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唐軍一萬兩千,與吐蕃聯軍近四萬,會戰於洮水河兩側。


    此時的吐蕃,已然和大唐一樣,陷入無限內耗之中,可以說,這三四萬聯軍,是麵對李業收複河隴的野心,唯一能抽出來應對的有生力量了。


    而現在,全部灰飛煙滅


    因為赤德本人的“破釜沉舟”,在戰後將浮橋燒毀,導致被唐軍大舉擊潰後的數萬吐蕃潰卒,近乎無路可逃。


    所謂背水一戰,那也是要講條件的,至少不是這種情況


    恰恰相反,此時,李業隻是命敬翔帶著軍中會、蘭兩州征發的那三千青壯,集體用吐蕃語高唿


    “繳械不殺!”


    那兩萬多雜蕃,就像秋日的麥草般,成片傾倒,再無半點戰心。


    而更為狼狽的,還是赤德本人


    就在一個時辰前,還躊躇滿誌,想要用李業的頭顱,鑄就自己未來宏圖的他,轉眼間,變成了喪家之犬。


    而更諷刺的是,當赤德在僅有還能指揮得動的兩百親衛扈從下,一路背向戰場潰逃,想躲過唐軍那不斷朝著他黑獅大旗逼近的,那麵赤色鑲白,龍紋大纛。


    最後,見全軍已然崩潰,再無戰心,赤德幹脆咬牙連黑獅旗也扔了。


    當大旗倒下的一刻,整個戰場的唐軍將士,立馬發出劇烈的歡唿聲,無數甲士朝著蕃軍潰卒衝殺而來,被擠壓的蕃軍,隻能在河畔,望洋興歎,要麽反抗被殺,要麽束手投降。


    而當赤德終於勉強甩開身後李業,親自帶著的幾百追兵時,卻尷尬的發現


    自己居然跑到了之前的浮橋......


    浮橋上,殘破的林木還在河上起伏,之間還能看出被火燒過的痕跡。


    這就是剛才,他自己親口下的命令


    結果,現在連逃都沒機會了


    不禁仰天長歎,竟是落下淚來


    至於李業,一開始看到對方敢親自馳援,並主動衝鋒在先來攻,還勉強高看這赤德一眼,如今看來,卻是難免讓人嗤之以鼻了。


    要撤就早點撤,那叫審慎果決;要戰就別怕死,那叫勇敢無畏,戰爭之中,唯有這種色厲內荏的角色,最是讓人瞧不起。


    隻能說,自五十年前陷入內亂以後,吐蕃,也少有英雄人物了。


    赤德走投無路之下,膽氣盡喪,堂堂七尺男兒,竟是隻能麵對河水掩泣。


    身邊士卒見狀,俱皆失望,紛紛離散而去,投降唐軍


    最後見著身後不斷逼近的唐軍將士,倉皇之中,竟是和十來個親衛脫了甲胄,棄了兵刃,想要扶馬渡河(看了史書才知道,馬居然是會遊泳的,震驚)


    隻是,這種情況下,如此行為未免顯得蠢了


    洮水河上遊雖然不算寬闊,但好歹也有幾十丈,沒兩刻鍾


    李業領著數百將士,勒馬於河畔,見此情狀,唐軍軍士俱皆指示相譏笑,一時間,波及兩岸。


    更是讓正在水裏,勉強扶著馬脖子的赤德感到恥辱


    但很快,他就來不及了


    因為李業並沒有放過赤德的意思,直接叫來兩個隊的弩士,對著河麵,就是一通攢射。


    一朵朵血花在河麵上漂浮而起,赤德隻覺背上一痛,然後身體,就不聽使喚的逐漸下沉......


