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孫蘭英自己弄煙筒摔傷,國慶記在了心裏,今年才十月中旬,國慶就抽了個星期天來孫蘭英家裏,幫她收拾爐子。
孫蘭英給國慶泡了茶,在一旁陪著說話,丁楠給國慶打著下手。
今天保姆休息,丁麗和孩子去劉曉軍父母那邊了。
“國慶,這個家多虧了你了。”
孫蘭英說道。
“孫姨,哪有,我也沒幹什麽?”
國慶笑著說道。
“我看你出來進去還是一個人,怎麽沒再找一個?”
“……沒有合適的。”
“我現在不出門,也不認識個誰,要不,我就給你找一個。”
“……我條件不行,一個蹬三輪的,又離過婚,不好找。”
“蹬三輪的咋了?我記著你爸那時候掙的工資都趕上街道辦主任的了。”
“孫姨,那是前些年,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坐機關的吃香,就是丁麗那種單位。”
“我就看不上這個,你說沒有出力氣幹活的,那些單位去管誰去?”
孫蘭英說道。
……
國慶把爐子收拾好,搬到堂屋裏,又開始裝煙筒,他站在椅子上裝,丁楠站在下麵給他遞。
孫蘭英去南屋準備午飯去了。
煙筒裝好之後,國慶又和了一點泥,抹在了煙筒的接口處。
“這樣嚴實,省得往屋裏跑煙。”
國慶說道。
“還是你想得周到。”
孫蘭英誇國慶。
幹完活,國慶要走,孫蘭英不讓,非要他留下來吃飯。
“你迴去也是一個人,我都做好了,你迴去幹啥?”
……
孫蘭英做了幾個菜,和國慶丁楠一起,三個人圍著堂屋的飯桌吃飯,一邊吃一邊聊著天。
大姐夫高勇,太過油膩,二姐夫劉曉軍又客氣生疏,反而是國慶坐在這裏,丁楠更覺得像一家人似的,安寧,溫馨。
“那個時候,還想著你大姐能和國慶成一家人,誰想到你大姐會看上那麽一個人。”
晚上,孫蘭英和丁楠坐在各自的床上聊天。
“我看國慶哥也是比我那兩個姐夫好。”
丁楠說道。
“你大姐沒福氣。”
“……”
“你大姐這麽久了不迴來,我以為國慶節能迴來,不知道在那忙什麽。”
孫蘭英埋怨道。
“……說不定班上忙,再說,我在家裏,大姐也不用擔心家裏,她迴來幹啥?”
“你在家裏,她就不迴來?她都快三十的人了,就不知道當媽的擔心啊?要不,抽個時間,我和你去趟省城,去看看她?”
“……算了吧,媽,你暈車,還是別去了,到她有時間了就迴來了。”
丁楠說道。
“你在省城的時候,你大姐和你大姐夫,他倆沒什麽事吧?”
孫蘭英忽然問道。
“……沒事,他倆沒事。”
丁楠猶豫了一下說道。
丁麗現在每個周末,劉曉軍都來接她和孩子迴自己父母那邊,一是讓劉長鴻和戴維蘭稀罕稀罕孩子,再一個,讓孫蘭英休息一下,丁麗的心裏也能平衡。
“你們廠什麽時候給咱們調房子?”
晚上,哄睡了孩子,劉曉軍和丁麗在床上聊天。
“不知道,得等機會吧?”
“你沒去問問?”
“這個還用問,有了合適的房子,後勤自然會通知。”
劉曉軍說道。
“你別光等著,你也去問問,要是有多餘的房子還能挑一挑。”
“……”
“你現在這個副廠長,分房的話能加多少分?”
