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內鬥之下的北伐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朝代帝王看著東晉麵臨的局勢,都不約而同歎了口氣。
如果讓他們去處理東晉的問題,或有些許可能借助自己的政治眼光和經驗,一定程度上改變東晉的處境。
可如果限製他們的壽命也和司馬家這些短命皇帝一樣,在位時間隻有個位數,那怕是誰來都不好使。
尤其是在東晉皇帝掌握的兵力,連流民組成的武裝都打不過的情況下,想要擺脫世家大族的製約,整合全國力量去北伐收複整個北方,那怕是千古一帝來了都實難做到。
或許這就是為什麽東晉和宋朝同樣是偏安,可被罵到狗血淋頭各種嫌棄的卻是宋朝了吧……
【公元342年,同樣短命的司馬衍,年僅二十二歲便去世了。
繼位的是他的弟弟司馬嶽。
但是司馬嶽也無力改變東晉朝廷被世家把持的局麵。
此後東晉徹底被門閥士族統治。
國家的財政、兵力都被門閥士族們分別掌握,朝廷的政策也是門閥們權衡商議之後的結果。
但是這樣經過權衡博弈之後誕生的朝廷,貌似迎來了些許轉機。
內鬥在這樣平衡的狀態下得到暫時的消停。
北伐,這一大家共同的期望被提上了日程。
或者說北伐也是為了謀求利益,發展自身勢力的一種內鬥體現。
借助北伐的名義可以掌握兵權,還能要求門閥們支援錢糧兵力,北伐取得戰果了更能擴大領地勢力,在朝廷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晉迎來了新的北伐契機。
桓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舉出來並崛起的。
隻是桓溫這人有很大的野心,不過這是後話,前期的北伐桓溫確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公元346年,桓溫舉兵伐蜀,次年3月攻克成都,控製漢水上遊和四川盆地的成漢政權就此滅亡。
至此東晉統一了南方,與後趙隔秦嶺淮河對峙。
桓溫的威望和勢力大幅提升。
公元349年石虎病逝,後趙因為冉閔的篡權迎來了大分裂。
這一極好的北伐契機桓溫自然不想放過。
但門閥們的危害在這裏又體現了出來。
他們當然也看出來了這次的北伐機會極好。
但又擔憂桓溫現下已有的權勢,再借此機會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於是北伐當然要繼續,可統帥不能再是桓溫,而是被門閥們推舉出來的另一個人替代專門用來製衡桓溫,他就是殷浩。
但是殷浩的軍事才能實在低下。
當時東晉北伐麵對的局勢極好,北方分裂成了多個政權,且相互之間攻伐激烈。
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因為胡人政權的相互“內鬥”迎來了統治真空期,並且有乞活軍和許多小勢力是心向東晉的。
可以說隻要殷浩稍微正常點,大軍穩步北上就一定能夠取得重大戰果。
可殷浩卻在這時搞起了打壓異己穩固權力的那一套。
殷浩手下有個從後趙投靠來的將領姚襄。
姚襄手握從後趙投靠來的兵馬,勢力不小。
殷浩企圖通過各種手段削弱姚襄的勢力,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例如,囚禁姚襄的弟弟們,還多次派遣刺客刺殺姚襄。
這些手段相當拙劣,非但沒有削弱姚襄的勢力,還直接將姚襄給逼反了。
就這樣殷浩在北伐的過程中,居然和自己的部將打了起來。
更叫人氣憤的是,殷浩還沒打贏。
被姚襄兩次擊敗,損失慘重。
北伐伐了個寂寞,還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殷浩這極其丟臉的操作,也讓他自己被貶為了庶人。
這麽一陣折騰下來,冉閔已經被前燕打敗,北方大片疆域落入了前燕手中。
大好的機會就這樣被浪費了。
東晉門閥們也沒臉再胡搞亂搞,隻能推舉桓溫再次擔起北伐的重擔。
可是現在的北方政權已經被後燕坐大,北伐不好伐了。
桓溫對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世家們,自然也極為幽怨。
直到公元354年,新的北伐契機出現。
苻健剛占領長安創立前秦才兩年,根基不穩。
於是桓溫趁機北伐前秦,一路打到了舊都長安城下。
但桓溫的戰法過於保守,不願強行攻城導致損兵折將。
或許是為了避免兵力折損過多後,會影響自己的權勢,導致被門閥們分割吞並。
可就是這麽一拖延,由於苻健采堅壁清野的戰術導致桓溫缺糧。
