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令瑜沒有在跟狄仁傑開玩笑,她已經想到了辦法,不過她有底氣說這話,首先是由於狄仁傑顯然已經進入了天後的視野。反正她本來也要收拾韋弘機,那不如順水推舟送個人情,和一個很有可能獲得天後青睞的人搭上關係不會是壞事。
更何況,以狄仁傑的能力,隻要乘上了東風,前途不可限量。
蘇令瑜說完這句話,狄仁傑合上了案卷,他對蘇令瑜道:“或許你的家人確實並不清白,但至少他們在這樁案子裏,承擔了本不該由他們承擔的罪責。這就是我所要為他們辯清的。”
蘇令瑜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審訊過後,她用很短的時間恢複到了從前不可一世的樣子,狄仁傑沒有多說,收拾起文書,徑自離開,蘇令瑜被官差帶離。
三日之後,蘇令瑜欺君一案告破,朝野風傳,同時祥瑞現世,蘇令瑜在交城經辦的一係列案子也被披露,功過相抵,天皇親自下了免罪詔書,赦免蘇令瑜的死罪,隻卸除她一切職位,貶為白身,遣離長安。
這樁風波乍看已經過去,隻是明眼人都不難發現,宮裏頭對蘇令瑜的懲處其實相當有趣。
天皇輾轉病榻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聽說近日來眼睛也收到了影響,不光終日頭痛欲裂,還偶爾會失明,這種情況下,讓他過問蘇令瑜這麽個新晉小官的案子已是過分,又哪裏還能勞動他老人家親自發詔呢?那詔書八成就是天後的意思了。
褫奪她官身,遣離長安,卻一不剝奪她繼續科舉入仕的權利,也不強迫她返迴故土重歸奴籍。那九成九是在保她了。
因此蘇令瑜的一舉一動,仍然在為暗處許多雙眼睛注意著。
她離開長安那天並沒有人送行。
沈榮枝問了蘇令瑜一句,是否要陪她去交城,蘇令瑜拒絕了,沈榮枝便沒有說更多,隻是幫蘇令瑜打點行囊,在城門口分道揚鑣,一個去交城,一個迴家。蘇令瑜捧著沈榮枝給她收拾的包袱坐在馬車裏,沉默了片刻,想把它打開看看,又覺得做作,放下了。
馬車轆轆起行。三人同時麵臨一個問題:蘇令瑜已經不是官了,但陳皮和葉三還是吏。
也就是說在和沈榮枝分別後,這三人還要再麵臨一次分別。
“說實在的,使君,咱倆都放心不下你。”葉三歎氣道:“反正我光棍一條,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幹脆把差事辭了,繼續跟著你算了。反正在那衙門裏呆著也沒意思,早膩煩了。”
陳皮沒說話。他不似葉三一身輕,家裏還有兄弟姊妹,差事不是說辭就能辭。但如果蘇令瑜同意了葉三的說法,他想他或許也能試一試,反正家裏沒人指著他養活。
然而蘇令瑜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你腦子進水了?這年頭普通出身在衙門裏謀到差事不容易,好好幹,以後還是有機會升的,你現在辭了,出去幹什麽,抗沙包?”
葉三煩躁地抓抓頭,“那你身邊沒個人也不行啊,你這趟如果是迴家那也算了,誒,你是跑人家黑幫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去了,萬一有點什麽事,都沒個照應,你讓我跟陳皮怎麽放心?”
“對我有點信心,等我到了交城,隻有別人對我擔驚受怕的份。”蘇令瑜想到了什麽,“不對,我倒才該擔心你們,這麽一堆事做下來,連張田衷都被我們拿掉了,可刺史府裏他的旁係還沒洗過,你們這時候迴去,隻怕會被人找麻煩。你們可以嗎?如果不像處理這些閑事,咱們現在掉頭迴去,我問問慧清,再給你們請個恩典也不是難事。”
說完,她又補充一句:“不許客套,有需要就說。”
葉三和陳皮這次異口同聲:“這有什麽?不用不用。”
那麽些大事大案都經過來了,還能怕被人穿小鞋?他倆現在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自己迴了刺史府能橫著走。
開玩笑,你老張有旁係,我們就沒有兄弟?這叫神仙打架小鬼自有對策,沒什麽好怕的。
蘇令瑜不是愛操心的人,見他們拒絕,也就不多說什麽,放下了車簾。然而馬車之後忽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蘇令瑜起先沒注意,直到這馬蹄聲越來越近,有人高聲道:“等一等!”駕車的陳皮立刻勒停了馬,馬車窗口的簾子被人掀了起來,露出慧清一張有些不安的臉,“你怎樣?”
