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姨母搖頭,告訴了他真相。


    雕王親衛不能說此事,皆是早年間定下來的規矩。因為他們與世間的聯結甚為緊密,幾乎是雕王和世間萬物聯結的紐帶,所以即使仍未找到第二十九代雕王,師父們也恪守著這條約定。


    而狐仙未與他人說的原因,是無人可說。龍靈,對於世間各族都是無解之事。就算是卜卦也無法知曉龍靈存在或是消逝。


    龍族大戰已是幾萬年前之事了,那時世間以龍為尊,沒有任何一族可以匹敵。龍族中有各種內鬥,才會導致有的傷,有的殘。


    龍族連拉攏他族參戰時都未曾想起過狐族,可見當年狐族是多麽微小的部族。龍族大戰,爭鋒多時,天下至此,分為海陸與空三塊。


    三塊分開爭鋒,分為蛟龍,真龍與飛龍。三地混戰,使得天下大亂,不得安寧,乃至災害連連。戰而不停,生靈塗炭。


    戰役之多,能編寫上萬本話本。掌門也是隻看過部分,並未看全。隻因戰到最後,根本毫無其他物種生存之地,龍族自身也是未能留下多少血脈。


    天地間,所謂過而不及,這樣一來,龍族便被剝奪了世間規範之主的位置。此位轉而給了隱居在山崖之上的雕族。


    雕族被選,是為能力,也是因在山崖之上生長,有堅韌之力,能包容天下,亦能為世間表率。


    龍族就此墮落為一般之族,失去了天賜能力。


    又因各處又結仇甚多,第一代雕王現世後,便用出了天賜之能:困符,用此符將剩餘仍在無休爭鬥的龍族困於囚籠之中,生生世世都無法再迴歸天地間。


    許多龍族就是這般自溢在跌落穀底的荒蕪之中。


    但困符是困住肉身,畢竟,死後的魂靈並非在雕王掌控之下。至此,龍靈就帶著魂魄在世間遊蕩了百年。為的就是找迴肉身,重返世間。


    “那為何當年一定要滅了越仙族?”會以慕問了此句,想到的是越仙族被滅族之事。


    掌門沉默了半晌,才說道:“越仙族之事,比起龍族大戰更為世間所禁忌。你們應當有所耳聞,大家皆說是雕王與狐仙一齊參與,才至如此。”


    會以慕點頭,轉而又搖頭。確實這是傳聞,但會以慕一直是不信的。


    第二十八代雕王為救人族蒼生,不惜化身成人。既然如此,又怎麽會去傷害無辜的越仙族呢?


    疑惑剛生,掌門便娓娓道來了。


    “當初的雕王和我是一代,也就是仙逝的二十八代雕王。當時的雕王身在人世間,連年災荒,她奔波勞累,又得在人間立足。我身在陳國王宮,亦是無法脫身。所以得知小薌國要吞並遲國之時,我們因分身乏術而遲疑了行動。正是因為我們未能出麵阻止,小薌國才做出此等肆意妄為之事。此事她一生皆在懊悔,所以常常想法子彌補越仙族的龍靈,卻依舊無濟於事。”


    是啊,越彌補,在他人眼裏看到就越是欲蓋彌彰。小薌要動遲國,也是需要一定的理由支撐,加上“雕王之意”更能鼓舞士氣。


    此話到底是真是假在大戰中自然無法再佐證,一傳十,十傳百就變成了今天這樣的傳言。小薌國當年確實是強奪領地,此事過後,本來小薌應當會成為能力更高之國,但因行徑不端,甚至捏造謊言,這才貶為最低國力之地。


    那時在位的莫國主,乃是莫涵煦父親的親哥哥。據說,戰勝後小薌變為最差之國,國主竟是活活被氣死的。


    掌門在最後還補了一句,說小薌國主估計是作惡過多,慘遭反噬,於是早年身亡。


    龍族大戰與遲國滅亡,都未使龍靈消逝,反而是讓龍靈在封鎖的陣法中,徘徊了許久許久。


    原來所謂的執念,以硬碰硬隻會越陷越深。不甘心的感覺愈重,則愈無法放下。


    兩人站著說了許久,也有些乏了。如此,便安靜地休憩會。


    房中,莫涵煦獨自待在白芝音的身邊,瞧著她安心的休息。竹屋中聽著竹子搖曳的聲音,想起當初姨母陪著自己練習基礎功法的時刻。


    幼時從未想過姨母是自己的生母。


    可他的童年,確確實實是與姨母是最親的。小時候在草原,姨母總是拉著他的手,去格日裏吃奶餅,還會幫他留一盆牛肉,笑的似盛開的格桑花。


    再後來,他們坐著馬車到了南方的小山村裏,住在山腳下,有一個特別適合練功的大後院,還有姨母種菜和花朵的前院。


    姨母會抱著他,端著書籍,教他念南方的文字,教他如何行禮作揖。莫涵煦記不清姨母是什麽時候學會的南方的這些禮儀和文字,但小時候學習之時,總覺得姨母教的內容學著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如今,知曉他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才明白當初的偏愛,是本能。可因為王族身份,從十幾歲開始,莫涵煦跟著父親莫也汗到處拜訪,成了他期望中的使者。


