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在禁穀沒有布防?”


    黃巢聽聞哨探迴報的消息,有些瞠目結舌


    禁穀,是潼關左側的一個穀地,地勢緊要,可以迂迴至關後,但凡守潼關,必然要同時堅守禁穀,此乃是兵家常識,再迂闊的將領都知道。


    而現在探查的結果,卻是禁穀隻有少量唐軍,根本門戶大開


    田令孜和唐軍將領在想什麽?


    莫非是設有埋伏?


    不對啊,要是潼關後方都丟了,自己穿插過去,天大的埋伏也沒有屁用啊!


    可事實就是,唐軍根本就沒在其處大規模駐防。


    “到底是怎麽迴事?”


    “先別急著上,再去探聽下消息。”


    黃巢謹慎地沒有選擇立即進兵,而是讓自己外甥林言派人,繼續刺探


    但等具體情況傳來後,卻讓人目瞪口呆


    其實林言都沒花什麽功夫,因為潼關大營的唐軍,每天都在以數百人的規模,向外潰逃。


    隻需隨便抓幾十個舌頭,互相映照口供,一日功夫便弄清楚情況了。


    話說田令孜自己不敢來潼關,讓張承範等人領軍


    待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出了長安,一開始還好,但等大軍到了華州,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糧草。


    本來關中天府之國,又是朝廷直轄,存糧應是不少。


    但實際上,各地倉儲,早已糜爛不堪,被官宦太監們倒賣一空,賬麵上的“百萬斛糧豆”,根本就是空言。


    張承範臨時搜刮各地,也就得了數日之糧。


    等大軍到了潼關大營,隻剩三日之糧,軍中開始減頓,士卒紛紛逃亡。


    本來他們大多都是臨時被強征而來,並非職業軍士,論軍旅經驗,還遠不如對麵的農民軍呢,起碼人家打過仗。


    這種情況下,張承範並非不知道禁穀的重要性。而是不敢讓唐軍分兵,因為一旦分兵,指揮稍有混亂,就有可能導致大崩潰,現在全軍擠在潼關大營,至少還能抱團堅守一下。


    他現在,手中真正能分出去的正經軍士,其實隻有三萬


    好在此前,禁穀修築有大量的防禦工事,以萬人博野軍將士,應該能勉強應付。


    廣明元年十二月一日


    位於潼關外,剛從洛陽方向敗退迴來的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率軍與黃巢部戰於關外。


