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雖然在和李元吉說話的時候對白起不以為意,但是心裏卻十分的重視。


    白起這一世的戰績雖然沒有曆史上那樣牛逼,但是也不小。


    而且還擊敗了李世民。


    李建成還沒有自大到以為自己比李世民要厲害。


    “來人,傳魏征、裴寂、薛萬徹來見我。”


    李建成與李淵認親已經數年了,自然也招納了一批自己的班底,其中魏征、裴寂與薛萬徹就是其中頂尖的謀士以及戰將。


    不過魏征為人有些“直”,倒是令李建成有些頭疼。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淩煙閣。


    魏征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你別以為魏征就隻是一代名相,他照樣是頂尖的謀臣。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魏征隨李密歸降李唐。而李密部將李積尚且占據著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李唐,李積自己占據這麽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從。魏征毛遂自薦,請求安撫山東,到黎陽,魏徵作書與李積,勸李積投降。李積於是派遣使者至長安,將獻城的功勞都歸給李密,然後押運糧草到李神通那裏。


    同年九月,竇建德率軍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擋不住,率軍轉駐黎陽,被竇建德擊敗。魏征及李神通、李積都被俘虜。竇建德用魏征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竇建德率軍來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擊敗竇建德,並將其生擒。魏征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禮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勾結突厥寇犯山東。魏征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功績不如李世民,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建議,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李世民聽說魏征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帶問道:“你為什麽要離間我們兄弟?”


    魏征迴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征說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於是赦免魏征,並用魏征為詹事主簿。


    但是魏征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也是讓人頗為頭疼。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為尚書左丞。李世民有誌建立盛世,多次於臥榻召見魏征詢問得失,魏征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


    同年,河北一帶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舊屬因玄武門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進行安撫。路上魏征正好碰見太子千牛李誌安、齊王護軍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征讓將二人釋放,仍舊任命官職,這樣河北太子舊屬才會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們。


    貞觀三年(629年),魏征被任命為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魏征上奏李世民帶領學者將古籍分為四部,並對其進行校定。


    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與魏征談及了選人為官一事,魏徵說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後審核他的品德,以及愛好這些。


    長樂公主李麗質因長孫皇後所生,李世民對她特別鍾愛,將她許配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貞觀六年(舊唐書魏征傳為貞觀五年)開始準備嫁妝,唐李世民對眾臣說“長樂公主,皇後所生,朕及皇後並所鍾愛。


    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大臣紛紛表示“陛下所愛,欲少加之”,於是進言請求雙倍於永嘉長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征對此表示反對。因為永嘉公主乃是長樂公主的姑姑。此舉逾越了禮製。李世民迴宮把此事告訴了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得知此事後感歎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並對他大加讚賞。特地派人前去賞賜給魏征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聽聞你正直,現在見識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變”。


    在李世民並未有所表示的時候,長孫皇後直接對魏征加以賞賜,並暗示自己會給予支持,可謂給魏征注入了強心劑。也正是因為有長孫皇後這樣的靠山,魏征的正義直諫才會這般順利。不久魏徵晉升爵位為郡公。


    貞觀七年(633年),魏征代王珪任侍中,尚書高官期積壓沒有判決的訴訟案,李世民命魏征秉公處理。


    魏征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則,依實際情況處理,大家都心悅誠服。


    王珪: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征。


    李世民:魏征、王珪,昔在東宮,盡心所事,當時誠亦可惡。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為無愧古人。


    為政者豈待堯、舜之君,龍益之佐,自我驅使魏征,天下乂安,邊境無事,時和歲稔,其忠益如此。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長孫皇後:嚐聞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製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


    願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聞公言,故令將物相賞。公有事即道,勿為形跡也。


    康熙帝:“人臣進言固當直切無隱,人君納諫尤當虛懷悅從,若勉聽其言後複厭棄其人,則人懷顧忌不敢盡言矣。每閱唐李世民、魏征之事,歎君臣遇合之際,千古為難,魏征對李世民之言‘臣願為良臣,毋為忠臣’,嚐思忠良原無二理,唯在仁君善處之,以成其始終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爭鋒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洋芋炒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洋芋炒土豆並收藏三國之爭鋒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