另一方麵,東晉門閥也提防著桓溫,擔心他北伐成功後勢力過大,難以控製。
因此在後勤補給、兵力支援等方麵對桓溫的北伐行動並不積極支持。
糧食短缺無法再打下去,不得已之下桓溫選擇了撤軍。
北伐大計又因為門閥的幹擾而受阻。
這也間接給了前秦發展壯大的機會,乃至在後來統一北方差點南下滅亡了東晉。
不過兩年後,公元356年,桓溫再次北伐打敗了叛變的姚襄,一舉收複了故都洛陽。
這讓東晉百姓們大為振奮,寄希望於在桓溫的帶領下,東晉能一步步收複整個北方,重振大晉的榮耀。
桓溫的威望也在這時達到了頂峰,如日中天。
桓溫便在這時建議東晉朝廷遷都洛陽。
因為建康的位置太過靠南,每次發兵和後勤補給距離北方太過遙遠,極大影響了軍隊北伐的潛在戰鬥力。
耗費頗多的中央禁軍也發揮不出效用。
可這一戰略建議被南方世家們出於利益和政治原因給拒絕了。
不管桓溫是否抱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企圖借助遷都和自己北伐軍隊的權勢掌控朝廷,以圖後來的篡位。
單從戰略層麵來講,桓溫的提議是極有利於北伐的。
不過最終被拒絕還是落了空。
之後十餘年時間,桓溫暫停了北伐,將目光放在了掌控朝政上。
或許是桓溫早已明白,隻有解決世家,整合全國力量,才有真正北伐成功收複整個北方的可能。
於是桓溫利用自己的權勢扶植親信,打擊世家異己,獨攬大權。
可是篡位的意圖也開始浮上心頭。
不過桓溫覺得為時尚早。
便又借著現在沒有了世家門閥拖後腿,開啟了第三次北伐。
於公元369年討伐前燕。
初期燕軍大敗,晉軍進駐枋頭(今河南省浚縣附近)與燕將慕容垂對峙。
最後晉軍因為對峙太久缺糧而退,慕容垂率軍追殺,晉軍大敗。
這次戰敗和兵力大損,不知出於哪些原因,反倒讓桓溫下定決心廢除皇帝,為後續篡位做準備。
話說從桓溫滅亡成漢,到三次北伐以來,時間已經過去十好幾年了,東晉短命的皇帝們是換了又換。
從342年司馬嶽繼位開始算起。
司馬嶽在位僅兩年時間,22歲死了。
一歲的太子司馬聃繼位,到18歲也死了。
雖然在位十七年,可一歲登基十八歲就死,那和沒在位區別不大。
之後皇叔司馬丕繼位,24歲又死了,在位僅四年。
到了司馬丕的弟弟司馬奕繼位。
這次終於不是一個短命皇帝了,活到了足足45歲,可是他在位僅六年後就被桓溫給廢了。
桓溫也終於邁出了那一步,廢除皇帝,立了一個被自己操控的傀儡皇帝司馬昱,為將來的篡位做準備。】
如果讓他們去處理東晉的問題,或有些許可能借助自己的政治眼光和經驗,一定程度上改變東晉的處境。
可如果限製他們的壽命也和司馬家這些短命皇帝一樣,在位時間隻有個位數,那怕是誰來都不好使。
尤其是在東晉皇帝掌握的兵力,連流民組成的武裝都打不過的情況下,想要擺脫世家大族的製約,整合全國力量去北伐收複整個北方,那怕是千古一帝來了都實難做到。
或許這就是為什麽東晉和宋朝同樣是偏安,可被罵到狗血淋頭各種嫌棄的卻是宋朝了吧……
【公元342年,同樣短命的司馬衍,年僅二十二歲便去世了。
繼位的是他的弟弟司馬嶽。
但是司馬嶽也無力改變東晉朝廷被世家把持的局麵。
此後東晉徹底被門閥士族統治。
國家的財政、兵力都被門閥士族們分別掌握,朝廷的政策也是門閥們權衡商議之後的結果。
但是這樣經過權衡博弈之後誕生的朝廷,貌似迎來了些許轉機。
內鬥在這樣平衡的狀態下得到暫時的消停。
北伐,這一大家共同的期望被提上了日程。
或者說北伐也是為了謀求利益,發展自身勢力的一種內鬥體現。
借助北伐的名義可以掌握兵權,還能要求門閥們支援錢糧兵力,北伐取得戰果了更能擴大領地勢力,在朝廷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晉迎來了新的北伐契機。
桓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舉出來並崛起的。
隻是桓溫這人有很大的野心,不過這是後話,前期的北伐桓溫確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公元346年,桓溫舉兵伐蜀,次年3月攻克成都,控製漢水上遊和四川盆地的成漢政權就此滅亡。
至此東晉統一了南方,與後趙隔秦嶺淮河對峙。
桓溫的威望和勢力大幅提升。
公元349年石虎病逝,後趙因為冉閔的篡權迎來了大分裂。
這一極好的北伐契機桓溫自然不想放過。
但門閥們的危害在這裏又體現了出來。
他們當然也看出來了這次的北伐機會極好。
但又擔憂桓溫現下已有的權勢,再借此機會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於是北伐當然要繼續,可統帥不能再是桓溫,而是被門閥們推舉出來的另一個人替代專門用來製衡桓溫,他就是殷浩。
