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史之亂(一)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祿山是突厥和粟特的混血,通曉漢語、契丹語等多種語言,為人油滑,逢迎諂媚。
成為軍人後,安祿山在與邊境少數民族的作戰中,雖然軍事才能並非頂尖,但他善於利用一些小規模的勝仗來宣傳自己。
將小仗的成果誇大,把奇珍異寶當作戰利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李隆基宮中,讓李隆基誤以為他不斷地打了大勝仗。
安祿山深知李隆基對楊貴妃的喜愛,於是認了楊貴妃為“義母”,間接成為皇帝的“義子”。
宴會上,他還當著眾高官貴戚的麵,扭動肥胖的身姿跳胡旋舞,逗得李隆基和楊貴妃哈哈大笑,極盡討好之能。
這讓李隆基對這個“忠心”的大胖子多了信任。
同時宰相楊國忠妒賢忌能,驕縱跋扈;政變奪權的李隆基也擔心太子李亨勢力壯大,提前動搖他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需要自己的權力延伸來製衡朝中的各方勢力,高力士和安祿山便成為了他的選擇。
李隆基任命安祿山為平盧、範陽與河東三鎮節度使,使其擁有了十數萬大軍和龐大資源,希望借此抗衡西北軍區和太子的勢力。
時日一久,安祿山對軍隊的掌控能力越發穩固,並將軍中三十二位漢軍將領替換為自己的番人親信。
謀反之心昭然若揭。
楊國忠早知安祿山的謀反之心,也始終在朝政中打壓安祿山,但目的卻更多是為了爭權奪利,謀取自身利益。
公元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轟然發動造反。
而安祿山打著的名號是清君側,處死楊國忠這等誤國欺君的奸佞。
在安祿山頻繁的洗腦中,軍中將士也深信楊國忠是真正該殺的奸臣,主帥安祿山的“清君側”也是值得他們相信的。
於是這股大唐精銳邊軍,以及安祿山聯合的契丹、室韋、奚等番邦組成的共計十五萬大軍,以洪流之勢從河北向東都洛陽滾滾殺來。
而大唐內部承平已久,許多守備唐軍鬆散懈怠,麵對足足十五萬大軍突然造反,河北各郡縣一觸擊潰,很快河北幾乎全境淪陷。
而在安祿山轟然造反之時,其軍中也並非沒有看破安祿山野心也反抗他的唐軍將領。
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就是其中之一。
顏杲卿本是安祿山手下的參軍,後被安祿山提拔為常山太守。
知曉安祿山叛唐後,顏杲卿不顧性命安危,也不在國家危急麵前權衡自己所為是否螳臂當車,毅然在常山起兵反抗安祿山,後因寡不敵眾,死戰也仍然城破被俘。
安祿山惱怒於這個曾被自己信任提拔的漢人,於是將顏杲卿的肉一刀刀割下,並肢解。
酷刑途中顏杲卿仍然大罵著安祿山,於是安祿山又命人用鐵鉤鉤斷了他的舌頭,使他無法再清晰地表達自己對國賊的憤怒和辱罵。
最終這位鐵血唐臣死於安祿山手中。
同時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也被安祿山大卸八塊,曝屍荒野。
後來鎮守平原郡的顏真卿,去尋堂兄和侄子的屍體,但隻找到了侄子顏季明的頭顱。
據《資治通鑒》記載,顏氏一門死於安史之亂刀鋸者達三十餘人。
麵對眾多親人被殘忍虐殺,顏真卿悲憤難抑,寫下了千古書法名作《祭侄文稿》。
這篇祭文因為在顏真卿極為哀痛中一氣嗬成,所以情緒難抑下多有塗改。
但也是文字中透露出的悲慟和極為真切的情感,這篇《祭侄文稿》也被譽為了“天下第二行書”。
這場驚天之變也徹底將李隆基從盛世的舊夢中猛然拍醒。
不過麵對這場驚天動亂,以大唐的雄厚根基鎮壓平叛原本並沒有太大問題。
從盛唐中經曆過來的百姓們,天下人心依然是堅定向著大唐的。
可是李隆基一連糊塗失智般的幹預下,這場動亂讓大唐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甚至為之後的亡國埋下了禍根。
安祿山造反的消息急傳至京都長安後,李隆基震驚之餘也急派高仙芝、封常青等名將領兵鎮壓。
李隆基撥給軍餉器械讓封常青緊急募集了十一萬大軍。
但是這批急募的士兵都是市井小民和農夫小販組成的,有都是缺少訓練的新兵,作戰廝殺能力實在有限。
