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文景之治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文帝入主未央宮繼位,自知皇位得來兇險,國朝也不安穩。
對於擁立他的大臣們封官賜爵,重用高位。
也讓被呂雉貶斥的劉氏王公們恢複了爵位和封地。
並任命自己的心腹掌控軍隊,同時建立自己的禁衛親軍。
皇權漸漸得以穩固。
但是因為經曆了呂雉亂國,劉呂兩大氏族大戰,諸侯王勢力進一步惡性發展,嚴重威脅了皇權統治。
而漢文帝的繼位也引發了其他劉姓王對皇位繼承的強烈不滿,認為劉恆沒有參與討伐呂氏,未立寸功,沒有資格繼承帝位。
最終演變成了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
開啟了漢朝帝王與同姓諸侯王之間自相殘殺的先河。
不過漢文帝並非庸人,各項政令使得他快速掌控了皇權,並獲得多數諸侯的站隊。
很快便派兵鎮壓,劉興居兵敗自殺。
三年後,淮南王劉長又意圖反抗漢廷,但尚未起兵便被發覺,漢文帝宣他入長安,罷免了他的王位,劉長接受不能,絕食而亡。
雖然兩次同姓王叛亂都被很快鎮壓,但實力越發強大的諸侯王們,已經對大漢構成了實質性的分裂,皇權與諸侯們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
由此可見同姓王和異姓王在實際上並無太多區別,時間一長,世襲罔替的同姓王們一樣會無視血緣關係,對王朝構成威脅。
不過漢文帝也勵精圖治,努力發展民生提升國力,以免弱於諸侯王們。
在政策上還是采取與民休息,親自帶領群臣躬身簡行,勤儉持國,將天下田租稅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社會經濟和民生得到長足發展,文教興盛。
全國人口由漢初的一千多萬,增長到了約莫兩千五百萬。
為後來合稱為文景之治,也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盛世的大好局麵,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在位二十三年。
漢文帝之後由嫡長子劉啟繼位,史稱漢景帝。
劉啟繼位之後,諸侯王們的勢力已經尤為強大。
其中以吳王劉濞最為強大。
因為奕棋事件,劉濞對劉啟一直懷恨在心。
早年劉啟為大漢太子時,與劉濞的兒子對弈下棋,因吳王兒子言語過激,劉啟直接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兒子,漢文帝對此卻並沒有過多處罰劉啟。
自此吳王和大漢皇室之間埋下了無解的矛盾。
劉濞為了複仇,隱忍準備了數十年,私鑄銅錢,煮海販鹽,招攬大漢通緝的罪犯積蓄力量。
劉啟也發覺了這一點。
便采用自己的老師晁錯的建議,施行削藩政策,減少諸侯王們的封地。
率先削奪了吳王兩郡封地,這讓劉濞再也無法隱忍,暗中說服並聯合七個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對大漢皇權大舉進攻,史稱七國之亂。
似要改朝換代的危機向劉啟席卷而來。
劉啟任命周亞夫為主將,緊急調集各路兵馬鎮壓叛軍。
期間有臣子進言殺掉主張削藩的晁錯,並與七國議和承諾不再削藩,方可止住危機。
皇權統治已經到了危亡之際。
劉啟照做了,將自己的老師晁錯腰斬。
然而清君側終究隻是一個名頭,晁錯的死並未止住七國叛亂,七國仍然意圖推翻劉啟,另立皇帝。
晁錯之死,成為劉啟一生無法抹除的汙點。
但是周亞夫領兵作戰的能力出人意料的強悍。
先是派兵切斷七國聯軍的糧草供給,並選擇避戰與七國聯軍僵持。
曆時三個月,最終七國聯軍因糧草不濟,被周亞夫擊敗,七國之亂終得平定。
劉啟趁機頒布詔令:“諸侯王不得複治國,天子為置吏。”
使得諸侯國的官吏任命權迴到了皇帝手中,但是諸侯國仍然存在。
經曆這一場動亂,使得大漢國力下降。
但劉啟延續了父親的勵精圖治,繼續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農抑商,維持三十稅一。
讓大漢人口從漢文帝時期的兩千五百萬,增長到了三千萬。
無論是農業生產,擴大兵力,還是發展各行各業,人口數量始終都是一切的基礎。
因為政策治理的選擇,使得大漢人口快速增長和國力提升,也讓後世對這段曆史讚譽為文景之治。
為後來漢武帝驅除匈奴、開疆拓土,成就大漢強盛之名奠定了關鍵基礎。
不過漢景帝一生的功績,使得他雖擁有賢君之名,但仍有兩個無法抹除的汙點。