但是殷浩的軍事才能實在低下。
當時東晉北伐麵對的局勢極好,北方分裂成了多個政權,且相互之間攻伐激烈。
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因為胡人政權的相互“內鬥”迎來了統治真空期,並且有乞活軍和許多小勢力是心向東晉的。
可以說隻要殷浩稍微正常點,大軍穩步北上就一定能夠取得重大戰果。
可殷浩卻在這時搞起了打壓異己穩固權力的那一套。
殷浩手下有個從後趙投靠來的將領姚襄。
姚襄手握從後趙投靠來的兵馬,勢力不小。
殷浩企圖通過各種手段削弱姚襄的勢力,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例如,囚禁姚襄的弟弟們,還多次派遣刺客刺殺姚襄。
這些手段相當拙劣,非但沒有削弱姚襄的勢力,還直接將姚襄給逼反了。
就這樣殷浩在北伐的過程中,居然和自己的部將打了起來。
更叫人氣憤的是,殷浩還沒打贏。
被姚襄兩次擊敗,損失慘重。
北伐伐了個寂寞,還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殷浩這極其丟臉的操作,也讓他自己被貶為了庶人。
這麽一陣折騰下來,冉閔已經被前燕打敗,北方大片疆域落入了前燕手中。
大好的機會就這樣被浪費了。
東晉門閥們也沒臉再胡搞亂搞,隻能推舉桓溫再次擔起北伐的重擔。
可是現在的北方政權已經被後燕坐大,北伐不好伐了。
桓溫對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世家們,自然也極為幽怨。
直到公元354年,新的北伐契機出現。
苻健剛占領長安創立前秦才兩年,根基不穩。
於是桓溫趁機北伐前秦,一路打到了舊都長安城下。
但桓溫的戰法過於保守,不願強行攻城導致損兵折將。
或許是為了避免兵力折損過多後,會影響自己的權勢,導致被門閥們分割吞並。
可就是這麽一拖延,由於苻健采堅壁清野的戰術導致桓溫缺糧。
另一方麵,東晉門閥也提防著桓溫,擔心他北伐成功後勢力過大,難以控製。
因此在後勤補給、兵力支援等方麵對桓溫的北伐行動並不積極支持。
糧食短缺無法再打下去,不得已之下桓溫選擇了撤軍。
北伐大計又因為門閥的幹擾而受阻。
這也間接給了前秦發展壯大的機會,乃至在後來統一北方差點南下滅亡了東晉。
不過兩年後,公元356年,桓溫再次北伐打敗了叛變的姚襄,一舉收複了故都洛陽。
這讓東晉百姓們大為振奮,寄希望於在桓溫的帶領下,東晉能一步步收複整個北方,重振大晉的榮耀。
桓溫的威望也在這時達到了頂峰,如日中天。
桓溫便在這時建議東晉朝廷遷都洛陽。
因為建康的位置太過靠南,每次發兵和後勤補給距離北方太過遙遠,極大影響了軍隊北伐的潛在戰鬥力。
耗費頗多的中央禁軍也發揮不出效用。
可這一戰略建議被南方世家們出於利益和政治原因給拒絕了。
不管桓溫是否抱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企圖借助遷都和自己北伐軍隊的權勢掌控朝廷,以圖後來的篡位。
單從戰略層麵來講,桓溫的提議是極有利於北伐的。
不過最終被拒絕還是落了空。
之後十餘年時間,桓溫暫停了北伐,將目光放在了掌控朝政上。
或許是桓溫早已明白,隻有解決世家,整合全國力量,才有真正北伐成功收複整個北方的可能。
於是桓溫利用自己的權勢扶植親信,打擊世家異己,獨攬大權。
可是篡位的意圖也開始浮上心頭。
不過桓溫覺得為時尚早。
便又借著現在沒有了世家門閥拖後腿,開啟了第三次北伐。
於公元369年討伐前燕。
初期燕軍大敗,晉軍進駐枋頭(今河南省浚縣附近)與燕將慕容垂對峙。
最後晉軍因為對峙太久缺糧而退,慕容垂率軍追殺,晉軍大敗。
這次戰敗和兵力大損,不知出於哪些原因,反倒讓桓溫下定決心廢除皇帝,為後續篡位做準備。
話說從桓溫滅亡成漢,到三次北伐以來,時間已經過去十好幾年了,東晉短命的皇帝們是換了又換。
從342年司馬嶽繼位開始算起。
司馬嶽在位僅兩年時間,22歲死了。
一歲的太子司馬聃繼位,到18歲也死了。
雖然在位十七年,可一歲登基十八歲就死,那和沒在位區別不大。
之後皇叔司馬丕繼位,24歲又死了,在位僅四年。
到了司馬丕的弟弟司馬奕繼位。
這次終於不是一個短命皇帝了,活到了足足45歲,可是他在位僅六年後就被桓溫給廢了。
桓溫也終於邁出了那一步,廢除皇帝,立了一個被自己操控的傀儡皇帝司馬昱,為將來的篡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