈壓控製,上千人奪了沒有被唐軍主要進攻,同時李昌符也未注意到的東門,引正在城外率一千騎兵觀望督戰的驍騎都葛從周入城。


    葛從周也是聰明人,早在城外時,他就主動向李業,把營中庫存的所有旗幟全部集中在自己騎兵部隊裏。


    不夠的,幹脆把原本用於賞賜軍士的紅、黃兩色布帛,用竹竿挑起,做出旗幟狀。


    於是乎,當岐州城門一開,葛從周雖隻有千騎,卻是帶著數百麵各式旗幟,做出上萬人馬的氣勢,又兼馬蹄聲洶湧澎湃。


    城中軍士見狀,立馬就完全喪失了鬥誌,包括李昌符的親信們,也隨之慌忙逃竄。


    戰鬥立馬扭轉,李昌符見狀,也被嚇到,連忙掉頭離開城門戰場,與百餘親騎,想要從西門逃出。


    剛剛倒戈的薛知籌,此前其實在征討黃巢時,和李業有過幾麵之緣,當初鄭畋軍前誓師,鳳翔聯軍中上百將佐、都將,一同前往中軍大帳謁見鄭畋。


    薛知籌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和李業還剛好平級,都是十將。


    隻不過幾年過去,人家已經是郡王兼三鎮節度,而自己還隻是個刺史而已。


    所謂大樹之下好乘涼,轉投門戶在唐末也不算什麽稀奇事,薛知籌自然想在李業麵前證明自己的價值。


    於是都不等葛從周騎兵入城中,開了城門,就立馬去追李昌符,打算拿老上司的人頭當進身之階。


    不過李昌符也是果斷,一見東門打開,討逆軍“上萬大軍”入城


    連大部分還在戰鬥,尚未放棄抵抗的士卒部屬全都不要了,城中家眷亦是不管,隻帶著一百多騎,往西門便跑


    李昌符在前麵跑,薛知籌打馬在後麵追


    城中戰鬥都還沒結束呢,這二位卻是已經從西門跑出去了


    葛從周都來不及追,隻能先把城內戰鬥解決


    自家主帥都拔腿跑了,剩下的鳳翔軍自然也就完全放棄了抵抗,成片大規模丟棄兵械投降。


    不同於針對吐蕃和黨項、迴鶻的戰爭,麵對鳳翔軍,李業部下自然不至於下死手,隻要丟棄兵械,並脫下甲胄,就算放棄抵抗,集中看押在城外。


    鳳翔軍士卒見對方也不殺傷俘虜,雙方雖互有傷亡,但還沒到殺紅眼的地步,剩下三四千人都相當順滑的全部投降了。


    王建先登城牆,並在南門給李昌符部造成極大壓力,算是此戰首功,連後麵入城的張歸霸、葛從周都居其次。


    李業入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王建,見對方渾身是血,但並未重傷,不禁大加讚譽,還把自己破涼州後,從吐蕃貴人那繳獲的一匹赤紅河曲大馬,贈予對方。


    並表示此戰記王建為首功,賞絹帛五百匹,錢五百貫,戰後上表天子,舉對方為刺史。以李業此時的地位和職權,雖說是舉薦,但說出口便等於定下來了,中書門下走個流程而已。


    王建自十八歲混跡軍中,已有十來年,不過都將而已,還是因為當初天子南逃,才趕上風口,見李業如此抬舉賞識,自然感激涕零。


    與此同時,城外發生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李昌符奪了城門,一路西逃,結果發現身後一直有騎兵追擊,以為是討逆軍騎兵,大驚失色。


    等雙方追逐出三十裏,李昌符才發現,後邊的人馬有點眼熟啊


    這不是自己的部屬嗎?


    讓身邊人仔細觀察,果然不假,見旗號,乃是隴州兵馬,人數還不少,足有三百多騎,那大概就是隴州刺史薛知籌部了。


    可憐李昌符跑得太快,剛見討逆軍入城,掉頭就溜,甚至都沒來得及注意,是哪支人馬叛變開的門,並不知道倒戈的是薛知籌,便讓人打馬迴去問。


    薛知籌聞言,先是一愣,然後立馬道


    “我等剛剛從城內逃出,擺脫李業追兵,正是來尋節度,一同去隴州躲避耳!”


    可憐李昌符,本也是他哥哥病重死後,臨時上位,不到一年的節度使,還沒有如此老道。


    若是李昌言在此,管他什麽部下,怕都得先逃到隴州再說


    李昌符居然還為之感動,隻覺得薛知籌真是忠心,結果等薛知籌騎兵趁機過來“匯合”之際。


    李昌符還沒來得及感謝,卻見對方已經張開弓箭


    大驚失色,再想逃跑卻是來不及了


    遂為薛知籌斬首於城外,獻與李業


    李業對於薛知籌的倒戈也表示歡迎,反正這些人隻是臨時歸他轄屬,呂布不呂布的到頭來交給朝廷去頭疼,與他何幹?


    直接表薛知籌為岐州刺史兼鳳翔節度副使


    兩日後,鳳翔鎮內士卒全部投降討逆軍,李業攻克鳳翔鎮全境兩州十二縣。


    事前情報還是準確的,李昌符在城中果然有大量財帛,鳳翔鎮在京畿之側,不是窮地方,當初黃巢入關中時,因為一直沒有攻陷鳳翔,所以沒有造成大破壞。


    反而因為不少士民逃難於此,戶口為之豐盈,李昌符兄弟在此刮了四年地皮,家底不少。


    李業隨即兌現承諾,拿出三萬貫錢,和絹帛兩萬匹,大犒全軍,眾將士為之歡唿雀躍。


    但一手蘿卜一手大棒,由於這些人來源複雜,尤其是那些神策軍,軍紀敗壞,入城後屢有淫掠之事。


    李業絕不姑息,命葛從周整肅軍紀,但有士民相告,核查屬實,無論軍職高低,一律斬首。


    其中一名神策軍副將,甚至還和楊複恭有親戚關係,連聲求情,李業看都沒看一眼,直接就讓人砍了腦袋,掛在營門前。


    全軍為之肅然,三千效節軍鐵騎在側,李業也不怕哪個不長眼的敢鬧兵變。


    十月十一,李業上書請天子北上還駕於鳳翔


    興元君臣,聽到消息,震撼莫名,此時距離李業誓師從興元出發,半個月而已......


    此時,許多人心中都在想,把這位與平管蔡之亂的周公旦相提並論,嗯,好像也不過分。


    同時,李業再次以諸道行營都統的身份,公開書信與李克用、王重榮,表明立場。


    還向高駢、朱全忠、王處存、時溥諸將去信,要求這些人擺明立場,渾然以朝廷代言人自居。


    而後,其他人不提,至少李克用、王重榮還是識大體的,知道李業已經表明立場後,也不再和朱玫虛與委蛇,正式劃清界限,興兵勤王。


    原本還是威脅長安的兩大藩鎮,搖身一變,就成了勤王忠臣


    隻剩下朱玫,一番表演,反而是成了眾矢之的,小醜般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