……
劉曉軍現在和丁麗,頂多一個星期才能在一起一個晚上,為了周一上班不緊張,一般都是周天下午,劉曉軍就用自行車把丁麗娘倆送迴到孫蘭英家裏。
可就這一個晚上,除去哄孩子的時間,再就是聽丁麗說這些房子工資啥的,還有單位上那些勾心鬥角的事,給想親熱親熱的劉曉軍剩下的時間就有限了。
有時候,聽著丁麗說這些,都能讓劉曉軍聽得什麽心情都沒了,直接背過身睡覺。
劉曉軍覺得,丁麗對世俗名利的興趣太大了。
張玉玲國慶節過後,到機械廠的配電室上班了。
配電室在廠裏靠外牆的一塊空地上,三間平房,有窗戶的那一小間是值班室,裏麵的兩大間是機房。
配電室的工作很輕鬆,每隔兩個小時,需要到機房裏麵把每組機器上麵的數字記錄到值班表上,其他的就沒什麽活了,就這點活,張玉玲上了幾天班,就聽老員工的經驗,學會了偷懶,機器上的數字是各分廠用電量的變化情況,掌握規律之後,尤其是上夜班的,接班之後,去記錄一遍數字,然後在機房裏的地上鋪個墊子,蓋上從家裏帶去的被子,一覺睡到天亮,到下班之前,去機組的儀表那裏抄一個數字,和接班過來的那個數的差額,均勻地填在應該每兩個小時就登記一次的表格上。
這裏唯一的不好,就是需要倒班,上十二,歇二十四,幾個人輪值。
張玉玲剛到這裏的時候,還跟著那個即將退休的師傅學了幾天,師傅說的輕鬆,她也學得輕鬆,覺得就是看看儀表,記記數字這些活。
也許,認真工作就能避免很多麻煩,可張玉玲心比較大,所以,幾個月都不一定能發生一迴的事情,就讓她碰上了。
張玉玲這周是夜班,從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
張玉玲在值班室待到晚上十點,就去了後麵的機房,鋪下睡覺的攤子躺下了。
張玉玲在配電室,已經幹了一個多月了,上班睡覺早已習以為常。
半夜兩點多,值班室外麵突然傳來了砸門聲,把睡得正香的張玉玲驚醒了。
張玉玲爬起來,看見周圍漆黑一片,她有些害怕,不知道出什麽事了。
張玉玲摸索著走到值班室,隔著門問:
“誰啊?”
“誰在裏麵?怎麽停電了?趕緊開門。”
一個男的在門外大聲說道。
張玉玲聽見外麵的聲音有些嘈雜,好像不隻是一個人。
“你是幹啥的?”
張玉玲問道,工廠裏上大夜班的工人不多,配電室又位置偏僻,她有些不太敢開門。
“我是傳達室的。”
門外有人說道。
張玉玲一聽,這才把值班室的門從裏麵打開。
門剛一開,就有幾道手電光照了進來。
“怎麽停電了?”
有人問道。
說話的聲音有些熟悉,張玉玲在忽明忽暗的手電光裏,看到一張熟悉的臉。
是劉曉軍。
孫蘭英給國慶泡了茶,在一旁陪著說話,丁楠給國慶打著下手。
今天保姆休息,丁麗和孩子去劉曉軍父母那邊了。
“國慶,這個家多虧了你了。”
孫蘭英說道。
“孫姨,哪有,我也沒幹什麽?”
國慶笑著說道。
“我看你出來進去還是一個人,怎麽沒再找一個?”
“……沒有合適的。”
“我現在不出門,也不認識個誰,要不,我就給你找一個。”
“……我條件不行,一個蹬三輪的,又離過婚,不好找。”
“蹬三輪的咋了?我記著你爸那時候掙的工資都趕上街道辦主任的了。”
“孫姨,那是前些年,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坐機關的吃香,就是丁麗那種單位。”
“我就看不上這個,你說沒有出力氣幹活的,那些單位去管誰去?”
孫蘭英說道。
……
國慶把爐子收拾好,搬到堂屋裏,又開始裝煙筒,他站在椅子上裝,丁楠站在下麵給他遞。
孫蘭英去南屋準備午飯去了。
煙筒裝好之後,國慶又和了一點泥,抹在了煙筒的接口處。
“這樣嚴實,省得往屋裏跑煙。”
國慶說道。
“還是你想得周到。”
孫蘭英誇國慶。
幹完活,國慶要走,孫蘭英不讓,非要他留下來吃飯。
“你迴去也是一個人,我都做好了,你迴去幹啥?”
……
孫蘭英做了幾個菜,和國慶丁楠一起,三個人圍著堂屋的飯桌吃飯,一邊吃一邊聊著天。
大姐夫高勇,太過油膩,二姐夫劉曉軍又客氣生疏,反而是國慶坐在這裏,丁楠更覺得像一家人似的,安寧,溫馨。
“那個時候,還想著你大姐能和國慶成一家人,誰想到你大姐會看上那麽一個人。”
晚上,孫蘭英和丁楠坐在各自的床上聊天。
“我看國慶哥也是比我那兩個姐夫好。”
丁楠說道。
“你大姐沒福氣。”
“……”
“你大姐這麽久了不迴來,我以為國慶節能迴來,不知道在那忙什麽。”
孫蘭英埋怨道。
“……說不定班上忙,再說,我在家裏,大姐也不用擔心家裏,她迴來幹啥?”