一是錯殺自己的老師晁錯,寒了忠臣們的心。
二是殺了救國功臣周亞夫。
最初周亞夫因平定七國救大漢於危亡的功績,得到劉啟的極大信任,後來也因此得以官拜丞相。
但是在後來的立儲問題上,周亞夫與劉啟的意願相背。
劉啟當初見太子生母栗姬厭惡自己後宮的那些嬪妃。
劉啟便借生病時試探栗姬,想要栗姬答應在他死後要善待後宮的嬪妃和其他皇子。
結果栗姬實在愚笨,不僅沒有答應,且表露出對那些嬪妃更大的惡意。
這讓劉啟大為厭惡栗姬,擔心太子繼位後,栗姬作為太子生母會重走呂雉的故事。
便決心廢除太子,另立才德兼備的劉徹為太子。
但是劉啟的這一意願,被不明真相緣由的周亞夫強烈反對,認為輕廢太子會引起權力鬥爭,使大漢政權不穩,威脅國祚。
而周亞夫的這一反對,使得劉啟重新審視起了這位曾經備受他信任的國之重臣。
認為周亞夫功高震主,集軍權與相權於一身,反對廢太子或許是擔心自己失權。
並且劉啟本身也有意借此打破,掌握了龐大軍權的軍功集團。
於是劉啟罷免周亞夫丞相之職。
並借周亞夫私自購買五百套盔甲作為父親葬器為由,指控周亞夫因被罷相懷有謀逆之心,將周亞夫抓入獄中逼迫其承認罪行。
周亞夫不從,絕食五日嘔血而亡。
自此,這位替大漢訓練出細柳營強軍,率兵抵禦匈奴入侵,平定七國之亂的大漢名將,冤死在了他連真相都不曾知曉的政治鬥爭中。】
此時已經將周亞夫打入詔獄的漢景帝劉啟,深深歎了口氣。
自己的過錯終究被上蒼和後世記載了下來。
但是對周亞夫他又的確有殺他的需要。
軍功集團的勢力太過強大,周亞夫在軍中和朝堂上的威望太高,隱隱有皇權旁落的跡象。
一旦周亞夫真的生出了不臣之心,那大漢就危險了。
曆史總是有那麽多的巧合。
周亞夫和韓信的命運又何其的相像。
同樣是以超高的領兵才能救大漢於危亡,可大漢安穩之後,又同樣落得個敵國破,謀臣亡的下場。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未來還會有下一個韓信和周亞夫挺身而出,救大漢於危亡嗎?
劉啟閉上眼,喃喃自語道:
“莫說上蒼將之歸為朕的汙點,就連朕自己又何嚐不想用更溫和的辦法解決這一切,讓救過大漢的功臣得以善終。”
最終,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漢景帝還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
立即啟程去往了關押周亞夫的詔獄……
對於擁立他的大臣們封官賜爵,重用高位。
也讓被呂雉貶斥的劉氏王公們恢複了爵位和封地。
並任命自己的心腹掌控軍隊,同時建立自己的禁衛親軍。
皇權漸漸得以穩固。
但是因為經曆了呂雉亂國,劉呂兩大氏族大戰,諸侯王勢力進一步惡性發展,嚴重威脅了皇權統治。
而漢文帝的繼位也引發了其他劉姓王對皇位繼承的強烈不滿,認為劉恆沒有參與討伐呂氏,未立寸功,沒有資格繼承帝位。
最終演變成了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
開啟了漢朝帝王與同姓諸侯王之間自相殘殺的先河。
不過漢文帝並非庸人,各項政令使得他快速掌控了皇權,並獲得多數諸侯的站隊。
很快便派兵鎮壓,劉興居兵敗自殺。
三年後,淮南王劉長又意圖反抗漢廷,但尚未起兵便被發覺,漢文帝宣他入長安,罷免了他的王位,劉長接受不能,絕食而亡。
雖然兩次同姓王叛亂都被很快鎮壓,但實力越發強大的諸侯王們,已經對大漢構成了實質性的分裂,皇權與諸侯們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
由此可見同姓王和異姓王在實際上並無太多區別,時間一長,世襲罔替的同姓王們一樣會無視血緣關係,對王朝構成威脅。
不過漢文帝也勵精圖治,努力發展民生提升國力,以免弱於諸侯王們。
在政策上還是采取與民休息,親自帶領群臣躬身簡行,勤儉持國,將天下田租稅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社會經濟和民生得到長足發展,文教興盛。
全國人口由漢初的一千多萬,增長到了約莫兩千五百萬。
為後來合稱為文景之治,也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盛世的大好局麵,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在位二十三年。
漢文帝之後由嫡長子劉啟繼位,史稱漢景帝。
劉啟繼位之後,諸侯王們的勢力已經尤為強大。
其中以吳王劉濞最為強大。
因為奕棋事件,劉濞對劉啟一直懷恨在心。
