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隋朝建立,天下一統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看著三種軍製,沉思了好一會兒,眉頭緊鎖道:
“如此劃分下來,我大秦使用的主要還是征兵製。
百姓們在平時從事務農,到了戰爭時期,才會經過選拔和訓練成為兵卒參與作戰。
訓練時間太短,更多時間還是屬於農民。
按理這是三種軍製中作戰能力最弱的一種。
我大秦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靠的還是軍功賜爵製激勵士兵作戰。
士兵可以通過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來獲得爵位、土地和錢財。
有了晉升的道路,士兵即便在務農時也會努力訓練自己,以期在戰場上殺敵建功。
並且我大秦依靠製造大量精良的武器普及到全軍,讓士兵在作戰時可以依靠武器的優良勝過敵軍。
另外征兵時會挑選身體強壯、體能充沛的青壯入伍,而非不加篩選,隻圖軍隊數量更多。
但是我大秦的多數軍兵終究還是局限於人口數量和糧食產出,缺少更多的訓練。
無法讓更多士兵經過長期訓練成為秦銳士。
李斯、蒙毅,你們說說這三種軍製我大秦應該如何取舍?”
蒙毅執禮迴道:
“臣以為,如同陛下所言,選擇何種軍製需要符合國家情況。
讓更多兵卒脫離務農,長期訓練成為秦銳士固然作戰能力更強,可開支太大,百姓負擔太重。
我大秦如今已經統一了六國,又驅逐了匈奴,對外暫且無需消耗更多國力,保持超出我大秦能夠承受的精銳軍隊。
而且我大秦此時正在使用大量民力修築長城和馳道。
如今六國百姓統一不久,賦稅太高不利於他們心向我大秦。
改革軍製一事,應當等到我大秦的人口和國力增長到足夠之時,再順其自然地增加精銳軍隊的數量。
當下更應該避免增加軍隊數量,隻需維持京畿、邊疆和地方守衛兵力即可,讓更多的青壯可以從事生產生活,增加國力。
就如同上蒼對我大秦的警示一般。”
李斯也在旁補充道:
“微臣也是這般覺得,天下如今百廢待興,最緊缺的正是從事生產和繁衍的青壯男子。
多年的戰亂和繁重的勞役,讓天下青壯男子損失太多了。
一個村裏大半是老弱婦孺的情況甚是普遍,婦人和老人成了務農生產的主力。
甚至一個健全未有殘缺的男子,都要受到女子們爭搶。
如此情況極不利於我大秦長遠發展,等到大量老人和錯過繁衍年紀的婦人去世後,國家人口就會進入一個快速下降的時期。
上蒼警告我大秦必須修養生息,那修養生息的需要,可能比我們想得還要更為迫切。
至於改革軍製,府兵製和募兵製必然是將來要考慮實施的,但絕對不是當下。”
……
【公元577年,北齊被北周所吞並後,北周所占據的疆域達到約271萬平方公裏。
而彼時的南陳隻有約133萬平方公裏,且國家經過戰亂後,始終沒有恢複到南梁滅亡前的經濟規模和人口,軍隊規模自然更是難以與北周抗衡。
北周南下攻取南陳,似乎成了定局。
然而在北周吞並北齊,尚且需要時間消化穩固的時候,北周卻突發了巨變。
早在北周建立之初,楊堅的父親楊忠便是北周的重臣。
楊忠出身北魏的仕宦世家,從小練就一身武藝。
曾在爾朱氏軍閥集團帳下統兵。
在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後,楊忠選擇了加入西魏。
之後追隨北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宇文泰為了穩固自己大權,為之後的篡位稱帝打下基礎,扶持了楊忠和一幹忠於宇文家的西魏將領,又大力拉攏了關中和隴西世家。
由宇文家和關隴世家組成的利益集團,便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乃至左右天下的關隴集團。
成為西魏重臣,被加封隋國公的楊忠,為楊氏在後來改天換地打下了基礎。