但情況緊急,封常青還是帶著這十一萬大軍趕赴洛陽虎牢關鎮守。
安祿山的鐵騎大軍也果然大敗了這股臨時拚湊的新軍。
封常青隻能退守洛陽,激烈的攻城戰和巷戰之後,封常青仍然不敵,隻能退出洛陽。
撤退途中封常青遇到前來支援的高仙芝,二人作戰經驗豐富,自知洛陽淪陷後,在一馬平川的地形上與安祿山的精銳鐵騎交戰絕不可取,且手下兵馬不足以對抗安祿山。
於是決定退守潼關,據勢以守,等候援軍會師再一同出擊決戰。
然而不知用兵之道的李隆基,隻看到了高仙芝、封常青不戰而逃,致使東都洛陽淪陷。
在同樣不知兵的奸臣慫恿和盛怒之下,李隆基下令將高仙芝和封常青處死。
大唐兩位久經沙場的名將,就這麽被李隆基處死了,無疑自斷臂膀。
不過大唐還有一位能夠扛起救亡大唐重任的名將,哥舒翰。
而安祿山攻占洛陽的經過中,對頑強抵抗的唐軍和官員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數萬唐朝官員和士兵被殺害,許多人的屍體都被殘忍地肢解泄憤。
同時,安祿山因為軍中混雜了眾多番胡兵馬,他們對平民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和強奸,許多婦女被殘忍地輪奸而死。
東都洛陽成了一片地獄。
徹底占領洛陽後,安祿山登基稱帝,建國大燕。
這時位處安祿山後方的顏真卿,也不顧兵馬少得可憐,腰斬安祿山勸降的使者後,寫下討賊檄文廣邀救國之士,正式起兵發動了對叛軍的反擊。
天下人心本就還在大唐,各地唐臣和百姓也都有討賊建功之心。
於是在顏真卿的討賊檄文下,很快有萬餘人加入顏真卿的討賊隊伍。
河北十七郡也在這時紛紛響應,與顏真卿一同抗擊叛軍,救亡大唐,並共推顏真卿為盟主。
這時顏真卿為大唐拉起的討賊隊伍,便有了足足二十萬之多。
(可能有誇大,但義軍在叛軍後方拚死抵抗是事實。)
而這時安祿山麵對的形勢是。
北麵河北老家有顏真卿的二十萬義軍和郭子儀率領的邊軍。
南麵是吳王李隻的十萬大軍。
西麵是鎮守潼關的大將哥舒翰。
安祿山實際已成甕中之鱉。
隻待不久,郭子儀支援河北的邊軍精銳到來,安祿山便是十死無生。
可就是這段等候郭子儀的時間裏,西麵的哥舒翰那邊卻出了嚴重問題。
楊國忠就像內奸一樣,狠狠拉了安祿山一把,使其絕境逢生,也進而給大唐和無數百姓帶來了極為慘重的災難。】
成為軍人後,安祿山在與邊境少數民族的作戰中,雖然軍事才能並非頂尖,但他善於利用一些小規模的勝仗來宣傳自己。
將小仗的成果誇大,把奇珍異寶當作戰利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李隆基宮中,讓李隆基誤以為他不斷地打了大勝仗。
安祿山深知李隆基對楊貴妃的喜愛,於是認了楊貴妃為“義母”,間接成為皇帝的“義子”。
宴會上,他還當著眾高官貴戚的麵,扭動肥胖的身姿跳胡旋舞,逗得李隆基和楊貴妃哈哈大笑,極盡討好之能。
這讓李隆基對這個“忠心”的大胖子多了信任。
同時宰相楊國忠妒賢忌能,驕縱跋扈;政變奪權的李隆基也擔心太子李亨勢力壯大,提前動搖他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需要自己的權力延伸來製衡朝中的各方勢力,高力士和安祿山便成為了他的選擇。
李隆基任命安祿山為平盧、範陽與河東三鎮節度使,使其擁有了十數萬大軍和龐大資源,希望借此抗衡西北軍區和太子的勢力。
時日一久,安祿山對軍隊的掌控能力越發穩固,並將軍中三十二位漢軍將領替換為自己的番人親信。
謀反之心昭然若揭。
楊國忠早知安祿山的謀反之心,也始終在朝政中打壓安祿山,但目的卻更多是為了爭權奪利,謀取自身利益。
公元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轟然發動造反。
而安祿山打著的名號是清君側,處死楊國忠這等誤國欺君的奸佞。
在安祿山頻繁的洗腦中,軍中將士也深信楊國忠是真正該殺的奸臣,主帥安祿山的“清君側”也是值得他們相信的。
於是這股大唐精銳邊軍,以及安祿山聯合的契丹、室韋、奚等番邦組成的共計十五萬大軍,以洪流之勢從河北向東都洛陽滾滾殺來。
而大唐內部承平已久,許多守備唐軍鬆散懈怠,麵對足足十五萬大軍突然造反,河北各郡縣一觸擊潰,很快河北幾乎全境淪陷。
而在安祿山轟然造反之時,其軍中也並非沒有看破安祿山野心也反抗他的唐軍將領。