早年劉啟為大漢太子時,與劉濞的兒子對弈下棋,因吳王兒子言語過激,劉啟直接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兒子,漢文帝對此卻並沒有過多處罰劉啟。
自此吳王和大漢皇室之間埋下了無解的矛盾。
劉濞為了複仇,隱忍準備了數十年,私鑄銅錢,煮海販鹽,招攬大漢通緝的罪犯積蓄力量。
劉啟也發覺了這一點。
便采用自己的老師晁錯的建議,施行削藩政策,減少諸侯王們的封地。
率先削奪了吳王兩郡封地,這讓劉濞再也無法隱忍,暗中說服並聯合七個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對大漢皇權大舉進攻,史稱七國之亂。
似要改朝換代的危機向劉啟席卷而來。
劉啟任命周亞夫為主將,緊急調集各路兵馬鎮壓叛軍。
期間有臣子進言殺掉主張削藩的晁錯,並與七國議和承諾不再削藩,方可止住危機。
皇權統治已經到了危亡之際。
劉啟照做了,將自己的老師晁錯腰斬。
然而清君側終究隻是一個名頭,晁錯的死並未止住七國叛亂,七國仍然意圖推翻劉啟,另立皇帝。
晁錯之死,成為劉啟一生無法抹除的汙點。
但是周亞夫領兵作戰的能力出人意料的強悍。
先是派兵切斷七國聯軍的糧草供給,並選擇避戰與七國聯軍僵持。
曆時三個月,最終七國聯軍因糧草不濟,被周亞夫擊敗,七國之亂終得平定。
劉啟趁機頒布詔令:“諸侯王不得複治國,天子為置吏。”
使得諸侯國的官吏任命權迴到了皇帝手中,但是諸侯國仍然存在。
經曆這一場動亂,使得大漢國力下降。
但劉啟延續了父親的勵精圖治,繼續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農抑商,維持三十稅一。
讓大漢人口從漢文帝時期的兩千五百萬,增長到了三千萬。
無論是農業生產,擴大兵力,還是發展各行各業,人口數量始終都是一切的基礎。
因為政策治理的選擇,使得大漢人口快速增長和國力提升,也讓後世對這段曆史讚譽為文景之治。
為後來漢武帝驅除匈奴、開疆拓土,成就大漢強盛之名奠定了關鍵基礎。
不過漢景帝一生的功績,使得他雖擁有賢君之名,但仍有兩個無法抹除的汙點。
一是錯殺自己的老師晁錯,寒了忠臣們的心。
二是殺了救國功臣周亞夫。
最初周亞夫因平定七國救大漢於危亡的功績,得到劉啟的極大信任,後來也因此得以官拜丞相。
但是在後來的立儲問題上,周亞夫與劉啟的意願相背。
劉啟當初見太子生母栗姬厭惡自己後宮的那些嬪妃。
劉啟便借生病時試探栗姬,想要栗姬答應在他死後要善待後宮的嬪妃和其他皇子。
結果栗姬實在愚笨,不僅沒有答應,且表露出對那些嬪妃更大的惡意。
這讓劉啟大為厭惡栗姬,擔心太子繼位後,栗姬作為太子生母會重走呂雉的故事。
便決心廢除太子,另立才德兼備的劉徹為太子。
但是劉啟的這一意願,被不明真相緣由的周亞夫強烈反對,認為輕廢太子會引起權力鬥爭,使大漢政權不穩,威脅國祚。
而周亞夫的這一反對,使得劉啟重新審視起了這位曾經備受他信任的國之重臣。
認為周亞夫功高震主,集軍權與相權於一身,反對廢太子或許是擔心自己失權。
並且劉啟本身也有意借此打破,掌握了龐大軍權的軍功集團。
於是劉啟罷免周亞夫丞相之職。
並借周亞夫私自購買五百套盔甲作為父親葬器為由,指控周亞夫因被罷相懷有謀逆之心,將周亞夫抓入獄中逼迫其承認罪行。
周亞夫不從,絕食五日嘔血而亡。
自此,這位替大漢訓練出細柳營強軍,率兵抵禦匈奴入侵,平定七國之亂的大漢名將,冤死在了他連真相都不曾知曉的政治鬥爭中。】
此時已經將周亞夫打入詔獄的漢景帝劉啟,深深歎了口氣。
自己的過錯終究被上蒼和後世記載了下來。
但是對周亞夫他又的確有殺他的需要。
軍功集團的勢力太過強大,周亞夫在軍中和朝堂上的威望太高,隱隱有皇權旁落的跡象。
一旦周亞夫真的生出了不臣之心,那大漢就危險了。
曆史總是有那麽多的巧合。
周亞夫和韓信的命運又何其的相像。
同樣是以超高的領兵才能救大漢於危亡,可大漢安穩之後,又同樣落得個敵國破,謀臣亡的下場。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未來還會有下一個韓信和周亞夫挺身而出,救大漢於危亡嗎?
劉啟閉上眼,喃喃自語道:
“莫說上蒼將之歸為朕的汙點,就連朕自己又何嚐不想用更溫和的辦法解決這一切,讓救過大漢的功臣得以善終。”
最終,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漢景帝還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
立即啟程去往了關押周亞夫的詔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