    起初,齊克讓略占優勢,義軍稍稍退讓


    但黃巢絲毫不擔心,隻是讓各部輪流與其交戰,直至耗盡唐軍士氣


    由於唐兵缺乏糧草,無法補充體力,本就士氣低迷,到了中午時分,終於崩潰。


    黃巢讓林言帶著精銳以及騎兵,驅趕潰兵,讓之衝擊禁穀的防禦工事。


    禁穀本就不多的守軍果然大亂


    林言隨即猛攻禁穀


    黃巢軍主力也同時在大將尚讓率領下,以絕對兵力優勢,猛攻潼關


    由於士氣低迷,張承範隻好拿出自己全部財貨、金銀,來鼓勵軍士作戰。


    雖然也勉強振作了部分軍士,但杯水車薪


    當日下午,林言率義軍兩萬精銳並騎兵突破禁穀,夾擊潼關大營側後


    終於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唐軍頓時全麵崩潰


    丟盔棄甲,四處逃散的士兵滿山滿穀,黃巢軍追殺在後,屍體漫山遍野,哀嚎不絕。


    至此,長安門戶洞開


    兩日後,消息傳到長安,滿城沸騰


    扶老攜幼,收拾細軟西逃的百姓、官人,堵塞了寬闊的朱雀大街


    原本嚴格的城門檢查形同虛設,因為看門士卒也在逃亡


    而作為長安城內的權力核心,聖人皇帝,卻是第一個準備跑路的。


    消息傳來,長安君臣相對而泣,惶然無措


    廣明元年十二月五日,百官剛剛退朝,傳聞博野亂兵即將入城。


    原先在中原兵敗的宰相盧攜,畏罪自殺


    田令孜帶著五百神策軍甲士,直接就打算把皇帝和幾個皇子,帶著跑路蜀中


    滿朝文武,俱皆驚駭,各自逃命


    有跟著皇帝跑蜀中的,有逃亡西北的。


    甚至還有不少,準備留下給黃巢勸進的,連勸進奏章都開始連夜寫了。


    長安城中徹底失序,官吏衙門散落一空,所有人都在往外逃。市井間的流氓地痞,趁機在城中放火搶掠。


    值此天下板蕩,宰相、武臣、言官、太監,俱皆失聲,似乎亡國在即,昔日安史之變重演。


    甚至嚴重十倍不止,因為現在的唐廷,可沒有一個郭子儀、李光弼。


    關中諸州,唯有昔日,因為和主張安撫黃巢的盧攜意見相佐,被貶為鳳翔節度使的前宰相鄭畋站了出來。


    他先是再三泣血上書,讓天子迴駕鳳翔,主持軍國大事


    在他看來,長安也許不可守,但並不能因此全棄關中啊


    隻要天子能以至盛之尊,堅守鳳翔、三輔


    黃巢大軍雖眾,但大多烏合之眾,而且沒有穩定後方補給,打到哪,吃到哪。


    所以,唐軍隻要能抗住對方第一波攻勢,讓戰鬥持久下去,黃巢大軍紀律渙散、指揮不協調的劣勢就會逐漸展現出來。


    屆時各路勤王兵馬匯集,未必沒有可戰之機。


    而且關中並非沒有堪戰兵馬,西北朔方、夏綏,加上鳳翔鎮,兩三萬甲士還是能湊出來的。


    隻要能在鳳翔站穩腳跟,唐廷就能轉危為安,甚至趁此機會一舉把黃巢殲滅於關中,樹立朝廷威望,還未可知。就像當年,唐肅宗李亨,就是在安史之亂,李隆基逃竄蜀中的情況下,逆流而上,前往關中主持戰事,最終力挽狂瀾。


    但正在一路狂奔的君臣,哪裏聽得進去?


    哪怕鄭畋親自跑到斜穀,堵住即將入蜀的皇帝,嚎哭勸諫。


    已經逃到漢中的君臣,見鄭畋願意接爛攤子,也樂得讓對方先頂著,給自己跑路爭取時間。


    天子下旨,授鄭畋為京城四麵諸軍行營都統,統帥京畿和勤王兵馬


    無奈之下,鄭畋隻好自己召集安撫鳳翔周邊兵馬,然後傳書給西北的李玄禮、諸葛爽,讓兩軍加速進兵。


    不過考慮到長安即將淪陷的態勢,已然無法挽迴,鄭畋讓二人先不要直接前往長安,而是在京畿北麵匯集。


    隨後他收攏潰兵,撫慰軍士,加強鳳翔城防,等待黃巢大軍。


    十二月五日下午


    黃巢前鋒柴存未受到任何抵抗即順利進入長安,黃巢以尚讓為平唐大將軍,蓋洪、費全古為副將軍。


    將士皆披發、身著錦衣,輜重從洛陽到長安,千裏相屬。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文武官數十人至灞上迎接。


    黃巢乘黃金車,衛隊們都穿繡袍,紅布束發。他的黨羽們乘銅車隨後,幾十萬騎士前後相隨,從春明門進入京師,登太極殿,數千宮女跪拜迎接,口稱“黃王”。


    此時,逃到漢中的聖人和田令孜,也許是抱著“衝喜”的態度,下詔改元明年為“中和元年”


    黃巢之亂,進入最激烈階段


    …


    李業是在十二月初一,收到前往夏州聚兵的命令


    此番南下,無論是朔方鎮還是夏綏鎮,都可謂傾巢而出。


    西北藩鎮和河北那些牆頭草畢竟不同,因為他們更加依賴朝廷的財帛、糧食供給,所以長安有難,是沒法坐視不管的。


    而且從以往經驗來說,勤王也是個劃算買賣。


    就連宥州的拓跋思恭,也動員了境內上萬黨項兵馬,參與勤王。


    故而李業倒是也不必擔心,拓跋思恭找他算賬了


    李業受了調令,迅速就召集懷德都全軍三百人,準備出發


    其實他已經準備很久了


    出於後世的預見,他知道黃巢攻入長安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所以到任懷德以後,就沒有放鬆過士卒訓練。


    即使是四處對黨項部落下手,也有出於鍛煉軍士的意圖。


    其中,最卓有成效的,就是騎兵數量增加


    通過之前對細石氏的戰鬥繳獲,李業成功武裝了一整隊五十員騎士,自己親率。


    其餘步卒,由於增加了三十多匹用於馱運的馬匹,機動性也大大增加。


    但等李業率軍抵達夏州時,卻被告知,諸葛爽已經率軍南下。


    原來是長安已破,鄭畋那邊催的急


    而且夏綏鎮還沒找上門去,黃巢軍卻已經找上門來了。


    黃巢之弟黃鄴部,領三萬草軍,向北企圖奪下邠寧、夏綏諸鎮


    諸葛爽臨時動員了夏、綏、銀三州將士先行


    而後麵趕來的宥州軍,諸葛爽讓先去鳳翔和鄭畋匯合,聽其調令。


    也算是表示對鄭畋這個京城四麵行營都統的尊重


    當然,宥州三堡,加上還未出發的夏州部分軍士,攏共一千二百人。


    諸葛爽不可能不委派親信看著,節度判官鄭洵臨時受命。


    也是考慮到鄭洵和鄭畋,都是滎陽鄭氏出身,算是族親,有以此聯絡關係的意思在。


    但鄭洵雖然官位不低,卻沒有多少軍旅經驗。


    而在各部諸將中,鄭洵對李業最熟悉,故而雖然李業身份不是眾將最顯赫者,鄭洵卻多加依賴,凡事都先詢問李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