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問問看,先問問他會不會算數再說。」陳老爺子出主意道。


    很快陳有全迴來了,說談妥了,這少年的外公是識字的,所以他們爺倆小的時候都是跟著識字的,寫寫算算是沒問題的,聽說了去幫著看鋪子,開心的不得了呢,可見也是個喜歡熱鬧的,


    「還問能不能在鋪子裏幫著代收羊毛,我也答應他了。」陳有全覺得是小事,就同意了。


    這沒有鋪子時,覺得自家沒啥好賣的,這有了鋪子準備賣東西了,收拾收拾竟然也擺滿了。陳有全把價格都標好,拿個本子給陳磊讓他記好賬,每月月底對賬。鋪子後麵有個小院子,陳磊沒事就住在這裏就行。


    陳磊正好才定親,年底成婚,到時夫妻倆一起住在這後院裏也住的開的。


    陳有全和陳磊也說好,若他家裏有事,和他說一聲,他讓徒弟去替他。平時節日的時候如果忙,也帶信迴來,這邊也會去幫忙,陳磊自是高興的答應著。


    雜七雜八的都是本地的特產,陳有全就做了個[陳氏特產鋪子]的牌匾掛到了大門上麵。


    陳有全也和村子裏會手工的人說了,做了東西可以放在自己鋪子裏幫著賣,陳磊收拾個角落出來,專門擺這些代賣的物品。


    在開鋪子的頭兩年裏,鋪子裏最受人歡迎的就是有亮家的做的醃鹹菜了,一缸一缸的鹹菜征服了縣城人們味蕾,雖然這年頭家家都會醃點鹹菜,可這東西真的很考驗手感的,一模一樣的東西和配方,做出來的味道也是差別很大的。


    聽吳氏講,她親娘死的早,在後娘手裏討生活,所以自小就不愛說話,就是對醃鹹菜喜歡的緊,嫁人後,特別是丈夫死後,更是不愛出門,隻是在家做活,這鹹菜的買賣還是丈夫在世時聯係好的酒樓,一直就沒斷過,都是人家上門來拉貨,她小叔子和小姑子也跟著她做這個,家裏的地也基本都是種的這些菜,所以日子也過的下去,那時也沒覺得自己的手藝好,隻以為是人家照顧自己。


    直到來到了陳家村,她看到家裏的蘿卜收的多,就自己做了些醃蘿卜條,三奶奶一家人嚐到了她做的鹹菜,直唿是吃過最好吃的醃鹹菜了,都支持她大量醃鹹菜,也開始往外賣。


    好吃的東西自是人人都喜歡的,很快縣城裏人家的餐桌上都開始出現了這美味的小菜,吳氏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十來年的風調雨順讓莊稼人有了警覺之心,幹旱或者洪澇可能隨時會出現,家家的存糧也開始多攢些,老人們也都開始聚在一起談論起天象,根據自己的經驗猜測著,也互相探討著各種應對之法。


    開始進入四月份了,往年的瀝瀝細雨今年也不見了蹤影,山上存不住水的地上,小草已經開始打蔫了,慢慢的開始變黃,小樹也開始沒有力氣了,葉片耷拉了下來,隻剩下些樹大根深的還精神著。


    人們也開始覺察著空氣變得幹燥了起來,每次來的雨水也是匆匆路過一下,隻是濕了濕地皮做做樣子,沒有一場像樣的能澆透莊稼地的雨水。


    「今年怎麽感覺這苗頭不對啊,往年這春雨下的多大啊,今年太應付了吧。」


    「我看河水變淺了呢,河邊那塊大石頭都露出來了。」


    「這小麥也都感覺沒精神了呢,你看這土多幹,風一吹,這黃土都開始迷眼了。」


    「我感覺咱村裏的大口井水位也下降了,去打水的時候要多轉兩圈了。」


    眾人紛紛議論著自己的發現,擔心今年會大旱呢。


    每年春夏交接的時候,雨水都會比較多,可今年眼看著個把月沒有下場像樣的雨了,太陽開始炙烤著大地,河裏的水位明顯下降了,這樣下去,今年的水稻是不用種了,村裏的老人開始去山裏看看寧湖的水位,看著明顯小了很多的湖,大家知道這幹旱迫在眉睫了。


