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自己要和樓觀派的柳逢春成親,劉殿宗便喜不自禁,巴不得早日成親,而且現在他還身負皇命,身上藏著當今聖上的手諭和玉佩,替皇上尋找不死之術,這個使命如果能順利完成,那劉殿宗便能獲得皇上的青睞,將來執掌朝天宮甚至道錄司,也不是沒有可能,到那時候,道門中,誰還敢對劉殿宗說個不字,那小小茅山派的趙石頭,還不得乖乖跪在麵前,那日麵辱之仇非此不能得報。


    隻是這樣是不是對不起張如意呢?和她青梅竹馬的日子好像已經徹底遠去,從京城迴來的路上一連幾次的魚水之歡,僅僅讓他有些迴味,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更何況柳逢春的風姿綽約比如意還要嫵媚幾分,留戀她做什麽?滄浪師太如果怪罪下來,自然有觀主為他做主,他心裏倒也十分坦然,這是在為龍虎山的長遠大計著想,區區一個女弟子的終身大事又何足掛齒?


    自從那次落仙崖下不歡而散之後,張如意又找了他幾次,劉殿宗一看到她哭哭啼啼的模樣,眼窩淺紅,淚痕點點,便不勝其煩,以前的甜言蜜語再也不說,說不到幾句就找借口離開,再也不願意和她單獨相處,張如意起初還以為劉隻是在生她的氣,為了肚裏的孩子總想找機會和他細談,但是機會再也沒有出現,劉殿宗辦完觀主交待的幾件事之後,就托故離開了,除了觀主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把一個張如意急得如沒頭蒼蠅,當此之時,師父滄浪師太不在山上,身邊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她又找不到劉殿宗,真是進退失據,懊悔不已。


    劉殿宗獨自一人離開了龍虎山,按照手中黃金畫卷的指引,前往洞庭湖一帶,他身著青色圓領便衣,頭戴壯士巾,後背竹匣暗藏紫雲劍,扮作一個遊山玩水的俠客,倒也十分的英俊瀟灑。


    躊躇滿誌,快馬加鞭。


    自從幼年上山學道,劉殿宗已經十幾年未曾迴過廣信府貴溪縣的家鄉,他決定趁這個機會繞道迴家一趟,打聽好路途,走了幾天便到了羅塘江口,對岸的寶山石頭城便是他的家鄉所在了。


    遠遠看去,對岸的寶山形似一株巨菇,南北走向,南臨羅塘江,東、西、北三麵皆是懸崖峭壁,石壁上鑿出許多盛放懸棺的方形洞穴,遠看像一塊塊黑色補丁,這裏的風俗盛行洞葬,一共一百多戶的村落就坐落在蘑菇頂上,房屋依山形高低而建,錯落無序,寶山四麵皆是天險,僅有東西兩個石門可供出入。


    石頭城中居民皆是劉姓族人,劉姓祖上南宋末年從北方逃難而來,見此地甚是險僻,便鑿石為梯,攀上山頂,建石屋定居,因此山形如蘑菇,妝似元寶,便取名寶山,並在寶山周圍的荒山上開辟梯田,農耕為生,石頭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行軍路過此地,隨軍的軍師劉伯溫觀看此山形勢,對朱元璋言說,“此地突兀如柱,旁有朱雀飲水,二百年間必有地下人魔出,危害社稷,將軍可趁早厭鎮。“


    “以軍師之見,當作何厭鎮之法?“朱元璋聞言吃驚不已。


    劉伯溫掐指一算,娓娓道來:“將軍隻需傳令下去,在這石頭城上中心位置打一口水井,口闊五尺六寸,深三丈,以泄其煞氣,令人看守,不使汙穢之物落入,如此方可保後世無憂。“


    朱元璋依計行事,寶山石頭城便有了唯一的一口水井,說來奇怪,那口水井自從開掘之後,無論春夏秋冬,冷熱雨旱,無一日不是盈盈水波照人,從無幹涸之時,隻是凡有穢物入井,井水便沸如滾水,直到撈出穢物方止,被當地人稱為神井,每逢三節,還要掛紅緞,擺貢品祭祀一番,數百年沿習為風俗。


    劉殿宗在石頭城出生,父親有幾分聰慧,早早中了科舉,曾任京官,後來外放甘肅,官至二品大員,但不慎卷入一宗貪腐大案,被革職查辦,病死獄中,劉殿宗家道中落,衣食不保,母親便狠心將他送入龍虎山淩雲觀學道,希望將來可以出人頭地。


    滾滾羅塘江水向西北奔流,注入贛江,劉殿宗坐在岸邊又迴想起上山之前的種種往事,父親當官的時節,家裏頗受族人尊敬,裏裏外外都有人照應,可是父親丟官身死的消息傳來之後,族人就像中了邪一樣全都翻臉,躲瘟疫一樣躲著母子倆,還把母子倆的衣食來源,僅有的兩畝梯田霸占。


    往事如流水逝去,不過在腦海中的苦澀印記卻難以消除。劉殿宗歎了一口氣,飛步渡過羅塘江,爬上斑駁的石階,又迴到了闊別十幾年的家鄉,隻不過早已物是人非,或直或曲的石頭小道兩旁,已看不到往日的人頭攢動的景象,長滿青苔的石牆上甚至出現了裂縫,走了許久,也看不到一個人影。


    劉殿宗置身這些空空的石屋中,仿佛來到了一個異世荒野,讓他感到陌生又迷茫,他已經找不到迴家的路,難道這裏的族人都遭遇不幸了嗎?忽然一道木門發出的吱呀聲,打破了劉殿宗的思緒。


    “誰啊?是不是過往的客商?“木門之後露出一張蒼老的臉,下巴輟滿白胡子,雙眼緊張地打量劉殿宗,手裏恐怕還拿著刀斧之類的武器。


    劉殿宗認出此人是他的三叔劉堂,那時候沒少欺負母親,隻是這會老多了,身形佝僂,發鬢如霜,“三叔,是我啊,我是殿宗。“


    “啊,殿宗,你是人是鬼?“十幾年音訊全無,劉堂以為那個叫殿宗的孩子早死了,怎麽會突然迴到這裏,怕不是做了惡鬼要來尋仇?