“我還能怎樣?”蘇令瑜莫名其妙,“走了啊,去交城把事辦了。”
“怎不跟我說一聲。”
蘇令瑜嗤笑,“我又不是不迴來了,還得特地跟你道個別嗎,這趟隻要順利,要不了多久就能再見,犯不著一副生離死別的樣子吧。”
她說話倒是一點不怕觸黴頭。慧清長歎一口氣,“好吧!我暫不能離開長安,且送你一程。”
蘇令瑜覺得沒什麽必要,但也沒拒絕。白鶴寺高僧隨側,放平時是天皇天後才有的待遇,這麵子不長白不長。
慧清一路將她送至城郊,他無法離開長安地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然蘇令瑜表現得毫不在意,慧清心中還是難得地惆悵,他那時並不知道是為什麽,直到多年以後再踏出長安城門,不自覺地聯想到此時此刻,才逐漸迴味出當時的不舍源自何處。
雖然尚不明顯,雖然誰也沒承認,但至少對於慧清而言,蘇令瑜已經不是簡單的同伴,而是朋友。
是他這輩子交到的第一個朋友。
慧清一生至今不過二十年光景,整整二十年,他都在白鶴寺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生活,近乎與世隔絕。同輩往來,拂袖以交,香客陸陸,有經書養心,武功鍛體,他並不覺得孤獨。
然而和蘇令瑜走上一程,他才知道人和人之間,還可以締結起這樣的關係。性命相托,生死以付,卻並不是為了什麽對和錯。
這對蘇令瑜來說不算什麽,臨時互幫互助而已,隻要目標一致,敵人也能做朋友。但這種滋味於慧清而言是極度陌生的,個中滋味,他難以說明。
“蘇令瑜,”慧清念出這個陌生的、屬於她的真名,感慨萬千,不掩憂愁,“後會無期了。”
更何況,以狄仁傑的能力,隻要乘上了東風,前途不可限量。
蘇令瑜說完這句話,狄仁傑合上了案卷,他對蘇令瑜道:“或許你的家人確實並不清白,但至少他們在這樁案子裏,承擔了本不該由他們承擔的罪責。這就是我所要為他們辯清的。”
蘇令瑜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審訊過後,她用很短的時間恢複到了從前不可一世的樣子,狄仁傑沒有多說,收拾起文書,徑自離開,蘇令瑜被官差帶離。
三日之後,蘇令瑜欺君一案告破,朝野風傳,同時祥瑞現世,蘇令瑜在交城經辦的一係列案子也被披露,功過相抵,天皇親自下了免罪詔書,赦免蘇令瑜的死罪,隻卸除她一切職位,貶為白身,遣離長安。
這樁風波乍看已經過去,隻是明眼人都不難發現,宮裏頭對蘇令瑜的懲處其實相當有趣。
天皇輾轉病榻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聽說近日來眼睛也收到了影響,不光終日頭痛欲裂,還偶爾會失明,這種情況下,讓他過問蘇令瑜這麽個新晉小官的案子已是過分,又哪裏還能勞動他老人家親自發詔呢?那詔書八成就是天後的意思了。
褫奪她官身,遣離長安,卻一不剝奪她繼續科舉入仕的權利,也不強迫她返迴故土重歸奴籍。那九成九是在保她了。
因此蘇令瑜的一舉一動,仍然在為暗處許多雙眼睛注意著。
她離開長安那天並沒有人送行。
沈榮枝問了蘇令瑜一句,是否要陪她去交城,蘇令瑜拒絕了,沈榮枝便沒有說更多,隻是幫蘇令瑜打點行囊,在城門口分道揚鑣,一個去交城,一個迴家。蘇令瑜捧著沈榮枝給她收拾的包袱坐在馬車裏,沉默了片刻,想把它打開看看,又覺得做作,放下了。
馬車轆轆起行。三人同時麵臨一個問題:蘇令瑜已經不是官了,但陳皮和葉三還是吏。
也就是說在和沈榮枝分別後,這三人還要再麵臨一次分別。
“說實在的,使君,咱倆都放心不下你。”葉三歎氣道:“反正我光棍一條,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幹脆把差事辭了,繼續跟著你算了。反正在那衙門裏呆著也沒意思,早膩煩了。”
陳皮沒說話。他不似葉三一身輕,家裏還有兄弟姊妹,差事不是說辭就能辭。但如果蘇令瑜同意了葉三的說法,他想他或許也能試一試,反正家裏沒人指著他養活。
然而蘇令瑜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你腦子進水了?這年頭普通出身在衙門裏謀到差事不容易,好好幹,以後還是有機會升的,你現在辭了,出去幹什麽,抗沙包?”