    看著皺著眉頭吃飯的爹娘,陳晨吃過飯拉著老爹的手跑了一趟河邊。


    陳晨這些日子到河邊洗衣服,眼看著水位天天下降,河邊的石頭都露了出來,水車也上不了水了。


    「爹,咱村能不能在這攔水啊?」陳晨用手指了指水車下遊的位置,她是知道自古以來就有為了水,幾個村打鬥不合的事情,所以不是很確定的問道。


    「你怎麽想的呢,你先說來聽聽。」陳有全知道女兒會有些小主意,就想聽聽看,說不定能幫上忙呢。


    「我想著再旱下去,咱上麵肯定會開閘放水的嘛,而且現在還有水在流,村裏井裏也都有水,我們能不能在河道裏壘道堤壩,就像我外婆家那邊的大堤一樣,比河兩邊的堤壩矮一些,截住的水讓水車能上水就行,堤壩中間留幾個孔洞,雨水多的時候孔洞就打開,幹旱的時候就堵上,也不影響下遊的使用,如果接下來還是這麽幹旱,我們還能撐一段時間,就算水稻種不了,咱小麥也能保住啊。」


    陳晨把現代的小型堤壩攔水說了出來,正好山裏寧湖修的堤壩拿來做個參照。


    「我和你爺爺說下看看吧,不知道下遊的會不會鬧意見呢。」陳有全自然對老丈人村口的堤壩有印象的很,他們村前這條河水可都是得益於這湖水呢,所以一聽就明白女兒的意思。


    陳有全讓女兒迴家後,自己轉身去了老宅,領著家裏的幾個男人又去了河邊,四個人嘀咕了半天後,陳老爺子就讓兩個兒子去找了村裏幾個年長的長輩到河堤上一起商議,


    幾個長輩來了,自是大家意見各不相同,有同意的有反對的,各有各的理由,大家各抒己見,讓這個主意越來越完善。


    陳老爺子還特意去縣城請了管水利的大人幫著來掌眼,提一下意見,大人對寧縣的水流和汛期肯定懂得多些。


    都確定好了後,幾位長輩各自迴家安排自家的晚輩開始早點動工,陳老爺子還是跑了趟縣衙報備了一下,別到時候和下遊的村落鬧出糾紛。


    隔了一天,村裏的漢子就開始分組,陳有正負責安排:有運石塊的,裝砂石的,各家的麻袋也都拿出來,不夠的村裏的婦人馬上上手織起來,反正麻線家家都有的。


    陳有亮前兩年走南闖北的刷牆,眼界也寬了,覺著有全哥能做出那麽多新奇的東西,自己擅長做黃泥磚,能不能也弄個新配方出來,外出看到一些比較古舊的城牆,曆經那麽多年風吹日曬還是那麽結實,就和附近的人聊天打聽,竟然讓他連聽帶猜的研究出了一個新方子,用來砌牆特別結實,水浸都不怕。


    陳晨仔細觀察了一下,就是用糯米湯加入了石灰砂漿,可能還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這個確實不錯呢,夠結實了,不用擔心水一泡,就散架了。


    堤壩處是村裏老人合力選的位置,陳家村西邊河道兩邊都是山,流到陳家村口這裏的河堤結實又寬,很適合攔截。


    全村的人齊心合力,很快一個小型堤壩就在水車的下遊建成了,就像一座平平的橋,中間有幾個孔洞,旱季就把洞用石板和砂石袋堵上,正常的時候就清理掉沙袋,石板挪開,用來放水,堤壩隻有兩邊大堤的一半高,雨水多了自然就從上麵流掉了,也不會發生大的洪水。


    像現在合攏後,這邊水攢滿了,水就順著堤麵繼續流了下去,下遊的用水也不受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氣小地主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羽並收藏貴氣小地主 卷二最新章節