    “三叔,你認不出我來了嗎?我真的是殿宗,我又沒死,當然是人。“127


    劉堂擦了擦眼屎,這才看出眼前的年輕人真有幾分殿宗的影子,看他的神情不像是來尋仇的,這才歡天喜地笑道:“呀,真的是侄兒殿宗啊,這十幾年你到哪裏去了,石頭城的人都很惦記你呢!“


    是惦記我不死吧,劉殿宗心裏冷笑一聲,“三叔,我母親可還在人間?“


    “唉,你走了沒兩年,嫂子就去世了,臨死時還念著你的名字。“三叔假意哭泣,擦了擦眼屎。


    “棺柩可安葬了嗎?“


    三叔聞言臉色一變,“啊,棺柩本來是要下洞的,可是當時一連幾天天氣不好,耽擱了,現在棺柩還擺在你家後堂。“


    劉殿宗也不再說什麽,隻請三叔帶路,終於找到了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斷壁殘垣,院牆倒塌了數年,還沒有雜草叢高,幾間石屋早就沒了頂,隻剩殘破的石壁被風雨剝蝕,搖搖欲墜,母親的棺材放在靠左邊的一間石屋的角落,在一堆雜物下露出烏黑的一角。


    “在這,在這。“劉堂指著棺材,當初所有人都以為劉殿宗不可能再迴來了,所以劉母去世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抬棺下到洞穴裏,劉堂現在非常後悔,“當初我就讓大家夥幫幫忙,可是一直沒選好日子,耽擱了,真是對不住嫂子,對不住,之後石頭城的族人都離開了這裏,跑到幾十裏外的市鎮上討生活,想下棺也沒人幫忙了!現在石頭城就隻剩幾個老弱病殘!留下來看守神井。“


    劉殿宗見棺落淚,暗掐搬運決,念動咒語,將母親棺柩緩緩搬離地麵,驚得一旁的劉堂如同見了鬼一般,納頭便拜。


    “三叔,不用拜,我現在是龍虎山修行的道士,今日要運棺葬母,煩勞引我前去家父的葬洞處。“


    劉堂慌忙起身帶路,劉殿宗施展搬運術,不一會來到南麵靠江的懸崖邊,劉堂攀著一根枯木往下探頭,“殿宗,這下麵的那個洞穴就是你父親下葬的地方,你能下去嗎?這個洞穴離地麵太遠,下麵又是江麵,我看我還是去找根繩子。“劉堂步履蹣跚地去村裏找繩子,這邊劉殿宗飛在半空,已經將母親棺柩運入洞穴,父母兩人終於合葬一洞。


    劉殿宗在洞**站定,看著麵前的兩副棺材,均已有些朽壞,散發出一陣陣奇特的腐氣,劉堂終於順著一根繩子也來到了洞穴中,他雖然老了,嫻熟的攀繩技術還不曾完全生疏。


    “殿宗,你真是個孝子啊,快給你父母磕頭上香。“


    劉殿宗竟然笑了一聲,“我能有今天,全是拜父親所賜,他若沒有犯法身死,母親也不會被你們欺辱,難以活命,被逼之下,才送我上山學道,幾乎斷送我一生的前程,不過天不絕我,我將來定要飛黃騰達,卻不會與他們磕頭,他們不配,至於你嘛,既然來了,便留在此地與我父母做個伴吧。“


    劉堂大驚:“你要幹什麽?殿宗,我可是你親三叔,你幹什麽?“


    劉殿宗輕蔑一笑,身影消失,與他一起消失的,還有那根繩子,沒有了繩子,劉堂便插翅難飛,除非躍入湍急的江水,結果還是一個死字。劉殿宗迴到石頭城中,在村落裏搜尋老弱病殘,一一認出全是當年淩辱他們母子的族人,當年的族長,族長身邊的幾個馬屁精,現在都已經是風燭殘年,見到殿宗都是一副驚魂甫定的樣子,他們向劉殿宗求饒,劉殿宗想起母親棺柩受十幾年風雨摧殘,便心生怒火,一不做二不休,拔劍將找到的幾人驅趕到神井旁。


    “族長,殿宗今日來報你們的大恩!“說罷,劉殿宗不顧他們的祈求、哀嚎,揮劍將幾人的喉嚨割破,屍首丟入水井之中,那水井本是厭鎮鬼王之方物,浸泡了人血滋滋作響,如沸騰了一般,忽然地下傳來一陣悶響,水井內石壁塌方,整個水井塌縮成坑,井水退去,隻剩下一堆土石爛泥。


    劉殿宗想起兒時聽到的水井厭鎮鬼王的傳說,挺劍一立,“神井已破,人魔若有靈,固當謝我!“


    隻見一股黑氣從神井下竄出,像一條蛇一般順著劉殿宗的腳跟盤旋至頭頂,嚇得他手一鬆,將劍跌落在泥水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錄鬼簿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月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月三石並收藏錄鬼簿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