葉三煩躁地抓抓頭,“那你身邊沒個人也不行啊,你這趟如果是迴家那也算了,誒,你是跑人家黑幫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去了,萬一有點什麽事,都沒個照應,你讓我跟陳皮怎麽放心?”
“對我有點信心,等我到了交城,隻有別人對我擔驚受怕的份。”蘇令瑜想到了什麽,“不對,我倒才該擔心你們,這麽一堆事做下來,連張田衷都被我們拿掉了,可刺史府裏他的旁係還沒洗過,你們這時候迴去,隻怕會被人找麻煩。你們可以嗎?如果不像處理這些閑事,咱們現在掉頭迴去,我問問慧清,再給你們請個恩典也不是難事。”
說完,她又補充一句:“不許客套,有需要就說。”
葉三和陳皮這次異口同聲:“這有什麽?不用不用。”
那麽些大事大案都經過來了,還能怕被人穿小鞋?他倆現在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自己迴了刺史府能橫著走。
開玩笑,你老張有旁係,我們就沒有兄弟?這叫神仙打架小鬼自有對策,沒什麽好怕的。
蘇令瑜不是愛操心的人,見他們拒絕,也就不多說什麽,放下了車簾。然而馬車之後忽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蘇令瑜起先沒注意,直到這馬蹄聲越來越近,有人高聲道:“等一等!”駕車的陳皮立刻勒停了馬,馬車窗口的簾子被人掀了起來,露出慧清一張有些不安的臉,“你怎樣?”
“我還能怎樣?”蘇令瑜莫名其妙,“走了啊,去交城把事辦了。”
“怎不跟我說一聲。”
蘇令瑜嗤笑,“我又不是不迴來了,還得特地跟你道個別嗎,這趟隻要順利,要不了多久就能再見,犯不著一副生離死別的樣子吧。”
她說話倒是一點不怕觸黴頭。慧清長歎一口氣,“好吧!我暫不能離開長安,且送你一程。”
蘇令瑜覺得沒什麽必要,但也沒拒絕。白鶴寺高僧隨側,放平時是天皇天後才有的待遇,這麵子不長白不長。
慧清一路將她送至城郊,他無法離開長安地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然蘇令瑜表現得毫不在意,慧清心中還是難得地惆悵,他那時並不知道是為什麽,直到多年以後再踏出長安城門,不自覺地聯想到此時此刻,才逐漸迴味出當時的不舍源自何處。
雖然尚不明顯,雖然誰也沒承認,但至少對於慧清而言,蘇令瑜已經不是簡單的同伴,而是朋友。
是他這輩子交到的第一個朋友。
慧清一生至今不過二十年光景,整整二十年,他都在白鶴寺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生活,近乎與世隔絕。同輩往來,拂袖以交,香客陸陸,有經書養心,武功鍛體,他並不覺得孤獨。
然而和蘇令瑜走上一程,他才知道人和人之間,還可以締結起這樣的關係。性命相托,生死以付,卻並不是為了什麽對和錯。
這對蘇令瑜來說不算什麽,臨時互幫互助而已,隻要目標一致,敵人也能做朋友。但這種滋味於慧清而言是極度陌生的,個中滋味,他難以說明。
“蘇令瑜,”慧清念出這個陌生的、屬於她的真名,感慨萬千,不掩憂愁,“後會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