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豆與蛋白質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華夏文明漫長的農耕曆史中,肉類的獲取由來就相當不易。
古代耕地畝產常在三百至四百斤糧食左右。
秦漢時期的畝產更是隻有兩百斤左右。
到後來出現兩季稻,在水土光熱都符合條件的上等良田,一年兩季畝產加在一起可達六百至七百斤。
而要將糧食轉化成肉類,糧食的消耗量將會激增。
古代的土豬少有經過專門育種,養殖周期常在一年左右才能出欄。
而豬生長所需的營養消耗比人要大的多。
即便用大量的豬草、麩糠來抵消部分糧食消耗,也仍然少不了用糧食來彌補豬所需的營養缺口。
給予豬的營養過少,那豬就難以長肉,想要出欄所需的時間可就不止一年了。
(出欄是指綜合考慮牲畜的養殖成本與快速生長周期達到最大收益的大致時限。)
古代土豬出欄體重通常在一百五十斤左右,在摻雜豬草、麩糠的情況下,一年消耗糧食約在四百斤左右。
(現代普通商品豬出欄體重通常在兩百四十斤。)
按照一畝地產四百斤糧食,想要產四百斤土豬肉便需要足足三畝耕地一年的糧食產量。
牛的生長周期更慢,料肉消耗比更高,生產四百斤牛肉更是需要七至八畝地一年的產出。
雞的養殖代價相對低一些,生產四百斤雞肉需要糧食八百斤,約兩畝地。
中國的人均耕地本就少,要保住龐大人口的基本糧食需求,能夠勻出來養殖牲畜的耕地自然就不多。
在人口還不算多的時候,打獵、捕撈還能成為主要的肉類來源。
隨著時間遷移,人口增多,自然資源減少,肉類獲取還是得靠養殖來大量獲取。
所以肉蛋奶對於古代的百姓來說尤為珍貴。
普通百姓家庭一年到頭,得等到過年宰殺牲口的時候才能吃上幾頓肉。
多數肉還得賣了補貼家用。
而肉類提供的蛋白質對人體骨骼發育與肌肉生長至關重要。
如果過分缺少蛋白質的補充,可能會使原本能長到一米八大高個的基因,最終卻隻能長到一米六甚至一米五。
不僅是身高極受影響,肌肉力量也明顯不如肉類補充充裕的同齡人。
所以在中國古代人口稀少或盛世時期,百姓的體型就尤為壯碩高大,到了人口龐大資源稀缺的動亂年代,身高和體型就明顯下降。
而要增加蛋白質的獲取量,除了提高耕地畝產和擴張領土,諸如廣袤草原與氣候宜人的耕地環境,來增加資源總量外,其實還可以從植物中獲取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而黃豆就是諸多耕地作物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一種。
其蛋白質含量能達到30% 至50%左右。
大米中的蛋白質含量則隻有在7% 至10%。
小麥稍微多一點,能有10% 至15%。
不過植物中的蛋白質較為特殊,不似肉類那樣更易於吸收。
比如黃豆中存在胰蛋白酶抑製劑、植酸等,它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對黃豆蛋白的消化吸收。
但是中國的古人們從不缺乏對食材和菜品的開發創造。
相傳在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在煉丹時,偶然間將石膏點入豆漿中,從而發明了豆腐。
(不過目前的資料尚不足以確鑿證明豆腐就是在西漢時期出現,也可能是豆腐誕生以後需要足夠的時間推廣。)
豆腐在製作的過程中,將原本緊密的黃豆蛋白破壞重組,變得更為鬆散,也更易於人體消化吸收。
黃豆直接煮熟食用,蛋白質的吸收率在百分之六十。
而變成豆腐以後,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達百分之九十。
原本會大量流失的蛋白質,因為豆腐的出現被更好地轉化為人體所需。
一般一斤黃豆可以製作兩到三斤豆腐。
先用水將黃豆浸泡一夜變軟,然後根據口感喜好用一份黃豆加四份或六份水的比例,將其通過石磨研磨成豆漿。
將磨好的豆漿用紗布過濾出豆渣,擠出更為細膩的豆漿。
