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馮橙橙終於把心事放下,但心裏那塊疙瘩一時半會無法剔除。


    早上服侍小郎起床洗漱後,主仆二人去了太學內部的食堂,吃了些早餐,便一同前往北宛門前的石碑。


    每有大事,大都布置於上麵,相當於公示欄。


    而今日,便是選課之日。


    等王匡二人至時,此地已有數千學子立於石碑之下,人潮湧動,一時半會,並未找到景丹和蕭雲等人。


    馮橙橙留在外圍,隻剩王匡一人站在人群中觀看,目光不乏震驚。


    [太學不虧是大漢第一學府!其學問已涵蓋多科!]


    在太學裏,有多門課程學問,弟子可以視自己的情況選擇,其中就包括國子學,四門學,律學,醫學,算學等。


    所以說在功能上講,太學有點像後世的綜合性大學,裏麵涵蓋文理科,有的還兼顧兩科。


    [我該選擇那一科呢?]


    說起來,王匡對於算學最為精通,但瞥了眼下方的學製嗎,頓時偃旗息鼓。


    “七年!”他旁邊的一弟子驚歎道。


    是的,算學博大精深,在上方所書的學製上正是七年,它主修的是數學幾何。


    相比於算學,正上方最為引入注意的便是國子學與四門學,兩者修的是儒家經典,且學製隻有三年。


    需知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學已成為顯學,是諸學問中當之無愧的老大,也是所有弟子選擇的大熱門,乃至於有九成以上的弟子選擇這兩科。


    “今年的國子學和四門學,修習不是五經,而是六經了!”景丹不知道從哪裏擠進來的,竟然恰到好處的來到了王匡的身邊,似有感歎道。


    王匡順道抬頭瞄了眼,心裏想到去年父親在教育方麵的改革,想必這次由五經變成六經,也是其中的一環,隻是今日才在太學實行而已。


    “《樂經》。”旁邊一少年麵色嚴峻,開口道,此人正是一同與景丹擠進來的人,但並非昨日見到的那個,王匡特別留意了一下。


    再說說此時太學修習的六經,分別為《詩》,《樂》,《禮》,《易》,《孝》,《尚書》。


    [先生現被征辟為五經,不,應該稱之為六經博士,當教其中一科,而我觀先生好《尚書》,如此,還是選擇國子學罷!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作為鄧錦的學生,王匡雖然對於律學,格物學亦有興趣,但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國子學作為必修課,另一方麵,也並不妨礙他旁聽別的課程,畢竟要想順利畢業,還需從其他科目中選修兩門。


    除了課業外,在這麵石碑的下方,像是為了節省空間,還書寫著太學的放假製度,此時,並不是什麽七日為一周,還夾雜著周末,乃是十日一修,與大漢官員的休息製度吻合,遇到一些節令時,也有休假,如田假,授衣假,等同於後世的寒暑假。


    在另一麵石碑上,則展示著太學的考核製度,其之嚴格程度,讓王匡耳目一新。


    到是方才那位士子大聲讀了出來,語言中多有讚成:“每科在每旬前一日當有一次考核,分筆試,論試,試講,此等三項,成績又分上中下三等,若連續三次皆在下等,可令之退學。太學作為我大漢頂級學府,與私學區分之,就當如此嚴苛,以我看,那‘連續三次’可去之,一次即可。”


    這話顯然是對景丹說的,哪知景丹搖了搖頭,看了眼周圍密集的人群,指著王匡,正色道:“天下士子,遠非你與這王家小狐狸般聰慧,且不論自元始三年來,安漢公複周禮,我等《禮經》難度略有增重,何況你作為老生,不是沒發現,這考試難度也有增加嗎?能保持兩科不為下等,已實屬難得了!”


    說起來,他景丹去歲的考核中,有一科為中等,便被這好友恥笑,言他學術不端,而此人卻也有資格,連續一年的考核中,皆為上等,而他學的不是耳熟能詳的儒學,是更為複雜的律學!


    律學習法治律令,漢承秦製,此時學習的主要是《九章律》,乃是蕭何在《法經》的基礎之上略加修訂的,但龐雜的律法卻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下六十篇,包括《盜》、《賊》等戰國李悝所著,亦有張湯的《越宮律》二十七篇,趙禹的《朝律》等,皆是廣義上的《漢律》。


    用景丹的話來說,他這好友雖說不能將六十餘篇倒背如流,但也默背無疑,甚至連手持書卷的法博士都自愧不如。


    而王匡,依照他在王家莊子發現的那些詩論,在他看來也是天縱之才的行列。


    見聞到風聲的人越聚越多,景丹拉著王匡和好友,從密集的人群中擠了出去,到了空曠之地,這才喘口氣問道:“王家小郎,可是選的廣文學?”


    王匡搖了搖頭,整理了下發束:“我決定選擇國子學。”


    景丹毫不掩飾的驚訝:“竟不是你擅長的詩經!”


    王匡眨了眨眼。


    [誰說我好詩經之類的?我可是告訴過你那都是我聽道人說的……]


    見王匡轉頭又看了眼他身邊的好友,景丹兩手一拍,有些自責道:“忘了將少平介紹給你了!”


    [少平?莫非是此人的字?]


    王匡雖沒有印象,但他同樣躬身一禮。


    哪知那叫“少平”的少年,似是對他有所了解,躬身還禮,平淡道:“陳留董宣,常聞孫卿提及王家小郎,百聞不如一見。”


    即使對方說的是客套話,但依然給人冷冰冰的感覺,此人性格看來便是如此。


    到是這“陳留董宣”二子在耳邊響起的時候,王匡恍惚了一下,接著態度更加尊敬道:“能見董少平,匡亦三生有幸。”


    確實,王匡所言並非虛話,他是真的慶幸。


    這董宣並非常人,尤其作為官吏,不畏權貴,以廉潔大公無私著稱於世,在後世被稱之為“臥虎”,“強項令”,在律法的執行上,更是同比張湯的酷吏。


    世人讚曰:董宣衙前無人擊鼓鳴冤。


    用“董青天”,或許更為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新並收藏大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