“你在家裏,她就不迴來?她都快三十的人了,就不知道當媽的擔心啊?要不,抽個時間,我和你去趟省城,去看看她?”
“……算了吧,媽,你暈車,還是別去了,到她有時間了就迴來了。”
丁楠說道。
“你在省城的時候,你大姐和你大姐夫,他倆沒什麽事吧?”
孫蘭英忽然問道。
“……沒事,他倆沒事。”
丁楠猶豫了一下說道。
丁麗現在每個周末,劉曉軍都來接她和孩子迴自己父母那邊,一是讓劉長鴻和戴維蘭稀罕稀罕孩子,再一個,讓孫蘭英休息一下,丁麗的心裏也能平衡。
“你們廠什麽時候給咱們調房子?”
晚上,哄睡了孩子,劉曉軍和丁麗在床上聊天。
“不知道,得等機會吧?”
“你沒去問問?”
“這個還用問,有了合適的房子,後勤自然會通知。”
劉曉軍說道。
“你別光等著,你也去問問,要是有多餘的房子還能挑一挑。”
“……”
“你現在這個副廠長,分房的話能加多少分?”
……
劉曉軍現在和丁麗,頂多一個星期才能在一起一個晚上,為了周一上班不緊張,一般都是周天下午,劉曉軍就用自行車把丁麗娘倆送迴到孫蘭英家裏。
可就這一個晚上,除去哄孩子的時間,再就是聽丁麗說這些房子工資啥的,還有單位上那些勾心鬥角的事,給想親熱親熱的劉曉軍剩下的時間就有限了。
有時候,聽著丁麗說這些,都能讓劉曉軍聽得什麽心情都沒了,直接背過身睡覺。
劉曉軍覺得,丁麗對世俗名利的興趣太大了。
張玉玲國慶節過後,到機械廠的配電室上班了。
配電室在廠裏靠外牆的一塊空地上,三間平房,有窗戶的那一小間是值班室,裏麵的兩大間是機房。
配電室的工作很輕鬆,每隔兩個小時,需要到機房裏麵把每組機器上麵的數字記錄到值班表上,其他的就沒什麽活了,就這點活,張玉玲上了幾天班,就聽老員工的經驗,學會了偷懶,機器上的數字是各分廠用電量的變化情況,掌握規律之後,尤其是上夜班的,接班之後,去記錄一遍數字,然後在機房裏的地上鋪個墊子,蓋上從家裏帶去的被子,一覺睡到天亮,到下班之前,去機組的儀表那裏抄一個數字,和接班過來的那個數的差額,均勻地填在應該每兩個小時就登記一次的表格上。
這裏唯一的不好,就是需要倒班,上十二,歇二十四,幾個人輪值。
張玉玲剛到這裏的時候,還跟著那個即將退休的師傅學了幾天,師傅說的輕鬆,她也學得輕鬆,覺得就是看看儀表,記記數字這些活。
也許,認真工作就能避免很多麻煩,可張玉玲心比較大,所以,幾個月都不一定能發生一迴的事情,就讓她碰上了。
張玉玲這周是夜班,從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
張玉玲在值班室待到晚上十點,就去了後麵的機房,鋪下睡覺的攤子躺下了。
張玉玲在配電室,已經幹了一個多月了,上班睡覺早已習以為常。
半夜兩點多,值班室外麵突然傳來了砸門聲,把睡得正香的張玉玲驚醒了。
張玉玲爬起來,看見周圍漆黑一片,她有些害怕,不知道出什麽事了。
張玉玲摸索著走到值班室,隔著門問:
“誰啊?”
“誰在裏麵?怎麽停電了?趕緊開門。”
一個男的在門外大聲說道。
張玉玲聽見外麵的聲音有些嘈雜,好像不隻是一個人。
“你是幹啥的?”
張玉玲問道,工廠裏上大夜班的工人不多,配電室又位置偏僻,她有些不太敢開門。
“我是傳達室的。”
門外有人說道。
張玉玲一聽,這才把值班室的門從裏麵打開。
門剛一開,就有幾道手電光照了進來。
“怎麽停電了?”
有人問道。
說話的聲音有些熟悉,張玉玲在忽明忽暗的手電光裏,看到一張熟悉的臉。
是劉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