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心聽南宮景如此求托,心中也十分動容道:“兄弟所托非人啊!我也是一個凡人,誰知道會活到哪一天,又曆經艱難,這次差點死在沙漠裏了!不過我楊清心答應南宮兄弟,若是有機會能活到那個時候,我就一定盡我所能去幫助故人子孫!請南宮兄弟放心。”


    南宮景第一次淚花打轉給外人看道:“太感謝楊兄了,我南宮景長這麽大,除了我爹,就是佩服楊兄。不管能不能活到那時,有兄弟這番話,我死而無憾,此生足矣!”


    楊清心也是十分感動道:“人生如夢,不知道怎樣的緣分因果才能遇見你們這些好兄弟,我楊清心來大唐知足了!”


    次日一早,楊清心與王老三,李子健引薦給南宮景,幾下認識,隨行有馬匹10幾匹,駱駝99頭。


    南宮景的手下安排家丁小廝把大羊皮水囊(有太陽能水箱那麽大)10個。帶在腰間,馬背上的小羊皮水囊另有2.30個全部灌滿水。


    給月牙泉寺廟的高僧卸下白米白麵個兩袋,兩捆白菜,一袋黃豆子,一袋蘿卜……等蔬菜。


    老和尚笑道:“感謝南宮施主的供養,這些豆子可以拿來發藿菜吃”。


    楊清心疑惑道:“藿菜是什麽?”


    老和尚笑道:“就是用這豆子發的豆苗!很好吃的,即使一毛不發的冬天也能有綠色的菜吃!”


    楊清心笑道:“原來如此!”


    南宮景笑道:“曆來做生意,南來北往的,哪個不靠這月牙泉邊的菩薩庇佑的?每逢過來給師父一點供養,伺候好菩薩還是應該的。”


    老和尚笑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黃色的是什麽東西,老衲還從未見過?”老和尚指著胡蘿卜說。


    南宮景笑道:“大師此乃胡人所產的胡蘿卜,要煮要生吃都可以!”


    老和尚笑道:“老衲生平隻知《詩經·邶風·穀風》中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的詩句。卻沒聽說還有這胡蘿卜。”


    楊清心笑道:“這葑,又是什麽?”


    南宮景笑道:“葑是大頭菜,菲則是指我們熟知的白蘿卜。能入《詩經》的植物,通常原產於我華夏。這胡蘿卜乃是西漢時候張騫帶迴來的。


    楊清心笑道:“長見識了!”


    向老和尚辭行後,一行人,一路向西。


    南宮景笑道:“楊兄這敦煌如何來曆建的石窟雕的佛像呢?”


    楊清心笑道:“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莫高窟開鑿於敦煌城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曆代營建的洞窟共735個,分布於高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分布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蓮花柱石和舍利塔20餘座,鋪地花磚2萬多塊。北區的243個洞窟(另有5個洞窟已編入北區492個號中),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灶坑、煙道、壁龕、燈台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製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盤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圓雕、浮雕除第96、130窟兩尊大佛,第148、158兩大臥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彌勒坐像為最高,小則10餘厘米。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492個,按石窟建築和功用分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壇窟)、覆鬥頂型窟、大像窟、涅盤窟、禪窟、僧房窟、廩窟、影窟和瘞窟等形製,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餘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中國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現存古建築的傑作。在多個洞窟外存有較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質結構窟簷,是不可多得的木結構古建築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敦煌石窟開鑿在礫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餘多為木架結構。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統的肖像塑,和塑像後繪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中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麵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曆史變遷的藝術再現,雄偉瑰麗。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現,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達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畫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


    且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麝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麝郎君並收藏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