過濾後的豆漿小火熬煮至沸騰。
熬煮過程中產生的浮沫要撈出,減少豆漿的豆腥味。
隨後按照每斤豆漿添加兩克石膏粉末進行充分攪拌使其凝固,要吃硬點的豆腐也可稍稍多加一點石膏粉。
在豆漿初步凝固後得到的就是豆腐腦,或者叫豆花。
將豆花經過進一步壓實擠出多餘水分,便能得到豆腐。
可以用紗布包住豆花,放入模具後用平整的木板和石塊壓住,在石塊重量下,經過半個小時的壓製便能得到白嫩的成品豆腐。
壓製地越久,豆腐的口感就越緊實。
同時黃豆經過蒸煮壓榨,還能榨取出豆油,為人體提供另一種必須的重要營養,脂肪。
利用黃豆製造出的眾多豆製品,讓中國的百姓在肉類稀缺的年月中獲得了更多寶貴的蛋白質。
為中國人體質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而利用豆製品製作出的菜肴或食品,也用其獨特的口感和百搭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
天幕開始播放後世各種豆製品美食製作與百姓品嚐美味的視頻。
豆漿的製作過程自不必多說。
全國各地的早市中從不缺乏每天現磨的豆漿。
熱騰騰加了白糖的豆漿,論好喝,比之雜七雜八的各種飲料都不遑多讓,還更健康。
且尤為便宜,一塊錢就能買上一杯。
豆漿的蛋白質含量不僅略微高於牛奶,而且對於國人普遍存在的乳糖不耐受體質更為友善,不似牛奶喝了就得拉肚子,牛奶越正宗,拉稀效果越好。
再有就是各地攤販走街串巷常能見到的豆腐腦。
南方加白糖,北方加木耳、黃花菜、香菇等炒製的配菜和鹹香的鹵汁。
不管哪種風味的豆腐腦,都有各自數量龐大的喜愛者,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下午茶”。
豆腐製作的經典美味就更多了。
口感美味堪比肉菜的紅燒豆腐。
麻辣鹹香,尤為下飯的麻婆豆腐。
營養清甜的鯽魚湯豆腐。
用七瘦三肥的豬肉填在豆腐中煎炸至金黃美味的肉釀豆腐。
家常小菜辣炒香幹。
裹上澱粉雞蛋液炸至外焦裏嫩的香煎豆腐。
內裏空心外部勁道的炸豆腐,怎麽做都好吃。
以及鹵製油炸而成聲名遠揚的臭豆腐……
古代耕地畝產常在三百至四百斤糧食左右。
秦漢時期的畝產更是隻有兩百斤左右。
到後來出現兩季稻,在水土光熱都符合條件的上等良田,一年兩季畝產加在一起可達六百至七百斤。
而要將糧食轉化成肉類,糧食的消耗量將會激增。
古代的土豬少有經過專門育種,養殖周期常在一年左右才能出欄。
而豬生長所需的營養消耗比人要大的多。
即便用大量的豬草、麩糠來抵消部分糧食消耗,也仍然少不了用糧食來彌補豬所需的營養缺口。
給予豬的營養過少,那豬就難以長肉,想要出欄所需的時間可就不止一年了。
(出欄是指綜合考慮牲畜的養殖成本與快速生長周期達到最大收益的大致時限。)
古代土豬出欄體重通常在一百五十斤左右,在摻雜豬草、麩糠的情況下,一年消耗糧食約在四百斤左右。
(現代普通商品豬出欄體重通常在兩百四十斤。)
按照一畝地產四百斤糧食,想要產四百斤土豬肉便需要足足三畝耕地一年的糧食產量。
牛的生長周期更慢,料肉消耗比更高,生產四百斤牛肉更是需要七至八畝地一年的產出。
雞的養殖代價相對低一些,生產四百斤雞肉需要糧食八百斤,約兩畝地。
中國的人均耕地本就少,要保住龐大人口的基本糧食需求,能夠勻出來養殖牲畜的耕地自然就不多。
在人口還不算多的時候,打獵、捕撈還能成為主要的肉類來源。
隨著時間遷移,人口增多,自然資源減少,肉類獲取還是得靠養殖來大量獲取。
所以肉蛋奶對於古代的百姓來說尤為珍貴。
普通百姓家庭一年到頭,得等到過年宰殺牲口的時候才能吃上幾頓肉。
多數肉還得賣了補貼家用。
而肉類提供的蛋白質對人體骨骼發育與肌肉生長至關重要。
如果過分缺少蛋白質的補充,可能會使原本能長到一米八大高個的基因,最終卻隻能長到一米六甚至一米五。
不僅是身高極受影響,肌肉力量也明顯不如肉類補充充裕的同齡人。
所以在中國古代人口稀少或盛世時期,百姓的體型就尤為壯碩高大,到了人口龐大資源稀缺的動亂年代,身高和體型就明顯下降。