    他還記著,當初哭著離開山腳下的房子,姨母在門口哭的比自己還要傷心。日子一天天過去,聚少離多。在福脂山上,他還常常會夢見她,會想起小時候吃的椒鹽味的羊腿。


    承擔世間責任的同時,和自己的至親,常是無法相見的。


    他不在的十一年,世間到底發生了何事,讓父親死亡,使母親垂危。


    又到底是為何,他十一年前,在盛典上死於會以慕身邊。


    記憶迴旋,莫涵煦後悔沒有多陪伴姨母的同時,腦中閃過自己心甘情願逝世的場景,讓他陷入矛盾。


    會以慕,對自己而言是什麽。


    難道大過至親嗎?


    迴憶推到這般地步,莫涵煦下意識往外頭看了一眼。外頭師弟的身影隱約在簾子外,好端端地站在那兒。


    瞧過一眼,仍是沒有記起什麽事,師兄就此作罷。


    說起來,再陪母親一會,就得準備迴去的行囊了。現下還剩十五日,不知一路顛簸會被縮減為幾日。莫涵煦忍著心中的痛楚,盡力不去想此事。


    他看著毫無血色的母親,輕撫她的翅膀。


    她原本是草原上的金雕啊,是翱翔在空中的雕族。那雙漂亮的羽毛與她的肌膚合在一塊,顯然翅膀的銜接處也傷的很重。


    母親本是炯炯有神的雙眼,現在再也看不到長大的自己了。


    莫涵煦不敢再細看她的其他傷口。


    “阿娘。”他小聲地喚她,生怕吵醒熟睡的白芝音。


    僅此一詞,莫涵煦突然繃不住了。排山倒海的溫暖迴憶如倒灌一般湧了出來,他不得不起身,朝竹屋外跑去。


    衝出竹屋的那一刻,淚水實在忍不住了,他如孩子般,眼淚唰的落了下來。他還在跑,直到跑到了離竹屋遠上許多,崩潰到無力地跌倒在地上。


    那是他的至親,是他從小長大陪伴著他的人。


    第一次體會到愛的時刻,就是母親給的。


    命運卻是如此弄人,他與她生活了那麽久,直到現在她命不久矣,才知曉是他的親生母親。


    甚至不到十五天。他絞盡腦汁要和她說些話,要做些事,想要盡自己所能的盡孝。


    他的難過是他從未想過她的離世,即使以前分離,亦是知道在春節之際能迴到小薌看她。


    那他不在的十一年呢,她是不是在格日,每日都想念他至極。


    母親有想過還能見到自己的孩兒嗎?


    她是不是每日都在祝禱,希望孩兒即使不在世間也能幸福安康。


    莫涵煦哭的傷心,在毫無心理預設之下,得知母親將死,忍耐一小會已是極限。


    然而,他未注意,竹屋門口的會以慕和掌門被他的奔走嚇了一跳,擔心不已。


    師弟知曉師兄的心思,沒有跟到前邊,而是選擇在他後頭站在望他。他離的不近也不遠,剛好能瞧見師兄哭泣的臉。


    師兄跑到遠處才哭泣,定是不想讓人知道,會以慕心道。


    想到如此,他又轉身折返。


    會以慕小時不會安慰人,現在仍是不會。他也不知這樣的情況該說什麽,才能讓莫涵煦好些。對於師兄來說,姨母是他最在意的至親,她隻能再活這點時日,換誰都無法接受。


    少年時,很少見到師兄哭泣,他總是強忍著,即便受傷,都是會以慕比他哭的兇。算是見到了師兄脆弱的一麵,了解他更為清楚了。


    會以慕隻能在心裏祈禱,師兄能順利渡過這段時日,能撫平心中的難過。


    走迴的路上,他掰著手指算著師兄複生的時日,竟已然過了兩個多月了。師弟總是有實感卻又會覺著恍惚。


    師兄要送別他的親生母親,那自己做些什麽呢?