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就是其中之一。
顏杲卿本是安祿山手下的參軍,後被安祿山提拔為常山太守。
知曉安祿山叛唐後,顏杲卿不顧性命安危,也不在國家危急麵前權衡自己所為是否螳臂當車,毅然在常山起兵反抗安祿山,後因寡不敵眾,死戰也仍然城破被俘。
安祿山惱怒於這個曾被自己信任提拔的漢人,於是將顏杲卿的肉一刀刀割下,並肢解。
酷刑途中顏杲卿仍然大罵著安祿山,於是安祿山又命人用鐵鉤鉤斷了他的舌頭,使他無法再清晰地表達自己對國賊的憤怒和辱罵。
最終這位鐵血唐臣死於安祿山手中。
同時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也被安祿山大卸八塊,曝屍荒野。
後來鎮守平原郡的顏真卿,去尋堂兄和侄子的屍體,但隻找到了侄子顏季明的頭顱。
據《資治通鑒》記載,顏氏一門死於安史之亂刀鋸者達三十餘人。
麵對眾多親人被殘忍虐殺,顏真卿悲憤難抑,寫下了千古書法名作《祭侄文稿》。
這篇祭文因為在顏真卿極為哀痛中一氣嗬成,所以情緒難抑下多有塗改。
但也是文字中透露出的悲慟和極為真切的情感,這篇《祭侄文稿》也被譽為了“天下第二行書”。
這場驚天之變也徹底將李隆基從盛世的舊夢中猛然拍醒。
不過麵對這場驚天動亂,以大唐的雄厚根基鎮壓平叛原本並沒有太大問題。
從盛唐中經曆過來的百姓們,天下人心依然是堅定向著大唐的。
可是李隆基一連糊塗失智般的幹預下,這場動亂讓大唐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甚至為之後的亡國埋下了禍根。
安祿山造反的消息急傳至京都長安後,李隆基震驚之餘也急派高仙芝、封常青等名將領兵鎮壓。
李隆基撥給軍餉器械讓封常青緊急募集了十一萬大軍。
但是這批急募的士兵都是市井小民和農夫小販組成的,有都是缺少訓練的新兵,作戰廝殺能力實在有限。
但情況緊急,封常青還是帶著這十一萬大軍趕赴洛陽虎牢關鎮守。
安祿山的鐵騎大軍也果然大敗了這股臨時拚湊的新軍。
封常青隻能退守洛陽,激烈的攻城戰和巷戰之後,封常青仍然不敵,隻能退出洛陽。
撤退途中封常青遇到前來支援的高仙芝,二人作戰經驗豐富,自知洛陽淪陷後,在一馬平川的地形上與安祿山的精銳鐵騎交戰絕不可取,且手下兵馬不足以對抗安祿山。
於是決定退守潼關,據勢以守,等候援軍會師再一同出擊決戰。
然而不知用兵之道的李隆基,隻看到了高仙芝、封常青不戰而逃,致使東都洛陽淪陷。
在同樣不知兵的奸臣慫恿和盛怒之下,李隆基下令將高仙芝和封常青處死。
大唐兩位久經沙場的名將,就這麽被李隆基處死了,無疑自斷臂膀。
不過大唐還有一位能夠扛起救亡大唐重任的名將,哥舒翰。
而安祿山攻占洛陽的經過中,對頑強抵抗的唐軍和官員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數萬唐朝官員和士兵被殺害,許多人的屍體都被殘忍地肢解泄憤。
同時,安祿山因為軍中混雜了眾多番胡兵馬,他們對平民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和強奸,許多婦女被殘忍地輪奸而死。
東都洛陽成了一片地獄。
徹底占領洛陽後,安祿山登基稱帝,建國大燕。
這時位處安祿山後方的顏真卿,也不顧兵馬少得可憐,腰斬安祿山勸降的使者後,寫下討賊檄文廣邀救國之士,正式起兵發動了對叛軍的反擊。
天下人心本就還在大唐,各地唐臣和百姓也都有討賊建功之心。
於是在顏真卿的討賊檄文下,很快有萬餘人加入顏真卿的討賊隊伍。
河北十七郡也在這時紛紛響應,與顏真卿一同抗擊叛軍,救亡大唐,並共推顏真卿為盟主。
這時顏真卿為大唐拉起的討賊隊伍,便有了足足二十萬之多。
(可能有誇大,但義軍在叛軍後方拚死抵抗是事實。)
而這時安祿山麵對的形勢是。
北麵河北老家有顏真卿的二十萬義軍和郭子儀率領的邊軍。
南麵是吳王李隻的十萬大軍。
西麵是鎮守潼關的大將哥舒翰。
安祿山實際已成甕中之鱉。
隻待不久,郭子儀支援河北的邊軍精銳到來,安祿山便是十死無生。
可就是這段等候郭子儀的時間裏,西麵的哥舒翰那邊卻出了嚴重問題。
楊國忠就像內奸一樣,狠狠拉了安祿山一把,使其絕境逢生,也進而給大唐和無數百姓帶來了極為慘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