而要增加蛋白質的獲取量,除了提高耕地畝產和擴張領土,諸如廣袤草原與氣候宜人的耕地環境,來增加資源總量外,其實還可以從植物中獲取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而黃豆就是諸多耕地作物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一種。
其蛋白質含量能達到30% 至50%左右。
大米中的蛋白質含量則隻有在7% 至10%。
小麥稍微多一點,能有10% 至15%。
不過植物中的蛋白質較為特殊,不似肉類那樣更易於吸收。
比如黃豆中存在胰蛋白酶抑製劑、植酸等,它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對黃豆蛋白的消化吸收。
但是中國的古人們從不缺乏對食材和菜品的開發創造。
相傳在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在煉丹時,偶然間將石膏點入豆漿中,從而發明了豆腐。
(不過目前的資料尚不足以確鑿證明豆腐就是在西漢時期出現,也可能是豆腐誕生以後需要足夠的時間推廣。)
豆腐在製作的過程中,將原本緊密的黃豆蛋白破壞重組,變得更為鬆散,也更易於人體消化吸收。
黃豆直接煮熟食用,蛋白質的吸收率在百分之六十。
而變成豆腐以後,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達百分之九十。
原本會大量流失的蛋白質,因為豆腐的出現被更好地轉化為人體所需。
一般一斤黃豆可以製作兩到三斤豆腐。
先用水將黃豆浸泡一夜變軟,然後根據口感喜好用一份黃豆加四份或六份水的比例,將其通過石磨研磨成豆漿。
將磨好的豆漿用紗布過濾出豆渣,擠出更為細膩的豆漿。
過濾後的豆漿小火熬煮至沸騰。
熬煮過程中產生的浮沫要撈出,減少豆漿的豆腥味。
隨後按照每斤豆漿添加兩克石膏粉末進行充分攪拌使其凝固,要吃硬點的豆腐也可稍稍多加一點石膏粉。
在豆漿初步凝固後得到的就是豆腐腦,或者叫豆花。
將豆花經過進一步壓實擠出多餘水分,便能得到豆腐。
可以用紗布包住豆花,放入模具後用平整的木板和石塊壓住,在石塊重量下,經過半個小時的壓製便能得到白嫩的成品豆腐。
壓製地越久,豆腐的口感就越緊實。
同時黃豆經過蒸煮壓榨,還能榨取出豆油,為人體提供另一種必須的重要營養,脂肪。
利用黃豆製造出的眾多豆製品,讓中國的百姓在肉類稀缺的年月中獲得了更多寶貴的蛋白質。
為中國人體質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而利用豆製品製作出的菜肴或食品,也用其獨特的口感和百搭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
天幕開始播放後世各種豆製品美食製作與百姓品嚐美味的視頻。
豆漿的製作過程自不必多說。
全國各地的早市中從不缺乏每天現磨的豆漿。
熱騰騰加了白糖的豆漿,論好喝,比之雜七雜八的各種飲料都不遑多讓,還更健康。
且尤為便宜,一塊錢就能買上一杯。
豆漿的蛋白質含量不僅略微高於牛奶,而且對於國人普遍存在的乳糖不耐受體質更為友善,不似牛奶喝了就得拉肚子,牛奶越正宗,拉稀效果越好。
再有就是各地攤販走街串巷常能見到的豆腐腦。
南方加白糖,北方加木耳、黃花菜、香菇等炒製的配菜和鹹香的鹵汁。
不管哪種風味的豆腐腦,都有各自數量龐大的喜愛者,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下午茶”。
豆腐製作的經典美味就更多了。
口感美味堪比肉菜的紅燒豆腐。
麻辣鹹香,尤為下飯的麻婆豆腐。
營養清甜的鯽魚湯豆腐。
用七瘦三肥的豬肉填在豆腐中煎炸至金黃美味的肉釀豆腐。
家常小菜辣炒香幹。
裹上澱粉雞蛋液炸至外焦裏嫩的香煎豆腐。
內裏空心外部勁道的炸豆腐,怎麽做都好吃。
以及鹵製油炸而成聲名遠揚的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