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道:“那這大明宮有什麽異聞錄?”


    楊清心笑道:“大明宮的來曆還有一個奇異的傳說。初建之時,從工地上曾挖掘出過一麵古銅寶鏡,魏征認得是秦始皇曾經用來清除異己的鎮國之寶,叫“秦鏡”。傳說它能照見人體內的五髒六腑,纖毫可見。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國運的興衰。大明宮峻工後,秦鏡就被懸掛在朝堂上震懾妖邪,以後也就有了“明鏡高懸”的說法。有寶鏡鎮守,自是一派的正大光明,所以稱為大明宮。”


    李治笑道:“這個朕倒是沒有聽說過,不過也是一段佳話,楊公說此次建造的閻立本和梁孝仁吧?”


    楊清心道:“大明宮的設計者史書沒有記載。在大明宮營造期間,擔任將作大匠一職的人,是聲名顯赫的大畫家、《步輦圖》的作者閻立本。將作大匠專門負責皇家工程設計和營造,“掌供邦國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總四署、三監、百工之官屬,以供其職事。凡西京之大內、大明、興慶宮,東都之大內、上陽宮,其內外郭、台、殿、樓、閣並仗舍等,苑內宮、亭,中書、門下、左·右羽林軍、左·右萬騎仗、十二閑廄屋宇等,……凡有建造營葺,分功度用,皆以委焉”。可見,大明宮的具體修建,定是由“掌供邦國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總四署、三監、百工之官屬”的將作監負責。


    閻立本父子三人深諳工藝之學。父親閻毗為隋朝的殿內少監,兄長閻立德曾先後擔任唐朝的將作大匠和工部尚書,並設計了翠微宮、玉華宮以及唐太宗的昭陵。閻立德死後,閻立本繼任其兄之職,任唐帝國的將作大匠。除了深厚的家學淵源,閻立本也是唐代聲明顯赫的大畫家,舉足輕重的皇家宮殿必定是帝國最傑出的藝術家智慧的結晶。由此推斷,大明宮的設計者是閻立本。


    監造者大明宮的監造者是司農少卿梁孝仁,主管農業,由於精明幹練,被任命為大明宮建築工程的總指揮。


    李治笑道:“那大明宮有哪些布局宮殿樓台呢?”


    楊清心道:“大明宮選址在唐長安城宮城東北側的龍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相對獨立的城堡。宮城的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南寬北窄的梯形。


    宮城外的東西兩側分別駐有禁軍,北門夾城內設立了禁軍的指揮機關——“北衙”。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南門,門前是寬達176米的丹鳳門大街,丹鳳門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雍錄》載:大明宮自丹鳳門有含元殿,再北為紫宸殿,南北相遝,三座建築都建於山崗之上。前朝區占據龍首山的最高端,過了前朝區,龍首山北麓的地勢迅速降低,高差達數米。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大明宮三大殿,正殿為含元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弘史二館。在軸線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牆上開邊門貫通形成。


    龍首山北麵為後庭,地勢低窪,引龍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大明宮後庭區的規劃十分注意地理位置的選擇,避免後宮區域再次發生像太極宮後庭“揪濕”的失誤。天子寢殿和便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東南的龍首山高地上;皇帝於後庭理政和宴請群臣的場所,被安置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龍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麵,地勢廣闊低平,則安插一些遊藝的場所和太液池的附屬景觀,如拾翠殿、跑馬樓、鬥雞台等等。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位於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餘所。


    在六爻中,宇文愷是比較尊崇九二、九三和九五高地,“九二置殿”、“九三立百司”、“九五貴位”,然而,大明宮的規劃者卻偏偏選擇九一高地(狹義龍首原)建築大明宮。這說明,唐代選擇宮址,除了按常規思維考慮建築物的象征意義外;同時地理環境也是極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大明宮很大程度沿襲了太極宮的建築布局模式,即:


    一、前朝後寢;


    二、中軸對稱;


    三、三大殿製度;


    四、多重宮牆防衛體係;


    五、庭院布局。


    主要建築


    城門


    大明宮宮城共有九座城門,南麵正中為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東西分別為望仙門和建福門;北麵正中為玄武門,東西分別為銀漢門和青霄門;東麵為左銀台門;西麵南北分別為右銀台門和九仙門。除正門丹鳳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三個門道。在宮城的東西北三麵築有與城牆平行的夾城,在北麵正中設重玄門,正對玄武門。


    天下第一門——丹鳳門


    丹鳳門是唐大明宮中軸線上的正南門,其長度、質量、規格為隋唐城門之最,體現其千般尊嚴、萬般氣象的皇家氣派。它的規製之高、規模之大均創都城門闕之最,對研究唐長安城和中國都城考古均有重要價值,被文物考古界譽為“盛唐第一門”[48]。經過發掘,丹鳳門發現了五個門道遺跡,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建築製度最高的城門,東西長達六十多米,南北寬二十米,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門”。


    丹鳳門沿用曆史長達240餘年,北麵正對含元殿,兩者之間為長600餘米的禦道。丹鳳門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大規模營築大明宮時,於大明宮南牆即長安城北郭牆東段開辟修建。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曾改名“明鳳門”,不久複名“丹鳳門”。自建成之日起,丹鳳門就成為唐朝皇帝出入宮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宮諸門中規格最高。丹鳳門上有高大的門樓,是唐朝皇帝舉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場所。


    前朝三殿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大朝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龍首原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也稱“外朝”。主殿麵闊十一間,加上副階為十三間,進深四間,加上副階為六間。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三出闕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表麵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左右各有橫貫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麝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麝郎君並收藏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