繼承楊忠官職和政治資源的,是他的長子楊堅。
在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的大戰中,楊堅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且擁有了相當的政治資本。
於是宇文邕讓楊堅的長女楊麗華,成為了太子宇文贇的太子妃。
這既是宇文邕為自己的兒子鋪路,也是為了籠絡這樣的重臣竭盡全力忠於宇文家。
到了北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後,因為其沉湎酒色,政治腐敗,還同時擁有五位皇後。
其中就有楊堅的長女楊麗華。
本身就是關隴集團重要人物的楊堅,如今又加上了一層外戚身份。
宇文贇昏庸到連基本的政務都不想操持,年僅21歲就主動禪讓帝位給年僅七歲的太子宇文闡,自己則去做了太上皇。
這樣大臣們就沒有理由再去嘮叨他操持政務了。
因為宇文贇的昏庸,與大臣們離心離德,漸漸的朝政便落入到了楊堅的手中。
身居高位又有野心的楊堅,遇上這麽一個無能的太上皇和年幼的皇帝,心中漸漸滋生出更大的野心。
於是他在暗中拉攏了一批支持自己的大臣和將領,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政治軍事集團。
公元580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宇文贇縱欲過度病逝後,身為關隴門閥之首的楊堅,聯合劉昉、鄭譯等人矯改遺詔,以外戚身份輔佐年僅八歲的皇帝,繼續掌握大權。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被迫禪讓帝位於楊堅,不久宇文闡被楊堅暗中殺害,年僅九歲。
北周就此覆亡。
楊堅以隋國公的名號,改國號為隋,即隋文帝,定都於長安。
隋朝由此登上曆史的舞台。
統一天下的大業,也隨之落到了隋朝的身上。
在優勢人口、兵力、經濟的情況,又沒有犯下明顯失誤,隋朝滅亡南陳已經沒有懸念。
公元589年,距離隋朝建立八年後,隋軍南下攻入建康,俘虜陳後主,南陳宣告滅亡。
江南三十個州,四百多個縣都納入到了隋朝的版圖。
而建立於侯景之亂後廢墟上的南陳,因為錯誤的北伐和腐敗不堪的吏治,滅亡時,全國人口僅剩了兩百多萬。
迴望動亂之前的南梁,人口尚有一千兩百萬,從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到589年南陳滅亡,短短的四十一年間,南朝人口損失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八十三。
而因為內部分裂和戰亂導致的生靈塗炭,也終於隨著隋朝的統一宣告結束。
華夏南北在分裂273年後,終於再次迎來新的大一統王朝。】
“如此劃分下來,我大秦使用的主要還是征兵製。
百姓們在平時從事務農,到了戰爭時期,才會經過選拔和訓練成為兵卒參與作戰。
訓練時間太短,更多時間還是屬於農民。
按理這是三種軍製中作戰能力最弱的一種。
我大秦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靠的還是軍功賜爵製激勵士兵作戰。
士兵可以通過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來獲得爵位、土地和錢財。
有了晉升的道路,士兵即便在務農時也會努力訓練自己,以期在戰場上殺敵建功。
並且我大秦依靠製造大量精良的武器普及到全軍,讓士兵在作戰時可以依靠武器的優良勝過敵軍。
另外征兵時會挑選身體強壯、體能充沛的青壯入伍,而非不加篩選,隻圖軍隊數量更多。
但是我大秦的多數軍兵終究還是局限於人口數量和糧食產出,缺少更多的訓練。
無法讓更多士兵經過長期訓練成為秦銳士。
李斯、蒙毅,你們說說這三種軍製我大秦應該如何取舍?”