    -------------------------------------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唐軍於洮水畔破敵,斬首九千,俘虜一萬六千,斬吐蕃雅隆王次子赤德。


    六月二十七,渡洮水,攻取安樂、洮州三縣


    此時,整個河隴,已經再無可以當效節軍兵鋒之敵


    唐軍步伐幾乎大步前進,所到之處,望風披靡,各路河隴雜蕃紛紛向西逃竄,其餘盡數投降。


    七月初,北上,光複河州,十二,渡河,分兵三路,先後光複廓州、龍支數縣,然後繼續北上黃水。


    直到七月十五,原本在昔日隴右節度使駐地,鄯州湟水縣的吐蕃部落西遁,剩下的嗢末和漢民部族,打開城門,迎接唐軍入城。


    李業這個隴右節度使,終於步入了真正的隴右節度駐地。


    城中,昔日哥舒翰時期的節度帥府都還尚在,隻是早已殘破不堪,樹木叢生,令人興歎。


    唐軍三路,符存審繼續攻略,或者說接收整個鄯州,並追擊西逃青海湖的吐蕃殘部,楊師厚南下接收廓州西側的諸多堡壘、關隘。


    而李業,則親自領兵掉頭東進,自蘭州,入岷州、渭州、秦州。


    八月末,大唐天水郡王李業入秦州,秦州的郡名,就叫做天水郡。


    至此,李業西征以來,先後收複會、蘭、洮、河、鄯、廓、岷、渭、秦九州之地,加上朔方鎮的靈州,一時間雄踞西北十州。


    倒是顯得兵馬不夠用了,哪怕將此前征發的青壯,也計入軍隊,也不過一萬出頭而已。


    但李業的步伐並沒有就此停止


    九月,李業在秦州祭祀隴西李氏先祖,場麵相當隆重,並以此上報朝廷,相告光複河隴之事。


    然後又繼續領兵轉西,北上征討涼州嗢末、吐蕃


    與此同時,韋莊抵達敦煌,並成功說服了張淮深出兵。


    歸義軍自西往東,效節軍自東往西,夾擊打通河西走廊


    李業命符存審領三千軍協助歸義軍,收複肅州、甘州,擊破迴鶻。


    然後李業自己親自帶兵,穿過姑臧山,圍攻涼州城


    也就是昔日河西節度使駐地


    之所以如此急迫的要攻取涼州,乃是因為在河隴諸州中,涼州是昔日漢民最多的地方,兵源也就最多。


    事實上,當李業以萬餘人馬,大破吐蕃數萬聯軍的消息傳開後,本就鬆散的涼州嗢末部落,幾乎毫無抵抗意誌,唐軍一路攻城拔寨,十分順利,直抵涼州城下,便獻城投降。


    李業親率騎士,列隊入城,紀律嚴明,軍威顯赫,令全城側目。


    時值中和四年十一月,李業身兼隴右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西經略使之職。原本不過是朝廷給的空頭支票,現在,幾乎全部落實。


    朔方駐地靈州、隴右駐地鄯州、河西駐地涼州,俱在李業手中。


    既然有了地盤,當務之急,自然是擴軍


    幾乎是拿下涼州的數日之後,唐軍就在涼、鄯、河、渭、秦諸州,大舉募兵,當然考慮到訓練和戰鬥力問題,李業的原則,是新兵最多不能超過老卒一倍以上。


    而那些之前隨軍的學員、幕僚們,原本還無事可做,一下子就忙碌起來。


    有的甚至兩三天內,連升數職,變成了各地知縣、刺史。


    是的,是知縣,而不是縣令,所謂知縣,便是“權知xx縣事”,表示他並非朝廷委派的地方官,而隻是李業的幕府官員,外派而已,可以隨時調迴。


    戰勝之後,依照慣例,大賞諸軍當然是肯定的。


    凡參與了洮水一戰的效節軍將士,人均賞絹兩匹,錢兩貫,功勳、斬首,另外計數加賞。


    而參與戰鬥的輔兵,同樣能得錢一貫,絹一匹的待遇。


    頃刻間,數萬財帛便發了出去,府庫一時間空了小半。


    但作為大管家的張承業,也是喜憂參半


    憂的是之前從長安弄來的財帛雖多,但也經不起隻出不進,喜的是,此戰之後,繳獲了大量牛、馬、羊等牲畜、毛皮。


    光羊,就超過了十二萬頭


    而這,也是李業為什麽急於收複涼州的原因


    因為他要打通河西走廊


    確切地說,他要恢複並掌控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


    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河西走廊東端的涼州外,西端的沙州歸義軍,也相當重要。


    於是乎,中和四年十一月末,歸義軍光複甘州全境,效節軍光複涼州全境後。


    親自披甲出征的兩軍主帥,天水郡王李業,和檢校戶部尚書,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相會於兩州交界處的焉支山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