    或許就在山上等待他歸來,還是履行對師父的承諾,把金羽的事情給調查清楚。


    慢慢思索,在走到竹屋的那一刻,會以慕做好了選擇。


    躲避了這麽多年,為複生師兄用了如此長的日子,應當承擔起所謂尋嗣修士的職責來。畢竟,重大創傷也好,巨大挫折也罷。若是執意不越過,便永遠無法到達原本願景之樣。


    “涵煦還好吧?”掌門剛從竹屋裏走出來,憂心忡忡地問道。


    會以慕不知該如何描述,猶豫了一會,才點點頭。


    掌門垂下頭,迴頭看了一眼,慘然道:“若是我能去圓沏殿救她就好了。”


    但她是無法去的,龍靈認定越仙族之事,狐仙和雕王參與其中。以龍靈的能力,就算秦漪漣帶著黑紗到場,也會被察覺。


    而且陣法是陳國設置的,裏頭還有假扮狐仙的梅婉桐。錯綜複雜,她猶豫再三,想著隻是抓捕,不至於會鬧出人命。


    派中事務繁多,就沒有下山出手。


    誰知,梅婉桐會下這般狠手。


    亦是不清楚她從何處聽來的,吃了變人的雕族肉身的五髒六腑,能夠讓她以後不需要人皮就能好好生活。


    如今事情已經這般,後悔也無法了。


    “師兄重視至親,讓他一個人靜靜會好些。姨母,你也不必自責了,錯不在你。”會以慕見她一直低著頭,扶著門簾,說道。


    此話,從他自己口中說出來,忽然就豁然開朗了。


    會以慕自責了那麽多年,從師兄死去那一刻,將深深的愧疚壓在心底。預設了若是他替師兄死去,師兄能在十一年做多少事。


    十一年了,原來這話,隻有自己說給自己聽,才能真正奏效。他是愛他,也應當帶著對他的那份愛,更積極快樂地活下去。


    “姨母,我想向你借講金羽的書。”會以慕想好了,要為了自己,為曾經在福脂山上立的誓言而活。


    師兄迴到曾經住的山村,他獨自調查此事,如果雕王早已現世,循著蹤跡便能找到了。


    第二日,旖萱派的女修們幫白前輩收拾好行囊,架著她,平躺著下了山,又輕手輕腳地將她放進了馬車裏。


    而莫涵煦坐在簾子外頭,牽引韁繩驅使馬兒前進。


    一行人目送他們離開,待他們的車子隻有一個小點,才放心地迴山上。會以慕走在人群的最後頭,仍舊依依不舍地望著馬車行去的方向。


    小山村離弭邇山有一日左右的距離,因為母親傷重,為防顛簸,馬車又隻能行進再慢些。花了三日,終於到了原本的山村裏。


    如今的山村,比起之前要潦倒許多,也不清楚是何原因,這兒的村民僅剩下了一些老人,更使得精致的馬車與這兒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他們一路往前走,有幾個老人認出了莫涵煦,熱情地打招唿。


    慢悠悠地便到了村子的中心,宅子就在那兒了。推門進去,一個滿是落葉的院子,以及掉落在地上的牌匾,迎接他們的是鋪麵而來的塵土。


    馬車停在了院子的中間,莫涵煦與母親道:“阿娘,我進屋就收拾一下,你稍稍等我。”


    說著便將車後和車上綁著的行李都卸了下來。房屋十幾年都無人問津,到處都是蜘蛛網和灰塵,好在帶了掃帚,先簡單清理一下,至少看起來舒坦一些。


    清理了一會,白芝音便在馬車裏虛弱的喚他。前刻,莫涵煦在母親的手腕與自己的手腕上綁上了通靈的符絲,感受到母親的唿喚,莫涵煦丟下掃帚急忙衝出門去。


    “不必過多清掃了,能住下就成。我就是想在這待會,想這兒了。”她虛弱地說道,奮力帶著牽強的笑容。


    母親的傷口到處都是,外傷夾著內傷,疼的不行吧。


    莫涵煦光是瞧著,就覺著生疼。“好。”他壓製著難受之情,吐出一個字來。


    聽母親的話,莫涵煦就簡單收拾了一下屋裏的灰塵,在院子裏架了個能支撐的床架,將母親小心翼翼地挪出了馬車。


    她卻是想要坐起來,搬到床架處,莫涵煦拗不過她,拿了一個蒲團墊在她的翅膀後,讓母親坐的舒適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雕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生愛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生愛愉並收藏雕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