蒙毅執禮迴道:
“臣以為,如同陛下所言,選擇何種軍製需要符合國家情況。
讓更多兵卒脫離務農,長期訓練成為秦銳士固然作戰能力更強,可開支太大,百姓負擔太重。
我大秦如今已經統一了六國,又驅逐了匈奴,對外暫且無需消耗更多國力,保持超出我大秦能夠承受的精銳軍隊。
而且我大秦此時正在使用大量民力修築長城和馳道。
如今六國百姓統一不久,賦稅太高不利於他們心向我大秦。
改革軍製一事,應當等到我大秦的人口和國力增長到足夠之時,再順其自然地增加精銳軍隊的數量。
當下更應該避免增加軍隊數量,隻需維持京畿、邊疆和地方守衛兵力即可,讓更多的青壯可以從事生產生活,增加國力。
就如同上蒼對我大秦的警示一般。”
李斯也在旁補充道:
“微臣也是這般覺得,天下如今百廢待興,最緊缺的正是從事生產和繁衍的青壯男子。
多年的戰亂和繁重的勞役,讓天下青壯男子損失太多了。
一個村裏大半是老弱婦孺的情況甚是普遍,婦人和老人成了務農生產的主力。
甚至一個健全未有殘缺的男子,都要受到女子們爭搶。
如此情況極不利於我大秦長遠發展,等到大量老人和錯過繁衍年紀的婦人去世後,國家人口就會進入一個快速下降的時期。
上蒼警告我大秦必須修養生息,那修養生息的需要,可能比我們想得還要更為迫切。
至於改革軍製,府兵製和募兵製必然是將來要考慮實施的,但絕對不是當下。”
……
【公元577年,北齊被北周所吞並後,北周所占據的疆域達到約271萬平方公裏。
而彼時的南陳隻有約133萬平方公裏,且國家經過戰亂後,始終沒有恢複到南梁滅亡前的經濟規模和人口,軍隊規模自然更是難以與北周抗衡。
北周南下攻取南陳,似乎成了定局。
然而在北周吞並北齊,尚且需要時間消化穩固的時候,北周卻突發了巨變。
早在北周建立之初,楊堅的父親楊忠便是北周的重臣。
楊忠出身北魏的仕宦世家,從小練就一身武藝。
曾在爾朱氏軍閥集團帳下統兵。
在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後,楊忠選擇了加入西魏。
之後追隨北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宇文泰為了穩固自己大權,為之後的篡位稱帝打下基礎,扶持了楊忠和一幹忠於宇文家的西魏將領,又大力拉攏了關中和隴西世家。
由宇文家和關隴世家組成的利益集團,便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乃至左右天下的關隴集團。
成為西魏重臣,被加封隋國公的楊忠,為楊氏在後來改天換地打下了基礎。
繼承楊忠官職和政治資源的,是他的長子楊堅。
在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的大戰中,楊堅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且擁有了相當的政治資本。
於是宇文邕讓楊堅的長女楊麗華,成為了太子宇文贇的太子妃。
這既是宇文邕為自己的兒子鋪路,也是為了籠絡這樣的重臣竭盡全力忠於宇文家。
到了北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後,因為其沉湎酒色,政治腐敗,還同時擁有五位皇後。
其中就有楊堅的長女楊麗華。
本身就是關隴集團重要人物的楊堅,如今又加上了一層外戚身份。
宇文贇昏庸到連基本的政務都不想操持,年僅21歲就主動禪讓帝位給年僅七歲的太子宇文闡,自己則去做了太上皇。
這樣大臣們就沒有理由再去嘮叨他操持政務了。
因為宇文贇的昏庸,與大臣們離心離德,漸漸的朝政便落入到了楊堅的手中。
身居高位又有野心的楊堅,遇上這麽一個無能的太上皇和年幼的皇帝,心中漸漸滋生出更大的野心。
於是他在暗中拉攏了一批支持自己的大臣和將領,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政治軍事集團。
公元580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宇文贇縱欲過度病逝後,身為關隴門閥之首的楊堅,聯合劉昉、鄭譯等人矯改遺詔,以外戚身份輔佐年僅八歲的皇帝,繼續掌握大權。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被迫禪讓帝位於楊堅,不久宇文闡被楊堅暗中殺害,年僅九歲。
北周就此覆亡。
楊堅以隋國公的名號,改國號為隋,即隋文帝,定都於長安。
隋朝由此登上曆史的舞台。
統一天下的大業,也隨之落到了隋朝的身上。
在優勢人口、兵力、經濟的情況,又沒有犯下明顯失誤,隋朝滅亡南陳已經沒有懸念。
公元589年,距離隋朝建立八年後,隋軍南下攻入建康,俘虜陳後主,南陳宣告滅亡。
江南三十個州,四百多個縣都納入到了隋朝的版圖。
而建立於侯景之亂後廢墟上的南陳,因為錯誤的北伐和腐敗不堪的吏治,滅亡時,全國人口僅剩了兩百多萬。
迴望動亂之前的南梁,人口尚有一千兩百萬,從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到589年南陳滅亡,短短的四十一年間,南朝人口損失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八十三。
而因為內部分裂和戰亂導致的生靈塗炭,也終於隨著隋朝的統一宣告結束。
華夏南北在分裂273年後,終於再次迎來新的大一統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